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归来

归来,又名溪穴、溪谷;为足阳明胃经的下腹部腧穴,位于脐下四寸,中极穴旁二寸;穴下内部是肠,接近膀胱。

归来主治少腹、肠和妇女生殖器病变。常用于患野和邻近取穴。临床应注意与治因、治本的腧穴配用。

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之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补,否则易于涩滞。

【治疗范围】

依其穴位的所在、针感的走向、穴下脏器、本穴功能和临床实践,归来主治少腹、肠和妇科疾病。如因气血壅滞、瘀血凝聚、寒凉所伤所致穴位所在处的少腹病,和妇科经、带、胎、产中的有关病证以及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变,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活血散滞,配艾灸,温经散寒;用补法,摄胞固脱。

2.局部取穴

用泻法,消散瘀滞;配艾灸,温阳散寒。

【主治】

痛经、经闭、月经不调、带下、产后腹痛、小腹痛、子宫脱垂、便秘、疝气(附:睾丸炎)、积聚、产后恶露不止、癥瘕、不孕症、宫外孕

亦治膀胱炎、奔豚气等。

【临床应用】

1.痛经

(1)气滞血瘀型:

因肝气不舒,气机不利,血行不畅,经行阻滞胞中而作痛。证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经色紫黑,夹有血块,乳房发胀,胸胁胀痛,呃逆易怒,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象沉弦或沉涩。针泻归来、间使、三阴交,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或针泻归来、太冲、间使,疏肝理气,行血散滞。

(2)寒湿凝滞型:

因经期淋雨,涉水感寒,过食生冷,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凝滞,血行不畅而作痛。证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经血量少,色黑有块,大便溏薄,四肢发凉,舌质边紫,舌苔白腻,脉象沉紧。泻灸归来、水道(或阿是穴),泻三阴交,温化寒湿,通经行血。

(3)气血虚弱型:

平素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生化之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亏虚,经血运行无力而致。证见经行时或经行后少腹空痛,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而质清稀,头晕心悸,面色苍白,舌淡,脉象虚弱无力。在取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的处方中,配泻本穴佐以调经行血。如经行之后,血海空虚,小腹冷痛,可艾灸归来、气海、关元,培元扶阳,散寒逐冷。

气血虚亏型和肝肾亏损型,行经之后,因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的痛经,不可取补本穴。患野施补,会影响气血的通畅。

2.经闭

取泻或泻灸本穴,祛瘀、行滞、温经、散寒,治疗寒凝、气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经闭。

(1)因饮冷受寒,寒邪客于胞宫,结于冲任,壅塞胞脉,阻其经络的寒凝型经闭。泻灸归来、关元,泻血海,温经散寒,通经行血。

(2)因情志郁结,气机不畅,胞脉阻闭,经水不得下行的气滞型经闭。取泻归来、气海、太冲,疏肝解郁,通经行血。

(3)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结,冲任不通,胞脉阻闭,经水不得下行的气滞血瘀型经闭。取泻归来、关元、太冲(或气海)、三阴交,行气逐瘀,通经行血。

(4)因寒湿之邪,客于冲任,血为寒凝,滞于血海,壅塞胞脉的寒湿凝滞型经闭。泻灸归来、阿是穴,泻三阴交,温化寒湿,通经行血。“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灵枢·禁服》),故取泻归来、阿是穴,配加艾灸。

属于血枯经闭,不可取施本穴,泻之愈致其虚。也不可施补,患野施补,会影响气机的通畅。

3.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俗称儿枕痛。取本穴用于患野和邻近取穴,治疗因寒邪乘虚入侵,气血为寒所滞的寒凝血瘀型腹痛。证见恶露过少或早完,少腹作痛,腹块坚硬,按之痛甚,面色紫黯,舌质略紫,脉象沉紧等。艾灸归来、关元,泻三阴交,温阳散寒,活血止痛。血虚体质可减三阴交。

4.子宫脱垂

本病多因气虚下陷和肾气亏虚所致。

(1)因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胞宫者,“陷者举之”,针补归来(双侧)、合谷、足三里,共奏益气升提、固摄胞宫之效。

(2)因肾气不足,不能系摄胞宫者,针补归来、气海、太溪、肾俞,共奏补益肾气、系摄胞宫之效。

5.疝气(附:睾丸炎)

取本穴治疗疝气病中的气疝和狐疝。

(1)狐疝:

证见阴囊忽大忽小,时上时下,似有物状,卧则入腹,立则入囊,如狐之出入上下往来无定,胀痛俱作。属于气虚下陷者,针补归来(患侧)、天枢(患侧)、气海、合谷,益气升提;或补归来(患侧)、合谷、足三里,泻太冲,益气升提,佐以疏肝。属于肝气郁滞者,针泻归来(患侧)、气海、太冲,疏肝理气。伴有寒滞肝脉者,上方太冲加灸;伴有阴寒内盛者,上方归来配灸,再加泻灸曲骨穴,共奏温经散寒、疏肝止痛之效。

(2)气疝:

证见阴囊肿胀偏痛,少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舌淡苔薄,脉弦,因愤怒、嚎哭、过劳而发。偏于气滞不行者,针泻归来(患侧)、曲骨、太冲,理气止痛;偏于气虚下陷者,针补归来(痛甚者改用泻法)、合谷、足三里,灸大敦,益气升提,佐以疏肝理气。

睾丸炎和疝很相似。急性,针泻归来(患侧,使针感下行)、三阴交、行间,疏肝行血,消肿止痛;慢性,针泻归来(患侧),泻灸三阴交,灸大敦、曲骨,暖肝散寒,消肿散结。

6.产后恶露不止

取泻本穴,治疗因新产之后,胞脉正虚,寒邪内侵,与血相搏,瘀血内阻,恶露不畅,淋漓不止。证见恶露量少,淋漓不止,其色时黑,夹有包块,少腹疼痛,按之痛甚,胸腹胀痛,舌质边紫,脉象沉涩或沉实有力。配泻三阴交活血祛瘀;小腹凉者,归来加针上灸。

7.癥瘕

本病是气血瘀积,痰湿凝滞而形成肿块的一种疾病。生于胞宫者则称“石瘕”,相当于子宫肌瘤;生于胞脉者则称“肠覃”,与卵巢囊肿或输卵管积水相似。针灸治疗对本病轻型者有一定疗效。轻度的卵巢囊肿和小的子宫肌瘤,临床已有不少的治愈病例。

(1)瘀血凝聚型:

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凝结,久成癥块。证见子宫渐大,较为坚硬,触及肿块无压痛,经期规律,量多有块,伴有头痛、不孕或带下量多,舌质边紫,脉象细弦等。相当于子宫肌瘤。针泻归来、关元、阿是穴(向肿块中心刺入,大者可刺二针)、三阴交,活血化瘀,消坚散结。

(2)痰湿凝滞型:

多因忧思过度,肝脾不和,痰湿凝滞,久成癥块。证见小腹偏侧肿块渐大,呈球形状,大小不一,质软不硬,按之移动,无压触痛,月经一般正常,舌润苔薄,脉象沉弦等。相当于卵巢囊肿或输卵管积水。针泻归来、阿是穴(向肿块中心刺入,大者可刺两三针)、足三里,化瘀软坚,祛痰利湿。

8.不孕症

取本穴治疗胞宫寒冷型和肝郁气滞型。

(1)胞宫寒冷型:

证见月经不正常,经行腹痛,小腹冰冷或凉痛,面色白,舌淡苔白,脉象细缓等。泻灸(针上灸)归来、石门或艾灸归来、关元、气海,温暖胞宫。

男子精液稀薄,精子活动率在50%以下的不育,不可施用上方。

(2)肝郁气滞型:

证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不畅,或痛经,经前乳房胀痛,胸胁胀满,精神抑郁,舌红苔白,脉弦等。取泻归来、太冲,三阴交先泻后补,共奏疏肝解郁、养血扶脾之效。

9.宫外孕

取泻本穴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1)气滞血瘀型:

配泻气海、阿是穴,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2)血瘀成癥型:

配泻三阴交、阿是穴通经活血,祛瘀除癥;夹寒者,归来和阿是穴加灸。

若属于血脱气竭型者,先补合谷、关元、气海,待休克期过后,再辨证取穴以治其本。

【病案举例】

例一:

温某,男,38岁,南阳市青年理发店职工。1973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

患疝气已十年之久。

现病史:

十年来右侧少腹狐疝。咳嗽、站立、行走或受惊吓时小肠脱入阴囊,平卧、休息后复原。感受寒凉,进食较快,小肠亦易脱入阴囊。伴有气短、头晕、心跳、乏力、腹胀食少、吐酸等症状,面色萎黄,脉象沉弱。1969年曾做过一次手术,术后半年复发。

既往史:

患十二指肠溃疡十二年之久,至今未愈;患肝炎已二年。

辨证:

其脉证,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失其提摄之狐疝。

治则:

益气固摄。

取穴:

针补右归来和双合谷、三阴交。隔日针治一次。十次治愈。

随访:

1973年6月25日告知在此针愈未发。

例二:

陈某,女,28岁,住南阳市七里园公社。1982年6月30日初诊。

主诉:

腹痛已七个月。

现病史:

七个月来,月经量少,质稀有血块,经前带多色白,每次行经前两胁及小腹胀痛,矢气后减轻。经后左侧少腹呈阵发性剧痛,有时腰部酸痛,早晨较重,持续两周后缓解。大便一日一至二次,小便黄热,平时易怒,遇事易于激动生气,面部色素沉着,舌质红。

妇科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活动欠佳,后倾,左侧附件增厚呈条索状。右侧正常。结婚三年不孕。诊断为“附件炎”。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辨证:

气滞血瘀型痛经。

治则:

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取穴:

针泻归来、内关、三阴交。

效果:

二诊后腹痛止;三诊治愈。

例三:

埃尔库·台斯菲亚,男,32岁,教师,埃塞俄比亚人,住克白里214号。1979年8月24日初诊。

主诉:

患便秘已十年。

刻下症:

大便困难,努责方能排出,二十四小时排便一次,排出少量干粪块。饮食减少,精神不振,气短,身困乏力,说话、行走、工作都感到疲惫无力。自觉饭后无肠蠕动。脉象细数。当地医院曾以“胃炎”治疗无效,住院后确诊为“慢性直肠结肠炎”,久治无效,特来针灸治疗。

既往史:

八岁时患阿米巴痢疾。十年前复发一次。

辨证:

依其脉证、兼证、病程和病史,系初为热毒内淫,积滞肠中,大肠传导功能失职之痢疾。此后失治,肠胃积热未除,热耗津液,便秘乃成。热秘日久,胃肠乃伤,功能失职,故出现饮食减少、大便干秘、肠蠕动减弱等症状。气短、身困乏力、精神疲惫,均为患病日久、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治则:

通便开秘。

取穴:

一诊至三诊,针泻左归来、天枢和曲骨;四诊、五诊针泻支沟、阳陵泉、丰隆;六诊至十诊,针泻左归来、天枢和曲骨。隔日针治一次。

效果:

三诊后症状有所减轻;五诊后收效不佳,故改取原来腧穴;八诊后便秘明显好转;十诊痊愈。

随访:

1979年10月18日患者带领爱人前来针治头痛,告知便秘在此针治十次痊愈。

【讨论】

1.本穴针感

针本穴,略向上方(天枢穴方向)斜刺,针感沿足阳明胃经循腹里走至天枢穴处;略向下方(气冲穴方向)斜刺,针感沿足阳明胃经循腹里走至气冲穴处;针直刺,针感多在局部,或向周围扩散;略向内或向外斜刺,针感走向同侧数寸远的范围;略向耻骨联合处横刺一寸五分至二寸,下腹部酸胀,个别向小腹及外生殖器放散。治疗疝气病,务使针感向气冲穴或阴囊处走达;治疗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等病,务使针感达于患野。

2.历代医家经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归来,治少腹奔豚,卵缩茎中痛,妇女血脏积冷,可灸五壮,针入五分”;《针灸甲乙经》载:“奔豚,卵上入痛引茎,归来主之;女子阴中寒,归来主之”;《胜玉歌》载:“小肠气痛归来治”;《备急千金要方》载:“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上述经验,对于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针泻本穴具有行气祛瘀、平冲降逆和缓解少腹控睾而痛的作用。配艾灸尚可温通经气,散寒止痛。

3.本穴位置

诸书不一,有在水道下一寸,去中行中极旁二寸;有在水道下二寸,去任脉曲骨二寸,去肾经横骨穴一寸五分。本书以位于脐下四寸,中极穴旁开二寸取刺。

4.针刺过深的原因

参见梁门一节【讨论】。

5.孕妇禁针、禁灸

参见中极一节【讨论】。

【歌括】

归来中极二寸平,温经散邪逐寒凝,

理气活血散瘀滞,刺入寸匕泻灸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