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推荐序3

开启另类探险与掘金

如果在“谷歌趋势”页面检索“Metaverse”(中文翻译为“元宇宙”)关键词,不难发现:自2021年3月下旬以来,中国和海外华人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检索元宇宙概念的中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现象,很可能中华文化与元宇宙存在某种文化的、哲学的和心理的深层次关联性。

与此同时,在中国,关于元宇宙的文章、图书、研讨会,高密度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现象不仅引发各界人士对“元宇宙”进行多样的解读,而且刺激了资本界、投资界和企业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含有元宇宙元素的公司上市和Facebook的更名改姓更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链证经济”编写的这本《元宇宙:探险与掘金之旅》出版恰逢其时。在书中,十多位行业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元宇宙的概念与应用,成就了这样一本“元宇宙热”中具有显著科普特征的图书。

这本书的书名强调了“探险”和“掘金”。人们对于元宇宙的认知尚处于早期阶段,而元宇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知世界,需要探险精神。纵观人类历史,从走出非洲一直到现今,“探险”如影相随。近现代历史记载了太多一往无前和前赴后继的探险故事,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罗伯特·皮里、阿梅莉亚·埃尔哈特都是近现代探险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探险精神和行动是建构人类现代疆域、空间、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前提。与探险精神和行为相联系的还有19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加州(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潮,这加快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程。仅仅在1852年,就有超过2万名中国矿工在“金山”(美国加州)落脚,在种族主义排外、欺凌下,劳作掘金,负重前行,为美国西部的繁荣做出了不朽贡献。

如果说,上述的“探险”和“淘金”发生在现实世界,那么,元宇宙引发的“探险”和“掘金”则发生在数字世界和虚拟疆域。

这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意:首先,通过解构元宇宙相关概念和技术,探讨了元宇宙由何而来、向何而去的基本问题;其次,通过分析当前元宇宙领域中的参与产业与投资机遇,以及区块链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为读者拆解元宇宙产业链条并厘清投资思路;最后,探讨元宇宙与法律制度、数字永生、理想社会、医疗、数字孪生、Web 3.0、游戏金融(GameFi)和品牌3.0等8个方面的相关性。

这本书最值得称赞的是,图书的设计者在正视和承认当下人们对于元宇宙存在认知上的种种差异的前提下,在求同存异方面做了努力,定义元宇宙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物理隔阂,是一个持续存在的虚拟空间”,进而提取元宇宙的5大显著特征:“持续性与兼容性”“实时性与真实感”“共享性与可连接性”“开放自由与可创造性”“经济属性与系统稳定”。作者们指出了元宇宙的两大基础设施是分布式计算与分布式存储,阐明了技术基础设施在构建元宇宙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作者们还试图描述元宇宙的若干局限性和值得警惕的方面,包括“数字鸿沟”“5G/F5G渗透率”“VR设备发展瓶颈”“存储能力”“网络承载能力”“网络犯罪”。这些问题确实正在成为阻碍元宇宙发展的羁绊,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

阅读本书,可以感受到作者们对元宇宙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希望。作者们提出:“有区块链的元宇宙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元宇宙,其中区块链发挥核心作用”——“在区块链融入之前,元宇宙只能是游戏。在区块链融入之后,加入了金融治理、自治组织和分布式商业等概念,元宇宙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虚拟社会。”作者们描绘了在不远的将来,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永不停歇的碰撞、交互、影响——一切皆以“人”为中心,一切皆回归到我们“人”的工作与生活。在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的今日,构建和嵌入元宇宙架构,踏入可以由自我意志构建的数字情境,进而实现与复杂人工智能的共处和融合,最终形成不依赖传统人类的自循环的生态体系,这些都是人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元宇宙:探险与掘金之旅》所包含的思想、论述、诠释和例证,无疑会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想象和警醒。因为元宇宙,基于数字和智能的人类未来如同一个卷轴画面正在缓缓展开——在这个画面中,当下的碳基人类,未来包含硅基元素的人类、数字人类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此,以美国科幻小说家Russell Hoban(1925—2011)的话作为总结:“我们创作虚构作品,是因为我们就是虚构作品……它带我们来到世上,也使我们得以继续存在。”我们人类和元宇宙的关系,莫不如此。

朱嘉明

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