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资本主义4
- (日)丸山俊一 NHK“欲望资本主义”制作组
- 908字
- 2022-05-05 12:08:02
以自己循环论证成立的货币的价值
那么,货币与商品的区别又是如何的呢?
两者的区别通过如下的例子就可以立见分晓。你可以向购买了罐装咖啡这一商品的“别人”发出“你为什么认为一听罐装咖啡具有100日元的价值”这一提问,而向拿到了500日元这一货币的“别人”发出“你为什么认为500日元硬币具有500日元的价值”这一提问。
我认为,购买了罐装咖啡的“别人”理应会回答“因为我想喝咖啡”。的确,对于罐装咖啡厂家来说,罐装咖啡的价值并非是自己赋予的,而是由社会赋予的。但从实际购买了罐装咖啡的消费者来看,其价值是由对咖啡的“欲望”所决定的。对于那位消费者来说,1听罐装咖啡或者是为了驱走睡意,或者是为了解决口渴问题,是一种即使支付100日元也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有将其作为物品来消费的人的“欲望”这一实体性的依据。
在罐装咖啡企业的上游,像咖啡豆原材料工厂、自来水厂等,虽然购买者并不想得到这些物品本身,但最终来看,其价值也是由咖啡需求者的欲望所决定的。
与此相反,如果向拿到500日元硬币的“别人”问“为什么你认为500日元的硬币具有500日元的价值”时,理应会得到与罐装咖啡的情况完全不同的回答。那个“别人”很可能会回答,并不是因为我想要将500日元作为物品,而是因为我认定别人会将其作为具有500日元价值的钱来接受。
无论是问谁,都只会得到“因为别人接受了这种具有500日元价值的货币,所以我也应该接受”的回答。如果将这一回答简化,就是“所谓货币就是这种东西大家都接受,所以无论对谁来说它都是货币”。进而,把这句话换成被动句的话,就是“所谓货币,因为被当作货币来接受,所以才成为货币”。如果再简化的话,就变成“所谓货币,因为它是货币所以它才是货币”。
这就是“循环论证”。在此表示抱歉的是,虽然措辞看起来有些冷冰冰,但我并不是非得要标新立异,而是在述说真理。在货币的价值中,并不存在像人的欲望那样的实体性的依据,它完全是依靠这一“循环论证”来支撑着它的价值。也许你已经感觉到了,正是这个“循环论证”才是关于货币的最基本真理,也才是对于最初发出的“为什么500日元硬币具有500日元的价值”这一提问的终极答案。
这就解开了钱的谜团。实际上,它根本就不是什么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