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冯育毅。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人民生活的变化[J]. 贵州统计,2009(1):33-36.

[2]龚娜。建国60年贵州人民生活变迁的探讨[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09(6):104-108.

[3]龚晓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60年研究[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芶以勇,田牛,龙海峰。贵州省经济史[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6.

[5]贵州省统计局。贵州六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刘江。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贵州卷)[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7]刘开华,郑长德。新结构经济学视域下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8]王孜昌,王宏艳。贵州省气候特点与植被分布规律简介[J].贵州林业科技, 2002,30(4):46-50.

[9]杨勇。贵州经济发展60年研究——第七届贵州经济论坛文集[C].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 “八山一水一分田”,即贵州省地形地貌有十分之八是山,十分之一是水,十分之一是田。

(2) 数据来自《贵州年鉴2018》。

(3)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是衡量自然生态的关键指标,表示当前的区域生态状况。其值越大,表明植被生态质量越好。

(4) 数据来源于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1949年只有10个省市有人均GDP指标,具体为上海274元,天津102元,重庆87元,青海83元,广东73元,江西69元,北京66元,云南56元,河南50元,贵州44元。

(5) “一大二公”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 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是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是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称为“大三线”,一线、二线地区的腹地称为“小三线”。

(7)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8) “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中央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27/c70731-20339051.html。

(10) 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