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研究

有关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研究涉及美国族裔文化、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以及族裔群体在美国对外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美国族裔文化研究属于美国文化研究范畴,其重点有四个方面: 研究族裔群体如何在美国生存、发展并最后融入主流文化; 探讨少数族裔群体如何从边缘化的状态上升到积极参与美国的政治进程; 在种族歧视和偏见下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移民文化对美国多元文化的贡献。在涉及祖籍国或民族的问题上,移民研究主要强调移民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对本民族和文化的认同。由于上述研究范围较广泛,本节只对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研究少数族裔群体参与美国和祖籍国政治的文献予以评介。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少数族裔群体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研究涉及移民族群与祖籍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内森·格雷兹等的《族裔: 理论与经验》(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罗纳德·塔卡基的《不同的镜子: 一部多元文化的美国历史》(A Different Mirror: 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 America)、费尔吉尼亚·延斯—麦克劳林的《重新审视移民: 历史、社会学与政治》(Immi-grantion Reconsidered: History,Sociology,and Politics)、埃利斯·科兹的《一个陌生人的国度: 美国的偏见、政治与移民》(A Nation of Strangers: Prejudice,Politics,and the Populating of America )、小阿达贝尔特·阿奎尔的《美国族裔:歧视的动因与后果》(American Ethnicity: The Dynamics and Consequences of Dis-crimination)等。上述众多著述以 《族裔: 理论与经验》 最为著名,该书作者之一的内森·格雷兹认为: “可以不太夸张地说,移民是美国外交政策唯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移民决定着美国选民的民族结构,外交政策对这种结构做出反应。外交政策也对其他的因素做出反应,但它首先会对最基本的民族因素做出反应。”29格雷兹的这一观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使研究族裔问题和外交政策的学者们保持浓厚兴趣,成为被广泛引用的观点。

国外学者们的研究还涉及某一移民族群的移民历史、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和融入、与祖籍国事务的各种联系,如卡尔·韦特科的《美国的爱尔兰人》(TheIrish in America)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丰富多彩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在阐述爱尔兰裔美国人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人口较多的欧洲白人群体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艰难历程之后,详细论述了其为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而付出的努力对美国政府和爱尔兰革命产生的巨大影响。卡尔·韦特科认为,对祖籍国的民族文化认同始终是爱尔兰人长期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的动力,“只要涉及英国或爱尔兰的事务,他们一定会迅速做出反应,投票时就像是‘爱尔兰出生的子孙们’。他们为自己的出生而自豪。他们愿意成为美国人; 但他们也同时急切地渴望保留爱尔兰人的身份”。30蔡石山的《美国的华人经历》(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America)则是一部 19世纪美国华人的血泪史。该书作者认为,华人遭受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极大迫害和侮辱,最后甚至被剥夺了移民美国和归化为美国公民的权利,这对 20世纪的华人后裔在美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指出,“华人在美国的经历与其他遭受歧视的少数族裔群体以及那些自愿移民到这个国家的欧洲移民不同。……那些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后裔由于经常要面对那些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和必须应对社会同化的问题而通常过着一种双重的生活,背负着沉重的矛盾情感。即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社会文化,也仍然不能完全融入到美国社会中去。因此,他们的经历实际上是一种期望、奋斗和无法摆脱的迷茫与愤怒的混合体”。31

斯蒂芬·希恩斯托姆主编的《哈佛美国族裔群体百科全书》(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和詹姆斯·塞门特主编的《美国移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Immigration)是两部不能不提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收编在 《哈佛美国族裔群体百科全书》中的莫娜·哈里顿的文章 《忠诚: 双重和分裂》(Loyalties: Dual and Divided)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被广泛引用。该文详细精辟地阐述了移民族群的双重民族文化认同对美国对外关系的影响,认为移民的“根”使许多美国华人对祖籍国的感情和忠诚远远超过第一代移民; 而美国自由的社会环境使美国人享有选择、移动、聚会和表达信仰的自由,同样也有表达对祖籍国的感情并为此而行动的自由; 美国因此不得不学会包容美国人的两种忠诚,即对美国和祖籍国的双重忠诚。32在 《美国移民百科全书》中,詹姆斯·塞门特在 “族裔政治”中分专节对族裔群体与祖籍国政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爱尔兰裔美国人、古巴裔美国人、朝鲜裔美国人等族裔群体的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认为现代族裔群体卷入祖籍国事务的主要特征是祖籍国政府的鼓励。

在美国,由于犹太人势力的强大影响,任何质疑或批评犹太人和以色列的言论在美国向来属于极度敏感的话题。2006年,《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Monthly)约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ar)和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撰写一篇有关以色列游说集团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评论文章。然而当两位作者完稿后,《大西洋月刊》却以该文争议过多为由拒绝发表。后来这篇题为“The Israel Lobby”(《以色列游说集团》)的长篇论文刊载在英国的《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Vol. 28,No. 6,2006)上,并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因为批评美国对以色列采取的无条件支持(unconditional support)政策,被指责为反犹主义者。一些大学和文化中心开始禁止他们在其所辖地方公开讨论这个话题。美国反诽谤联盟(The Anti-DefamationLeague)全国会长亚伯拉罕·福克斯曼(Abraham H. Foxman)迅速展开了对《以色列游说集团》的批驳和反击,甚至为此写了一部专著 《最致命的谎言: 以色列游说集团和“犹太人控制”的神话》(The Deadliest Lies: The Israel Lobby andthe Myth of Jewish Control)。福克斯曼认为,将当前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之间的对立和全球反美主义高涨的原因归结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是媒体编造出来的一个神话; 与美国支持以色列一事相比,冷战后美国的“独大”和世界警察的角色才是导致阿拉伯世界与西方对立以及全球反美主义高涨的真正肇因。福克斯曼等人认为,“美国外交政策被这些以色列游说集团劫持”乃至 “美国被犹太人控制”之类的说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神话的最新变体,中世纪欧洲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自不必去说了,最近的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就是利用 “犹太人控制了世界”之类的谎言,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指责不值得一驳。但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积极应对这些批评,于 2006年秋在 《中东政策》(Middle East Policy)撰文回应,33深化对该问题的研究,并补充成书出版。34

这里有必要对 《以色列游说集团和美国外交政策》作进一步的介绍。《以色列游说集团和美国外交政策》对犹太族群影响美国中东政策制定的方式和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就美国犹太族群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作了深刻的批评。该书的主要观点是,自 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在中东事务上一直奉行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的态度,实际上这不仅没有像以色列的支持者声称的那样增进了美国的利益,而且还在很多时候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以色列自身的长期利益也只有坏处。在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看来,对以色列的支持破坏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信誉,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妨碍了中东和平进程,不仅无益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反而成为当前阿拉伯世界和西方国家日甚的对立情绪乃至全球越来越高涨的反美主义的最主要诱因。从国家利益角度,以色列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包袱,美国应该采取不留情面的现实主义态度,采取与美国对待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一样的态度对待以色列,当以色列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相吻合时,就支持它,反之则不然。作者甚至主张美国摆脱以色列,至少应该回到 1967年战争之前对以色列采取的中立政策。

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进一步认为,出现这种对冲突一方无条件支持,在旁人看来颇感奇怪的现象的原因,是类似 “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TheAmerica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AIPAC,以下简称 “美以委员会”)的以色列游说集团不断活动。这些以色列游说集团财力雄厚,势力强大,他们通过报刊、电影等各种媒体,精心构建了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神话: 以色列被四周的敌人紧紧包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需要美国提供毫不吝啬的经济支持和军事支持。在这种神话的影响下,质疑以色列的言论成为敏感的话题: 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可以在税收、福利等其他任何议题上有不同的主张,却不敢在支持以色列的问题上发出不同的声音——因为提出反对意见往往就意味着输掉选举。简言之,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已经被这些以色列游说集团 “劫持”了。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华人学者中涉及少数族裔群体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著述主要有黄兆群的《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邓蜀生的《世代悲欢 “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陈致远的《多元文化的现代美国》、李小兵等的《美国华人: 从历史到现实》等。这些著述对美国社会民族种族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推动的美国文化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对族裔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给予了详细的分析,强调移民族裔群体保持各自文化认同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还对美国社会的“熔炉”论提出疑问。

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也发表了相关文章,比较重要的有王希的《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美国研究》1992年第3期),朱世达的《多元文化主义》(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余志森、包秋的《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等。其他一些文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王恩铭的《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高鉴国的《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梁茂信的《美国的排外主义演变》、余志森的《试论美国文化多样性的成因与特征》和《美国多元文化成因再探索》、陆月娟的《论战后美国族群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李庆四的《试析少数族群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金彩红的《美国犹太人对美外交政策的影响》、姬虹的《美国少数族裔的政治参与》、陈双庆的《美国犹太人对美中东政策的影响》等。较为集中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朱全红对美国族裔文化和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研究上,其在一系列研究中对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演变进程、原因、表现都作了详尽的研究。35孙晓玲通过对美国利益集团及其在外交双层博弈理论中的角色的分析,探讨了犹太利益集团的性质、历史、现状、资源、策略及其对美国中东外交政策的影响。36此外还有耿学鹏对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美国新、老 “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的比较研究等。37

然而,上述研究多为对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总体研究,或是对美国利益集团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专门研究,或是以美国某一族裔群体,如美籍爱尔兰裔、犹太裔、古巴裔等为对象的个案研究。而以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为背景,对美籍华人参与美中关系的整体性研究,尚未有专门而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对美国华侨华人的研究

(一)对美国华侨华人的研究

在美国华侨华人研究中,华人学者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一些学者的研究即以华人问题为选题,如吴景超的《唐人街: 共生与同化》(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28年)、张庆松的《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根据其博士论文修改而成)。麦礼谦的《美籍华人》、沈己尧的《海外排华百年史》、宋李瑞芳的《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陈依范的《美国华人发展史》、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朱杰勤主编的《美国华侨史》都可谓美国华侨华人研究的扛鼎之作。刘伯骥的《美国华侨史》,李春晖、杨生茂主编的《美洲华人华侨史》,吴元黎的《美国华人的经济状况》等也是本领域为人熟知的著述。

华人在美国的生存、发展以及与其他族群的关系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关注,如葛力克对夏威夷华裔移民的讨论38、洛温对密西西比华人的研究39、廖宝昀对阿肯色州华人经济生活的阐述40、吴元黎对美国华人经济的探讨41、吴剑雄对美国华人社区和职业的讨论42、威廉(William F. Chew)对在美国修筑铁路的华人劳工生活状况的探讨43、令狐萍对美国华裔妇女史的深入研究44等。关于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研究,陈祥水以纽约皇后区的新华侨为对象探讨了新华侨的社会结构;45 彼得·邝(Peter Kwong)分析了美国唐人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揭示了其黑暗面和存在的问题,46并介绍了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47周敏通过对美国唐人街的研究,指出美国唐人街是一个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48其 《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唐人街》、《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等引起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华人学者是有关美国华侨华人研究的主导力量,但也有一些美国的非华裔学者对华人作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族裔群体如何协调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给予了关注。如1974年,斯坦福德·M. 列兰的《美国华人》考察了散居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的社会组织、血缘以及乡音、方言等。相较而言,国外非华裔学者主要研究华人作为移民群体之一,如何协调与美国其他族裔尤其是主流族裔间的关系,探讨华人如何逐步改变自己的文化传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华人只是美国众多移民中的一个微观的群体和研究对象,是解释美国社会现象的一个研究视角。

总之,上述有关美国华侨华人的研究主要涉及华人的同化问题,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排华问题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全面了解美国华人社会的现状和华人社会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价值。

(二)对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的研究

美国华人的参政问题是美国华人研究的热点之一,吸引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唐·T. 仲西(Don T. Nakanishi)、连培德、埃米·L. 弗里德曼(Amy L. Freedman)、戈登·张(Gordon Chang)、克莱尔·丁·金(Claire Jean Kim)、温迪·T. 卓(Wendy Tam Cho)、詹姆斯·赖(James Lai)、威廉·魏(William Wei)和徐军(Jun Xu)等人的著述。

国内学者中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庄礼伟的《美国华侨华人如何在中美政经关系中发挥作用》和《美国华裔社群的生存环境与参政路向》,陈奕平的《当代美国亚裔参政问题分析》,万晓宏的《“80/20 促进会”与美国华人参政新策略》,董娣的《亚裔美国人运动的缘起与影响》,沈立新的《美国华人参政历史与现状》,梅伟强的《世纪之交的美国华人: 从漠视政治到积极参政》,郭玉聪的《美国华人的参政热潮及存在的问题》,孟令明的《九十年代美国华人参政剖析》等。

以下文章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庄礼伟的《百人会在美中关系及华裔权益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和《美国政治环境与美国华裔: 冲击与反应》,熊志勇的《美国华裔与美国对华政策》,郭玉聪的《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张秀明的《移民与祖籍国的关系——美国华裔和印度裔的个案分析》,陈文鑫的《中美关系视野中的美国华人》,吴金平的《院外援华集团与中美关系》和《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与美国华侨华人》,王子昌的《华人移民与美国政治的发展》,任东来的《寻找另一个中美关系: 华人在美国》,吴前进的《华侨华人华族问题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持久性》等。

把华人问题置于美中关系中,将美籍华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美籍华人对美中关系的影响,是研究的另一个方面,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吴前进的《国家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和华族》,尹晓煌、兰志勇的《美籍华人: 美中关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孔秉德主编的《1997—1998年中美高峰会谈之后的中美关系展望》49及其参与主编的《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这些著述从国家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华侨华人华族的角色和特征加以探讨,是以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涉及美中关系中与华人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慈善救济等方面。

万晓宏的博士学位论文 《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04年)》以美国华人在美国的政治参与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视角,在对 1965年以前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非选举政治参与和选举政治参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析,指出非选举政治参与是这一时期华人参政的主要特点; 然后,分别从影响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主客观因素、当代美国华人精英参与选举政治的方式和模型、当代美国华人政治性社团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参政活动、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方式的多元化、当代美国华人与其他少数族裔政治参与比较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该论文总结了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对未来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正确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万晓宏的研究探讨的主体是美国华人在美国国内的政治参与,而非美籍华人与美中关系,涉及美中关系的内容较少。

邵允振的博士学位论文 《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以美国华人与中美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论文首先对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作简要的回顾,然后就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美国华侨华人关注中美关系的动因、美国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及表现、制约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美国华侨华人影响中美关系的前景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中美关系从宏观上影响美国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在微观上影响中美关系,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多种力量的合力。该文主要从历史学的视角对美国华人与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各种表现加以梳理,对华人参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国际、国内和族裔背景分析较少,对现阶段美国华人参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原因、动机,具备的资源,所用的策略和途径等也缺乏分析。

三、概念与名词解释

(一)华侨、华人、华裔、美籍华人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华人泛指具有中国血统者,今专指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 华裔泛指华侨在海外的后裔。50近年来,中国大陆对华侨与华人的称谓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非常明确,但往往倾向于把两者连用。本书的研究对象 “美籍华人”(Chinese-Americans)是指拥有美国国籍的华裔美国公民。华人移民中的无证(undocumented)移民和未取得美国公民权的移民因为不具备公民权,不能通过公民的政治参与对美国内政外交施加影响,暂不包括在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在论述美国华人社会的总体状况和评析华人的资源时,由于资料数据的局限,未能对对象作深入区分,因此论述范围包括华侨、华裔以及无证华人移民。

(二)族裔群体

族裔群体来自英文著述中的“ethnic group”,其解释和定义在西方尚存争议,国内也有不同的译法,如 “民族群体”、“民族集团”、“种族群体”、“族群”等。51内森·格雷兹的《族裔: 理论与经验》将 “ethnic group”理解为“一个以公认的共同祖籍为基础的大的社会群体,它至少有时是人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特性的标志”。52在本书中,笔者综合分析相关著述,认同朱全红的观点,即针对美国社会的移民属性,“族裔群体”(ethnic group)指的是美国社会中试图影响和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那些拥有共同祖籍文化的移民群体及其后裔。53

(三)多元文化外交政策

一些美国学者把冷战后缺乏全局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美国外交政策称为“多元文化外交政策”(Multicultural Foreign Policy),认为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为了迎合选民而使美国外交政策受到美国国内少数族裔群体的诸多影响。54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是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反映,是指由于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55“在一个多元文化主义的时代,美国官方不再强制要求它的成员进行文化上的同化,少数族裔的精英们也不再担心因鼓励他们的选民们认同祖籍文化而受到‘不忠’的指责。此外,美国政治制度对族裔政治的开放允许许多新近组织起来的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出他们的声音,特别是在有关他们祖籍国的问题方面,更是如此。”56

(四)共有知识

共有知识(shared or consensual knowledge)是指 “行为体普遍接受的关于事物因果判断、目标和手段之间联系等的解释”。57由于共有知识是被某一群体共同接受的知识,因此比个人知识更容易扩散,能够造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在国际关系层面,社会共有知识主要是指个体之间共同和相互关联的知识,它是构成文化的主体,而文化包括规范、规则、制度、意识形态、组织和威望体系等。58共有知识能够促进国家合作,当专家的共识成为官方决策者的集体共识时,问题的性质将被重新定义,人们就会认识到更为全面的政策协调成为必需。所以,共有知识的形成是认知共同体建构的基础和起点。

(五)中国观

通常认为,“观”就是 “看法”,是看待问题的“特殊视角”。在 《从 〈中国新史〉看费正清的中国观》一文中,杨静林将 “中国观”定义为一种文化上的互识现象,即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体察”。59本书的“中国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整体国家形象的看法,二是美国社会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的观点认知,三是精英与民众在涉华决议、政策决策过程中对中国的立场倾向。60

1①相关著述参见曹云华、许梅、邓仕超:《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参与》,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①[美]孔秉德、尹晓煌主编,余宁平等译:《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①James Rosenau,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90,p. 3.

4①[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苏长和校:《国际政治理论》,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65页。

5②Peter J. Katzenstein,et 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 52,No. 3,1998,p. 670.

6③Susan Strange,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 221.

7④[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3页。

8⑤James Rosenau and Mary Durfee,Thinking Theory Thoroughly: Coherent Approaches to an IncoherentWorld,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9,p. 4.

9⑥Jeffrey Friden,“Sectoral Conflict and U. 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1914-194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42,No. 1,1988,pp. 60-90.

10①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42,No. 3,1988,pp. 427-460.

11②Helen V. Milner,Interest,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p. 231.

12③[英]戴维·赫尔德著,胡伟等译:《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13④李巍、王勇:《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2~142页。

14①朱全红:《资源与影响力——美国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资源分析》,《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

15②[美]孔秉德、尹晓煌主编,余宁平等译:《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16③多元主义认为: 种族和民族的迁移形成了美国特有的文化多元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需求和社会地位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色彩,单个人的利益诉求不相同,这为各个利益集团的诞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17④精英主义认为: 权力主要掌握在一批社会精英手中,而不是分散于众多利益集团中。美国政治是精英的政治,民主是困难的。

18⑤Tony Smith,“Multiculturalism and Foreign Policy”,in Foreign Attachments: The Power of Ethnic Groups inthe Making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 43-44.

19⑥James Schlesinger,“Fragmentation and Hubris: A Shaky Basis for American Leadership”,National Inter-est,Issue 49,1997,pp. 3-9.

20⑦朱全红:《美国冷战后的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前沿》2002年第9期,第117页。

21①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5,p. 23.

22②[美]沈己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6页。

23③余东晖:《研究指美国华人突破 400万 全美 238万华人会讲中文》,中国新闻网,2011年10 月27日。

24④唐天:《美以关系如此密切——美籍犹太人功不可没》,《厦门日报》,1997年2月13日。

25⑤为使行文方便简洁,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中的华人均指美国的华人。

26①1999年,在中国台湾出生的美籍华人李文和被指控把所谓绝密的关于核武器试验的计算机文件交给中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声称从 1996年就开始对李进行监视,但检方一直没有找到指控他的任何证据。尽管如此,李文和还是被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解雇了,并足足蹲了 9个月监狱,直到 2000年9月13日才获释。

27②来自中国台湾的吴振伟当选美国国会议员,当他作为国会议员应邀到美国能源部演讲时,却因为他有 “中国人脸孔”而被警卫挡在门口。他出示国会议员的证件,警卫就是不放行。他向能源部提出抗议,得到的只是官样文章的“遗憾”二字。他愤愤地说: “没有抓到‘中国间谍’,倒抓到国会议员。”舆论认为他绝无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情事,他又是首位众议院华裔议员,却受此侮辱,委实可悲。参见都人:《从吴振伟事件谈美国华人的尴尬处境》,(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年6月8日。

28③管必红:《周文重: 华侨华人留学生是发展中美关系重要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5月23日,第5 版。

29①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5,p. 23.

30①Carl Wittke,The Irish in America,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56,p. 150.

31②Shy-Shan Henry Tsai,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America,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Prologue,p. 15.

32①Mona Harrington,“Loyalties: Dual and Divided”,in Stephen Thernstrom,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American Ethnic Group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 676.

33②参见 John Mearsheimear and Stephen Wal,t“The Israel Lobby and U. S. Foreign Policy”,Middle EastPolicy,Vol. 13,No. 3,2006,pp. 29-63.

34③参见刘见林于 2007年9月26日发表在 《华盛顿观察》的文章。

35①参见朱全红:《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朱全红:《美国冷战后的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前沿》2002年第9期; 朱全红:《“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南都学坛》2004年第5期; 朱全红:《美国多元族裔关系对战后外交政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朱全红:《论美国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学海》2006年第1期; 朱全红:《资源与影响力——美国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资源分析》,《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

36②孙晓玲:《犹太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外交政策(1967—1984)》,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7③耿学鹏:《新、老 “院外援华集团”之比较研究》,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8①参见 [美]葛力克著,吴燕和、王维兰译:《夏威夷的华裔移民》,台北: 正中书局,1985年。

39②参见 [美]杰姆斯·W·洛温著,何翠萍译:《密西西比的华人》,台北: 正中书局,1985年。

40③参见廖宝昀:《旅美华侨社区个案研究》,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编:《华侨史论文集》(第三集),1983年,内部印行。

41④参见 [美]吴元黎主编,广树诚译:《美国华人经济现状》,台北: 正中书局,1985年。

42⑤参见吴剑雄:《海外移民与华人社会》,台北: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43⑥参见 William F. Chew,Nameless Builders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The Chinese Worker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Victoria: Trafford Publishing,2004.

44⑦参见 [美]令狐萍:《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5⑧参见陈祥水:《纽约皇后区新华侨的社会结构》,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1年。

46⑨参见 Peter Kwong,The New Chinatown,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anada ,Ltd. ,1993.

47(10)参见 [美]彼得·邝著,王冰等译:《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48(11)参见 [美]周敏著,鲍霭斌译:《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49①孔秉德主编:《1997—1998年中美高峰会谈之后的中美关系展望》,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①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香港: 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第1页。

51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专门对 “ethnic group”一词的演变、注释、译法与应用等进行考察,认为西方学者在众多用法中 “普遍性地强调文化这一概念和认同原则”,但也 “高频率地”涉及“种族”的属性。参见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2③Nathan Glazer and Daniel P. 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75,p. 210.

53④朱全红:《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页。

54⑤Yossi Shain,“Multicultural Foreign Policy”,Foreign Policy,Issue 100,1995,p. 69.

55①朱全红:《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页。

56②Yossi Shain,“Ethnic Diasporas and U. S. Foreign Polic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 109,Issue5,1994,p. 811.

57③Robert L. Rothstein,“Consensual Knowledge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Some Lessons from theCommodity Negoti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38,No. 4,1984,p. 736.

58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59⑤陶文钊、陈永祥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60⑥有关 “中国观”的阐述,参见赵国军:《美国国会议员中国观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