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络与女性生殖生理的关系
女子生殖功能从成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肾气旺盛,天癸至,是女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动力。五脏六腑所藏之精血是产生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的通盛,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的主要条件。冲、任、督、带四脉和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形成一个复杂的互联网络,互为影响,共同维系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
一、冲、任、督、带四脉
女性整个生理过程,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密切关联,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儒门事亲·卷一》言:“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皆统于篡户,巡阴器,行廷孔、溺孔上端……以带脉束之。”冲、任、督脉三脉均源于胞宫,出于会阴,约束于带脉,与全身经络相联系。督脉主阳,冲任主阴,带脉固束纵行诸经,冲、任、督、带四脉互相协调,共同调节胞宫的阴阳气血。
1.冲脉与任脉
《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主渗灌溪谷,统率、调节十二经气血,直接关系着月经与乳汁的生化,与女子月经、生殖关系密切。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也解释道:“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惟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
从经脉循行来看,冲脉起于胞中,从会阴穴与任、督二脉分行,一支往前并足少阴肾经夹脐循腹而上,一支向后背脊里贯脊而上,另有一下行支,并足少阴肾经,下行至内踝后。再分而为前行和向下支,共计有三十五穴。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背行于脊内,前行分布于胸腹,与各经络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从生理功能上看,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气血充盛,归于冲脉,血满而溢,月事以时下。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能“主胞胎”,总调阴经气血,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并在唇口部与督脉相接,沟通人体阴阳之气化。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写道:“任脉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任脉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交会。
冲任二脉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与胞宫、沟通上下内外、调节阴阳、调控机体各部分的信息及经孕的通路的作用,是维持妇女经、孕、胎、产正常功能之根本。
2.督脉
督脉的循行在《素问·骨空论》中就有记载:“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窜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起于下极之腧长强,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颠,循额,至鼻柱止于龈交;其分支联系少阴肾经,在下腹部经气冲等穴联系腹部之气,从腹正中过关元,上喉部环唇,循面至目下中央的承泣穴。督脉循行于头顶背后的正中线,与冲脉、任脉、带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肾经、心经、膀胱经、肝经等均有密切联系,能总督一身的阳经,所以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并与肾相通运行肾气,从而维持胞宫正常的生理活动。
3.带脉
秦越人《难经》首次对“带脉”进行了定义论述,《二十八难》中提到其循行部位为:“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带脉出自十四椎,起于季肋之端的足厥阴肝经的期门穴,环绕腰部一周,如带束腰,故称带脉。带脉绕身一周,冲、任、督三脉都络入带脉,带脉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清朝傅山指出了带脉与胞胎不固的关系,在《傅青主女科》中总结道:“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胞胎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因此带脉参与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直接影响月经、带下和生育。
二、肝、肾、脾、胃经与女性生殖的生理关系
冲、任、督、带四脉在循行中与相应的十二经脉或并行或交会或循经或络属脏腑,以此与肝、肾、脾、胃等多个脏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肝为罢极之本,冲、任、督、带四脉功能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肝、肾、脾、胃等脏腑的调控。冲脉与肾、脾二经交会,又与胃经“会于气街”“合于宗筋”,冲脉得胃气濡养、肾阴滋润、脾血补充,受肝气的调控。督脉主阳,冲、任主阴,阴阳协调,共同调节一身阴阳气血。带脉与纵行的肾经、脾经、胃经、肝经相交,不断得到先后天的充养和肝气的调控。
1.足厥阴肝经
肝藏血,主疏泄,与冲、任、督、带脉有密切的联系。冲为血海,冲脉通行上下,与十二经相通,于会阴及足趾处与肝经相络,肝血之余纳入冲脉,故冲脉又受肝血滋养。而肝藏血,肝主血液的贮藏与调节,肝血有余,下注血海,变化而为月经。肝经与督脉会于人之颠顶,任脉于中极、关元穴与肝经交会,并在毛际、少腹、咽喉、口唇、目系等多处与肝经并行,相互联络,其脉气互相交并影响。叶天士称“八脉隶乎肝肾”“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脉”,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小腹,胞宫位于小腹部,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带脉下系胞宫,故肝经通过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密切联系。另外,肝的经脉本身亦“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与前阴、少腹、乳房有密切的生理联系,因此肝经可以调节女性经带胎产,维持和调节生殖功能。
2.足少阴肾经
在十二经当中,肾经是与冲脉联系最为密切的一条经脉。冲脉在腹部穴位有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等十一穴,皆为肾经穴。肾经与任脉交于关元,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督脉同是“贯脊属肾”,肾经通过冲脉、任脉、督脉与胞宫直接联系。肾脉气血壮盛,则冲脉气血壮盛;肾脉气血虚衰,则冲脉虚衰而致病,反之亦然。《普济方》云:“治妇人月事不调,过月则闭,刺足少阴经。”
3.足太阴脾经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经络的循行上,脾经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又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脾经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脏腑功能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健运,后天生化之源充盛,冲脉血海亦盛,令血海蓄溢有常,而月经按期而至。同时脾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的作用,而胞宫的经、孕、产、育都是以血为用的,因此,脾所生、所统之血,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了物质基础。
4.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和冲脉“合于宗筋,会于气街”,同冲脉在腹部并行而上。根据“冲脉隶于阳明经”的特定关系,胃经与冲脉相互依存,满亏互补,保证了机体气血的充足。从生理功能上看,冲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女子月事亦有赖于冲脉血满。胃为五脏六腑之本,水谷之海又在阳明,胃土健运,气血充盛,归于冲脉,使月事得以下。因此阳明经气血充沛,是维系女性以月经为表征的生殖生理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
此外,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循行至乳下,足太阴脾经循行经过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循行经过乳内侧,冲脉循行散于胸中,冲任二脉循行过乳房。不仅是经、产,以上诸经与乳房的关系也非常密切。除了肝、肾、脾、胃经,隋代巢元方在其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中还提出:“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认为女性经水与乳汁的产生与手少阴经、手太阳经所主之血的盈亏亦有关。
三、胞络与女性生殖的生理关系
胞络之名起于《黄帝内经》,为分布于胞宫上的络脉。胞络为络脉之一,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旁支,络脉的主体是十五络脉,由十二正经在四肢部别出,发出分支,逐级变细,向内散布于组织深部,向外散布于皮表,纵横交错,加强表里气血联络,遍布于脏腑组织间,负责联系脏腑内外和整体协调。《素问·奇病论》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可知胞络系于肾,肾气、肾精通过胞络输注于胞宫。张景岳在注释胞络时说:“胞中之络,冲任之络也。”高世栻曰:“胞脉主冲任之血。”由此可见,胞脉、胞络者,为冲脉、任脉在子宫之内的络脉,故有主月经、主胎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