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寻逻辑起源的方式及其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关于逻辑起源的探讨与现有一些研究至少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出发点不同。本书不是依据有关逻辑的一些直观认识,先论述前人有些什么相关论述,然后详细地论述亚里士多德逻辑;而是旨在从亚里士多德所使用的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术语和概念出发,依据它们来进行探讨。这些术语和概念是:名词和动词、句子和命题、肯定和否定、“是”与“不是”、“真”和“假”,以及谓述等等。二是探讨方式不同。本书从以上基本术语和概念出发,进而探讨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著作,以及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著作,分析和研究这些术语和概念在这些著作中是如何使用的,形成了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论,然后分析探讨他们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使用和认识有什么不同,形成的理论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导致亚里士多德最终形成他的逻辑理论。因此,本书的重点在逻辑的起源,即逻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而不在逻辑的理论是什么样子的,即我们不讨论专门的成熟的逻辑理论,比如三段论。这样一种探讨问题的方式有明显优点:具体而明确,而不会空泛含糊,比如要讨论关于“是”与“真”这两个术语和概念,讨论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它们是如何论述的。但是这样讨论的难度也十分明显。

一个困难是涉及对希腊语中相关术语的理解。关于“是”,希腊文中有einai(不定式)、on(分词)、esti(动词第三人称单数)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动词变格。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不仅需要阅读原文,而且需要参考各种不同版本的英译文和徳译文,以求获得准确而正确的理解。

另一个困难点是涉及对大量二手文献的把握。如上所述,人们关于逻辑的起源或发端是有论述的,但是并没有进行充分和深入的研究,至少没有像本书所要进行的那样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形而上学,还是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以及对巴门尼德的残篇,人们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比如对于巴门尼德所谈的esti和ouk esti,柏拉图《智者篇》中关于mei on的探讨,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虽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也形成了一些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不仅要认真研究他们本人的论述,而且要参照大量二手文献,以求获得准确而正确的理解。

再有一个困难是涉及到比较研究。如上所述,本书不仅要研究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一些共同的术语和概念是如何使用和讨论的,而且要研究他们通过各自的使用和讨论形成了一些什么不同的理论和认识,并且使这样的讨论导致逻辑这门学科或科学的产生和形成。这样我们的研究势必需要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并且要在比较中寻找出逻辑的线索。这无疑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本书将试图充分利用讨论问题方式的优点,努力逐一克服以上困难,从而最终揭示逻辑的起源。

揭示逻辑的起源这一研究本身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起源意味着一事物产生之前的情况以及向该事物的产生过渡的情况。因而逻辑的起源研究本身意味着可以划一个界,即逻辑产生之前和之后。以逻辑的产生划界,之前可以说是没有逻辑的时候,之后可以说是有了逻辑之后的时候。因此,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一个直观问题是,逻辑与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众所周知,逻辑与哲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逻辑是哲学研究的方法。但是在逻辑产生之前,人们无疑也在进行哲学讨论。由于那时尚无逻辑,因而大概很难说逻辑与哲学有些什么关系。但是为什么在这样的讨论中,或者说从这样的讨论会产生逻辑呢?而在逻辑产生之后,逻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是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今天逻辑已经成为一门完全形式化的科学。至少从形式上看,它与哲学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的问题是,逻辑与哲学还有关系吗?或者说,即使有,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为什么它们一定要有关系?没有关系就不行吗?我想,通过关于逻辑起源的研究,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