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往昔剪辑 随笔(6 7)

随笔6 这份点心有含义

小学六年时间,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蜕变。那些稚嫩的小脸,早已被略显青涩的脸儿一点点开始侵占了。

临近毕业两周,学校领导给六年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送来了一份点心:一个新鲜可口的大苹果,一瓶酸奶。没有说什么,默默地送到我们手上。大家没有多想,忙着批改作业,钻研教学,想着如何让毕业生都能带上他们理想的毕业成绩跨入新校园。

看着点心,第一天,我没有想什么,但是感受到了领导的贴心,暖心。累了就吃个苹果,喝瓶酸奶,缓缓紧张的心,看看窗外的风景,让酸痛的眼睛也休息一下,可也温馨。

只是,每当踏入这些即将毕业的班级,看到部分孩子的学习状态,总免不了“火苗”乱窜。想到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句子,真对这些孩子有种“哀其不努力,怒其不认真”的感觉。除学习欠佳状态,更令人无语的还是那些叛逆的行为,总是分分钟可以激起老师的“怒气冲天”。尽管在心里默念过一百遍,不要忘记了学生是孩子的事实,他们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可是见到他们一副心不在焉的学习样儿,一百遍的默念顷刻间丢失。

记得那天,刚进班级,发现多数学生无精打采,作业完成情况也不理想。其中的一个孩子,这个学期像完全变了一个样,脾气暴躁,容不得批评一句,成绩完全不能与他日相比。我觉得还是要适当调节一下,就建议把他的位置和另外一个女生的交换,让他自己提起精神好好学习。谁知,不到两分钟,我还没有进入正式讲解练习,他竟然起身跑出教室,同时还把一个同学的桌子推翻。而与此同时,全班同学竟然很来劲的脱口而出:“Wow,又生气跑走了。”接着哈哈大笑。

后来了解到,这孩子在仅有的一个月时间,不知道跑出去几次了,语文老师批评一下就“离教室出走”,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我很担心,他可以不学习,但是离开课堂,离开教室,是一件安全脱离保障的事情。我给其他学生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先做,然后自己去找那个男孩。幸好他也就在楼梯上看看图片,好像若有所思。我和他谈了很多,他也似乎都懂,在最后还表达了他自己没做好,不该冲动的歉意。

只是,他沉迷于网络,游戏,堕落在学习上,任何一个老师都为他感到惋惜。可是从教育本身出发,此时的他们正是各种叛逆的“旺季”,身心健康远胜于学习成绩。如果能在健康的发展中又落实学习成绩,该是多么好。

也许没有身在其中的教育者,是很难体会那种感觉,可是领导,至少我们学校的领导,他们能看到毕业班老师的辛苦与不易。尽管他们与我们没有太多语言交流,可是,他们有在行动着什么。

苹果,酸奶,很少的意思,很微妙的感觉。普通又平常的水果,牛奶,吃着也就一样过着了。

然而,就在今天,一个倾盆大雨的早上,那个帅气的领导又送来了苹果,酸奶,看着他真诚的“亲临”,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雨很大,学校的走廊都被雨淋湿了。他在这两周的工作日,从来没有忘记给我们送来这份“点心”。他是领导,是领导的代表,给我们送来“点心”,亲自,每日,准时,微笑着送达。尽管我们都会向他道一声“辛苦”了,但是他就是那般默默送来,悄悄离去。

下着大雨的操场上,没有学生的身影,教室里时不时传来老师们的授课声。今天,我看着这个苹果,这瓶酸奶,似乎闻到了一股清流,看到了一些什么。

在你忙碌的时候,请停歇几分钟,吃一口苹果,感受一下那清甜的味道。或是在你有些渴,有点饿的时候,不防停下来喝口酸奶,感觉一下酸甜的味道。领导的关心,如它们一般普通;也许领导的期望,也如它们一样:师生平安,身心健康,耐心相迎,温馨相别。

特别大的雨,特别静的心。学生一批又一批,只要是这个工作,离不开与孩子们一起的酸甜苦辣,少不了点点心酸,也免不了惊喜与惊吓的相伴。

只是学生,他们只有一次路过,与我们的相处也是唯一,欢声笑语是他们的,酸酸甜甜也是他们的。

在看似重复的教育路上,不要忘了初心,不要迷失了自己的心智,失去工作的平衡。只有耐心引导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

一个苹果,一瓶酸奶,如一支粉笔,一颗育人的真心,代表着教育的心酸与不易。

随笔7 儿时的玩伴

清明时节,既是扫墓,祭祖,踏青,更是勾起多少人那一丝丝乡愁的时刻。

那里,已是杂草荒芜的山谷;那里,曾是宁静祥和的小山村;那里,有那么多的童娃在嬉戏,成长。他,就是其中的一枚小童娃。

今年,偶遇,又遇。看各自的娃如漆似胶的粘在了一起玩耍,而我们,谈不完的也是“山谷里的村庄”。

再次入山祭祖后,他于深夜,翻着相片,记下了满满的童年,发给我一起分享:

“生我长我的地方——大坑

我出生的时候,我家有十口人;我弟弟出生后就有十一口人。后来我的太婆走了,再后来叔叔姑姑成家,也离开了这里;之后几年,我天天帮他暖脚,陪他一起睡觉的太公也走了。最后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离开了这里的小四合院,离开了这个小山村。

离开的那年,我12岁,对那里的记忆,感觉既清晰又觉得有些模糊。说它是小山村其实也不准确,因为那个时候的记忆很难用文字来形容,毕竟这是十二年后再次回来的又一新记忆了:

小四合院有天井,雨天时,雨水从屋檐上滴到天井里,如水帘,而雨大的时候就像瀑布一般,特别是屋檐角上的水就更大了。那时的我,喜欢伸出脚去冲洗。北风呼啸的冬天,大雪纷飞之后,屋檐上的积雪也总是特别的厚。不过,四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夏天。夏天的阳光特别明亮,上午太阳从后山升起照进我家的天井,我家的大门背后就亮了,明亮的阳光更加突显房间的暗。我的房间是客偏房,我就在房间的窗台前,有时抬头看天井上面的天空,蓝蓝的天空无尽的深,幸运的时候会看到飞机飞过,闪亮的飞机不像在飞,更像是在碧蓝的空中飘游。飞机飞过时,隐约听到发动机的声音。那时的我,还喜欢拿镜子来玩反光游戏,把光反射到房间里,楼板上,太公身上……这些,可能就是以前孩子所玩的种种了。

打开大门,眼到之处皆阳光明亮,现在想来是因为我家房子坐北朝南的原因。我家大门前有很多毛竹,每当微风吹拂着竹叶,就会有轻轻的响声。有时也会听到远处传来大人的吆喝声,在两山之间回荡,

那是勤劳的大人在干活中途停歇发出的。

有时,我也要约上伙伴去放牛。大家都从牛圈里牵出自家的牛,有的孩子牵着牛绳子,牛跟在后面;有的孩子牵着牛绳子,牛走在前面;也有些大孩子牵着牛绳,自己骑在牛背上。那时的我,是那个人在牛前面的小娃。我们在阳光的映衬下,走在宽宽的田埂上,这样的队伍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还可以说:溪水都在为我们歌唱,青蛙在为我们欢呼。

逆着溪流来到了牛可以吃草的山下。让牛吃饱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牛在家,人去割草喂牛,这种方式一般是冬天大人干的;第二种是牵着牛,让牛一边吃草,一边走,可是小孩子都不喜欢陪着牛,看它吃草;第三种就是找一个草多又嫩的山上,把牛赶到那座山上,牛自己跑去吃饱,等到傍晚,我们再去把牛赶回家。我们都喜欢这样放牛,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玩耍,我们就可以到小溪里抓螃蟹,也可顺着小溪而下,直到家门口。

太阳快到中午便有些热,我们脚踩在溪水里背对着太阳,不停翻动大小石头寻找螃蟹。玩到家门口时,我们的皮肤都会被晒黑不少,但是,我们的裤管里会塞着很多大小不一的螃蟹。尽管没有袋子,我们依然有办法,就是把螃蟹卷在长裤管里。

回家后,我们会把螃蟹壳拨开,洗得干干净净,用油炸起来吃,香极了。只是,直到读大学才发现,城里的人吃螃蟹是吃蟹黄的,就是小时候我们以为的大便……

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又约好去山上接牛回家。牛儿可懂事了,它们都会走到山脚下,等着自己的小主人。我们又沿着田埂,赶着牛群,在暮色中回到了家里。

小时候的晚上,我们都没有什么活动,天黑吃饭,吃好了在自家门口坐上一会,就睡觉了,大约八点之前都入梦。

山村里的一天,山村里的童年,我最难忘的画面。然而,时隔12年后,第一次回去,却给我留下了另一些画面:小芒花,荆棘丛,裸露的几块地基石,这些瞬间冲刷了我记忆中的红墙黑瓦房,青石砌块台阶路,连鸟鸣溪流声也是那么的陌生,所以想回去走走,也有不想回去,更有……。”

原来,这宁静的一角,深深记着的并非我一人。这荒芜的杂草,模糊了的眼睛并非我一双。山岗上,田野里,小溪边,留下童年记忆的并非只有我。春夏秋冬,老黄牛,小羊仔;雨天晴天,流水暖阳;青草冬雪,山珍野果。那里的所有,都有人如我一般深藏在心里的某一处。

他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曾几代同堂,而他在那里生活的正是最美童期,记忆中的都是儿时的唯美画面。如今的他,多少有了自己的成就,也有了自己的“一家”,逢年过节携妻带儿回来相聚。如他所说,翻着相片,回忆儿时,鼻子总会酸酸,眼眶里少不了打转的它。这不全是伤感,还有很多甜甜的回忆。

我打趣他说:“我们都保留着吧,把它寄存在心底。等我们老了,满头银发,拄着老拐杖,带儿孙再来。我们指着这里告诉他们,这里是爷爷的家;指指那里,告诉他们,那是爷爷家的田,爷爷家的地,爷爷家的山,爷爷家的……让他们看看荒芜的一切,再看看沉浸在其中的爷爷,面面相觑:爷爷估计老年痴呆了,看着点。而你却回他们哈哈一笑。”

哈哈……不知是我的话逗笑了他,还是未来的画面让他控制不住的好笑。但是,我知道,我们都会被这里的儿时牵住那颗童心。我们都会时不时的沉醉在山里的童年,抹不去那淡淡又深深的童忆。

(曾经一起长大的孩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很久没有联系了,突然,某天相遇了,聊了很多,但是聊完,若不是相互记录,哪里还能记住。自己看着与他一起畅聊的内容,才记忆起我们的那些点滴。留下的都会是未来的珍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