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哲学与时代
一 哲学研究当直面时代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哲学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哲学家们总是无畏地直面现实世界和历史时代。无论他们采取了何种方式,从哲学家们的思想中总能感受到哲学强劲的生命力。孔子“内省不疚,何忧何惧”的教导,拉近了思想与生活的经验距离;苏格拉底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问,开启了西方哲学的伦理之路。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多哲学观念,无不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回应这些观念所在时代的要求,并由此彰显出哲学思想的永恒魅力。
然而,当下中国哲学研究的现实却不容乐观:哲学界内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不同哲学立场之间明争暗斗,但对现实问题却都采取“鸵鸟政策”;社会大众对哲学观念热情不减,哲学标签满天乱飞,但对哲学理论却敬而远之,甚至投以鄙视。造成这一现实的根本原因,在于专业研究者们没有真正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哲学事业的核心,没有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时代表达切身关怀。学者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研究领域,如何辩护自己的研究权威,如何论证自己的研究话题,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缺少对各种理论观点背后所要解决问题的深层思考,缺少作为理论研究者厚重的时代使命。如何打破哲学研究领域之间的森严壁垒,如何走出思想的重重篱笆,正是当下国内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超越不同研究领域,以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各种哲学传统为资源,以问题解决方案为目的,实现哲学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真正对接。凸显问题意识是哲学研究的主要路径,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哲学问题的共同思考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只有凝聚时代问题,聚焦时代问题,我们才能以哲学的方式回应时代对哲学提出的挑战。
我们需要超越不同哲学传统和立场观点,从方法论上寻求解决方案。当下哲学研究壁垒主要出自不同哲学领域之间的隔膜和对峙,研究者们总是从自身所在的研究领域出发,以专家甚至权威身份为自身研究领域辩护而对其他领域提出批评。但时代所需要的是哲学家们对共同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他们对自身研究领域的自我辩护。这种解决方案应当以共同关心的问题为前提,应当以清晰阐明问题为讨论出发点,应当从方法论上给出所讨论问题的分析论证。
我们还需要超越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出发思考终极问题。中华文明和思想传统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正是这种传统的历史特征。当下的哲学研究更是需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个人自由意志与社会普遍法则之间的冲突、公正社会的基本原则、宗教冲突与文明悖论、恐怖主义与战争威胁、生态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当下的时代命运,更是关乎人类存在的恒久问题。将于201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学以成人”,就是一个人类需要回答的共同问题。
只有真正做到这三个超越,我们才能打破哲学传统和立场观点之间的壁垒,才能站在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运用哲学智慧去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对哲学研究事业的历史期待。
(原载《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4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