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 曹颖轶
- 5008字
- 2022-11-16 20:53:38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和协调发展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分布于各分支学科,如地理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来看,经历了“区位论→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过程。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区位理论。经济空间结构的概念、理论形成和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分为古典和现代两个阶段。古典的区位论包括以杜能为代表的农业区位论、以韦伯为代表的工业区位论、以克里斯泰勒为代表的中心地理论和以勒施为代表的市场网络理论。这些古典区位论主要研究企业或产业的区位布局、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空间组织结构布局等问题。
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引入了空间因素到区位选择上,发现农业经济活动会在地域空间上发生空间分异现象。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市场价格以及其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农业的生产布局会呈现同心圆分布,也称为“杜能圈”。韦伯通过分析与计算,发现在劳动力和集聚程度一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最低的点可以实现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是工业企业布局的理想位置,由此创立了工业区位论。之后,克里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在市场、交通和行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区域会形成一个规模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组织形式,也称中心地模型。勒施从另一角度即利润最大化原则,研究城市空间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地模型—经济景观。与中心地模型类似,该模型也是从市场竞争角度出发,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抽象为具有一定规则的模型,中心地与腹地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对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古典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产生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使整个理论体系更具有宏观性和动态性。佩鲁(1955)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是普遍的。均衡增长表现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各部门、各行业或各地区以同等速度增长,相反是不同速度的非均衡增长。一些地区,由于具备主导部门或创新行业集聚,会率先发展形成“发展极”,通过其吸引和扩散能力对该地区或行业产生支配作用,这将带动其他从属地区和行业相应的发展。弗里德曼(1979)提出核心—外围理论,该理论提出一种普适性的区际非均衡理论模式,在他看来,任何区域经济空间系统都是由核心区与边缘区构成的,该理论试图说明一个区域内部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逐步将非均衡发展变为均衡发展的区域空间动态系统。克鲁格曼(1991)认为,区域空间分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受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等因素影响,并通过市场传导机制作用而逐渐产生的。在这样的循环累积作用下,区域经济空间必然产生分异。斯科特(1998)创立了工业城市区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规模扩张,不断分散及由此产生的空间联系形成网络,城市体系出现空间结构。此外,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理论还有威廉姆森的倒“U”形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松巴特的“生长轴”理论等。综上所述,这些理论的出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我国的区域经济空间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我国沿袭苏联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推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面对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经济现象,国内学者展开了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陆大道(1986)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各区域和各经济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反映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由此提出了我国经济空间“点—轴”发展理论,即以沿海地带和长江流域沿线地带作为我国第一级发展轴线的国家经济空间发展战略。曾菊新(1996)从经济、区位和生产要素三个方面,以空间流的角度界定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要素构成,并指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应具备地域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郝寿义(1999)同样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包括三要素,即城市核心区经济、城乡边缘区经济和城乡外围区的乡村经济,强调三者之间具有整体性和联系性,共同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崔功豪(1999)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要素或经济单元在地域上的集聚与扩散而逐渐形成各种分布形态,表明经济活动的地域特性和空间联系。聂华林、赵超(2003)定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为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经济现象在集聚与分散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王世豪、金丹华(2007)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区域发展条件与区域宏观布局之间的关系;②区域内产业布局与各产业间空间组合的关系;③各级区域经济中心与其周边地域间的关系;④区域结构网络内各要素间的关系;⑤空间结构类型的分类。涂人猛(2014)通过对已有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研究五大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组合及演变特征的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区域理论,对区域经济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曾菊新(1996)从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角度,建立经济空间结构的决定模型和调整模型,并从区域经济空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建立空间经济结构优化模型。陈修颖(2005)以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为例,构建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层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要素优化效果、格局优化效果和重组协调效果。李快满(2008)对兰州新区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兰州新区城市群要在已有的兰州老城区的区域城市体系基础上,建立两个核心、两个圈层、一条重点发展带、五条发展轴、五个发展副中心的总体布局。鲁继通(2012)认为,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对北部湾城市群的首位度进行测算,从而划分了北部湾城市的等级,并得出了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协调只是简单机械化的空间布局模式,政治因素决定了国有资产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基本上都是由点到面全方位布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弱化了这种计划经济空间布局模式,重视从效率角度来考虑区域经济空间问题。魏后凯(1995)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经阶段,但是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提出类似于“边增长、边协调”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曾坤生(2000)也提出在发展中求协调的思路,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协调,即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强调整体的高效增长和可控的发展差距,进而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覃成林(2011)提出,由空间组织机制、市场机制、治理机制、互助机制和合作机制五个机制所组成的“金字塔”形结构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五个机制从属于一个有机整体。
(四)特定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季春霞(2006)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江苏省的经济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江苏省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得分绘出江苏省的空间结构图,提出江苏省经济空间结构呈“一圈五轴”的形态,是一种网络式空间格局。江苏省应在继续保持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苏中尤其是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形成全省协调发展的局面,实现江苏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总目标。王伟(2009)研究了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从经济总量集聚程度、经济重心位置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四个方面入手,分析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刘东东(2011)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四大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分析广东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变化特征,提出广东的经济空间格局呈“核心—外围”结构。代谬潇(2013)主要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及差异特征,并用空间引力模型、功效函数模型对重庆市的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进行探索性研究。程钰(2013)利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测度、“中心—外围”均衡性测度、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指数等方法研究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呈“均衡→非均衡→均衡”总体趋势,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十分明显,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逐步合理化和高度化。乔志霞(2014)以甘肃省为欠发达省份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剖析了甘肃省1995年、2002年、2010年12个地市和2个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空间格局分布。
(五)城市空间联系研究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一般用城市流和经济联系强度测度。经济联系强度主要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城市流表现为城市间双向的经济联系,属于城市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可用城市流强度来表示。城市流强度指的是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中,城市对外部所产生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强度。城市流以及城市流强度可以反映城市间的联系程度,说明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状况。城市空间联系优化,主要是指运用经济联系强度和城市流强度来测量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20世纪中期,增长极理论、核心—外围理论以及“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之后,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理论后,区域内部的等级联系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从产业经济角度研究产业联系和产业间相互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
刘建朝和高素英(2013)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角度,通过测算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联系特征,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存在空间联系,但是相对比较松散。秦娅宏(2015)基于城市流强度,对山东半岛的8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测算,根据计算结果将以上城市分为三个级别。高新才和杨芳(2015)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0个城市的对外联系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经济带的城市流强度等指标总体偏低且呈现东高西低格局。韩增林等(2011)通过测算2002年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主要阐述了内陆腹地与沿海经济带互动发展的情况,提出了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意见。程贵等(2015)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了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优化甘肃省城市空间联系的策略。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较多理论。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认为,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地区,以高速发展而不断完善自身,然后以其集聚和扩散能力带动其余地区发展。缪尔达尔提出回波效应理论与扩散效应理论,该理论用“回波效应”说明“发展极”对其他周边城市的负面影响,指出“回波效应”毕竟有限,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扩散效应”。
(六)不同学科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研究
在交通研究领域:来逢波(2013)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优化,结合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交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总结和归纳出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作用和优化路径,着重分析其中的内在机理和优化方式。陈彦(2013)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试图分析高速铁路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变量、经济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的作用和影响。
在旅游研究领域:方世敏(2012)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对湖南区域旅游经济进行研究;沈惊宏(2012)以点—轴理论为基础,以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定量方法界定皖江示范区旅游城市节点、旅游开发轴线及旅游地系统。
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张勇(2014)利用空间引力模型、功效函数与协调函数及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进行测评,分析其城镇化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学者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为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参考,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目前我国学者借鉴西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较多,创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相对较少。在研究对象上,研究地区多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一般都采用描述性分析来定性研究某一区域,缺少具体而细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以及科学、客观的定量实证分析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