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的秘密(第2版)
- 罗朝平
- 2993字
- 2022-05-06 20:06:24
第4节 用提问投石问路,试探反应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上有位朋友说起了他和他太太的沟通趣事。一天,朋友的太太对他说:“老公,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朋友说:“说吧!什么事?”“说了你不许生气啊!”“好的,我不生气。到底什么事情?”这时他太太才不好意思地揭晓谜底:“我今天买了一个一万多元的包……”朋友只好装作大度地回应:“买了就买了吧,没事。”
朋友当时把经过讲完后,大家都在笑。有好事者出主意说,那以后女人说“有件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回答“那就不要说了”这样总行吧?结果当事人说试过了,完全无用,因为当时他太太回答:“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
众人皆无语。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句台词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基本上变成了提建议,甚至出馊主意、讲坏话之前的标准开场,几乎所有的当事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是回答“讲”。然后对方开始滔滔不绝地提意见、讲坏话。虽然当事人可能听了不高兴,但说话者振振有词:“你看,我不想讲,是你非让我讲的!”
这类问题实际上在各种场合中都可以使用,这也是提问的作用之一:投石问路,试探反应。当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时,通过提问可以投石问路,试探对方的状态如何,还可以通过提问测试客户对于一些问题的反应,毕竟很多时候客户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使用问句而不使用陈述句来投石问路呢?我们可以在开始正式沟通之前,通过提问让对方事先有说话或表态的机会,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或表态来选择后续的沟通方式,正所谓“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甚至很多投石问路或降低风险的试探性提问,可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甚至废话,但是这些试探性问题确实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在开始正式沟通之前,通过提问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预留后路、激发好奇心或测试反应等作用。
用提问预留后路,降低风险
我的孩子在一个线上平台学英语,客服经常会不停地推荐我买各种课程或者续费,有时候我都已经表达出很烦的情绪。有一次,英语平台搞促销,客服又主动联系我,向我推荐课程。但她在微信上先问了我一个问题:“罗先生,这次活动真的是今年优惠力度最大的,我想给你介绍一下,你会不会嫌我烦?”我哭笑不得之余,还是回复了她:“你发过来看看吧!”
销售人员在开始正式沟通之前,考虑到即将开始的沟通可能会导致对方不舒服、不高兴或反对,或者需要问些敏感问题、需要对方配合,很多销售人员会通过提问来为自己预留后路。下面是典型的预留后路或降低风险的问题:
●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 “有件事情说了怕您不高兴,不说又觉得您可能不了解,您说我要不要说?”
● “张总,介不介意问您一个问题?”
● “有件事情有点麻烦,不知道方不方便请教您一下?”
在对方没有说具体的内容之前,极少有人会回答“不要讲”“我介意”“不方便”,除非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同学。深究其中原因:其一,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这类问题往往利用对方的好奇心,赢得深入沟通的机会;其二,这类试探性问题在提问时,往往会用到一些特别的语言,“介不介意”“方不方便”“能不能够”等,如果对方直接拒绝,那么往往会有较大的社交压力。基于上述两个理由,这类试探性问题提出后,对方一般会回答“什么事情?”或者“你说吧!”。
在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后,提问就由“我自己想说”变成了“你让我说的”,于是就可以义正词严地提意见或者说坏话了。就算对方听完之后不高兴,但退路已经找好了:“实在不好意思,早知道我应该忍住不说。”
用提问预留后路、降低风险,不仅可以用于沟通的开场,在沟通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事先提问来降低对方的期望,最终降低沟通风险。很多销售人员经常会面临客户的各类要求,如果你直接同意,那么可能存在万一无法达到客户期望对方生气的风险;但如果直接拒绝,那么可能会得罪客户。因此,我们在平时沟通时可以设计类似降低期望和风险的问题:
● “这么低的价格就算我找领导估计也批不下来,您说我怎么办?”
● “万一我们领导最终不同意,您不会怪我吧?”
● “如果您要的价格优惠我申请不下来,那么您希望我申请其他什么优惠呢?”
用提问试探反应,判断状态
很多时候沟通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销售人员自身的沟通技巧,另一方面取决于对方的情绪与状态,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询问对方“您心情好吗?”,这不符合我们的沟通习惯。这时,在进行正式沟通之前,测试对方的反应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您吃饭了吗?”
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在见面打招呼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了,也是中国人沟通时的标准开场白。奇怪的是,我们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打算请对方吃饭,为什么要问对方是否吃饭了呢?有些国外的朋友一直不理解这件事情,而且有时自己明明饿着肚子,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会回答“吃了”。
其实,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很多时候问“您吃饭了吗?”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对方的反应或者心情,进而决定后续的沟通内容与方式。后来,通过和国外的朋友交流发现,这种现象不单单中国有,欧美国家也有。
相比而言,欧美国家的人见面打招呼的问题是“How are you?”。针对这个问题,有趣的是,我们学习的标准回答是“Fine,thank you,and you?”。为什么老师不告诉我们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如何回应?我问外国朋友,如果你心情不好,那么当朋友问你“How are you?”时,你会告诉对方你心情不好吗?大部分外国朋友给予我的回答是,即使心情不好也会习惯性地回答“Fine”。由此我们可以理解,“How are you?”和“您吃饭了吗?”本质上是一样的,提问的人根本不关心你心情好不好或者吃没吃饭,回答的人往往也不会如实回答。
因此,这类问题的主要作用是测试对方的反应,有时候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回答这个问题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信息,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对方心情的好坏,以决定后续的沟通内容与方式。
销售人员除通过提问来测试客户的心情之外,还经常通过提问来测试客户的各种状态与反应。例如,在拜访客户之后,你想了解:
● 客户对我所说的内容感兴趣吗?
● 客户对于产品的评价如何?
● 客户是否有购买的意向?
如果直接去询问客户的想法,那么可能客户不会做正面的回应或者给出一些敷衍的“官方”答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提问来测试客户。“李总,就我们今天聊的内容,我回去之后给您做个方案,下周一带过来给您,您看怎么样?”,如果客户今天基本认可你,那么当你用下个动作请求来测试客户的时候,客户多半会同意,就算拒绝也会真诚地给出具体的理由,否则客户容易用相对空泛的理由拒绝你,诸如“再说吧!”“有空再说”“回头再联系”之类的托词。下面是常见的测试型问题:
● “李总,就我们今天聊的内容,我回去之后给您做个方案,下周一给您带过来,您看怎么样?”
● “胡总,我们刚刚做过一个成功案例,要不改天带您去参观一下?”
● “杨经理,您明天请示张总的时候,我能不能一起去?”
● “我要先做个技术评估,您看安排贵公司哪位工程师和我对接呢?”
● “要不,我下周带我们公司的王总过来拜访您?”
用提问投石问路,试探反应,在门店销售中应用得也非常广泛,此种方式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判断客户是真心购买还是来“打酱油”的。
本节小结
本节阐述了提问对销售人员的第四个作用:用提问投石问路,试探反应。当后续的沟通可能会导致对方不舒服时,我们可以预先通过提问为自己预留后路,降低风险。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来试探对方的反应,以判断客户当前是否满意,并且思考后续沟通该如何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