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中医基本内容
- 何清湖 郭栋主编
- 4914字
- 2022-11-15 18:27:46
第一章 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医的基本观念
一、生命观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源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其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
首先,从哲学范畴上讲,万物及生命皆源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早在数十亿年以前,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个混沌状态,《易经》称之为“太极”,其中阴阳二气相混,但运动不止。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逐渐下降,凝而成地;阳气逐渐上升,聚而成天。天地成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气候变化,宇宙间具备了产生生命的环境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说明阴阳是化生万物之本,且又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说明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皆源于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
其次,从人的生存而言,人类的诞生是宇宙演化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合和而成的。生命起源于宇宙,是宇宙之神气演化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明确指出宇宙生命通过气化之“神”的作用,逐步演化出了人的脏腑形体。《周易·系辞传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阴阳二气密相交感,就产生了生命。《灵枢·本神》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四时六气、阳光雨露是“天之德”,五行、五味是“地之气”,天德地气上下交通,化生万物。因此,天地便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时空父母。
阴阳是生命的根本,人是阴阳的统一体。《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云:“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的结合。“精”是自然界天地之气的精华,是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为生化之始基;“神”指生命活动。《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交媾,阴阳精气结合,孕育了新的生命。《灵枢·决气》也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天年》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所以说,人的生命源于父母,以母之精血为基础,以父之精气为外卫,父精母血相结合,二者相互作用,促成了胚胎的形成而产生新的生命,即“形具而神生”。
胚胎的形成标志着新的生命的开始。《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明确指出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如脑髓、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均是由父母的生殖之精化育而成。《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形和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必须形神俱备,形神合一。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首先是气血荣卫开通,使胚胎得以母血的不断营养。其次,由于母血的营养,脏腑组织逐渐形成。伴随着形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精神思维意识在内的各种生命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发育。经过十月怀胎,由胚胎变为胎儿,发育成熟后分娩而为人。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壮老死的过程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且男女的生长与衰老的过程有所区别,各有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衰老变化过程及其表现。其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故发鬓白,身体重,步行不正,而无子耳。”
出齿、发、生殖生育能力是《内经》研究观察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女子七岁、男子八岁“齿更发长”,处于发育阶段。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天癸至,出现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而有生育能力。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真牙生而长极”。女子二十八岁“身体盛壮”,男子三十二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说明气血充盛,脏腑功能强健,体质类型已基本定型。女子三十五岁“发始堕”、四十二岁“发始白”,男子四十岁“发堕齿槁”、四十八岁“发鬓斑白”,此年龄段,人体开始走向衰老。女子四十九岁、男子六十四岁“天癸竭”,在女子“地道不通”即绝经、“无子”,在男子则“齿发去”“精少”,此年龄段,人体生育能力丧失,已经走向衰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其生长壮老死的过程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方能健康长寿,这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健康观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汲取儒、佛、道各家健康观念的精华。儒家主要强调道德情志层面,“大德必得其寿”,注意情趣调适和身体保健,强调修习六艺。佛家认为“消除业障,身心自在,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主要强调自身的修行。道家则强调形神、内外兼修,以清静恬淡寡欲为养。医家较为注重形、神两个方面,即身体和精神的调养。以上四者,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而有丰富内涵的健康观。
1.中医健康观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认为,健康主要涉及天与人、形与神、阴与阳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1)天人相应的健康观指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体顺应天地、四时、环境、万物的变化,并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此即《内经》所谓“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人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即“天人相应”。因此要想健康就要与大自然相应,使外不伤于六淫,内不伤于七情,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形神合一的健康观指人的形体与精神相互统一。形是指躯体、身体,包括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神是指思想、思维,是指以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灵枢·天年》中说:“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中医学认为,形神统一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特征,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形与神的协调统一。从生命起源来看,先有生命、形体,然后才有心理活动的产生,即所谓形具而神生,其中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主宰,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3)阴阳平衡的健康观是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和谐。人体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有机的整体,表现在阴阳方面是互根互化、消长平衡,表现在脏腑之间是相生相克、相互制约。脏腑、经络、气血平衡,实质是人体阳气与气血津液等阴精相互平衡,维持着人体物质与功能的协调。《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其中“阴平阳秘”是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只要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人就不会生病,而要治疗疾病,则是以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为目标,即“以平为期”。
2.中医健康生活方式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基本概括了中医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
(1)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
(2)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3)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规律地进行活动。若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消化功能健旺,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4)起居有常不仅指入睡和起床要有规律,还包括日常生活要合乎人体生理活动,有利于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这样人的精神和形体就能循其道而长盛不衰。
(5)不妄作劳是说劳动或者运动不能过量,要适度,过犹不及。以妄为常,会导致早衰甚至早逝,所以要提倡“四戒”:一戒烟、二戒酒、三戒赌、四戒玩。“妄作劳”不仅仅指劳力而言,还包括劳心和房劳,不适当的、超出能力允许范围的劳作都属于逆向生乐、妄兴妄为。
(6)恬淡虚无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
(7)规避虚邪贼风指适时规避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
三、疾病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1.正邪相争的发病观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造成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异常、经络功能紊乱的必然结果。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所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1)“正气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发病学特别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有侵袭,亦不至于发生疾病。此时,人体内部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矛盾运动,其发展变化仍处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即“正能御邪”,故不发病。反之,如果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抗御邪气,或病邪之毒力过强,则病邪即可乘虚而入侵,使体内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超出其生理活动的范围,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亦应指出,中医发病学并不否认或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虽然是发病的条件,但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及虫兽咬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伤害,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疫邪”,在一定条件下亦能起到重要的致病作用,甚至导致疾病的大流行。
所以中医学的发病学说既强调人体正气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又不排除致病因素的重要作用。
2.独具特色的病理观 中医学的病理观有两个突出的特色:一是重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正邪消长变化。中医学的病理观以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立论,阴阳失调是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而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邪正相争。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与正气的消长变化决定了病理性质属实、属虚,还是虚实夹杂。二是重视病理的整体联系。这主要体现“证候”这一中医学特有的病理概念,证候是以阴阳为总纲,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过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手段,来说明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关系,十分合理地解释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说明了任何局部病变都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而强调以整体统局部,两者兼顾的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