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郑聪和姑姑抓泥鳅

深秋的中午,月仙的妈妈带着月仙,还有郑聪,月仙的姑姑,他们四个去快成熟的水稻田里抓泥鳅,南方的日夜温差大,都是一季水稻,在10月1前后会成熟,这时候村里都忙着打水稻,用镰刀割稻穗,竹席插在木桶的另一边,防止打的水稻都飞出木桶。

金灿灿的水稻一簇高过一簇,在竹林的山坳里绿色的竹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刚开始可以自己种植生产的时候,那时候的水稻种子长的产量还不是很高,所以都格外珍惜打完水稻以后,到天里去捡稻穗,学校也会让学生交几斤水稻。

郑聪已经十岁,上三年级,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捡稻穗。

母亲为了改变家里的伙食,决定带着他们三个捉泥鳅。

首先用泥巴把水稻田的田沟的一端累高,然后用边上的草捆成一团,把水往另一端推走,确保田沟里的水越少,越容易抓到泥鳅。

郑聪的母亲个子不高,一米五五,瘦弱的身体,干活特别有劲,她把月仙放到田埂上,揪了一把稻草让她坐在那里,怕才有四岁的月仙掉在泥潭里,月仙看见母亲用手把田沟里的泥巴捧到田埂上,然后把泥巴划开,就会看见露出白花花肚皮的泥鳅在那里扭着尾巴一直在挣扎,泥鳅和鱼一样,离开了水它就不那么灵活。

母亲用手把泥鳅装进一个下圆宽,上窄的竹笼里。

郑聪的速度比较快,抓泥鳅也比较灵活,弯着腰撅着屁股,挽起袖子,脸上都是泥巴,但是笑得特别开心。

因为晚上有泥鳅吃了,这是很难得的一顿美食。

月仙的姑姑也特别卖力:“大嫂,今天晚上可以煮泥鳅吃了,你准备怎么煮”。

姑姑也才13岁,但是家务活都是她干,三叔公和三叔婆他们都下地干活,姑姑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姐姐,一家七口人,粮食不够吃,他们还会种一些红薯。

“小花,泥鳅有很多种做法,要想放得时间长一些,可以回家把泥鳅洗干净,用稻谷的壳再加一些松树叶子点燃,用这种烟熏火燎给泥鳅烤干,不仅味美,还能存放时间久。”

“今天回去,你就把两颗田埂上的芋头回去煮泥鳅是一道很美味的菜肴,煮泥鳅的时候要放一些辣椒酱,还有芋头要选小芋头,比较滑,和泥鳅正好做成一道菜,最后出锅的时候记得要放两片薄荷叶子和蒜苗叶子去腥味,还可以点缀菜的颜色,做菜要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别人的食欲。”

“好的,大嫂,我晚上就回去试试这道菜。”

月仙很想下去抓泥鳅,站起来往母亲捧上来的泥土那里凑过去,也用小手去扒拉扒拉泥巴:“妈妈,妈妈这里还有一条泥鳅。”

母亲一看,果不其然,还有一条比较小的泥鳅在泥巴里挣扎。

母亲说:“月仙,这泥鳅太小了,咱们给它放回去,等它明年长大了咱们再吃好不好。”

“好,好,好,妈妈爸爸在叫咱们”

“回家罗”

月仙父亲用扁担挑着竹篓子装着的稻谷,一边得有五十多斤重,一担就是一百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