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往昔剪辑 随笔(8 9)

随笔8 小火慢炖,品其真味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一次,两次,阅读了多少次?

一年,两年,十年前就有你陪伴了。

写了一次,又一次,读后感都写过好多次。可真正属于自己独立完成的,仅此一次:

阅读教育家苏霍姆利斯基的作品,我读过的就是《给教师的建议》。师范毕业后,就业的学校发给我们的第一本书。那时没有认真,也没有耐心仔细阅读,为了写感受而浏览一下,对书中的“教学宝库”没有发现什么。工作中,学生还是学生,他们是学习者,我是教师,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知识,如何让全班学生都能掌握书中知识,是目标,是工作重点。对学生中,学习薄弱的孩子,疑问是: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教的情况下,你的成绩是这样的?反思就是学生的智商有差距,只能对他多辅导,多付出,只是进步甚微,自己还筋疲力尽。这是第一个三年,工作中处在“幼儿期”,尽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但是实践中是模糊中进行。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接触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多,教育的经验有点积累,再遇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发现与书中的很多例子有了“火花”。特别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一种成熟,稳重感自然而然出现。此时的我,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但是眼里有了“他还是孩子”。

对于调皮的孩子,不乐意做作业的孩子,我不再盲目的给他额外辅导,加班加点给他“开小灶”。而是愿意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找找问题,找找原因,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就如自己的孩子,如果他做不好,也许自己不希望老师一味的以批评为主,去督促他,压抑他,而更希望老师能帮忙找找原因,等等他,甚至能找到其他发光点,让他有自信,有信心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这样的工作思想,这样的思维转移,来自阅读苏霍姆利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次吧。学会了给孩子“分类”,学会了理解“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班里,能理解为什么同样的教育,不同的孩子接受到的内容是不同的,更能接受基础薄弱学生,或者说后进生的“等等我”,“我也在努力”。也知道了,教育孩子,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需要与家庭合作,需要与家长配合,需要很多学校以外的“教育”参与其中。此时,我眼里的学生,他除了学生,是学习的对象之外,他还是孩子,还是需要用爱去辅助,去牵引的娃娃。我把急躁放少了很多,增添了更多的耐心,仁爱之心。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逐渐体现了它的作用,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萌芽与成长。

再接着,便是自己的娃也到了上小学的时候了。我已经不需要学校布置阅读任务。闲暇之余,便会捧着这本“墨绿色”的书,偶尔还会定睛与那深邃的,清澈的双眼对视几秒。封面上的苏霍姆利斯基,一双即便是图片都带着令人敬畏的眼睛,总会让我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这就让我产生了更多的阅读。

此时的入书,心特别静,文中的案例是那么的近,几乎身边就存在那么多“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乖巧的,有调皮的,有叛逆的,还有厌恶学习的,甚至对有些老师都很反感的。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至少不是学生天生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的变化,是出生后的生活,教育引起的。他也许有错,错更多的是不能静下心来帮助他们的家长,老师,他们身边的任何人。

所以,我开始沉思,继续反醒,该如何去尊重这样的孩子?该如何去引导这样的孩子?甚至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进行疑问,假如他是自己的孩子,该怎么办?有疑问,就有更多阅读书籍的动力。这就又发现,苏霍姆利斯基一直强调“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至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引自《给教师的建议》“2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我很高兴,自己找到了一条差点遗忘的“道路”。在阅读的同时,我还想到动动手,记录一些典型的例子,供自己反思,回忆。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我的眼里不会出现歧视,心里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郁闷。他们还是学生,他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人”,只是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雨露,需要老师也能看到他们的成长。就有那么一个孩子,估计从一年级开始,就是以“差生”存在,到了六年级,几乎就是班里的“头号大敌”,没有同学愿意与他交朋友,他已经当自己是“不需要”的存在。可我没有这样做,我从六年级接班开始,就和全班同学说“要友好,要珍惜同学之间的感情,告诉他们不要用分数去衡量同学”,除了思想上的熏陶,我也随时为他找到可以“表扬”的地方,随时表扬他的良好表现。我不是准备想要什么回报,也不是期盼会有多大的改变,我只想让他发现,不是所有家长老师都不喜欢他,还有老师没有歧视他,甚至还能看到他也会进步,哪怕就一次,就一点点。

也许就是我的耐心,真心,用心,他回我一幕温馨:那是冬日里的一天早上,几日的阴冷之后的一个独特的艳阳天,灿烂的阳光下,下课铃声刚响完,一个身影总在我上课班级的门口晃荡,我急着给这个班级讲完最后一题,还有布置好家庭作业,就没有出去看。当我完成任务,走出教室,准备进入隔壁班级上课时,那个孩子站在阳光下,带着一点羞涩的微笑对我说:“英语老师,你总算出来了,我都等你来上课很久了。”然后赶紧跑回教室去准备了。我也站在那日的暖阳下,沐浴了十几秒,带着这个孩子的“温暖”,即便是寒冬,都感觉好暖和。我知道,对于他,能这样等待老师来上课,还敢用语言向老师表达出他的心意,该是历史记录了。

我也记录了他的这次意外表现,为自己付出的收获写了一篇“喜欢你,只一幕”。这是我又一次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了硕果了。更是我在教育工作中提升了自己,懂得了教育真谛的又一个进步。

就是一次次的实践,一点点的探索,再一次次的增添教育理论,才发现苏霍姆利斯基前辈给我们带来那么真实,纯朴的教育教学财富。他那些生动形象,看似平凡却又独一无二的例子,不正是我们教学路上的点滴吗?我们从不会处理,到试着处理,再到用爱心,耐心去理解,接受,甚至感化,把工作对象从“学生,孩子,人”这样的过程中走过来,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阅读这本书,可以提升自己作为教育者的素养,可以懂得更多育人的真谛,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都如此。

阅读这本书,阅读苏霍姆利斯基的作品,我想自己的成长还会更出色,自己在教育路上还能收获更多精彩,它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一条路,更多的,会是给我带来精神愉悦的方向。

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为特殊的工作对象。但是,只要我们做到扪心自问,只要我们用真心去热爱这份工作,像伟大的教育者那样,接受它的心酸与甜蜜,工作就是快乐的,愉悦的,兴奋的,甚至是无限美好的。

(原来自己还是认真看过这本书的呀!)

随笔9 于一隅畅心扉

彼此,多久没有联系了,没有关系,我可以懂你。

你和我,才多久没有畅聊,可已经陌生了好多。

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洗衣做饭至少两个小时;陪娃奔波去培训也要两三个小时;在家做作业,多少也是陪着,或者和他一起完成,三个小时已经是基本单位;还有带着一起散步,或者运动,至少也是一个多小时;除头去尾,所剩无几,自己见缝插针,还要捧手机,看新闻,刷抖音,做点自己的作业,休息时间就是那么些了。

上班的时候,打卡刷脸的,无法偷懒半分,假期里总想自由一回。可实际上,能奢侈几回?走亲访友还要安排,不然疏远了又陌生了。陪长辈也是要唠唠叨叨一些,不然,够不孝了,假期都不去陪陪,看看,聊聊,听听。

是啊,生活要照顾周全,趋向完美,还真不简单。可若是偏向自己的想法多一点,便出现了各种非议:

这个人估计比较自卑,总是自己和家人相处,不喜欢和外人交流的;工作时自顾自,沉默寡言,有想法自己一个人做,不太合群;生活很单调,不爱热闹,朋友也没有几个吧……

这个人看上去比较清高,总觉得自己好,不喜欢与人聊天,也不喜欢走亲访友,一天到晚就是管着自己家的孩子,左邻右舍都是难得一聚……

不知有几人能理解,现在的八零后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有一堆的事要忙活,想要偷懒睡个美容觉都要“奋斗”很久;想要追部剧,多数都是有始无终的。能有多少时间与你东拉西扯,论东家议西家,说来说去最终怕伤人又伤情。既如此,何不过上自己喜欢一点的生活呢?勤劳治家,养儿育女,过好自己的小家日子又有何不好?曾经,我也在妈妈地熏陶下,听听古人言,想要过她们眼中“其乐融融”的生活,做个贤妻良母,做个百孝之人,争做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工作上争取步步高升,亲朋好友一堆。努力过了,违心的生活很累,很伤人。

所以,我就“返老还童”了,不再那么懂事,想要随心一回:自卑不是,尽管有过,因为自己是山里娃,不懂的东西很多,想要的东西也很多,现在不需要自卑,与我相似的娃到处都是,不需要只看自己的过往,只把自己埋在过去。清高,还没有,只是我更加珍惜起自己的时间,不想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清静又忙碌的生活。如果朋友是要靠三天两头的相聚才能拥有,可见非“君子之交”,无需伤怀失去。

至于亲人之间,也不想聊太多的“家常”,无非是一些无厘头的扯扯,没有太多必要,除了自己的妈妈,那是要陪她的。因为,即便她把唠叨过的话题一次又一次,我都几乎知道她说的前一句,后面将是哪一句,我也依然默默地听着,还要陪她扯扯,只对自己的妈妈如此。如果你知道,你小时候,妈妈陪你聊天,回答你的问题,相同的问题要问几遍,你才会停止,你就知道我为什么可以陪她扯扯了。我们的成长中,与你唠叨最多的肯定是妈妈,对你的问题不厌其烦回答的,肯定是妈妈为多。所以,我有义务,有耐心陪自己的妈妈,就如陪自己的这两个淘气的小娃。可实际上,我的妈妈的话并不多,她很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每次和我通电话,只要察觉到我的累,我的忙,很快就会找到“下次再打你吧”这样的结束语,不管我多么用心陪她闲聊,她都自己挂断了电话。可见,最了解孩子的,最疼爱孩子的,估计唯有爸妈了。

每当我烦心之时,或是心情独好之时,我还是喜欢开着自己的车,带着这两个“小淘气”,到大马路上闲逛。有时看看路边换了妆的风景;有时停在树底下听听蝉鸣,鸟鸣;有时开到偏僻的山路上兜兜风,合着风声与车上的小家伙叽叽喳喳一阵。

处在无闲人的角落,山谷,溪边,让心独自去畅游,有自然中的花香,落叶,泉声相伴。

身在世俗,偶尔寻清幽之隅,只为我心,畅飞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