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诊

(一)问诊以察神的重要性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1.一者因问得之

对于学中医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常常在只凭脉诊和只凭问诊这两个极端之间跳来跳去。有的学生说,脉诊没有用,我们的老师就从来不摸脉。另一些学生则说,我家乡的某老中医只需要看脉,不用问症,也能断症如神。有的学生甚至在读了一些脉书以后,也开始学着只看脉,不问症。可是这两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都会毫不含糊地回答,诊法的要点在于四诊合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对四诊掌握不够,不能完全理解四诊的意义之外,很显然就是没学好《内经》。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色脉合参的重要性,那么这段经文,就是讲问诊的重要性。这个关于问诊重要性的问题,是由黄帝的疑惑引出来的。在讲这个疑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校勘问题。

这段经文有一个地方是需要校勘的,“一者因得之”。据王冰注,可以改为“一者因问得之”。这个校勘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对文义的理解。

黄帝说:“我已经从老师那里学到诊法的精华了。老师说诊法不离于望色、诊脉,这就是我的学习心得。”但是岐伯却说:“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归于一点。”是哪一点呢?是“得神”。所以后文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怎样才能达到“得神”这个目的呢?“一者因问得之”。原来,岐伯要告诉黄帝,最重要的一环是问诊。

于是就有人引用这句经文说,问诊最重要。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岐伯讲“一者因问得之”,是承接黄帝“不离色脉”而来的,并不是说问诊最重要,而是望色、诊脉再加上问诊最重要。他强调的还是一个“四诊合参”。

接下来,岐伯又详细解释了如何问诊:“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户”是门,“牖”是窗。“闭户塞牖”就是把门窗都关上。“系之病者”是说医生要将心思都系于病者,全神贯注、全心全意地诊疗病者,反复询问,仔细交谈。“以从其意”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诊技巧。

怎样问诊才能够既问得详尽,又不使病者厌烦呢?核心技巧就是“从其意”,即顺着病人来,顺着病人的思路和情绪,引导病人把病情详尽地说出来。这个简单吗?不简单。因为容易陷入两个极端。

一种极端是医生完全顺着病人来,造成医生在问诊的时候引导得不好,结果问了半天也不得要领。这种情况在给中老年妇女看病时比较常见,在男科病人也不少见。病人往往非常主动,会从20年前的一次发病讲起,历述诸年从医经历和惨痛教训,中间还时不时拿一张检查报告出来作为佐证。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引导,病人就能讲一个下午。医生应该顺其意而加以引导,让病人把我们最需要知道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呈现出来。

还有一种极端是医生过度地引导,结果病人顺着医生来,给出的就难免有虚假信息。这种情况在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医生,甚至一些地方名医身上都可以看到。病人才给出一些信息,医生就侃侃而谈,说还应见某症某症。病人若是点头称是,则医生愈加得意,历数某症,病人则无不称是。看上去医生的判断很神奇,但事实上,中国人讲究一个礼字,很多情况下,是患者不好意思说出实情而随声附和。一些症状本来就不典型的患者,甚至会受医生言语的诱导,表述出与实际不符的症状。这种情况在诊断学课程上反复强调是要避免的。所以大家有这个警惕性就可以了。

这种关门闭窗、医患独处以详细问诊的方式是对我们实施问诊的基本要求。有的时候,限于条件,诊室之内往往人员杂多,有医生若干,有病者满屋。那么此时,主诊医生应该主动维持秩序,让无关人员退出诊室,实施“一医一患一诊室”的诊疗原则,以保证问诊质量。否则一来交流不清,二来患者的隐曲之症,往往难以出口,严重影响问诊质量。

更高境界的问诊,则当如《黄帝素问直解》所注:“临病人,观死生,视听不妄,言动不苟,一似闭户塞牖,其心专系之病者然。”书中把“闭户塞牖”进一步地延伸到医生自身。医生专心致志,视听都只系于病者,以获取病人的四诊信息。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通过以上这种详尽的问诊方式,医生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获得病人的信息。而诊法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是“得神”。这是四诊的最终目的。

我们在诊病时,对病人施以四诊,就是想知道病人的神气所在,有何改变。明白了病人的神气状态,就能知道疾病的轻重和转归,就可以推知应当用什么方法来治疗。所以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从这个角度讲,“得神”者是医生,或昌或亡者是病人。但也有注家认为,得神、失神都是指病者而言,医生经过四诊判断,若病人得神,则知其预后较好;若病人失神,则知其预后较差。这个理解也通。

(二)问诊的重点内容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素问·征四失论》)

这段经文强调了问病因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了只依靠脉诊,而不重视问诊的错误。

第一句话,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一下,变成“诊病不问其始……何病能中?”说明在诊病的时候,寻找病因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明确病因,问诊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比如颜面红肿,我们当然可以从红肿的部位、大小、是否有压痛及其兼症来判断是什么疾病,但是通过简单的问诊,可能就会明确颜面红肿的病因。

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我在外科急诊室值班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被一群青年男女簇拥着闯进了诊室。其中一个男青年很着急地说,“医生,你赶紧给看看她这是怎么了,脸突然就肿成这个样子了。”再看病人,用手捂着右脸,很痛苦的样子。让她把手拿开,仔细观察红肿部位,发现红肿位于右侧颊部,范围局限,中央高起,色泽红而略暗,压痛明显,手不可近。这是个什么病呢?其实一问就知道了。原来这群青年傍晚时分在景区游玩,走入了一条无人小径。小姑娘不小心被一只马蜂给蜇了。你看问诊重不重要?

再比如,我们给一个中年男性看病,诊得滑脉,舌略红,苔黄腻而厚。结合他有腹胀、厌食、嗳气酸腐、大便不爽等症状,很容易考虑到是伤食证。但患者具体是伤于什么食物呢?却只能通过问诊得知。伤于米面用炒二芽(即炒麦芽和炒谷芽),伤于肉食用炒山楂,伤于酒食用神曲、葛花,这样的治疗就更有针对性了。

就问病因而言,原文列举了“忧患”“饮食”“起居”“草木金石、禽虫诸毒”等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概括了常见病因,也为我们在临床上问病因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这句话的“卒”字用得好。“卒”通“猝”,《说文解字》说:“猝,犬从艸暴出逐人也。”形容很突然的样子。用“卒持寸口”来形容这位医生慌慌张张地把脉的样子,真是形象极了。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个医生的水平其实也有限得紧。这种医生是看不出疾病的真相的,于是只好胡乱编造一些病名来欺骗病人。这种“妄言作名”的行为,只能让医生和病人陷入困境,怎么可能治得好病呢?“为粗所穷”就是被粗鄙的医术所困,陷入困窘之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