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五经一论要义通解(第三册)
- 曾琦云编著
- 10字
- 2022-09-08 17:10:16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通解
第十五章 三辈往生
经文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其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诸佛告菩萨,今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如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义解
佛告诉阿难,十方国土其中若有众生往生安乐国者,都安住于正定之聚而不动摇。为什么呢?因为此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都共同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一切众生,闻佛名号,信心欢喜,心中念佛,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佛国,即得往生,进入不退转的境界。只是犯五逆罪和诽谤正法者除外。
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各天人民,其中若有至心愿生安乐佛国的,大凡有三辈等级。
先说那上辈往生的。他们舍家弃欲做了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行种种功德,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此等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净土圣众出现在他的跟前,他即随佛往生净土,就在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从此安住在正觉之道中,永远不会再退转,智慧增长,勇猛精进,神通自在。
因此,阿难!十方世界若有众生,想要在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此国。
佛告诉阿难,再说中辈。十方世界各天人民,其中有至心愿生安乐佛国的,虽然不能出家做沙门,大修功德。但是,应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多少少尽己之力去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供养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安乐国土,愿生此国。此人临终,无量寿佛化身前来,光明相好具足,如真佛一样,其他圣众亦围绕前来,出现在这个人跟前,此人即随化佛往生安乐国土。从此安住在正觉之道中,永远不会再退转,只是刚往生的功德智慧不如上辈。
佛告诉阿难,最后说下辈。十方世界各天人民,其中有至心愿生安乐佛国的,假使不能做中辈那些功德,应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念佛,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安乐国土。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无量寿佛,以至诚心愿往生他的国土。此人临终,梦见无量寿佛,亦得往生。只是刚往生的功德智慧不如中辈。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在东方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有无量无数诸菩萨众,都全部前往无量寿佛土,恭敬供养无量寿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教化。南、西、北、中、上、下恒河沙佛国的菩萨众也是如此。
此时世尊即说偈颂: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此土菩萨众,往见无量觉。
南西北中间,上下亦如此,此土菩萨众,往见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各持最妙花,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演奏妙音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通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周,顶礼无上尊。
见此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周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顶礼问,问佛何缘笑,恭请说本意。
佛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者听。
十方来正士,我都知其愿,志求严净土,授记当作佛。
觉悟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此国。
知法如影电,菩萨道究竟,其诸功德本,授记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此国。
诸佛告菩萨,今见安养佛,闻法乐受行,快得清净土。
至此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授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都能到此国,自然不退转。
至诚之誓愿,愿己国无异,普念渡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万佛,游化遍十方,恭敬欢喜去,回到安养国。
若人无善心,不能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经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此教。
声闻或菩萨,不能知圣心,譬如从盲人,不能引道路。
如来智慧海,无边亦无底,二乘不能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圆满成佛道,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
尽力极讲说,寿毕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因此至清净。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遇,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听法能不忘,敬佛得大庆,则我善亲友,因此应发心。
设满世界火,冲过去听法,必定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此文以下说弥陀摄取十方众生往生西方安乐国土,与其本愿相对应,其中有凡有圣,并且分为三辈九等。
“其有众生”,指十方众生,未解脱轮回的凡夫,即下文所说三辈(《观经》九品)。
“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既然原来是没有解脱轮回的凡夫,能够获得正定聚(不退转而成佛),那肯定是生后得益,并非生前得益。故《甄解》所争论是“生前”与“生后”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邪聚及不定聚”,三聚,即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三聚就是三类众生的意思。
《会疏》曰:“此正是第十一愿成就也。决定流转,名邪定。决定证果,名正定。随缘不定,名不定。聚者类聚义。诸师异解,勿敢是非,皆一途故。兴师破诸师解了云,今即余教所说三乘,皆是秽土有此三乘故。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
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此第十七愿成就,“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此等诸佛即是上文花中所出之诸佛,各于十方清净世界,皆共赞叹弥陀功德不可思议,本师本国之义此文尤为显矣。
为什么赞叹?因为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可让十方一切众生得生净土。《唐译》此意非常明显,以念佛往生及三辈往生为诸佛赞叹原因,文言:“东方如恒沙界,——界中如恒沙佛,彼诸佛各各称叹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赞叹原因)他方佛国所有众生”至具说念佛往生及三辈完毕,结云:“阿难!以此义利故,诸佛如来皆共称赞。”
“皆共赞叹”,《甄解》提出“此文义兼两向,约向上者,通前安养真利,邪定、不定聚无国为其所叹。所以然者?《赞偈》曰:‘邪定不定其国无,诸佛咸赞故顶礼。’《和赞》(亲鸾著《净土和赞》)云云。约向下者,诸佛赞叹念佛往生也。”我认为,其真实之利,说到底是让众生得出世间法,而此出世间法,以念佛为捷径,故应是赞叹念佛往生。正如《净影疏》云:“‘十方佛皆共赞’下举闻名者皆得往生,增人去心。”得正定聚是往生之果,若不能往生,则众生不能得益,故赞叹往生才是正因。
“威神功德”,即阿弥陀佛大愿而成就的自在神力,其主要表现在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第十八愿成就,“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经文解读见后面引论所论述“如何做才能一念往生?”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此第十九愿成就,“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其有至心”,即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凡有三辈”,众生根机不同,故往生等级不同。粗分为三辈九等(《观经》九品即是将三辈中每一辈分为三等,总共九等即九品),细分则无量。因众生无量,根机亦无量。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唐译》云:“阿难!若有众生,于他佛刹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文)
《汉译》云:“其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者,作沙门不当亏失经戒,慈精进不当嗔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精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常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今世求道时,则自于其卧睡中梦见无量寿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翻飞行迎之,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则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则(《吴》作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无量寿佛近。”《吴译》同之。
此为上辈往生条件。上辈往生可以临终获得佛及西方圣众共同接引,于莲池中花开见佛,这是利益。要获得这种利益,其修行因地有五个条件:一舍俗出家,二发菩提心,三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四修诸功德,五用前诸善愿生彼国(《净影疏》即如此划分)。简单地说即出家、发心、念佛、修行、发愿。虽然是五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即“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土宗的宗旨就出于这里。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即出家,舍离在家,远离爱欲。《吴译》云:“作沙门,斋戒清净。”此“弃欲”主要指色欲、淫欲,故《汉译》云:“舍妻子,断爱欲”。可这个世界的出家人很多,什么样出家人才是上辈呢?以“舍家弃欲”来限定,怎么才是真正“舍家弃欲”,下面因地修行的五个方面就是。如此,则是身心俱出家的人。那种身出家、心在家,不是上辈人。反之,若是心出家,身在家,亦可成为上辈人。
“发菩提心”,略称发心,这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简单地说,发菩提心就是发求无上佛道之心,而此心需要在利益众生的修行中实现,故发菩提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四弘誓愿”可以概括发菩提心,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梵语菩提,译为道,觉悟之道,佛道也。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即保持念佛不断,不杂修其他法门。丰富含义的解读详见引论。
“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亦是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有关。“发菩提心”才能修行各种功德,“愿生彼国”也是发菩提心的深化。发大菩提心,愿生彼国,一向专念,此即可上辈往生了。
以上修因,分开来是五个方面,合起来是八字,再简化就是四字,即“发菩提心”。正如《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此等众生”,就是上面“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众生。
“临寿终时”,就是他们今世的生命将要结束时。
“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阿弥驼佛与西方圣众就出现在这个人的跟前。第十九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说明由佛来接引往生安乐国土,即此亡者获得新生,在三界众生看起来是死了,而有大神通的佛菩萨以及西方众生则知道他获得新生。
“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西方莲池是所有众生出生的地方,我方众生只要念佛,西方就会有一朵莲花萌芽,念佛不断莲花就会越来越大。如果念佛减少,莲花也会变少。如果不念佛了,莲花就消失了。同样,其他念经、念咒、布施、持戒等等功德回向往生亦可助长莲花。根据众生生前念佛修行深浅,往生时莲花开放的速度就有了三辈九品的区别。此上辈者,一到西方,莲花就马上开放,往生者就自然化生。
化生是无所依托,没有父母的,只凭业力忽然而生,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往生安乐国之化生,则有区别于此化生。众生三界化生,是因为业力。而往生西方,则是凭借佛力,佛力不可思议,故自然化生。《会疏》曰:“自然化生者,如法华文句云、胎经云,莲华生者,非胎卵湿化之化生也。”顺我方而比喻为化生耳。正如偈云:“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往生后所得利益。《吴译》曰:“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即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即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欢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恣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去阿弥陀佛近。”依吴译来看有一个身体长大的过程,此经则没有。总体来说,三辈等级的划分是就莲花开放速度和见佛快慢而定的。其中众生根机不定,故其速度没有一定的标准。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此为总结上辈往生的关键内容,重点突出发菩提心,修行功德,可见不能忽视此助行。因为念佛虽然是正因,其目的正是促发菩提心,西方净土就是大菩提。修行功德,则是发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功德,是上辈往生的关键条件,净土修行者不可不知道。
“无上菩提之心”,菩提有三等,即声闻、缘觉、佛。此中言应发佛菩提之心,佛菩提心最大,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
《汉译》云:“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吴译》同之。
《唐译》云:“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非恒种众多善根。”
此为中辈条件,其中“其有至心,愿生彼国”,此二句通上中下三辈。因为首先要想往生,没想往生就谈不上什么三辈等级,故有至诚的心发愿往生,才能进入三辈的划分。
“虽不能行作沙门”,区别上辈,这些众生修行不出家,大体相当于在家居士。
“不能大修功德”,即不能出家,家庭障碍多,所以就不能大修功德,普渡众生。因此,不出家为什么居于中辈,原因在此。若能大修功德,则与上辈没有区别。《净影疏》云:“依如《观经》,此小乘人,是故不能彼大修功德。”也就是说此在家人没有发大乘心,是小乘人(声闻、缘觉),若能发大乘心,大修功德,同样也是上辈人。“大修”是多修之意,因此可以推知,上辈出家为什么殊胜?是因为他们发大乘心,舍弃小家为大家,广修六度万行功德。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唐译》云:“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简单地说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三辈能够往生的必要条件,没有这八个字,也就谈不上三辈往生,仍旧只能在六道中轮回。
“多少修善”,若多若少随自己的能力而修善,多多少少尽己之力去修善。
“奉持斋戒”,保持心地清净叫做斋,防止一切过失叫做戒。要想心地清净,需要严守戒律。佛门有八斋戒,即是在家人所受出家人戒,可一日一夜,亦可多日。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包括夫妻之间性关系);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华丽柔软的大床);七不著华鬘璎珞(身上没有装饰品),不用香油涂身薰衣(不用化妆品);八不自歌舞,不得辄往观听(去观听歌舞也不行)。此外,再加一条就是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不再吃饭)。
“起立塔像”,塔像,塔与佛像。塔,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梵语实则为堵波。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舍利)。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又有所谓支提或制底,不藏身骨。或通称为塔。像,佛像,金石木像图画等也。《法华经》曰:“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饭食沙门”,清净沙门供养饭食也,如《会疏》曰:“饭食沙门者,经云,正令得满四天下宝,其利不如请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倍。”
“悬缯”,缯,《说文》:布帛总名。悬缯者,以缯造彩幡悬于佛殿也。《会疏》曰:“异译言,悬杂缯彩,如垂幡盖,敷妙方等。如《百缘经》云,佛在世时,有婆多迦,过去曾作一长幡于婆尸佛塔上,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常有大幡覆阴其上,受福快乐,于后出家,得罗汉果。”
“然灯”,《说文》:然,烧也。现作燃。《施灯功德经》曰:“佛告舍利弗,或有人于佛塔庙诸形像而设供养故,奉施灯明,乃至以少灯炬或酥油涂然,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阶。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可知,唯佛如来乃能知也。”
“散华烧香”,六种供养中两种,六种供养为阏迦(水)、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散华与散花同,供养佛而散花。烧香,世俗所释,则为拂邪气,请神灵。真谛所释,则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一切处。《大日经疏》八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
“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上所修诸功德全部回向愿求生安乐国土。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
“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化佛者,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即佛的化身。真佛者,报身佛相对于化身佛来说谓之真佛。上辈往生见报身(他受用身),故云“无量寿佛与诸大众”,今中辈者为他受用身示现化身来迎,故言“化现其身”,次云“随化佛”。
“光明相好,具如真佛”,化身具足相好光明,如真佛也,言“真佛”者,指上辈所现佛。
“即随化佛”等,明往生相,上辈者尚不由佛迎,往生之心不定,况中辈乎!由见佛来,遂往生志愿,随化佛引导,得往生也。
“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同样解脱轮回,不再退转。比不上上辈是指什么呢?主要是花开见佛时间快慢不同,中辈将先在莲胎内住。虽在莲胎,其正报和依报胜过天上。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
《唐译》云:“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心,乃至获得一念净信,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汉译》云:“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所用分擅布施,亦不能烧香、散华、然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饮食沙门者。”《吴译》同之。
“不能作诸功德”,指上面中辈“多少修善”,包括“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等,这多多少少的功德他也做不来,指罪业深重之人。但他只要“有至心欲生彼国”,还是有往生的机会。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仍旧是必要条件,“专意”与“专念”义同。
“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此为第十八愿成就,“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详解见引论“如何理解十念往生?”
“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指临终时因善知识指引念佛,得保住最后一念念佛,即得往生。因为无论十念,还是更多,关键要看临终最后一念。详解见引论“为何一念念佛亦可往生?”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上辈报身佛来迎接,中辈化身佛来迎接,下辈梦佛来迎接。
“梦见彼佛”,《唐译》说“如在梦中”。《汉译》说“睡卧梦中”。《略笺》云:“前即明了见佛,今既不尔,此人机劣故,虽有迎接,瞢见佛不分明,如梦中所见之物,故云‘梦中’,例如云见金莲犹如日轮。”
“功德智慧次如中辈”,下辈生后,久久而后花开,比不上中辈,但最后智慧功德神通都是一样的。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此文以下说十方诸佛赞叹往生以及十方大菩萨均前往安乐国土,此即《净影疏》所说“上人往生”,即圣人示范往生,以劝导一切众生往生。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此为释迦牟尼说完三辈往生后的自叹,三辈往生,即使有极恶之人,临终只要忏悔念佛,十念或一念仍旧能够往生,值得赞叹。佛力不可思议,故说威神无极。《净影疏》云:“前佛叹中,初‘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释迦自叹,‘十方界’下余佛共叹。”
“东方恒沙佛国”以下,说明十方诸菩萨前往安乐国土。先举东方,东方太阳初升,一天之始,故先说东方。其他方诸大菩萨也是如此。《净影疏》云:“列东方中,‘于彼东方恒沙’等是其始也,‘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是其次也,‘听受经法,宣布道化’是其终也。东方既然,余方亦尔。”
“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到底是西方的圣众接受十方诸菩萨供养,还是指十方菩萨与声闻大众一起供养无量寿佛?我认为,应该是十方菩萨众前往无量寿佛所,供养无量寿佛以及此土诸菩萨声闻之众,无量寿佛承前省略,全文应该是:“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无量寿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如果把“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提到前面去,就变成了“无量无数诸菩萨众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其中“诸菩萨”为什么重复呢?哪里有如此语句不清的经文?再说放在后面的句子为什么要提到前面去,是什么道理?有人认为若是前者供养后者,那么“及”字不好理解,他没明白此中“无量寿佛”承前省,应是“无量寿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又说“声闻”字难解。安乐国土既有菩萨也有声闻,经中常说,如《阿弥陀经》说:“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此声闻是他们往生前的名字,不是说净土还有声闻。既然到了净土,连五逆罪人都是圣众了,何况往生前还是声闻,怎么不值得十方菩萨供养呢?
“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教化。有人问前往西方听法的菩萨是什么地位?我认为他们既然能够以神通自在前往西方听法,就是可以十方任意往生的圣人,非三界六道一切凡夫可以类比。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颂是诗歌式的韵文体,有两种,即孤起和重颂,梵语为伽陀与癨夜。二者之差别在于癨夜(重颂)虽亦为韵文,但重复述说长行经文(前面的经文)之内容;伽陀(孤起)则否,单独另有内容,故有不重颂偈、孤起颂等异称,其长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
此颂,净影意重颂前长行(前面的经文),故重颂也。《略笺》、《会疏》、《贯思》、《梵响》皆以为重颂,特《要解》云:“此孤起,非重颂,上‘佛告阿难’已下此颂序分。”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上二偈颂为十方菩萨往见弥陀,与上经文内容相同,先说东方菩萨,次说十方菩萨。
《唐译》云:“东方诸佛刹,数如恒河沙,如是佛土中,恒沙菩萨众,皆现神通来,礼无量寿佛。十方诸圣众,礼觐亦同归。彼于沙界中,道光诸辨论,住深禅定乐,四无所畏心。”(文)
《汉译》云:“譬若如恒沙刹,东方佛国如是,各各遣诸菩萨,稽首礼无量觉,西南北面皆尔等。”
《宋译》云:“东方世界恒河沙,一一刹中无数量,菩萨声闻发胜心,各以香花宝盖等,持至庄严佛刹中,供养如来无量寿,供已礼足而称赞,最上希有大福田,如是西南及北方,四维上下恒沙界,声闻菩萨数亦然,皆以香花伸供养。”
《净影疏》云:“下正颂之有三十偈,初十五偈颂上后段菩萨共往,后十五颂颂初段诸佛同叹。”此以为重颂,故如此分类。
《甄解》非也,曰:“然‘后十五颂颂上初段诸佛同叹’者,‘诸佛告菩萨’已下五偈为十方诸佛共叹,然‘诸佛告菩萨’下但是劝语,而非赞叹义,故《会疏》、《蔢记》并改科以为‘诸佛劝赞’也。今谓:前诸佛称赞中含告劝义,下告劝中含称叹义,不可一概也。”
我认为,劝大家往见弥陀,亦是赞叹,圣众往见弥陀,为一切众生往生净土作示范,此是大功德,劝往即是赞叹弥陀之德。
“往觐”,觐(jìn),见也,诸侯朝见天子或朝拜圣地,故此见区别于一般之见,有神圣之意。有人解:“不舍身往故曰‘往觐’,舍身而往曰‘往生’。”此解有一定道理,因为大菩萨均为解脱轮回的圣人,不需要再往生,十方世界可以任意往来,故不用说再往生。因他们不生亦不灭。但也不是全是这样,因为法身大士,为了普渡众生,也有示范往生的。如观音菩萨乃是古佛,但他往生弥陀国土,变成了西方的大菩萨,成为西方三圣之一。其他像普贤菩萨也是愿意往生的,普贤自愿言“愿我临命欲终时”等语,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其他还有很多大菩萨亦然。
一切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此为供养弥陀,依净影疏,分为外事供养,即天花、妙宝、妙香、妙衣、音乐等,内事供养,即身口意供养,身体礼拜,恭敬绕佛,口中赞叹,心里虔诚等等。
《净影疏》云:“次五偈中,前之四偈见佛供养,后之一偈见土愿求。前四偈中,初之两偈外事供养,后之两偈内事(身口意)供养。前外事中,各赍妙华供养也,宝者宝供,香者香供,无价衣者以衣供养,奏天乐等伎乐供养,伎乐音中歌叹佛德。”
今谓:此二偈菩萨往觐中第二申供养相,供养有五:天花、妙宝、妙香、妙衣、音乐也。
“各赍(jī)”,又作齑,拿东西给人,送给。
“天妙华”,天,最胜,最好。《大智度论》九曰:“天竺国法名诸好物皆名‘天物’,是人华非人华,虽非天上华,以其妙好名‘天华’。”
“咸”,皆也,同也。
“和雅音”,五音相调曰“和”,雅正不俗曰“雅”。
“最胜尊”,十方诸佛中特最尊第一,故曰“最胜尊”。
“无量觉”,即“无量寿佛”,因偈颂需要调为三字才匀称。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依净影疏,前叹佛自德,后叹佛利他(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净影疏曰:“叹自德中,究达通慧,游入深法,叹佛智通二种德也。智是通本,通是智用。是二相须,故并叹之。通慧究满。究竟名究,洞达名达。此通与慧,皆依法成。故复明其游入深法。倚观曰游,穷本称入。证入法界缘起通门,能现胜通;证入法界缘起智门,能起胜慧。具功德藏,妙智无等,叹佛福智二种行也。福是慧资,慧是福导。是二相须,故并叹之。”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净影疏为内事供养中口叹供养,前一句叹佛自德,后一句叹佛利他。慧日,佛智能照世之盲人,故比之于日。《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慧日亦作惠日。
“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净影疏为内事供养中身敬供养。
“见彼严净土”等,净影疏为“见土愿求”,即见弥陀净土如此殊胜,而发大菩提心,愿自己的国土也与此一样。诸大菩萨见到的是什么净土,依照诸大菩萨境界而定,若是法身大士,亦可说实报庄严土,亦可说常寂光净土。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其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此八偈颂,依上经文“听受经法,宣布道化”而来。
“应时”,菩萨愿心与佛意相应,佛知其心念,即应时说法。
“无量尊”,无量寿佛之异称。
“动容发欣笑”等,动摇身容是说法相,欣然微笑是授记相,其佛口出无数光照十方,回光绕身从顶入是授菩提记之相也。《会疏》曰:“应时,应菩萨发愿时。动容,说法之相。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详而动,故佛心湛然,无喜无忧。若将授记时,现欣笑。舌相薄净,如赤铜色。舌上五画,如印文。笑时动舌,出五色光。宝积经曰,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彼国纯一大乘故,更无余乘记,故云从顶入。夫有奇特相,则必有奇特说。故时会大众,见此灵相、莫不雀踊。”
“大士观世音”,观世音,又云光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略称观音。名字之意,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皆在阿弥陀佛之左右(观音左势至右)而赞其教化,故称弥陀之二协士。与弥陀一起称为“西方三圣”。
“整服”,整齐衣服,《会疏》曰:“佛常仪现笑光时,必有上首问其所以。如《宝积经》出现光明会,弥勒菩萨广说偈颂请问其由。整服者,齐整衣服也。”
“梵声”,如来之梵音。《会疏》曰:“大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人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故比梵声。雷震远闻,能发蛰气。佛音周遍,齐开群萌、故比雷震。”
“八音”,如来所得八种好音声。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其音声使一切敬异,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七深远音,佛智穷如实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法界次第》下)。又八音者,《梵摩喻经》曰:“一最好声,其声哀妙。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其声柔软。五不误声,言无错失。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惠声,言有威萧,如世尊重有惠人声。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雷震。”《十住断结经》曰:“如来八种音声,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
“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应当为诸菩萨授记,今天说法,请仁者仔细听闻。
“受决当作佛”,受决,同受记,谓决定受之记别也。
“觉了一切法”,觉了,觉悟了知事理;一切法,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万有存在的总称。
“犹如如梦幻响”,譬喻世法无实体如梦幻一样,《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看得见的),如梦幻泡影”。《会疏》曰:“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
“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即满愿得土,《净影疏》曰:“满足诸愿,是举愿也。成如是刹,记得土也。”
“知法如电影”,知法者,了知一切诸法也;如电者,一切有为法,变化无常,如闪电一样快。《金刚经》曰:“如露亦如电。”如影者,即影子,影子来自实体,而无实性,故以一切有为法均无实性。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究竟菩萨道”,菩萨道,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萨道。究竟,最完美、最彻底的结果,指菩萨道的最高境界是成佛。究竟,形容至高无上的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的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涅槃显示佛教的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上面一切诸法均无实体的总结,万物皆空,身体非我,本质上没有一个我存在,故说无我。
“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觉悟一切皆空,专一发愿求净土,必能满愿。净影曰:“专求净土,是举愿也;必成是刹,记得土也。”
诸佛告菩萨,今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依净影疏,此五偈颂从上经文“诸佛共叹”而来。净影疏曰:“下十五偈,颂上文中诸佛共叹。初有五偈,颂前十方诸佛共叹;后之十偈,颂前文中释迦自叹。”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安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
“闻法乐受行”,听闻弥陀说法,受持奉行。
“清净处”,即是净土,上所谓“必成如是刹”。《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
“至彼严净国”等,赞叹到弥陀国土之众必然得到利益,下说所得利益。依《净影疏》有五种利益。
“便速得神通”,第一往彼得神通益。
“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第二往彼得授记益,等觉即是一生补处,一生即可成佛。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第三往彼得不退益。《会疏》曰:“速得神通者,六神通愿成就,故至彼不藉修功,自得神通故。必得受记者,必至补处愿成就,故至彼不经阶级,自成等觉故。”“闻名者,第十七愿意。皆悉到彼国者,第十八愿成就也。故云其佛本愿力。”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第四往彼起愿之益。依《净影疏》:“菩萨兴愿,是总举也,下别叹之。别中愿己国无异者,求净土愿。愿己得土同弥陀佛,名国无异,普度一切,化众生愿。名显十方,求佛身愿,愿得佛时名达十方。”至愿,至诚之誓愿也。度,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度。
“奉事亿如来,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第五往彼广供多佛起行之益。飞化,飞行游化也。化,神出鬼没之变化。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依净影疏,此三偈颂从上经文“释迦自叹”而来。净影疏曰:“自下十偈,释迦自叹,令人同往。于中三分。初有三偈,举经难闻,欢喜修行。次有四偈,叹弥陀佛授菩萨记,即佛智德殊胜,令人归趣。后之三偈,以理教劝。”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举出不是有大善根的人就不能听闻此经,以显示此经重要殊胜。净影曰:“举无善人不闻此经,彰经深重。”
“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戒是万行之本,见佛闻法皆由它而来,举一摄诸善。会疏曰:“戒者,止恶作善之义,一切善法通名戒,非局指五、八、十具也。”净影云:“于中先明有善之人,方闻此经。”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说明前世见佛,今世才能欢喜奉行佛法。净影曰:“明见佛者,方乃信敬欢喜奉行。”
曾,过去也。更,经也。谦,敬也,让也。奉行,奉承行持教命也。
会疏曰:“谦敬者,谦谓谦让、卑退为义。屈己下物也。敬谓恭敬,敬重知识(善知识)义也。亦可谦约自身,敬约佛愿。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是名谦。即翻憍过。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是名敬。翻下慢过也。闻,便闻信也。奉行、欢喜,离弊懈怠故也。”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前后对比,前者恶人,故不能听闻信受,后者善人,故能听闻信受。净影曰:“举有善者乐闻是教,显经微妙。举恶不闻,令人舍远;举善得闻,使人慕修。又此文中,彰经深重,去人轻谤;显经微妙,生人信敬。”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净慧如本空,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
此四偈颂,为释迦牟尼佛叹弥陀佛智德殊胜,令人往归。
“声闻或菩萨”等七句,说明诸声闻、菩萨二乘人无法测量佛智,赞叹佛智不可思议。
“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譬如跟从盲人,想要他指引道路是不可能的。《唐译》云“譬如盲人恒处暗,不能开导于他路”。
“唯佛独明了”,只有到佛的境界才知道。
“假使一切人”,再作假设赞叹佛智。假使一切人,说明很多人。
“具足皆得道,净慧如本空”,净影云:“具皆得道是行德胜也,净慧知本空是空解深也。”本空者,诸法本来性空。
“得道”指一切人都成佛,《唐译》说“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觉经》亦说“使一切悉作佛,其净慧知本空”等,因此,“具足皆得道”指作佛。
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成佛了也不能说出佛智?因为佛智超越时空,无法言说。即佛本身也不能说出佛智。一有言说,即进入相对。
“佛慧无边际,如是致清净”,正是感叹佛智超越时空,才能建立无边清净佛土。无边际,横遍十方,故云“无边”,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故云“无际”。佛慧无边际,指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穷无尽,故慈悲亦无边际,无所不救。致清净,即至清净,到达清净本性(涅槃)。
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
依净影疏,此三偈颂“以理教劝”,通过说明三难之理,劝人发心。发心即发菩提心,以得清净佛土。净影曰:“举彼三难,劝人勤求。‘寿命难得’,是初难也。‘佛世难值’,第二难也。‘有信慧难’,第三难也。此三难,今已得之。故闻此经,应当勤求。次第二偈,举彼见闻,能获大益,劝人发心。‘闻不忘’者,弥陀佛所闻法不忘。言‘见敬’者,见弥陀佛心生重敬。‘得大庆’者,明前闻法见佛恭敬,得善利也。得善可喜,名得大庆。‘则我善友’,为佛摄也,行顺释迦,名我善友。是故当发,结劝发心。末后一偈,教令定去。‘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决意定去,会当成佛。‘广济生死’,明去所为。‘会当成佛’,求自利果。‘广济生死’,求利他果。”
“寿命甚难得”,感叹人寿难得,即得人身难。《处胎经》曰:“盲龟浮木孔,时时犹可值。人一失命根,亿劫复难是。海水深广大,三百三十六,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
“佛世亦难值”,佛世,佛在生之时。难值,难遇。有言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人有信慧难”,信慧,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信根,谓信于正道也;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会疏》曰:“人有信慧难者,信谓信心,慧谓智慧。于诸难中,此难尤难也。亦可信心即智慧信德,能决断疑网,是名智慧。”
“若闻精进求”,劝发心精进求佛道,前面三难都没有遇到,今有幸为人身、遇佛法、得信慧,那么就一定不能错过,一定要珍惜此善缘,精进修行,成就佛道。
“闻法能不忘”,所闻弥陀佛法不忘,要认真记住这一切正法。《甄解》说:“正法者何?谓正法即名号也。”此解有局限,正法应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离开了发菩提心,名号就没有作用。
“见敬得大庆”,见敬,见弥陀佛心生敬重;得大庆,因闻法以及见弥陀佛恭敬尊重,获得利益,得善可喜,名得大庆,值得大加庆祝。《甄解》云:“闻法忆持不忘是意业,见佛恭敬是身业,得大庆者庆喜所闻,口称所闻名号,三业相续者,获信之相也。”
“则我善亲友”,善亲友,行顺释迦,名我善友。即按照释迦牟尼所说去修行,就是我的善友。此友即佛友,或说道友。
“是故当发意”,发意者,发心也,即发大菩提心也。大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假设世界充满大火,也一定要冲过大火去听闻正法。《思益经》曰:“若无量世界,大火悉充满,要当从中过,往听如是经。”此为劝求法者要坚定志向,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昙鸾《赞弥陀偈》曰:“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即是自利利他之果。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做什么?成就佛道(自利)。成就佛道做什么?普渡众生(利他)。生死流,生死能使人漂没故名为流。《会疏》曰:“会当成佛道,是自利满足。广济生死流,是利他满足也。会,必也。”
引论
一、从“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经文之后主要谈什么?为什么说了接引“下人”往生,还要说接引“上人”往生?
此文以下说弥陀摄取十方众生往生西方安乐国土,其中有凡有圣。《净影疏》曰:“自下明其所摄,摄取十方有缘众生同往彼国,以法化益。然下所摄,遂上所发四十八愿,一一别对,相显可知。文中有四。一摄下人同生彼国;二‘无量寿佛威德无极’下,摄取上人同往彼国;三‘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已下,重摄下人同生彼国;四‘弥勒白佛于此世界几许菩萨生彼’已下,重摄上人同生彼国。第一、第三有何差别?前初段中具辨生业教修往生,第三段中举得举失劝人往生,义有此别,故须分别。第二、第四有何差别?前第二中摄人同往,第四段中摄人同生,有斯不同,故须别说。摄取下人,正明所益;摄取上人,显彼土胜,增人慕求。”
以慧远大师之意,本经此文以后,主要说弥陀摄取十方众生往生西方安乐国土,以妙法教化众生。其所接引的众生中与他过去所发四十八愿都——相应。摄取众生,即是接引众生,所接引众生,经文分为四个方面说明。首先是接引下人(三界凡夫);从“无量寿佛威德无极”以下,则是接引上人(圣人);“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以下再说接引下人;“弥勒白佛言于此世界几许菩萨生彼”以下再说接引上人。
前后为什么重复说接引下人、上人往生西方国土呢?慧远大师说,前后所说有所区别。初次所说接引下人,是分辨众生业报轻重而教导他们修三辈往生之法,后面则是针对他们所得所失再次谈往生之差别。初次说“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主要是针对“往”,后面“弥勒白佛言于此世界几许菩萨生彼”则主要是针对“生”,前往与出生,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说了接引下人往生,同时又要说接引上人往生呢?依慧远大师之意,就是“摄取下人,正明所益;摄取上人,显彼土胜,增人慕求”,此中深意,可想而知。
接引下人,正是弥陀本愿,正是说明西方净土对一切众生的利益。此经前面说“惠以真实之利”,什么叫做真实之利?那就是让众生得到解脱,不再沉沦三界六道苦海之中。
后面又说接引上人往生,还是针对下人来说的。三界六道中,不管他的层次多高,即使他上到非想非非想天,只要没有走出轮回,说到底还是凡夫。为了显示西方净土的殊胜,针对三界一切自以为是的众生,一些大菩萨也出来示范往生西方净土。像观音菩萨这样的古佛也发愿往生安乐国土,并要成为弥陀的继承人,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因大菩萨有无量的慈悲,他们想要教化众生的心愿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到了这种境界,实则已经成佛。像观音这样的大菩萨实则十方世界可以随意往生,他往生安乐,就是要增加一切众生欣慕安乐之心。
二、《甄解》认为经文“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此中“众生”包括凡圣,对吗?
《甄解》对《净影疏》划分凡夫和圣人两科多有不解,说:“若依今宗,其妨不寡,第十八愿成就岂止局凡夫乎!若局凡夫者,下偈中诸佛劝菩萨而言‘其佛本愿力’等耶?若言凡圣通往而今就凡夫显者,何故科下文云‘圣人往生’耶?”
《甄解》的意思是,若依今宗(净土真宗),这种解释(慧远分为凡圣两科)妨碍就不小了,弥陀第十八愿接引一切众生往生,怎么可以局限在凡夫里面呢?如果局限在凡夫,为什么下文佛所说偈中十方诸大菩萨往生都是“其佛本愿力”呢?如果说凡圣通往而今就凡夫来说,为什么下文又要分科“圣人往生”呢?
从《甄解》的描述,显然没有看懂《净影疏》的意思,慧远分为两科往生没有错,上面已经论述清楚。《甄解》之意,“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这里开始所说的众生,也包括了圣人。这显然是不通的。因为如果是圣人,哪里还会分三辈等级呢?此经文下面接着就是说“三辈”众生往生的事情,既然有三辈等级,那就还是三界没有解脱的凡夫。所谓圣人,他们的起点应该是已经解脱轮回的大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那才是圣人。
再说圣人的往生本身就是示范,不是真正的往生,他们往生安乐,只是为了增加其他众生的欣慕心,消灭他们的骄傲心。实际上,他们生而不生,因为十方世界他们可以随意往生,度生之缘在哪里,他们就往生哪里。
三、自力念佛人名不定聚吗?
日本的净土宗也继承了中国净土宗很多优良传统,发挥了传统净土宗很多的精髓。可是像净土真宗却在自力与他力的关系上发生了误导,本愿法门只看到他力而看不见自力就违背了佛教的中道原则。
经说:“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从此段文字开始,《甄解》把它们与净土真宗联系起来,说:“此文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成就,即为真实证果,次‘十方恒沙’等文自含真实教行,即是第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成就也,次‘诸有众生’等即显真实信之愿成也,真宗四法出于此矣。”教行信证,是亲鸾所概括的净土真宗的核心。
根据净土真宗的思路,《甄解》作者在论述“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时,再次误导自力不能往生净土。《甄解》说:“何以自力念佛人名不定聚耶?”道隐法师引用了《蔢记》和“旧解”,然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力念佛人属于不定聚。
《蔢记》认为:“是自力称念故,若值恶缘,其行退转,则非唯不得果遂益,化土往生亦不可得也;若值胜缘,而无退转,则得果遂益,其义不定,亦不同于弘愿平生业成者,故名为不定聚也。”
又旧解云:“自力称名者疑惑,其心不决定,故名不定聚。”
道隐法师说:“自力念佛行者转入时节不定,故名不定聚,谓由果遂誓故,或有于此世转入弘愿,或生化土转入,或有五百年后深自悔责,转入弘愿,时节不定,故名不定聚也。”
这里,我们先要明白“自力”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认为自心即佛,念佛即是念自己,这种自力,即相当于禅宗的参禅,他在参念佛是谁,这种疑问越大,开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然而,自力不够,或者遇上恶缘,就有可能退心,就如《蔢记》所说,化土往生亦不可得也!这种参禅的方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故不能成为今天众生修行的捷径。
然而,若把这种自力念佛与弥陀本愿(他力)结合起来,情况就不同了,自力念佛就是精进的表现。因为修行者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他的本愿力量,所以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这种信心即是菩提心,也即是自性清净心的显露。以阿弥陀佛之愿为自己之心,这怎么还能够分清哪里是自己,哪里是弥陀呢?念佛之心,难道不正是佛性呢?如果认为阿弥陀佛可以主宰修行者的一切,那么就不用念佛,因为弥陀万能啊,他知道修行者想要往生净土,就应该让他往生,何必还要天天念佛?而且还要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因此,为什么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整个《无量寿经》的宗旨,是因为需要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就是自力,没有这种自力,谈何往生?如果阿弥陀佛是万能的,为什么不让所有的受苦众生都往生净土呢?
综上所述,纯他力的观点是违背净土宗旨的,只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是净土的宗旨。实际上,念佛人也就是要把阿弥陀佛的大愿变成自己的大愿,虽然暂时做不到,但可以借念佛而被阿弥陀佛大愿所摄受,先往生西方净土继续修行,然后也有一天与阿弥陀佛一样普渡十方众生。到成佛的时候,自己就是阿弥陀佛,心外哪里还有其他阿弥陀佛呢?
四、如何做才能一念往生?
经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道隐法师《甄解》解读此段经文时说:
此第十八愿成就也,释迦真利之至要,一部之宗归,四十八愿之极要,唯在于此。诸佛赞叹之所归,凡夫往生之至极,唯在于斯一著子焉!故今家相承(《改邪钞》)云:“《大经》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实,取第十八愿,则以愿成就文为至极,以‘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为他力之安心故。”又云:“欲获得彼心行者,以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之‘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等之文为依凭,此外未闻。”又《口传钞》云:“然则真宗之肝要,以一念往生为渊源。愿成就文言:‘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改邪钞》、《口传钞》是日本觉如上人著作,建武四年(一三三七)九月觉如六十八岁(亲鸾灭后七十五年)所撰述。题名为“改邪”,因亲鸾灭后不久,有批判亲鸾的很多言论。觉如以之为“邪义、妄义、异义”,即“非师传之今按自义”,既破坏自宗宗旨,亦必自失误他。为禁止,故作《改邪钞》。
道隐法师说:“诸佛赞叹之所归,凡夫往生之至极,唯在于斯一著子焉!”著子,即筷子。“唯在于斯一著子”,只在这一筷子,即这一筷子是上妙美味,他味无及,以此比喻第十八愿的重要性。因此,《甄解》说“四十八愿之极要”就是“第十八愿”。
其根据来自觉如,因为他是今家(亲鸾)的继承人,其《改邪钞》说“《大经》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实”,《口传钞》云“然则真宗之肝要,以一念往生为渊源。”
也就是说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为宗旨,如何理解念佛往生呢?即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亲鸾《教行信证》信卷曰:“言‘闻’者,众生闻佛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是曰闻也。言‘信心’者,则本愿力回向之信心也。言‘欢喜’者,形身心悦豫之貌也。言‘乃至’者,摄多少之言也。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我认为,无论十念乃至一念往生,都是正确的说法,故此解读为第十八愿成就,亦无有错。问题是这“无有疑心,充满信心”的一念到底怎么来呢?亲鸾说“闻其名号”之“闻”,必须“无有疑心”,“无有疑心”才能充满信心,这是净土三资粮(信愿行)的起点,确实正确。可此“信”如何来呢?若是宿世没有大善根,怎么一闻名号就能深信不疑而往生呢?所以此“信”,需要后面的“愿”和“行”支持。即使相信西方有安乐国土,要是不发愿(发菩提心),不精进修行,也是不能往生的。相反,虽然暂时还不相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建立了西方安乐国土,可只要自己发愿,发菩提心,并且精进念佛,就会得到阿弥陀佛的护念,渐渐得到阿弥陀佛的感应,有所得益自然就能相信。如此精进修行不退,一直到临终,那么最后一念若是念佛,即得往生净土。因为此修行者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之心相应。若只相信阿弥陀佛建立了一充满快乐的国土,众生念佛(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去享福,这种信也不是真信。因为不把阿弥陀佛之愿变成自己之愿,不发菩提心修行,就不是净土的宗旨。若以求福报的心念佛,其果报只在三善道,不在出世间的净土。
五、往生者“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为什么阿阇世王杀父可以成佛?
《净影疏》曰:“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余皆得生。言五逆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是其五也。此五皆恩,及违福田,故名为逆。前二皆恩。后之三种,违于福田。立邪毁正,名为谤法。此等障重,所以除之。问曰:‘于彼《观经》之中,说五逆等皆得往生,今此经中言不得生,此言何论?’释有两义。一约人分别。人有二种。一者久发大乘心人,遇缘造逆,如阇王等。此虽造逆,必有重悔,发心求出,能灭重罪,为是得生。《观经》据此。二者先来不发大心,现造逆罪,多无重悔,不能决定发菩提心,为是不生。此经据此。二约行分别。行有定散,有人虽复造作逆罪,能修十六正观善根,深观佛德,除灭重罪,则得往生。《观经》据此。若人造逆,不能修习观佛三昧,虽作余善,不能灭罪,故不往生。此经据此。”
《观无量寿经》之阿阇世王,略称阇王,为杀父之人,可最后也能成佛。慧远大师为此作出解释。
一就两种人来说:第一种人前世有大善根,久发大乘心,今世遇缘造恶,但是后来学佛,深深忏悔所犯五逆之罪,发大菩提心,故得灭罪,可以往生净土。第二种人,前世并无大善根,今世造大罪,又不发菩提心,即使念佛,悠悠小善,怎么能够逃避五逆重罪?
二就修行程度来说:修行有定有散,定即因为精进修行得了禅定,散即因为不精进而懒散故无定力。有人虽造五逆罪,但学佛修善后很精进,修十六正观(观经所说),或者精进念佛,发大菩提心,故因禅定而得灭罪,善根增长,因此往生。另外有人造五逆罪,虽然也做点小善,可不能观佛得定,亦不能精进念佛,所以不能灭罪,不能往生。
因此,能否往生就看学佛之后的变化,若能够真心忏悔,发大菩提心,观佛得定,精进念佛,那么即使他前面造了五逆大罪也能往生。相反,此人虽然平时念佛,可口蜜腹剑,徒以念佛掩盖罪恶之实,无恶不作,五逆齐犯,此种人即使天天念佛,又有何用?还有一种人,平时念佛,但无定力,堕落而犯五逆,可突然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深深忏悔,发大菩提心,一心念佛,亦可往生。
慧远所说阇王,意译未生怨王、法逆王。其母名韦提希,故亦称阿阇世韦提希子。阿阇世长大后,近恶友提波达多,杀父囚母。即位后并吞诸小国,威震四邻,一统印度之基。后因害父频婆娑罗王之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即平愈(见《涅槃经》十九),归依释迦。佛灭后,五百罗汉,结集佛说,王为之护法。《普超经》曰:“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
六、三辈九等都是什么人?《甄解》误解了《净影疏》什么地方?
《净影疏》说:“摄凡下中,前举闻名者皆得生,增人去心。自下第三,正辨生业,教修往生等,此乃机、法之谓也。”“机”、“法”,即是众生有不同的根机就有不同的法。
《净影疏》又将此三辈等同于《观经》九品,《甄解》说:“此中上品三人合为上辈者,此中上辈亦可四地已上(上上)、初二三地(上中)种性解行(初住已上十向)人。若尔,何科云‘摄下人同往生彼国’,自语相违而已,况复大违经意,如《玄义》所破。”
慧远大师是我国净土宗第一祖,净土法脉传承的起点,日本净土真宗却不予以尊重。此《甄解》在此曲解慧远大师甚矣,而且其曲解不是什么高深的地方,像这里批驳慧远大师,是道隐法师根本就没有仔细看《净影疏》,或者走马观花,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净影疏》前面说了摄受下人,此下人是指一切没有解脱轮回的六道众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凡夫,《净影疏》也明确说了“摄凡下中”,此凡夫下人包括上、中、下三辈。道隐没看懂这个意思,却在这里说“‘摄下人同往生彼国’,自语相违而已”,道隐把此处的的三辈中“上辈”排除在下人之列,可谓张冠李戴。此“上辈”同样属于上面所说“摄凡下中”。《甄解》资料丰富,保留了很多古德的真知灼见,不知为何对《净影疏》却读得如此马虎!
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就是只念阿弥陀佛吗?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即保持念佛不断,不杂修其他法门。一向,即指专一而不改变方向。不改变什么方向?就是求无上菩提的方向,无量寿佛和西方净土就代表无上菩提的方向。并非是说不能念经,不能念咒,不能念其他诸佛,而是要将这些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净土,此亦等于念无量寿佛。
因为诸佛法身相同,他们要让众生解脱的心愿也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念经怎么不与阿弥陀佛心愿相印呢?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不念经又怎么能够知道有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呢?再说念咒,如大悲咒是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他们成佛靠它,我们念它,又怎么不与阿弥陀佛心愿相印呢?念其他诸佛,其道理亦是一样。
为什么要回向往生净土呢?因为往生净土才能得到最终解脱。如果其他念经、念咒、念佛功德不作回向,就只能增长这个人的善根,其果报只是三善道之报,没有得到最终解脱。如此一比较,这些念经、念咒、念佛的功德只是小功德(与往生西方净土相比是小),而不是今生解脱的大功德。今生不得解脱,因有如此功德,后世享受福报,则有可能作威作福而堕落,此叫做“三世怨”,即在第三世后可能堕落。于是,我们就应该明白念阿弥陀佛的真实意义。
八、“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应该如何理解往生正因与助行的关系?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此与上面经文所说“发菩提心”一起构成净土宗的主旨。也就是说只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才能够不丢失菩提心。因为念佛即是念阿弥陀佛之大愿,而不是念去西方安乐国土享福。念阿弥陀佛的大愿,也就是念菩提大愿,所以这是保持菩提心的捷径,也是净土法门超越其他法门的地方。
北宋元照法师《阿弥陀经义疏》说:“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昔作此解,人尚迟疑,近得襄阳石碑经本,文理冥符,始怀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彼石经本梁陈人书,至今六百余载,窃疑今本相传讹脱。”
关于因石经增补文字之说没有根据,我在《阿弥陀经》解读中已经论述。但是执持名号就是往生正因,我赞同。不过在赞同的前提下,我还有所说明。若是有人,大做善事,积累功德,不求无上菩提,那就只能得到三善道的报应,他所做功德不为大善,而为少善。如果有人一心念佛,虽然此生其他功德有限,但因念佛求往生是无上菩提,一旦往生就能普渡无量众生,所以念佛功德不是少善,而是大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是正因,而此念佛正因正是发大菩提心,与六度助行功德怎么能够分开呢?
九、如何理解十念往生?
经说:“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这是指下辈十念往生。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仍旧是往生的必要条件。这下辈的发心,是心中对过去所犯罪业的真诚忏悔,因为他一向没有做什么善业,现在临命终,恐怖将要下地狱,真诚忏悔。在真诚的忏悔心中,开始念佛,十念乃至一念,亦能往生。
《观经》说,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
从《观经》来看,十念往生是就临终之时。在一期生命将要结束之时,此人将要堕落恶道,遇到善知识指引,真诚忏悔,十念可以往生。如果在平时,有人十恶不赦,又假惺惺念佛做好人,虽然念佛更多,亦是不能往生的。如果在平时,有人十恶不赦,因遇病患恐怖等危险,真诚忏悔而念佛,从此放下屠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修诸功德,则临终不一定是下品往生。如果此人中途放弃,恶习再来,则前功尽弃,临终难以往生,前所作善因,只能做未来解脱的远因。
十、十念的显义和密义是什么?
此经中说下辈十念,此十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谓显了义与隐密义。显义就是我们明显知道的含义,密义就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含义,隐含在其中。
什么是隐密义呢?《弥勒发问经》言:“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彼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杂结使念。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修行、德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佛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著心(《大宝积经》卷九十二曰“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之心”,即不被世间邪说所迷惑)。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六根清净)。”
如此十念,实则念念观心是否清净,念念都是菩提心。若能如此十念,则是真十念,真发菩提心,真一向专念。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此念佛,即使念破喉咙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显义就容易懂。如《观经》说,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
从显了义与隐密义的分别来看,隐密义适用于平时念佛,显了义适用于临终念佛。
十一、十日念佛入疑城是怎么一回事?
十日念佛入疑城出自无量寿经的《汉译》,译本云:
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可复尊极智慧勇猛。
佛言,其人作是已后,若复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心中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但心念是,口不能复言,则自悔过。悔过者过差减少,悔者无所复及。其人命终,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心中欢喜,便止其中。复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则自然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比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五百岁竟乃得出。至无量清净佛所,心中大欢喜。其人听闻经,心不开解,意不欢喜,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亦复如是第二辈狐疑者。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乐,次如上第一辈也。
所以者何?皆坐前世宿命求道时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不信作善后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耳,随其功德有铉不铉(铉为举鼎器具,有铉,可举用,不铉,不可举用)各自然趣向,说经行道卓德万殊超不相及。
上面为汉译所说的十日念佛入疑城之事。此人曾经发心十日念佛不绝,为了做到十日念佛清净,他“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断了爱欲,就相当于十日内暂时做到了上辈“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无所贪慕”与“不当嗔怒”,则去了三毒(贪嗔痴)之二。“慈心精进”,则是发菩提心。由于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他做到了“斋戒清净”。而十日念佛不断绝,则做到了一向专念。所以,往生的基本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做到了。
这个条件相当于康本魏译《无量寿经》下辈往生,其经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可这个人既然达到了康本下辈往生的条件,为什么先去了疑城呢?因为他十日念佛后,怀疑了,“中作悔心,意用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然他中间怀疑作善念佛是否有福报,但是他十日清净念佛的功德永远也不会消失,所以还是可以往生。到他得病将要命终的时候,阿弥驼佛就让他在梦中看见安乐净土,他心中欢喜,后悔自己过去怎么能怀疑呢?不能继续多为善多念佛。此时他虽然口不能言,但心里却在悔过。因为他如此忏悔,过去怀疑的过失也就消失了,获得往生。虽然获得往生,但因为他过去曾经怀疑的的过失,在走进安乐国土的边缘时,看见一个二千里的七宝城。心中欢喜,便止其中。这就是十日念佛入疑城的缘由。
虽然先去了边地疑城,可这个疑城也是一个宝城,很快乐的。其人在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所用之物相当于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在这样快乐的环境中,此人过了五百年。五百年我们人类看很长,可要是日子过得快乐就不感觉长。
更为难得的是,虽然先住疑城,但毕竟可以往生净土得永不退转。所以能够住疑城也是很了不起了。五百年后,此人可以走出疑城,第一次去见阿弥陀佛收获还不多,但是到第二次,第三次后,他就等于上辈往生了。
如果有人十日如此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十日后不怀疑,继续为善念佛,那么此人往生之位,就其功德多少,不仅不会去疑城,也可能下辈、中辈或上辈都有份了。
十二、为何一念念佛亦可往生?
经文说:“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此继续说下辈往生第二种人,前一种人十念往生,此一种人一念往生。十念念佛以密义来说表现在平时,以显义来说表现在临终。此一念则只在临终。无论平时念佛多少,若临终最后一念不能念佛,则还是前功尽弃。
此处下辈往生说“乃至一念念于彼佛”,这种人平时不念佛,甚至十恶不赦,比前面十念念佛之人更差。因前者虽然没有“多少修善”,但他做到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其基础比这个一念念佛的好。可为什么他一念也能往生呢?
因为此人在临终时,听到了深法,这个深法就是让他知道念佛可以灭生前大罪。此时病者即将堕落恶道,闻此深法,心中欢喜,因心中欢喜,即发菩提心。虽然他平时没有一向专念,可此时他不生疑惑,此最后一念非常专一,已经相当于平时一向专念之功。因临终最后一念念佛,故得往生净土。
日本院溪《无量寿经略笺》分析此段时说得有道理,曰:“意分为二段,前段是善机,虽不多少修善,既发菩提心,明乃至十念称名也。‘若闻深法’等下举不善之机也,虽经文无其言,于义自然,何者?前既有念佛愿生言,今亦然,若非别机,有烦重过。今斯之人唯知作恶,总不修善,临垂终时始闻知识急劝念佛,信乐不疑,专称名号,以真实心愿生净土,乃是《观经》下品生人。‘深法’谓念佛,一念大利无上功德非深法而何!故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