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夜盲症如何防与治?

夜盲症,中医名“雀目”,俗称“雀盲眼”,均指禽类之眼也。鸟类每当日落西山,除少数者外,多归巢不出,是因双眼不能见物之故也。人类的眼睛,白天能看见,夜间视力较差,但也能见其轮廓,这是因为人类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细胞,锥细胞感昼光,杆细胞感夜光。一旦视网膜上的杆细胞发生毛病,黑夜来临,就看不见了,现代医学称为夜盲症。

夜盲症有两大类:一类是遗传性夜盲,即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多为隐性遗传,多数仅有夜盲,而无其他先天异常,多起病于儿童,开始仅为暗适应减退,以后逐渐加重,入夜或在暗处则视力大减,乃至伸手难见五指。还有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夜盲症发现较迟,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重,常有夜行时误入壕沟的病史。

目前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不过,近年来发现每天服用15 000国际单位维生素A,可以延缓此类患者暗视力的下降和病情加重,如果长期服用,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如食欲不振、毛发脱落、皮肤瘙痒、血压增高和头痛等。基于近年来视网膜光损伤的认识,应该提倡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户外活动时,戴保护眼镜,特别是能滤过紫外光线的滤光眼镜。

还有一类是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中医称为“疳疾上目”。维生素A缺乏最早的症状是夜盲,可惜婴幼儿多不能自述,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细心观察和根据医学知识预测其来临。

维生素A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摄入不足,如自幼失乳,买到的奶粉又遇假货;喂养不当,或者“忌口”太多。

(2)吸收不良,如患有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等,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而维生素A的缺乏,又可导致肠壁的病变,影响吸收。

(3)消耗过多,儿童正在生长期,本来就需要大量维生素A的补充,一旦生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热性疾病,其消耗量更大,供应不足时,即会出现维生素A缺乏。

后天性夜盲症完全可以预防:

(1)切实做好计划生育,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2)提高卫生知识,母乳喂养最好,如果没有母乳或母乳不足时,要合理喂养,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婴幼儿在患消化道疾病或高热疾病时,在积极治疗全身病的同时,要留意患儿的眼睛,千万不可无原则地“忌口”,要适当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鸡蛋、鱼、肉、牛奶,或直接加入维生素A口服。

(4)一旦发现婴幼儿在暗处看东西困难时,应引起警惕。如进一步发现眼球结膜失去光泽、干燥如纸,眼球转动时角膜内外侧结膜出现皱褶,更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