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随心篇(43 44)

43.当一次“坏”家长

一直都想以最好的形象当家长,可是,有时候真地撑不住。

昨日,我感觉自己有点“坏”。小姑娘上中班了,她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娃,一张嘴能说会道,小小年纪,似乎啥都不怕,这是好事情,容易吸引“眼球”。

不知道是不是她真的有点能干,还是幼儿园的老师比较看好她。前天,孩子的老师发我信息,说让我家姑娘和另外一个男孩一起朗诵,为即将到来的六一节做准备。作为家长,听到这么好的机会,格外兴奋。

我在兴奋之时,又是感谢老师的看好,又是按要求积极做了一点准备。为了让两个孩子能有独特的稿子,我还特意为他们“独创”了一首儿歌。

然而,第三天,当我把稿子和朗诵的想法发给她的老师时,这位老师才反应过来,把另一个家长的稿子发给我,告诉我,她觉得对方的稿子不错,让我们一起看看。

我看到那个稿子,瞬间有点紧张,这不太适合幼儿园,而且还是中班的孩子吧?既然是朗诵,估计不认识字的他们肯定要背下来,要背就难免需要督促,陪伴孩子练习。这样的内容,背诵的难度挺大,至少我家女儿不容易,我也不想让她因为这一次上台而“吓坏”了。还有,我家在郊区,那个男孩子家估计是城里,我们的距离太远,要一起练习很麻烦。更让我心累的还是读小学的哥哥,陪伴他的时间不少。还有自己任教六年级,也是一天到晚忙不停,怎么想,都有些紧张。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我决定和她的老师“坦白”并退缩。我发了她很长的信息,告诉她自己对委托的“任务”有些力不从心,从孩子的表现、能力,他们练习的大致过程中会遇上的困难等方面,表达了我的想法,然后请求她替换角色,同时深表歉意。

我在晚上七点多发她的信息,到了第二天早上八点欠两分的时候才收到“回信”。她说“好的,那就以后有机会再让小姑娘表现吧。”我的心总算放松了。

其实,这么“叛逆”的事情,我不够“厚道”。从信息发出开始,心里有过很多担心:我的行为,会不会让老师生气?老师会不会觉得这个家长脑子有问题?老师会不会在之后的时间里用另一种心态对我家女儿?老师会不会从此判断这个家长为“另类”?……迟迟等不到回信,更是疑惑种种。但是,可以肯定,老师不高兴了。

没有经过小家伙的同意,没有和她商量,自己做主把机会放弃了,我也很伤感。好在小家伙还不懂,她也不知道这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是什么意思,多少还是处在妈妈说什么,她就会回答“好的”。看着懵懂可爱的姑娘,我真心觉得有些内疚。

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她了。只是,我有这种想法,也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她哥哥四年级第一个学期,说是组合参加双人跳绳比赛。我们两家的家长为了配合老师,辛苦陪练,可是两个孩子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家长在边上看着又累又燥,没少批评两个不上进的孩子,眼巴巴耗着休息时间。问题是最后也没有办法选中参赛,这样的过程,只有经历过的“我们”才知道,没有“底”的努力有多可怕。

所以,当我预计女儿这次的机会,估计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突显,万一因为背稿子而对她发火,甚至怀疑她的能力,没准陪伴中还生气到怒斥她,这代价,也许更大。既然自己能预测几分了,怎么能继续冒险?

选择做了一次“坏”家长,当是考验自己,也当是验证“家长”的很多“猜测”:当老师对你的行为表示不高兴时,孩子的今后会怎么样?

44.妈妈很“懦弱”

身为一个家长,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孩子的“喜闻”。

可是,最近,作为一个家长的我,却为孩子们一些难得表现的机会,感到悲喜交加,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感觉自己的无能,又感自己的无奈。

记得两周前,为了减轻负担,臆想孩子能力不够,把刚刚努力了一点的机会,活生生自己做主,帮小丫头的一桩“美事”给毁了。那时,有些歉意,也有那么点内疚,至少那是以孩子为主,估计拼搏一下,还是可以尝试。既然已经过去,就悄悄放下,权当大家多了休息时间,母慈子孝。

然而,丫头的机会刚被放弃,儿子这里又来了。他的老师发来信息,说是让我家孩子参与一个“书香家庭”活动的竞选。她觉得我家孩子这么爱看书,很适合参与。我是个脑子有点“坑”的家长,看到老师对自家孩子的肯定,免不了就答应,毕竟这是老师对孩子的肯定。

可是看了一下填写的表格,所填项目不仅仅是孩子的内容,更多的还是整个家庭的阅读情况,还有一些比较硬性条件,比如藏书至少五百册;每天家庭成员的读书时间;以及一些让人很难确定的内容。

几天后,我左思右想,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去“认真”填写那张表格,总觉得自己会是“撒谎”的角色。因为,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藏书,孩子看的书,不是我在学校的图书馆给他借去阅读的,就是去县城的图书馆借来阅读的书;家庭成员看书,除了妹妹总是缠着我给她读故事,陪她读古诗,或者她自己看儿童绘本;而我,一到家就是各种忙碌,几乎很少能自己看书,上班时间,有时看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至于孩子爸爸,看书就是艰难的任务,早就不干了,空闲时间,手机倒是捧着不放,时不时还会发出一些声音的声音,吸引了孩子凑上去,然后被我训话,再就爸爸躲房间去,两个孩子继续做其它。

很明显,我们就是一个处在“教育挣扎”的家庭,根本没有系统的家庭教育模型,更没有能力分享阅读带来的经验。至于孩子为什么爱看书,可能是,在他们幼小时我给的陪伴带来的效果。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我把自己的时间,最大化的陪伴孩子,带他们在书里寻找乐趣。可能是我小时候缺少阅读的书籍,现在看到孩子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无比珍惜。因为自己的付出,孩子又是良好的苗子,自然就有了较大的收获。

儿子因为爱看书,他在学习上有了较为突出表现。读书量较大,所见所闻就多了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养的一定提高,教育改革也是日新月异,阅读成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另一个“优势”。识字量大,理解能力较强,自然就高于同龄人的认知水平,这就在一些课堂上能体现出来。

我还是一个不会局限于“规划”的家长。孩子的阅读,我不强求,只要他喜欢,不管什么年龄,我总是给他借阅各种各类的书,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寻求宇宙、国内外等。总之,都是一些“杂书”,这就是他那个脑袋里为什么装了不少“知识”的原因。恰巧,他也对书非常着迷,只要有书就非常开心,一有时间就会自己沉浸在其中。

只是,面对“书香家庭”,我们还是没有勇气去竞争。我觉得我们的家庭,没有人家想象的那么“完美”,我们也不喜欢交流一些不太擅长的内容。所以,我又自作主张,向儿子的老师诉说“真情”,放弃了这个机会。对老师的错爱,非常感激,对于自己的选择,但愿能被孩子们理解。

我知道,自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姑娘。若是两年前,只要是有一丝希望的机会,我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即便失败了一千次,都还会幻想第一千零一次可能会成功,哪怕依然失败,我还能自我安慰,也许还不够努力。

可是现在,我不会了,也许知道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我都不会再去努力。精力有限是真,但是更多的,也许是“懦弱”了不少。

因为不再年少轻狂,不乐意再做太多无畏的牺牲。这不是好事,但是时间到了,自然就靠近了那样的思维。

不识人间烟火,是童话,孩子的时代。如今已是向半百靠近之人,再不懂也该看透一些。虽然那颗不成熟的心总会童心未泯,但是也不能幼稚常伴,会被自己笑话,更会被别人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