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征路上:边走边发行货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长征路上金融工作并没有停滞,红军在长征途中兑换和发行货币是比较经常的。陈云在以廉臣为笔名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记载,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进延寿圩(湘南大镇)、宜章城时,红军所用纸票,按日均兑现。1935年1月,红军在遵义期间,又曾以纸币购买商品并兑付现洋。王群在《长征途中的毛泽民同志》一文中说:“红军长征时,部队除了沿途没收地主土豪的一些财产来供给外,还要靠随军带来的苏维埃钞票来维持。……毛泽民同志为维护和提高票子的威信……把没收来的东西,除分发给群众外,留下了一部分物资来拍卖。在拍卖时,尽先要我们发行的票子。此外,他还规定了一元苏维埃的票子,可以到我们银行换一元二角现洋,可以换两元国民党的票子。”曹菊如的文章《长征路上的红军票》说:“遵义是长征途中国家银行唯一发行纸币的地方……十天里,主要是紧张地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笼货币的活动。”
这三种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断定的,就是红军在遵义期间确曾发行过苏维埃纸币。还可援引《新蜀报》1935年2月1日刊载的一则消息作为旁证。消息说红军“进占遵义,曾在城内天主堂成立银行,发行钞票数种”。“此次二十一军廖海涛部,作战前方,曾获得此项钞票多张。计分1元、5角、1角、2角、5分等票。票上注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昨由警备部函送九张,交大梁子青年会内陈列云。”
遵义是贵州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黔北重镇,商业比较繁华。红军在遵义一带休息了10多天,之所以在这里发行纸币,是因为指战员长期以来积蓄了不少从伙食尾子(伙食费结余)中分来的苏维埃纸币,而长途行军需要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比如鞋、袜、毛巾、纸烟等,部队集体也需要购买一些东西。为了便于商品交易,并使商人把收到的苏维埃纸币换成现洋或白区通用的货币,红军便在商业中心设立了兑换处。当时红军发行货币的保证,一是从中央苏区带来的银洋,二是拍卖没收军阀王家烈的盐和香烟得来的银洋以及白区通用的货币。红军不仅买卖公平,而且纸币完全可以兑现,商人们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