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感性工学的学科背景

20世纪70年代,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将人类感性导入了工学理性的研究范围内,并且运用于住宅的设计中,提取和考量居住者的情感需求,并将居住者的情感意象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参与该研究的长町三生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市场动向,并认为感性需求将成为今后市场导向的风向标,从1989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多篇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著作,奠定了其在感性工学领域的重要地位[3]

感性工学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Toyota、Hyundai、Samsung、Cannon等企业都将感性工学应用到了产品的前期开发设计中[4]。作为一门诞生不到半个世纪的新兴学科,感性工学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其研究成果已被引入至各种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引入感性工学将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

近年来,感性工学成为我国从事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的专家学者的热点研究课题,许多专家学者对其理论和方法展开了研究,分别在日用品、交通工具和色彩设计等领域进行了探讨,如手机、平板电视机、汽车和自行车等。研究手段涉及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数理方法。感性工学主要注重的是用户的情感需求层面,是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从用户的生理、心理和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愉悦感和个性体验等多方面的需求来考虑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国内外的感性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内容不断扩大,从物质到非物质领域,比如,对于人机交互界面的研究,即UI设计就属于非物质领域。从工学应用的层面扩展到人的知觉认知等方面,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而且在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

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围绕感性工学,运用数理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对不同的产品造型设计展开了研究和探讨。例如,苏建宁等[6]总结分析了感性工学所涉及的感性意象挖掘、产品造型设计要素辨识、产品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关联及产品意象造型智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和方法,为产品造型设计建立了实用的体系;李娟等[7]在感性工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数量化理论Ⅰ类理论数学分析方法,得出设计要素与设计风格之间的量化关系,予以指导高速列车座椅设计定位,使其更加符合旅客的情感诉求;Ngip Khean Chuan等[8]运用感性工学挖掘了在网络购物环境下用户对于太阳眼镜的情感意象,并分析语义与对应的设计特征;杨琦等[9]采用前向定量推论式感性工学的实施程序,对携带式水壶感性特质及用户对水壶造型的感性诉求进行分析,得出了水壶造型的感性特质与水壶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对类似产品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但以上研究都未能将设计师的情感意象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