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的勇气:成为写作高手的训练手册
- (日)古贺史健
- 3012字
- 2022-11-23 16:56:33
写作者是做“编辑”的
所谓“编辑”,是对“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进行编辑的人。
而对原稿本身进行编辑的则是作家或者写作者。如果文章是在未经任何“编辑”的情况下直接写出来的,那么就算它罗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仍然缺乏引起读者兴趣的特质。我们写作者必须把“编辑”作为我们的武器,从“写东西的人”转变成为“创造东西的人”。
以上便是我展开论述的大前提,也是整本书的大前提。
那么,对于写作者来说,“编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只要具备了以下3个条件,就能够产生有价值的内容(见图3)。
图3 价值的三角形
只要具备了“信息的稀缺性”“主题的代入感”“结构的完整性”这3个条件,普通的文章也会成为有价值的“内容”。
①信息的稀缺性
在这里,希望你能够暂时跳出写作者的立场,以一个看客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假设现在有一本宣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介绍节食方法的书。你把它买了回来,翻看了几页,结果却发现上面只写了“控制卡路里摄入、限制糖分摄入、适量运动”之类的内容,你一定感到大失所望,甚至会在心里咒骂:“骗子!浪费我的钱!”
但其实它也没有骗人。控制卡路里摄入、限制糖分摄入、适量运动,这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有统计数据支撑的节食方法。如果照着书中所写的去实践,应该是能够瘦下来的。
但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因为那些都是“已知信息”。
只有当内容中包含了“只有在这里才能读到的信息”时,才能给读者提供本质上的价值。像是前任总统的回忆录、名人访谈等,这些以“人”为主要内容的书同样遵循了这一原则。在别的地方也读得到的东西、别的媒体也报道过的消息、不言自明的通俗道理,如果原稿都是靠这些东西堆砌起来的话,那恐怕在本质上它将无法体现出任何价值。读者们总在渴望“邂逅”,探寻“发现”。
因此,写作者通常需要以“找到只有在这里才能读到的信息”为目的进行取材,不断进行创作。反过来想亦是如此:写作者需要提前进行一定的调查,以了解“哪些是已知信息”。
著名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的页边空白处通常会有这样一句标语:“想看某某老师的作品,尽在Jump!”当你在思考信息的稀缺性问题时,请一定要记得这句话。
②主题的代入感
假设现在我跟你聊起了我昨天做的一个梦。
“我去参加了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面试,面试时会议室里居然闯进来一只山羊,还吃起了我们的简历。我从座位上站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山羊形状的冰淇淋。就在我盯着它看的同时,它在一点点融化。看起来像是面试官的中年大叔居然是我家的宠物狗,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舔起了冰淇淋。”
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梦要是写下来,恐怕几十页都不止。
从“信息的稀缺性”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只有在这里才能读到的信息”。按道理这应该是个很有趣的故事,但现实中估计没有谁会饶有兴致地一直听到最后吧。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做的梦很有意思。一回想起梦中一个个前后不着调的小片段,很多人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太搞笑了,梦到的都是些什么呀!”但如果你跟别人讲起你的梦,对方未必会觉得那么有意思,甚至你说得越起劲,对方的反应越是冷淡。
人之所以觉得自己做的梦有意思,是因为那些都是“自己的事”。
而听话人之所以觉得没意思,是因为那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别人的事”。
我们其实并不是对于做的梦本身感到有趣,其实只是觉得“会做那种梦的自己”很好笑。
让我们试着把这种思路代入“内容”的问题中去。
比如某杂志上有一栏“本月星座占卜”的栏目。读者大多会直接找到自己的星座开始看,而不是按顺序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我自己是处女座,所以会先从处女座开始看,然后再看家人、女朋友等身边人的星座,从来没有完整地看过十二个星座。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的区别。
要让你的原稿成为“内容”,其中就必须包含让人觉得是“自己的事”的要素。如果有一个不包括处女座的“十一星座占卜”,那么对我而言,它就是毫无价值的。
当我们在看一部精彩的小说或者动人的电影时,常常会沉浸在作品中的世界里:或者紧张得捏一把汗,或者激动得心脏狂跳,又或者感动得流下眼泪。然而,这并不是因为故事情节多么有魅力。让人沉浸其中的关键,与其说是在于故事,倒不如说是在于角色。正是因为里面的角色充满人格魅力,我们才会把自己代入,把作品中发生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以至于不禁捏一把汗。如果一部作品中没有自己可以投影的角色,那就很难把自己的感情代入其中。之所以总有人苦口婆心地强调虚构类作品中人物设计的重要性,就是因为这是让读者或观众觉得是“自己的事”的关键因素。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所谓“角色”的非虚构类原稿来说,它们需要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桥梁,一座连接对象和读者的桥梁。
假设现在要向读者介绍一个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科学发现。专家们好像总是在“对岸”热烈讨论,而一般读者则只是在另一边隔岸观火,觉得事不关己。当两岸之间建起桥梁之后,读者才终于有了兴趣,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去看。许多专家往往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对岸”的讨论之中,丝毫不在意去架起桥梁。他们忘记了读者的存在,与读者进行的对话也是草草了事。架起通向对岸的桥梁,促进专家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这些正是非专家的写作者要做的工作。要是读者觉得你的书“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去读。关于具体如何去架起这座桥梁,笔者将另做论述。
所谓“内容”,对于读者来说必须是镜子一般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映射读者自身。没有代入感的内容读起来总感觉“事不关己”,读者当然不会觉得有趣了。
③结构的完整性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文章写得特别好的写作者。
往最好了说,我也只是个中上水平的写作者罢了。这不是谦虚,而是我客观冷静地进行观察思考后的看法。光是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好几个文章写得很出色的写作者,表达能力远在我之上。我自知能力不如他们,同时也对他们十分尊敬。我发自内心地羡慕他们,要是自己也能写出那样的好文章该多好。
但对于自己写的那些书,我完全不会觉得“没意思”。倒不如说我对它们充满了自信,它们是我引以为豪的杰作——哪怕这种自信可能是种自负,我仍然这么认为。
打个比方,这就像是设计(design)与结构(structure)之间的差别。
以苹果直营店为例,它们以玻璃作为外墙,最大限度地摒弃冗余,甚至连楼梯都是用钢化玻璃制成的。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完美地体现出了苹果公司的产品理念。
但如果是一座30层的摩天大楼呢?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结构优先于设计。在一座外墙全靠玻璃搭建起来的高层建筑里,恐怕没有人能在里面安心购物吧?除了要考虑建筑的抗震性、耐久性和防火性之外,还必须仔细思考如何设计底层通往顶层的移动路线、如何平衡设计和结构等。
文章亦是如此。如果你要写的文章只有花边新闻那么短,那么不用考虑文章结构也能写好,只要把表达(设计)作为第一要务就行了。然而,文章越长,结构就显得越重要。这时,你不仅需要有一幅设计图,还需要有缜密的逻辑。如果一位写作者缺乏设计结构的能力(组织能力),就算他的写作技巧再高超、表达能力再出色,也写不了长文。就算写了,文章在结构上也是东倒西歪,仿佛大厦将倾,算不上是合格的内容。创造内容就像是建筑施工:如果支撑建筑物的逻辑支柱摇摇欲坠,那么做出来的内容肯定不成样子。
当编辑和写作者之间的“两个三角形”实现重叠时,真正的内容就完成了(见图4)。所有的畅销书和长销书,几乎无一例外都可以用此图来解释。
图4 内容的基本结构
当有趣的包装遇到有趣的内容,内容的价值就会得到极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