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读《内经》(三)
- 孙洁主编
- 1626字
- 2022-11-15 20:49:51
五、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善诊者”的这个“诊”,是泛指所有的诊法,并不限于后面说的“察色按脉”,而是望闻问切,尽在其中。如马莳所注:“诊之为义,所赅者广,凡望闻问切等法,皆可以言诊也。”这种“善诊者”,诊病水平当然是非常之高了。他们的诀窍是什么呢?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和前面的“诊”字一样,这里的“察色按脉”也只是一个代称,是代指所有诊法,并不限于望、切二诊。也就是说,诊法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分别阴阳。从阴阳学说的角度讲,这是在强调阴阳学说在诊法上的运用。但从诊法来说,这句话却是道出了诊法至真至重的一点。我们采用望闻问切也好,吸收现代医学的诊察手段也好,其目的就是在于发现疾病的真相。真相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像陶渊明一样,吟一句“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必须得从认识观、方法论的层次回到意识和文字的层次,对这个所谓的“真相”做一个概括。而中医概括这个“真相”的唯一方法就是“阴阳”。何止是诊法上要先别阴阳,治法、方药、针刺无一不是先分阴阳。这当然是有哲学基础的,但更重要的是有实际应用意义。正因为诊法、治法、方药都分阴阳,所以诊、治、方、药就能一以贯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从临床来说,这个体系的开端,就是诊法上的阴阳。
所以,“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我们识别疾病真相的最直接方法,还在于它是连接后续治法、方药的基础。无论何种疾病,四诊之后,都可以对其阴阳属性进行区分,绝无例外。只有把阴阳属性先明确下来了,才可能进一步分析寒热、表里、虚实等特性。
比如色诊,黄、赤为阳,青、黑、白为阴;脉诊则是浮、数、实、大为阳,沉、迟、虚、小为阴;闻诊以声高气粗为阳,声低气怯为阴;问诊所得诸症,亦各有阴阳。这样的内容之所以举不胜举,是因为但有一症,即有阴阳之分。把握这个基本观点,我们在诊病的时候就能直击本质,而不至于被表象迷惑。
那么“先别阴阳”的具体方法又有哪些呢?照旧还是举例子。为什么说是举例子呢?因为下面这四句话既没有概括所有诊法,也没有按四诊分别排列,只是对临床常用诊法的意义举了一些例证。因为言辞过于优美,以至于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这句话来指代四诊合参了。
“审清浊,而知部分。”“清浊”是病色之清、浊,望诊十法以清、浊分阴阳。而这里的“知部分”是说清、浊之色见于何处,则知病位所在。例如准头色红,则知病在脾。其色清则病为阳,其色浊则病为阴。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视喘息”,是观察病人呼吸之体态,是气短不足息,还是善太息,或者“胸盈仰息”,各个不同。这是望诊的内容。还有闻诊的内容,“听音声”包括了声音的自身特点,比如“声如从室中言”,或是“言而微,终乃复言”,或是“言语善恶,不避亲疏”。另外也包括了声音所反映的内容,这就是问诊。既然听得仔细,问得认真,当然就能细辨病人所苦之处。
“观权衡规矩”主要是指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所以这里就以权衡规矩来指代四时脉象。四时与五脏相对应,所以知四时脉象之常变,就可以推知病变所在何脏,故而能“知病所主”。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在。”浮沉是借指脉象,滑涩是借指诊尺肤。诊寸口脉,按尺肤,则可以诊得疾病所生。
这四句经文读下来一气呵成,完全是一个整体。那我们理解的时候,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所谓的知病所苦、所在、所主、所生,其实是一种互文的结构,也就是结合以上的“审清浊”“视喘息,听音声”“观权衡规矩”和“按尺寸,观浮沉、滑涩”,就可以探知病机,明确其病因、病机、病性等病理元素。
通过这样的四诊合参,医者就能明确病机,然后据此立法施方,就有针对性,而不会产生差错。所以说“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