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冬游秀峰

无风无雨无雪,冬季少有的暖阳天气。作客亲戚家,趁空踱入附近的秀峰景区,这也是事先想好的事。记不清来过多少回了,像今天这样的空旷岑寂,还是第一次遇见。据说是员工放假了。

甬道很干净,两旁泥地有扫帚划过的丝痕。两三个值班女服务员坐在阳光下,听见脚步声,略略抬头,又埋首织毛衣。穿过月牙门,守摊的年轻人立即起身:“要不要砚池?”听我是本地口音,又改用方言喋喋劝购。轻轻走过卖字画长者的摊位,前面,漱玉亭内聚着一堆人,原来是照相师傅在石桌上对弈,另两人一为轿工,一为卖干鱼的少妇……

我与他俩熟悉,打过招呼后,便悄悄走开了。此刻,偌大一个景区,这么多秀色,仿佛仅供我一人消受,就有一种意外收获的奢侈感。时间很充裕,尽可从容独自享用。

观瀑路凿山为道,漫步其上,好似隐入山林深处。只见青玉峡两侧山势逶迤,形似两条青龙盘旋,护卫一溪碧水涌动而下。匡庐横陈如屏障,双剑、香炉诸峰联袂比肩,各展姿态,被丽日蓝天映衬得越发秀雅可爱。大约因此古人才一言以蔽之:秀峰!从此这名字便随清流急湍享誉江南,传遍天下。

正在主观臆想时,耳畔忽然传来啁啾的鸟语,驻足聆听,啼声自在而舒展,在幽静的山谷中格外脆亮。少顷,对面山上也有鸟鸣隐隐传来,此起彼伏,宛如隔溪对唱。一只小鸟贴着潭水箭一般滑过,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眨眼不见踪影。我知道,鸟儿们是进入自由快活的林中王国了。温馨的阳光穿过树隙,筛下无数形状各异的光斑。这些樟柏松杉居多的植物依然含绿吐翠,哪有半点水瘦山寒、万木凋谢的景象。只有少数叶片全失的杂树,向天空伸展虬曲峥嵘的枝丫,执拗地透出冬的消息。

我返身下到龙潭边。满坡的石刻、如镜的潭水一下袒露于面前,使我有瞬间的应接不暇之感。阳光直达近岸水底,沙砾卵石上竟然映现一行行细细的光线,这线晶亮晶亮,像装饰新潮的华贵丝毯。投影本是黑色,缘何这样明亮?且潭上除去邈远的蔚蓝天空,并无他物。一定是潭水的波影无疑!我蹲下身极力平视潭面,才略略感觉一些涟漪的意味。可见水对风的触觉是何等敏锐!

现在可以浏览石刻了。放眼望去,琳琅满目的题词如散佚的线装书页,随意晾摊潭边溪畔,陡壁缓坡,飘拂着经久不散的书香,给山给水平添氤氲的书卷气。题写者多为饱读诗书的仕宦名流,他们付一定薪酬,交由工匠最后完成。这些工匠也绝非等闲之辈,除有精湛的雕刻技艺外,更须对文字有深刻的理解,方能凸显汉字的神韵、美感和力度,使整幅题词流泻艺术的光泽。边看边想,眼前不由浮现当年工匠们的努力身影,他们或攀附悬崖,或匍匐岩面,时时眯眼躲避迸跳的火星和四射的碎石,一锤一凿,在峡谷回荡悠远的沉重叮当声。作品完成后,他们不曾留名,掸一掸灰尘,带着微笑悄然离去……

秀峰之美在水,在山,古人化赞叹为题刻,今人视题刻为风景。这正如泼墨山水画,主体构图好,边款题跋也佳,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闪射魅力永存的光华。

此后我登读书台,观纪功碑,逛双桂堂,园内景点几乎遍览无遗。都是很熟悉的文物。与其说是观赏,不如说是散心。有阳光陪伴,只管信步遣兴。

刊于2003年1月19日《九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