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络与女性生理病理
第一节 经络、天癸与胞宫
一、经络
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系统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包括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等。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正常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十二正经”,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与相应脏腑络属。包括了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其中手足三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手足三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支脉,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经脉。由于其与一般经脉不同,但又包括在正经系统之内,所以称之为别行的正经,简称为“经别”。如肾经膀胱经构成一合,肝经胆经构成二合,脾经胃经构成三合,心经小肠经组成四合,三焦经心包经组成五合,肺经大肠经组成六合。
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别络,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之别散于腹部;督脉之别散于头,并别走膀胱经;脾之大络散布于前后胁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最早见于《灵枢·经筋》,《说文解字》曰:“筋为肉之力,腱为筋之本。”因此经筋与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
十二皮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保卫人体的最外层,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根据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将人体皮肤划分为十二份,《素问·皮部论》云:“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因此,脏腑的病变可由皮部病邪传入,而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于皮部。皮部可以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也是刮痧、火罐、推拿治疗直接接触的部位。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qí),与正相对,因为与十二正经不同,奇经八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所谓“奇行”,是说十二正经的循行都是左右对称的,而奇经中带脉、督脉、任脉都只有一条单行脉,冲脉除一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难经》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直至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对奇经八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指出十二正经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此外,奇经八脉与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奇恒之腑联系密切,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与女子带下病有关。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二、天癸
天癸是人体内一种源于先天,藏之于肾,不仅仅受肾中精气支配和制约,还与各脏关系密切的精微物质。天癸在人的一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生殖方面,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使人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生育能力。“天癸”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当身体盛壮时,气血盛,五脏精气盛,肾受藏满盈,天癸故能溢泄。身体衰老而“形坏”,“形体皆极”之时,五脏精气衰,肾精亏虚,天癸随之竭。“天癸”,天者,在卦为乾。《周易·系辞上传》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始,为天地万物的开创,“天”可以代表人的先天。癸者,为天干第十位,五行属水,故“天癸”即“天水”,意为“先天之水”。天癸与妇女的月经和生殖能力有密切关系,是推动月经来潮的物质基础。正如《血证论》所说:“故行经也,必天癸之水,至于胞中,而后冲任之血应之,亦至胞中,于是月事乃下。”因此天癸至,则表示性腺轴趋于成熟,月经来潮,排卵逐步规律,第二性征发育明显,开始具有生殖能力。天癸竭则表示性腺轴衰退,生殖机能逐渐丧失。天癸萌发过早可引起性早熟如月经初潮过早;天癸衰少可引起原发性闭经、滑胎、胎萎不长及第二性征发育不佳等;天癸衰竭过早,可引起绝经期提前,卵巢早衰。
在整个女性的发育过程中,天癸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经络在此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天癸与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周身气血运行之要冲,任脉循行腹部中,为阴脉之海,“任”有“担任”和“妊养”之意。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天癸至,则冲任二脉气血流通,并逐渐充盛,注于胞宫而成为月经。天癸通过冲任二脉及其与其他经脉的联系达至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从而使其作用于全身。
三、胞宫
胞宫是体现妇女生理特点的重要器官、生殖之脏,又名女子胞、子处、子宫、子脏、血室、胞室等。关于胞宫之名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之为“女子胞”,将其归为奇恒之腑。脏腑的生理特点,脏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宫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时,因此称为“奇恒之腑”。胞宫行经、蓄经、育胎、分娩,藏泻分明,各依其时,“奇恒之腑”的表述,充分体现了胞宫功能的特殊性。有关胞宫的形态,《景岳全书》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可见中医学的子宫形态除了包括子宫的实体之外,还包括两侧的附件(输卵管、卵巢)。
胞宫又称胞室、血胞、胞藏、女子胞、子宫、子脏、血脏、血室、子处,其居于下焦,与冲、任、督三脉的循行有直接关系。《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络循阴器。”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奇经八脉门》则描述道:“其阳者,起胞中,从少阴之后,行太阳夹脊之中道上颠,历百会、都庭以统宗诸阳,其名曰督。”
依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说法,女性到14岁左右,肾气充实,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宫发育逐渐充分,开始发挥行经、孕育的生理功能。冲脉为血海,为总督诸经气血之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在天癸与冲任脉的作用下,血海按时蓄盈满溢,产生了月经。而男女媾精,成胎于胞宫,精血由任脉下行充养胎儿,月经不潮,胞胎日长。分娩之后精血上行为乳,以哺养婴儿,胞宫失养,其形略小。回乳之后,精血又复下行,按期蓄泻,月经复潮。女性到了49岁左右,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精血不再下行充养胞宫,胞宫萎缩,丧失行经、孕育的功能。有现代研究者通过对清末以前主要的中医针灸著作统计发现,与胞宫相关经穴所在经脉,涉及十二条正经及任督二脉,最多的为任脉、肾经,其次为脾经、膀胱经、胃经等经脉。
图2-1 女性生殖生理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