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主任,顾名思义,一班之主,是每个学校能帮校园撑起大半边天空的群体。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也是为培养出色的班主任而出谋划策,费尽心思。因为,只有班主任能干了,出色了,学校的声誉才能更上几层楼。
还有学生家长,但凡有点想法的,都会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就想法设法帮孩子挑一个班主任。至于大家都是怎么挑选心目中的班主任,那就各自的观念问题了。
不过大致是这样几种:若是有名师带班,肯定是首选;其次是教学成绩优异的领导班主任;第三,带班成绩出色,自身条件扎实的有经验的班主任;第四,在二胎政策的开启后,最好是孩子已经完成任务的中年班主任,这样的人选,基本可以保证中途请长假的可能性比较少。除此之外,也就是各自的独特想法了,有佛系的家长,任其学校安排;有不懂内行,随之安排。
如果班级管理不是很好,这样的班级,必定是成绩比较不理想的情况居多。如果家长不是很配合班主任的班级,也是原因比较多的情况。若不是因为接触的班级比较多,搭班的班主任比较多,我也不敢妄言班主任的情况。
只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会出现各色的班级,令人有些费解。校长最担心的是管理学生不理想的班主任,或者家长对班主任的一些做法不乐意接受的班主任。
2
班主任,是一个学校里生命力的引导者,他们的形象似乎是学校最典型的代表。每个人的印象中,总觉得班主任是教师代表最有说服力的存在。
领导的眼里也一样,班主任是无所不能的代表,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他们都必需是出色,一流。
家长的眼里,班主任就是他们孩子的神圣引领者,甚至是孩子成长的驾驭者,没有什么是班主任做不到,搞不定。
也许十几年前,我对班主任的看法也是如此。那时,我总觉得当老师,必定是要当班主任。我感觉班主任是很神气,很威风的。面对一群孩子可以呼之即来,需要他们帮忙干什么准能帮忙完成。调皮的孩子可能在其它课上会调皮捣蛋,但是在班主任的课上,肯定是乖乖的。
也有过来的教师说:“每个毕业的孩子呀,最后能记住的只有班主任,没有几个是会记住其他科任老师的。”
还有过来的班主任说:“我的哪个学生,毕业了,长大了,到了工作单位。某天遇上去他那里办点事,他很快认出我,而我倒是有些模糊了。但是看到他的名字,立马就回忆起来了,那个惹事的男孩,如今都成了国家级公务员。还没有等我多想,他已经把我的一点事都办好了”。
所有的印象,所有的评价,在老师的队伍中,班主任确实是占最大重量。
因为这样,我在毕业后,一心希望自己能当班主任,想要拥有那么至高无上的待遇。可巧,我不仅没有当班主任,就是副班主任都没有安排。当时好失落,以为自己的能力太差,学校难以胜任。
要知道,自己在师范大学读书,可是表现相当不错,不管是自己的理论成绩还是实践成绩,都是优秀行列的人选,哪怕是与其他人沟通方面,也是属于流利,能干级别,可竟然没有班主任当,副班主任都没有被安排,真是伤心。
看着那几位与自己一起毕业,领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操场上散步,玩游戏,我是羡慕极了。
后来才知道,班主任是首选语文数学老师。所以,任教语文或者数学的老师,倒是逃避不了当班主任的命运。
因为任教的科目问题,我没有当班主任,但是搭班比较多。刚毕业那会儿,在某个二级城市的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小学英语,与三个班主任搭班。
三个班主任,两个是与我一起毕业的校友,教语文;另外一个是一名老教师,三十几岁,还是高级教师,也就是现在的一级教师。仅从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看,常人眼里,肯定是老教师经验丰富,带班出色。
再观察整个一年级,共九个班,七个班主任是刚毕业的新人,两个是老教师。七个新班主任又是来自不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级别也是不一样,有一个是本科生,算是当时的高学历毕业生,其余基本是大专生。
整个年级的教师队伍,基本是新毕业的师范生,大家的起点水平都差不多。
这样的起点,这样的分布,按理说很难分辨各班级的学习情况,可能就是认为,老教师带领的班级会略胜一筹,暂时谁都这样想。
在经过一个月左右,每个班级的学生已经有点“集体”感出来,班主任对这些小家伙的要求,或多或少显效了。我搭的三个班级,那个老教师的班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闹哄哄,孩子比较皮,班主任已经筋疲力尽,她总感觉这些孩子不够乖巧,爱惹事,不够听话。另外两个班主任,都是我的同学,一个是干劲十足的典型形象,对学生要求干净利落,比较严格,但是班级已经初具模型,课堂上能比较乖巧,学生按要求坐端正,多数能倾听教师授课。另外一个,是比较随意的性格,对学生的管理,似乎有些辛苦,班级里的孩子感觉是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都有,很是奇怪。
一个月,整个年级的班级大致情况已经出现。班主任之间已经可以开始相互看到彼此班级的大致情况,每个搭班老师也能感觉到在其班里授课,学生的整体接受知识的效率状况。
3
我是这三个班的英语专职教师,学习英语就像语文的学习,听说读写都有任务。我用同样的课堂要求进行授课,我能比较直接地说,课堂上的学生,表现差别不大,真可以说就像一个班级的感觉。
我的课堂上,进行大组比赛,还有个人的奖项,采用积分制,每堂课都及时结分,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表现如何。可能英语课也比较有趣,三个班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是在作业方面有些不一样,不是质量问题,而是自觉完成的情况。
这时候,若是观察每个搭班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就可以感觉到一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班风情况会越来越明显。
这批学生我带到四年级结束,然后因为担心自己经验不足,成绩进步不大,就主动申请去了新的一年级,从新开始。
不过,四年里,三个班级的语数英科目的成绩已经基本定型:老教师的班级渐渐地成了吵吵闹闹的代表。她一天到晚守在班级,除了其他老师的课,都有她在学生群里的影子,批改作业几乎都是在教室里,作业也是在讲台边上,一个接一个的辅导,自己累得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学生则是见缝插针的自己乐呵。可谓是那幅: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守着一群可爱的“小牛犊”。大家都能看到这位老师的辛苦,但是累死累活,最终的集体成绩也是上下乱窜。甚至有些搭班老师都不太乐意去上他们班的课,原因是学生太调皮,就如班主任自己说的,太不听话了,真是难带。
那个干净利落的班主任呢,也有些情况,慢慢地便会发现,她偏于严格,对学生压抑比较重。这样的班级,学生在低段相对比较乖巧,但是会反抗的学生只会越来越严重。她班的学生会有比较明显的几个“抗议份子”。到了高段,当学生的个子都和老师一样高的时候,他们这样具有较强个性,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大胆的反抗,班级管理会困难很多。部分搭班老师,也不是很乐意这样的班级,会很累,随时担心因为自己的课堂被捣乱,处理不到位就会很尴尬。
还有,过于严格的班主任,若不是孩子的成绩良好,很多家长也不乐意你对他的孩子这般严格,他们会觉得班主任太“暴力”,对孩子的发展不好,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特别是私立学校,寄宿制,一周回去两天,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了解。孩子回去,如果说起委屈的事情,或者谈起班主任怎么批评自己,会被家长理解为一些轻微的体罚现象,心疼的不得了,脾气暴躁的家长也会赶到学校来理论,像这位班主任就很容易“中招”。
只是这样的班主任,领导是看不到多少不足之处,毕竟她们班级的成绩是理想的,也是学校认可,如果不是家长反应激烈,这样的班级会是很优秀的班级。只有班级里的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不一,多数还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学习,考出良好的成绩。
至于那个比较随意的班主任,一年级的时候学生“五花八门”,什么情况都有,班主任也是力不从心,很自然就自己跑在年级队伍的后面部分。领导眼里,这样的班主任,就是能安全带好班级就知足了。
倒是这样的班级,家长会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愿意“退出”的就慢慢“撤退”,对班主任也没有太多热情,期望不大。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反而也有奇迹。孩子们虽然会有些小调皮,但是总体都是不温不火,不惹大事,小事孩子们自己会解决,其中也有能干的班干部可以管理班级。
有些随意,有些不出色,也是“慢慢”才进入状态的班主任,班级的学生也是随了她的节奏,“慢慢来”。但是到了后期,这个班级倒是渐渐进步了,尽管慢慢来,像极了酿制的“黄酒”,后劲来了,才知它的味与众不同。
我与这三个班相处了四年,因为私立学校对成绩非常重视,我们科任老师也是不得不跟着感觉,对学生的成绩也是要想法设法的提高。
我一直对于课堂要求比较高,很少单独辅导学生,总是要求自己用有效的时间去完成应有的任务。可能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课堂要求,我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实行比较独特的要求,基本做到“争取不落下一个学生”,尽量做到让学生都跟着要求走。
由于一些比赛规则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获奖“希望”,所以听课的效果良好。再就是课堂上讲解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型,尽量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脑海里。
不知是我的一视同仁产生了作用,还是学生乐意在我的课堂上学习,我所任教的班级,相互间差距都不大。就是班风迥异的班级,只要是同一个起点,我也是基本能让他们的学习水平处在差不多的级别。
正因为如此,大家也是有些纳闷,为什么英语可以处在类似的水平,而且还是年级里的前沿。有班主任议论是因为英语简单,有趣,但是只要存在成绩检测,有比较,必定就有“一二三”。与教师的付出以及授课效率等因素都是有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