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探讨写作者的定义

以往,写作者主要以出版业为主战场。那时的写作者和编辑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出版社有专业的编辑,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并不断传承下去。写作者们只需要专注于写作便足够了。

然而,这种情况在进入2010年后便开始难以为继了。

现在大多数自称是写作者的人都把网络作为他们的主战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自然趋势,而且有些功能是只有网络媒体才能提供的。问题就在于,现在自媒体增势迅猛,而这些自媒体不需要那些传统的专业编辑。

他们中的许多人通常被称为“网络主管”(web director)。虽然他们有解读访问数据的能力、会进度管理,但却不会编辑。因此,他们制作的大多内容都是在跟风,追求“现在流行什么”或者“最近有什么能提高点击量”。令人遗憾的是,这类随处可见的内容的平均质量正在日益下降。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打造出吸引人、真正有价值且热度持久的内容呢?

写作者别无选择,只有比以往更深入“编辑”的领域。如果需要,写作者甚至要亲自介入包装工作,亲自设计“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而如何培养一个编辑,其实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写作者的知识范围。

那些以网络为主战场,同时又颇受欢迎的写作者,也许是凭借其“编辑能力”而非“写作能力”成功的。今后,写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分界线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鉴于此,我想重新思考写作者的定义。

什么是写作者?前文所述的“创造内容的人”的定义同样适用于小说家和诗人等,因此这个定义还不算完善。我想更进一步,思考“写什么东西的人,我们才称之为‘写作者’”。

首先,写作者是空壳一般的存在。

天才物理学家的知识、美国总统的经验、莎士比亚的灵感——这些他都没有,可以说是空空如也。

也正因此,写作者需要取材。取材,是为了填满自身的空壳。他们与读者站在同一立场,替读者去取材。

他们要阅读别人的著作,感触别人的作品,聆听别人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发生了什么,你感觉如何?对人、对书、对其他种种,写作者抛出大量的问题,尽一切努力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问题同样也会抛给自己。我是怎么去听、去看他刚才说的话的?我是否真的理解了?我明白了多少,不明白的又有多少?完成拼图还缺多少块?写作者要不厌其烦地向自己提问。

然后,仅将自己理解的部分,或者基于这一部分建立的个人假设,成体系地进行整理,最终使之成为完整的“内容”。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亲鸾[3]的弟子唯圆,他们做的就是这些工作。

换句话说,空壳的写作者在本质上是一个“取材者”,唯有通过取材才能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照这么说,写作者到底在写些什么呢?

如果说小说家写小说,诗人写诗,散文家写散文,那么写作者写的是什么呢?写作者的工作就是把他们所调查或取材的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吗?

绝非如此。

在我看来,他们写的是“回应”。

“这是我的理解。”

“这就是我听后的感觉。”

“这个部分打动了我。”

“我想用这样的语言和这样的方式去描写它。”

“因为我想让你的想法尽可能地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就是写作者要写的东西。他们就像是在写一封“感谢信”,感谢所有填补自身空壳的人或事物:感谢那些帮助他取材的人,感谢那些留下了丰富作品和资料的作者们,感谢他们背后的文化,甚至感谢大自然,感谢河流、山川、森林……

你越是尊重你的取材对象,那么你的回应肯定也就越是郑重。而如果你轻视你的取材对象,那么你的回应肯定也就显得敷衍。你的回应(原稿)反映了你作为取材者的态度。

写作者即是“取材者”。

而对于“取材者”来说,他们所写的原稿即是一种“回应”。

身为写作者的我们是在创造“作为回应的内容”。

先把这句话记在心中,然后再去思考具体的“取材、执笔、推敲”吧。到此不过只是导言部分的结尾,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


[1] 在翻译来自日语以外的外来语时,日本人有时会选择用片假名来表示,类似于汉语中的音译,如用“沙发”表示“sofa”。——译者注

[2] 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大脑,大脑即是世界,大脑机能一旦丧失,人与尸体无异。——译者注

[3] 日本佛教净土真宗开创者,谥号见真大师。——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