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99-2006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主编
- 11字
- 2022-07-15 11:36:58
4 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
4.1 立井井筒
4.1.1 立井井筒应采用圆形断面,其断面尺寸应根据提升容器的类型、数量、最大外形尺寸、井筒的装备方式、梯子间、管路、电缆布置、安全间隙及所需通过的风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 立井井筒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应根据井筒用途、服务年限、井筒穿过岩(土)层的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筒穿过表土层、断层破碎带或含水基岩,经技术经济论证后,采用注浆、冻结、钻井、沉井、帷幕等施工方法施工,其井壁结构可选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复合井壁。
2 含水丰富的厚表土地区,表土段及表土与基岩结合处的井壁结构应加强。
4.1.3 立井井筒提升罐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罐道宜采用型钢组合罐道、冷弯方型钢罐道或钢轨罐道。
2 钢丝绳罐道宜采用密封或半密封式钢丝绳,对提升终端荷载不大、服务年限较短的井筒,也可采用普通钢丝绳罐道。
3 井型小、服务年限短,也可采用木罐道。
4.1.4 罐道梁一般宜采用型钢罐道梁。其梁的布置形式可采用简支梁、连续梁及悬臂梁,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悬臂梁,其悬臂长度应小于0.7m。罐道梁的间距应根据所选用的罐道长度及罐道受力大小确定,宜采用4~6m。
悬臂梁构件小,搬运、安装方便,节省钢材,井筒通风阻力小,在相同条件下可相应缩小井筒断面。根据国内外现有生产矿井经验,悬臂梁长度控制在700mm以内为宜。
罐道梁的层间距应根据具体罐道类型和长度,提升容器终端荷载和提升速度,罐道梁截面形状及所承受水平力等因素计算确定。国内20世纪70年代以来设计的大型矿井采用组合钢罐道,罐道梁层间距多采用4m,也有部分大型矿井提升井筒采用了6m层间距。
4.1.5 井筒装备中所有的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防腐蚀处理。
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和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故规定井筒装备中所有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防腐蚀处理。本条文为强制性规定,必须执行。我国井筒装备腐蚀防护,常采用金属覆盖层及非金属涂料覆盖层的方法。而非金属涂料覆盖层由于其经济、易行、适用范围广,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防腐蚀手段。
防腐覆盖层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覆盖层必须与基底材料有很强的黏结力,并且要有与基底金属材料相同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质。
2 结构紧密,完整无孔,不会透过介质。
3 均匀分布在整个保护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井筒装备腐蚀问题,我国一些新设计的大型矿井已在井筒梯子间采用了耐腐蚀材料,如阻燃、抗静电的钢与玻璃钢复合材料。
4.1.6 立井井壁结构、井筒及装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 50384的有关规定。
4.1.7 井底水窝深度与清理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底水窝深度,应根据井筒用途、井筒装备、提升系统、水窝清理方式、井筒延深方式等因素确定。
2 箕斗井井底的清理方式,应根据井底与大巷的相对关系确定。箕斗井井底在运输水平以下,应设清理硐室及清理斜巷;箕斗井井底在运输水平以上,应设清理硐室及清理平巷。
3 罐笼井井底的清理方式,可利用巷道与箕斗井清理巷道连通,集中进行清理,或在井底水窝设水泵进行清理,但必须设置便于行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