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帝师沦为弃子死于君王之手

成语 舍车保帅落井下石

解释 前者比喻牺牲不重要的,保护最重要的。后者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

历史上有一位自身难保却想保国救天下,最后却死于君王手的大人物,他就是西汉的股肱大臣、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为巩固汉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向景帝上书《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其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景帝听从晁错建议,开始“削藩”。这一举措遭到诸侯的强烈反对,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竖起“诛晁错,清君侧”的大旗,举兵反叛。

晁错的父亲闻讯,急忙从老家赶来京城阻止儿子:“你要缩减诸侯封地,侵害藩王利益,这是疏离汉室皇家骨肉,别人会怨恨你,对你痛加指责,你和诸藩王结下怨仇,这究竟是为什么呀?”

晁错抱定主意:“我早知是这样的结果,但我不这样做,就会使大汉天子不尊,朝廷不安。”

父亲摇头叹息道:“你这样做,刘姓皇室朝廷安定了,但我们晁家就危险了。”

父子间的这场对话,是晁氏家族与汉帝国间的对话,是对家族利益与大汉前途的抉择。说到底,是为了保护谁、有利于谁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冲突,也是这对父子间的生死选择。

这位可敬而又可怜的老人回到老家后,知道晁氏家族的悲剧已无法避免,整日惶恐不安,最终饮药自尽。临死前他对家人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祸患降临我们家的那一天!”

对晁父来说,他是一家之长,理应为儿子的生死和全家的利益着想。但晁错并不这么想,他选择保全汉室利益,全不考虑自己的生命与整个家族的安全。

就在晁错的父亲自杀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汉景帝使出了落井下石、丢车保帅的招数——出卖晁错。这位皇帝完全听从与晁错有宿怨的袁盎谗言,在腰斩晁错并诛杀其家族的奏章上,举起朱笔,写下一个血淋淋的大字“可”。他以为牺牲了晁错,叛军失去反叛旗号,就会不攻自破。

可怜的晁错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位以前曾是他的学生、眼下又和他战斗在一个战壕里的君王,突然派出一名中尉召回他,还骗他乘车巡视京畿。他丝毫没有准备,急忙穿上整齐的朝服,双手执笏,登车来到长安东市(今辽宁省丹东市)。当车停下时,刽子手突然变了脸,猛将他推下,一刀结束他的生命。接着刽子手们又来到晁错的老家颍川,诛杀晁家男女老幼,可怜晁家数十条无辜生命成了血淋淋的孤魂野鬼。

枉费心机的晁错,为了拯救汉室,穿着朝服被杀了。懂得“丢车保帅”的汉景帝,落井下石,却成功了。这位君王,晁错昔日的学生,在他有危难时,不但不伸援手,反而落井下石,用晁错一门老小的冤魂,换来刘氏帝业的稳固。就像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上写的那样,“落陷阱,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让我们看看刘启是怎样玩弄晁错,玩弄他手中这枚“弃子”的。

晁错曾私下递过一份“削藩”奏折给景帝,谁知景帝竟把如此秘密的奏折公之于众,让晁错四面树敌。仅隔十几天工夫,迅即激起吴楚七国百万大军叛乱,晁错成了众矢之的,原来景帝将晁错当成了诱敌之饵。清代桐城派领军人物梅曾亮曾一针见血地说:“帝(刘启)特以错(晁错)为饵敌具耳。”

当叛军以“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时,窦婴、袁盎等一批政敌又向景帝偷偷打起了小报告。袁盎在密室里献上计策说:“唯今之计,独有斩错(晁错)。”晁错早已预见到自己的处境极其危险,但他丝毫没有觉察到他的政敌袁盎正加害于他。

此时的景帝默然良久,他苦苦寻找,终于想出一个“丢车保帅”的方法:出卖晁错,让晁错为自己顶罪,但是还得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好理由。果然,景帝最后找到一个很不错的理由:我不能因为晁错一人而对不起天下(“吾不爱一人谢天下”)。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景帝牺牲晁错,用他的生命换取诸侯退兵,于是他杀了晁错,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装,出使吴国。

这位君王为了削藩,晁错成了他手中一枚可怜的弃子。后人对晁错的死提出过各种评论,苏轼在他的《晁错论》中说:“天下人都为晁错尽忠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他既想立功,就不该敢作不敢当,假如晁错能亲自带兵讨伐叛军,也不至于死得这么惨,成为帝王的一枚弃子。”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晁错》中,批评晁错“能善谋其国,却不能善谋其身”。他批评得很对,对于想做顺应历史潮流大事的晁错而言,谋身与谋国应合为一体,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又何以谋国呢?他不懂得政治斗争诡异巧诈,却玩弄起削藩这样一个艰难莫测的权术。即使像晁错那样身居高位,手握重权,枉有保国之心,却无保身之术,最后只能沦为一枚弃子,死于君王那冠冕堂皇“以谢天下”的谎言,岂不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