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教程
- 叶扬主编
- 1719字
- 2022-07-29 17:13:18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概念
一、心理矫治
矫治,是矫正、治疗之意。心理矫治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心理教育、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途径,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者进行矫正和治疗,消除不健康心理,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1]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2]
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含义
监狱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与社会常人相比,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监狱服刑人员既有常态心理,也有刑罚体验情境下的特殊心理。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与其原先的犯罪行为及服刑改造表现密切相关,比如某些性犯罪者的性变态心理,某些暴力犯罪者的狂躁、偏激,等等,与其原先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服刑人员在狱内出现的境遇型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往往由境遇预想及现实问题所诱发,在认知、社会、家庭、生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增加了复杂性。有的人入狱后因意志薄弱,在身陷囹圄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下郁郁寡欢、悲观失望,日积月累造成抑郁问题;有的人因好逸恶劳的习性不改,不愿接受劳动改造而采取自伤自残手段逃避劳动的辛苦;有的人因承受不了服刑后家庭发生变故的压力而自寻短见……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以消除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提高改造质量为目标,组织服刑人员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心理改造活动。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既包括对普通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矫治,也包括对犯罪心理和犯罪恶习的矫正。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在某些大中专院校开设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课程,对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加强研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举办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向基层监狱民警普及罪犯改造心理学中的知识,帮助新一代监狱工作者了解心理现象,以提高对服刑人员的因人施教工作水平。目前,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和发展,监狱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测试,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与此同时,监狱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不断加强,使监狱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成为维护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专业力量,成为服刑人员的良师益友和贴心人。
三、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内容体系
本书主要是供服刑人员自学的读本,首先考虑了读者的文化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服刑人员目前的文化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呈逐年提高的趋势。20年前,服刑人员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目前,服刑人员大部分为初中文化水平,也有高中、专科、本科的服刑人员。随着国家对职务犯罪的细查严打,服刑人员的结构成分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不乏知识分子和高资历者。因此,写作本书,对高低文化受众要有所兼顾。本书构建了如下体系:
(一)服刑人员心理自助的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有: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概论、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本土心理矫治方法,近年引进和创新的心理学方法、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方法、心理过程管理和人格重建方法等,这是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服刑人员宏观层面的心理矫治知识
本书注重心理矫治科学体系的层次性和科学性,从宏观(监狱层面)、中观(各分类服刑人员)、微观(个人)三大层次,逐层揭开心理矫治工作的神秘面纱。宏观部分主要介绍了男子监狱、女子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特点、规律和要求。
(三)服刑人员中观层面的心理矫治知识
这部分内容对不同服刑时期、不同恶习程度、不同犯罪性质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知识进行简介,便于开展针对性的矫治活动。其中,对服刑时期的划分模式,是本书主编叶扬同志创新性的探索成果。
(四)服刑人员微观层面的心理矫治知识
这部分内容系统地介绍服刑人员在个体层面的科学矫治模式,介绍矫正犯罪心理与恶习的步骤。这是本书的重点和重大创新点。
(五)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典型案例
立标引路,树立榜样,这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常规操作方法。本书通过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案例的总结,为后来者提供十分有益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