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来到所谓表哥家后,就把黄牛拴在了那表哥门口的树上,这表哥拖着增福走时,黄牛看在了眼里。黄牛知道主人这次可能有难,就挣开缰绳,跟在了后面,突见三人要一起对付主人,便猛然窜出,两眼一瞪尾巴一翘,大叫一声,就向三人扑去,三人吓了一跳,随即抱头鼠窜,一会就不见了人影。
增福过来,拍了一下黄牛,黄牛用舌头舔了舔主人的手,增福朝天叹了口气,然后牵着黄牛,向回走去。
第六篇黄牛化城
增福骑着黄牛,又来到了八仙台下,他这次没有再上这八仙台,而是把黄牛洒在了山坡上,让它自由自在的觅食,他没有告诉黄牛要去哪里,只有自己慢慢的向山里走去。
增福走了,黄牛找不见了主人,牠像疯了似的在增福寻家的路上奔跑,在青州的四周奔跑。这天,黄牛跑进了青州西山,牠见路边有两山耸立,甚是碍眼,就用两个犄角左右开功,硬是将两山抵垮了。垮塌的山体堵在了路上,形成了一道大岭,阻碍了人们的通行,后来人们就把这道大岭称作了“牛角岭”。
青州人喜欢牛,崇拜牛,对那些帮助过人们的老牛,宁愿把牠喂养到老死,也不愿意将其杀掉。这失主的黄牛虽然做出了歹事,可没有人愿意去扑杀牠。这日,山里来了一个僧人,他担心黄牛会再做歹事,就拘起了牠,并请来了工匠,在青州的西山边用石头雕刻了一尊卧牛,他把这黄牛安卧在了这里,让牠俯视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永葆这里的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知何年何月,坐卧在西山脚下的石牛损毁了,传说,这石牛后来化身落在了青州城,随着青州城郭的不断改建,人们慢慢发现,青州城的轮廓,竟建成了一座酷似卧牛的城,卧牛坐卧东北,仰视西南。
古来有资料可查的,青州曾建过四座城池,最后勉强保存下来的,只有南阳城。当时南阳城不仅曾是一座省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也是一座神秘的城池,其神秘所在,就在于它的形象和传说。
南阳城顺地势而建,城墙委婉曲折,建城后不久,人们不经意发现,这座城极像一尊卧牛,为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一个别名:“卧牛城”。
在西门之内,原来有一座阎王庙,此处地名叫“牛头旋”,老百姓也称其为“牛头芯子”;西门外有一条水沟,沟名叫“老牛泻腺沟”,当地人说此沟是老牛流淌的泻腺冲出来的沟;城内衡王府西南,原来有四个冢丘,其中有两个像牛角,两个像牛耳,当地人称其为两个“牛角山”,两个“牛耳山”;过牛角山向西至西城墙,有一瞭望台,台上有两个窟窿,人称“牛鼻子”;西南角楼东侧,有一座平台,叫“牛眼台”,台上有两个洞,人称“牛眼”;牛眼台向东,是坚实弯曲的城墙,人们称之为“牛背”;城墙中段有一平台,人称“牛腰台”;牛腰台向北,有一地方叫“牛月坨”人称“老牛肚子”;在古城东北角的南阳河上,有一座滚水桥,人称“牛尾”;顺牛尾处的城墙向西,有一低洼处,是全城最低的地方,此处排泄城中的污水,这里人称“牛尿脉”,城外有一水湾,人称“牛尿湾”;牛尿湾处的城墙,人称“牛腹”。
在青州,古时当地人有一种习俗(一九九五年左右,此习俗还有),卖豆腐的商贩,都是敲一种中间掏空的椭圆形木柱作响木,也叫“梆子”,走街串户代替喊声卖豆腐,人们听到梆子的响声,就知道卖豆腐的来了。可千年以来,卖豆腐的商贩,只要进入南阳城中,就会自觉的将梆子收起,改用吆喝叫卖,从无一人犯规,原因是怕梆子的声响,惊动了卧牛,使卧牛烦躁,生出怠事。
相传在北宋年间,人们无意中惊动了卧牛,卧牛四蹄动了一下,结果青州西部,就出现了四座灵山。灵山招来了四伙强人,他们打家劫舍,占山为王,搅的青州上下不宁。后来,逃难中的宋江来到了青州,他聚起了四山强人,俘获了青州城的守将,又搬来了梁山好汉,六股势力一起,攻陷了青州城,杀死了青州知州,一起落草了梁山。
四山的故事被后人神传,到了元朝,施耐淹、罗贯中闻知,就把这故事演义,和梁山的故事一起,编纂成了一部历史小说,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水浒》。
宋江聚起四山势力后杀死的青州知州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宋徽宗的小舅子,慕容贵妃的长兄慕容彦达。皇亲被害,徽宗大怒,急令朝廷进兵围剿,但因梁山地势复杂,首领精明狡诈,围剿屡屡失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