第二章 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

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

自2020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承压中前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PMI)在2月创下历史最低点之后,于3月开始大幅反弹。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见图2-1)。“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全面进入承压期和攻坚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多。一方面,大国竞争与博弈持续加剧,中美经贸摩擦呈现出长期性、全面性等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摩擦逐步扩展到科技、金融、投资、人才交流等领域,大批高科技企业被美国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的瓶颈问题凸显,国内企业可能被隔离在国际产业生态圈边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突破的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出现负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全球经济可能较长时间处在低迷期,驱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图2-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态势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从短期看,能够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有助于消除疫情冲击带来的产出缺口、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长远看,适度超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3月以来,中央层面多次提及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地方政府对新基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地的新基建规划与政策相继出台。如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初步梳理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包括新建3.4万个5G基站、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增1.5万台以上智能配送终端等;广东省对目前在建及正在谋划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梳理,初步汇总了70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1万亿元,预计2020—2022年至少完成投资约6600亿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这些领域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将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如图2-2所示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内容。

图2-2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内容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21年3月

三、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快构建,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增长新空间

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党中央作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决策部署。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重构新型产业链体系的理性选择,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着力补短板、疏梗阻,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将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旺盛需求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在需求侧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带动供给水平提升。从国际看,通过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关税水平持续降低,有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培育新优势,进而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推动产业链走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