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中医基本内容
- 何清湖 郭栋主编
- 6708字
- 2022-11-15 18:27:46
第二节 中医药的基本特征
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中医学术体系和理论实践中的核心思想,其集中体现在中医所强调的“治未病”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人在健康状态时,即应通过合理的养生调理,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发生。“圣人”就是指掌握了医道的人,“未病”是指疾病的萌芽状态或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治”包含了治疗、治理、管理等多重含义。具体来讲,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早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原则是中医预防思想的核心原则,也是中医学防治理论最具有特色的理念之一。这一原则主要按照“内养外防”的基本要旨,通过采取各种综合内养措施,调养气血、安定神志、康健形体、固摄真精,以内养正气,保持正气充沛旺盛;通过采取综合外防措施,节饮食、明地域、慎劳逸、适寒暑,外避邪气,预防致病因素的侵袭,两相得宜,以达长期保持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
(二)欲病早防
欲病早防主要按照“邪伏防发”的基本原则进行,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包括痰浊、瘀血、内毒、气机失常等,其可导致的疾病由过去的温病范畴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外感和内伤的多数疾病。通过机体微显的症状、体征表现,辨明机体实际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以养生调摄为主,以一定的治疗手段为辅,消除未起之患的始动、促发因素,及时调摄、恢复机体的失谐状态,从而有效恢复并保持机体阴平阳秘、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
(三)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原则主要按照“逐邪务早、先安防变”的基本宗旨,在机体患病之后,特别是患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先兆症状和可能出现的病情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同时辅以全面合理的调养措施,精心调养,科学防治,以阻止病情发展、传变,复原机体正气,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四)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是在机体病后初愈状态下的“未病先防”,更是防止机体病情重复恶化的“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原则主要按照“调摄为主、治疗为辅”的基本宗旨,采取各种相应措施,着力祛除留滞未尽之余邪,恢复机体气血精神、脏腑功能,促使机体完全恢复健康状态。
“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2000多年来,“治未病”的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最具有特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引导中医学术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学术理念。在医学理念上,中医“治未病”贯穿中医发展始终,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与西医学注重预防接种、清除和控制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的方式思路完全不同,体现了中医药学先进的医学思想,是中医药的最大特色;在理论体系上,中医治未病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欲病早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基本构架,尤其以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为核心的未病先防成为文化认同,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在技术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将中医药优势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
二、形神合一
中医不仅重视外在的形体,而且重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健康的影响。形神合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所谓形,包括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经脉以及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所谓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乃神之宅,是神的物质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即“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素问·上古天真论》)。神乃形之主,是生命活动的统帅,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保持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所以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正因为形神合一,才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形神合一的理论,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健康的人,应是形、神双方都保持着正常的活动,即健康的形体是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物质保证,而充沛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又是形体健康的主要条件。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做到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得形体健壮而精力充沛。
中医学历来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其中,精和气都是构成人之形体的基本物质,是立命之本。相对而言,精是生命之源,是人体组成的原始基础,而气则是生命的要素,更着重说明其运动变化的状态,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增强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起到强体防病、益寿延年的作用。但如果精神情志活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超过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范围,就会使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由于良好的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所以精神心理保健即调神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调神摄生的内容也很丰富,可从多方面入手,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静的状态,心境坦然,淡泊名利,不贪欲妄想。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喜怒不妄发,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入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感,修性怡神。
三、五脏为本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重要理论基础。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的征象。古代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古代的解剖知识、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长期反复的临床验证。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五脏是构成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关、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地反映出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在对脏腑功能的论述上,《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强调心为诸脏主宰,心主神明,能调节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亦能调节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协调,使人健康长寿。
五脏的名称中西医之间并不是一个完全对应的关系。例如,西医学认为脾是淋巴器官,而中医学则认为“脾主运化”,其功能涵盖了整个消化系统。人的精神意识完全是大脑的功能,中医的认识是“心主神明”,而西医学上的心脏本来是一个循环器官,与精神意识没有关系。中医学五脏的某些形态和功能与西医学的这些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有些相似,但中医学的五脏早已超出了解剖的约束,演变成了关于人体功能系统的特殊单位,中医学的五脏概念中,并不排斥解剖结构,但实际上又远远大于解剖结构,不同器官的功能向某一脏的概念集中,形成内容丰富的藏象学说。
四、综合调摄
(一)中医诊断上的综合性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不同的4种诊断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四诊合参”,从而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1.望诊 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评估。
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蜷卧喜静,多属寒证。烦躁喜动,多属热证。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证候。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是淡红舌,薄白苔。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而厚腻是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
望痰是指望痰色、痰质和量。痰色白清稀,多为寒邪;痰色黄、黏稠、有块,或痰中带血,多为热邪;痰液清稀多泡沫,多为风邪;痰少黏稠难出,咳痰带血,多为阴虚;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多为湿邪;咳吐脓血痰或咳痰腥臭,多为湿热。
望小儿指纹。5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2.闻诊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系一种闻诊方法。根据患者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声音变异,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例如初病声嘶多属实证,久病失音多属虚证;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狂言、谵语常见于实证、热证,郑声、独语、错语常见于寒证、虚证。
嗅气味即通过嗅闻患者身体、口腔和各种排泄物的气味,诊断疾病。如口气秽臭,多属胃热;口气酸臭,多属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排泄物恶臭者,多属实热;略带腥味者,多属虚寒等。
3.问诊 是指询问症状,通过问诊了解既往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4.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患者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患者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精气血津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4~5次,谓之平脉。
(二)中医治疗上的综合性
1.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疗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1)治病求本。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之谓。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
(2)调和阴阳。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若不知根本,则茫如望洋,无可问津矣”(《医门法律》)。解决人体阴阳两方面所发生的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使机体重新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
(3)扶正祛邪。一方面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去”,另一方面,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临床上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多采取补益、滋阴、养血等方法。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
2.治疗手段 中医在治疗手段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集针、药等各种方法为一体的。中医学除有药物的内服、外用外,还有针刺、艾灸、按摩、推拿、正骨、食疗等多种预防治疗手段。综合治疗自古就被广大中医所认识、重视与运用,传统中医大家多是精医能针识药。《内经》中就有“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等服务方法与原则。《伤寒论》中也有“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等具体病证的针灸与药物的合理运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认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显然把是否同时精通针和药作为评判医生优劣的一个标准。金元四大家更是擅长针药并用的医家。现代研究也表明,针药相互结合可达到作用互补、疗效叠加、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具体来讲,中医治疗手段有内治法、外治法等。内治法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依据病情选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内治法剂型有汤剂、丹剂、丸剂、散剂、片剂和糖浆合剂等。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或手术方法直接施于患者体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外用药物剂型有膏药、软膏、散剂、丹剂、洗剂和酊剂等。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拥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足浴、刮痧、膏方等。
五、中和有度
(一)医道自然
中医学和西医学在理论起源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医学是生成论,如《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强调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西医学是构成论,其哲学基础是还原论和二元论,强调事物之间的系统和差异,将人体分为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正是因为这样,中医养生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为其整个学术的核心,其所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例如,其强调人与外环境的协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是人类养生保健、持续发展的根本;强调体内气机、身心的整体协调,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结合生命发展规律来阐述人体的生老病死、防病治病及延年益寿的内在规律,把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是养生保健的重心所在。从动态出发,中医养生以“权衡以平”“审因施养”为最根本的养生法则,一切养生理论与方法均遵从这一原则。例如:中医养生保健强调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生命状态,天、地、人三者对健康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命变化的内在规律,使饮食、起居、运动等生命活动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二)和谐适度
“中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生生之道的基本保证。“和谐适度”是中医养生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中医养生都强调不偏不倚、以和为贵。例如:养生保健贯穿于衣、食、住、行、坐、卧各个方面,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强调整体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要和谐。各方面和谐适度,才能保证体内阴阳平和、气血和调,守其中正、保其冲和,以达健康长寿。饮食要节制,静养休息要适度,形劳、房劳、神劳不可太过,七情调和不可过亢等,都具体体现了这一特征。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就是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方法适度,注意调和。
健康长寿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杂合以养。因此,中医养生非常重视各种养生保健方法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包括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可操作性是人们能持之以恒的保证。例如,中医养生从理论上强调养生贵在生活化,注意从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总结养生方法,注重药膳、针灸、按摩、贴敷等各种方法的简、便、效、廉,都是实用性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