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儒学观念守正创新的文化立场
- 文化自信视域下儒学观念守正创新研究
- 韩中谊
- 7341字
- 2023-06-01 15:45:31
开宗明义,本章首先介绍本书研究的理论视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者以为,儒学观念的守正创新,奠基于文化自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立场。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探讨文化自信的形成背景与思想内涵,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传承创新原则。
第一节 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
文化自信,按照一般定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影响到对儒学诠释与创新的学术探索。
一、文化自信的形成背景
坚定文化自信,跟社会历史变迁息息相关,与实践探索和社会需要密不可分,是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创新。
一是从变迁大势看,坚定文化自信源于国富族兴的底气和社会思潮的转向。器物革新、制度变革到文化革新的近代史进程某种程度也是传统文化逐步丧失自信的过程,它有利于中国的现代转型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也伴随西风日烈、崇洋媚外、言必称希腊的社会心态。如今,中国模式创造了世界奇迹,综合国力早已今非昔比,历史逐渐从文化自卑的泥淖中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信源于社会思潮的转向,而背后则是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和优越制度下所取得的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是文化复兴的信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光荣历史、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豪气。
二是从实践探索看,坚定文化自信源于建设经验的总结与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本土实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消化西方文明经验,三者成功融合的实践在中国大地上就会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抽离中华文化元素、照搬他国建设经验、偏离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广起来就步履维艰也难以奏效。坚定文化自信,是回应境外敌对势力的质疑否定之声尤其是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的需要,有利于纠偏一些人迷信“普世价值”和西方文化的倾向,有助于引领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滋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推进基于本国实际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是从理论渊源看,坚定文化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承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同时提出了文化自信视域下推进文化建设的原则思路与路径方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3],成了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
二、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相比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自信跟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为密切。文化的外延更广泛、表现方式更多样,影响渗透力更广阔,因而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广泛”的自信。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治国理政的视野下看,文化自信是更深厚、更基础的自信。
首先,从观念文化层面而言,文化自信由里及外展现为意识形态、文化追求和社会心态三维度,属于一种更深厚的自信。
从意识形态上说,文化自信可视为坚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从性质上说,“文化自信”首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信,即坚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愈加繁荣,坚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等具有蓬勃生命力。
从文化追求上说,文化自信可视为坚信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西方文化洋为中用、革命文化传承发展、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文化取向。从文化形态上说,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并表现为对异域文化持接纳借鉴但不崇拜迷信的立场,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自信,是源于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能够汇聚到当今时代并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从社会心态上说,文化自信是热爱认同并整体正面评价中华文化的情感态度。丢掉中华文化根本就是隔断民族精神命脉,忘记革命文化就是丢掉了红色基因,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导致精神匮乏。文化自信在外显行为态度上表现为四个领域:一是对历史遗产、古典文艺、史事典故、经典思想的阅读与欣赏,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看待和扬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成分,在整体积极正面评价中吸收、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精髓;二是表现为对革命先辈、革命事迹、革命基地、革命文学、革命情怀的体认与珍视,讴歌革命传统、肯定革命精神依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丰碑;三是表现为对当代中国的伟大梦想、价值追求、道德风尚的热爱与歌颂,热爱反映改革发展成就、体现人民创造、寄托精神追求、蕴含好人好事的社会主义文艺;四是表现为正确看待西方文化输出,鉴别西方错误思潮,抵制抹黑中国的论调,不过度崇拜西方生活方式,不沉迷西方文艺影视作品。
其次,从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连接来看,文化自信展现于路径选择与生活实践之中,属于一种更基础的自信。
文化自信体现于路径选择之中,可视为蕴含创新思维与顽强斗志的探索精神,以此带动理论、制度、道路自信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现实、社会系统、现成制度协调中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而且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执政党建设,坚信具有强大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制度蕴含先进的中华文化理念(如天下为公、人民为中心、民主协商、选贤任能、风清气正、纪检监察、人民调解等)。可以说,作为更基础的文化自信,它蕴含着创新思维与顽强斗志的文化与制度探索。它帮助我们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也将继续激励我们“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以睿智化解问题与挑战,开拓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总结中国模式。
文化自信的第五个维度落实于日常生活实践,可视为自觉坚持研究、培育、传播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坚定文化自信,还要按照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要求,贴近大众生活,援引生活案例,采用合乎大众思维的话语体系与语言风格,运用古语名言说理、史事典故隐喻、英雄榜样感召等手段,透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途径,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诠释较为深奥的理想信念与核心价值,传播历史传统与当代文化,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弘扬与传播层面,而且更要落实在自身的日常行动中,将文化精神转化为个人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的不竭动力,自觉践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核心价值、美德伦理,欣赏并勇于创造中国文艺、红色文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社会名流与广大教师要身教言传、做好示范,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信仰者与实践者,为形成风清气正、以文化人、践德为荣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从物质文化的层面来看,文化自信则体现为文化产品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创造,能够打造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反映中华文明的悠久传统和灿烂文明、体现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以人民为中心、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讲奉献,展现改革发展成就、体现人民创造、反映美好生活、蕴含好人好事……这些文化产品,以广电节目、影视、歌舞、文学、讲座、图文等形式呈现,具有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生命力。
此外,从全球治理思维来看,文化自信还是彰显民族优势、传递中国声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视野。面对世界多元文明交融,文化自信就是要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包括我们的政治立场和核心关切,也包括对事务与问题的思考方式、价值理念、处世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以民族优势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姿态并不同于西方传统大国的霸权主义思维,而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传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理念,坚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信念,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与智慧,形成蕴含东方智慧的全球文化,从中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全球话语权。
第二节 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一是指向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观念层面的思想文化。这包括思想体系、价值体系、重要理念、思维方式。二是往往特指思想文化中的核心精神。这包括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美学精神、核心价值。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三是有时意指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史”“诗”“伦理”为重要形式,蕴含于思想经典、文学艺术、史书典籍之中,留存于文物、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呈现于当下拼搏奋斗的日常实践、携手共建的美好家园和人民心中的精神世界中。此外,“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略有区别,“中华文化”包含中华文化的古代形态即中华传统文化,也包含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形态,即当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民族文化”)重在与异域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对比与区别,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资源、精神标识与文化命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第一,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来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搞文化复古,不是要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加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这将有利于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的选择、整合和创新功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守正创新。
第二,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难题和我国治国理政中具体问题的重要启示。激活其中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丰厚资源,能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来自民族文化的思想启迪、文化支撑与理论论证。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理念汇入共产主义理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我国繁荣文明的悠久传统与历史经验相衔接,构成了“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人民立场与民本思想的结合,诞生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政治智慧;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与儒家修齐治平和反求诸己等修身进路相融合,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课题,皆是显证。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来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名言警句、鲜活故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能让理论话语更加契合国人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引用县衙楹联告诫官员“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再如,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诠释了人民立场,大大增强了党员群众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
第四,从滋养思想文化建设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社会主义道德跟传统美德密不可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深深打上了传统的印记,因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对道德建设深具启发,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强化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创新运用,能够深厚滋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第五,从推进制度和治理创新来看,我国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传统,体现了与其他国家在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深层次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因而,深入把握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对当今的中国具体实际有更真切与深入的洞察,进而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多考虑历史文化传统的制度创造,在与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协调中才能体现出其生命力与优越性,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增进人民福祉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从凝聚中国力量来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思想,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凝聚力,激发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促进中华民族在挫折中渡过难关,在问题中推进改革,在创新中走向繁荣,在发展中共享成果。可以说,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价值理想与思想智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中国精神,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共创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中国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第三节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点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走简单用范畴概念套用解读传统文化的老路,也不能走以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歪路,而是应该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探寻两者有机融合的新路。这是当代中国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最大的意识形态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得以广泛研究与传播的基础。
第二,要坚持中华文化本位,推进传统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我们要从思想史、观念史、哲学史、文化史等视角考察传统文化,厘清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转型脉络;要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体系、价值系统、重要理念、社会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洞见、思想特色、文化特质;要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实际,创造性转换西方理论方法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与原创性;要立足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强化探索,总结经验,形成理论,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新发展。
第三,要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推进异域文化的中国化,洋为中用,启迪智慧。“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5]“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6]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古人善于消化、吸收、创造性运用诸如佛学、基督教传教士文化等外来资源。现代其他移植西方文化与现代化模式的国家与民族,大多数并没有发展起来,他们不发达的经验教训足以警示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异域文化与制度。在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力今非昔比、哲学社科事业初步繁荣的今天,坚持洋为中用,不应是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被动回应或被迫接受,而是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分析鉴别、批判继承、借鉴吸收、创新运用。
第四,要坚持批判继承、辩证看待、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7]“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9]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固守既有的文化遗产,满足于先人所创造的文化成就,也不应回避传统文化中的不合时宜的成分,而是要在新的时代思潮下继续进行思想创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融互释,要彰显亘古弥新、面向人类普遍问题、凝聚深邃智慧的文化资源,创造出中华文化的当代形态与新的辉煌,继续服务于国人的精神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
第五,要与当今社会现实相匹配,与社会系统相配合,与现代制度相协调,形成双向良性互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需要在文化领域本身的思想创造,更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探索创新,在具体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创新。“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0]“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1]我们要积极面对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借鉴传统制度文化及蕴含其中的探索经验与智慧,探索更为成熟和富有魅力的体制、制度与机制,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制度、社会系统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执政党建设需要相适应。
第六,要探索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表现形式。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在现当代形成了断裂,加之过度关注物质利益、有些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使得当前国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有某种程度的疏离。我们要用更为生动形象的形式吸引人们,运用合乎大众思维的话语体系与语言风格,增强人们了解自身悠久民族文化的热情;用贴近现实生活的史事典故和生活案例解释较为深奥的思想观念,用深入浅出和更为深入人心的古语名言传神地诠释古人思想观念,用古人的道德人格和良好榜样诠释明德向善与安身立命的道理;还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大众容易接受的通俗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