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 李世珍 李传岐
- 7376字
- 2022-04-24 10:33:40
第六节 天枢
天枢,是前人以天文方面假借星名而命名的;又名长溪、谷门、长谷、循际、循元、补元;为足阳明胃经的腹部腧穴,位于脐旁二寸,乃大肠经气聚集之处,为大肠募穴。大肠腑病多在此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检查本穴有助于鉴别大肠腑病的虚实寒热等。
依其穴下脏器、大肠募穴、针感走向、大肠功能和大肠同他脏的关系,天枢主治肠腑,特别是大肠腑和脐腹病,以及在病理上与肠腑有关的病证。本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肠腑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证候,具有一定的功效。
【治疗范围】
1.肠腑病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肠属于脾胃系统,肠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同脾胃关系较为密切。治疗肠病,有益于脾胃,治疗脾胃,有利于肠。因此,它们互为因果的病证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腑病,都属于本穴的治疗范围。
伤寒病中阳明腑证、太阴证和温病中气分证候的热结肠道型,也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2.与肠病有关的他病
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的化生,因肠病或肠胃病,致使生化气血的水谷精微不足而致的乳汁缺乏、经闭、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等,都可取施本穴以治其本。
3.局部病
本穴还治疗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如气滞血瘀、肝气郁结、阴寒内盛、寒邪内结引起的病证和“阴急则俯不伸”之腹肌挛痛等。由于针感能走达腰部,因此一些腰痛病证亦可配用本穴施治。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通肠导滞,配透天凉,可清热通便,类似枳实、枳壳、黄连、黄芩、胖大海、槟榔、大黄、番泻叶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配艾灸或烧山火,温通肠道,温散积滞,类似干姜、厚朴、丁香、枳壳、橘红、巴豆等药的功效;用补法,固涩肠道,配艾灸或烧山火,可温阳固肠,类似肉豆蔻、芡实、赤石脂、伏龙肝、五味子、诃子肉等药的功效;用艾条灸,每次艾灸五至二十分钟,能温阳逐邪。
2.局部取穴
用泻法配艾灸,温散寒积。
【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霍乱、肠伤寒、阑尾炎、便血、肠道蛔虫症、急性肠梗阻、寒疝型腹痛、腹满、腹痛、积聚、痰饮、荨麻疹、腹肌挛痛、狂证、伤寒(阳明腑证)、疳积。
亦治急性胰腺炎、腰痛、头痛、眩晕、经闭、月经不调、乳汁缺乏等。
【临床应用】
1.泄泻
大肠募穴是治疗泄泻的常用穴,寒湿、湿热、食积、脾虚、气滞和肾虚泄泻,均可取施。其具体分型配治腧穴方法,参见足三里和上巨虚等节“泄泻”。
2.痢疾
(1)寒湿痢:
泻天枢、阴陵泉,艾灸神阙,或艾灸天枢、水分、神阙,泻上巨虚,温化寒湿,通肠止痢。若兼食滞者,泻灸足三里、阴陵泉,泻天枢,温化寒湿,消食导滞。
(2)湿热痢:
针泻天枢、阴陵泉、上巨虚,清化湿热,通肠止痢。热胜于湿者,阴陵泉或天枢配透天凉;热伤气分者,加泻合谷;热伤血分者,加泻三阴交或血海。若兼食滞者,针泻天枢、阴陵泉、足三里,清利湿热,消导积滞,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
(3)虚寒痢:
补灸天枢(或先少泻后多补)、关元,补上巨虚,温补下元,涩肠止痢;或补灸天枢,灸神阙,补足三里,补虚温中,涩肠固脱,类似真人养脏汤之效。如恐涩肠太过,天枢穴改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
(4)休息痢:
针泻天枢,灸神阙,补阴陵泉或脾俞,温补脾土,佐以化滞通肠。发病时,针泻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或泻天枢、上巨虚,灸神阙,以治其标;休止期,补灸天枢,补足三里,灸神阙,以治其本。
(5)噤口痢:
浊邪上干,胃气上逆所致者,针泻天枢、公孙、内关,和胃降逆,通肠祛浊。寒凉伤胃,胃气上逆所致者,泻灸天枢、中脘,泻公孙或足三里,温通肠腑,暖胃降逆。《伤寒论》372条说:“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和《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所说的:“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可针泻天枢、三阴交,均配透天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类似白头翁汤之效。
3.便秘
本病是大肠传导和排泄功能失常的病证,大肠募穴为其常用穴。
(1)气虚不运之虚秘,针泻天枢,补合谷、足三里,益气通便。
(2)血虚津少之虚秘,泻天枢补复溜、三阴交或血海,补益津血,润肠通便。
(3)阳虚内寒之冷秘,泻灸天枢、下脘、上巨虚,温通开秘。
(4)气阻不畅之气秘,针泻天枢、气海、太冲,理气通便。
(5)阳明热盛,肠胃热结之热秘,泻天枢、中脘、足三里,攻下热结,或泻天枢、合谷、内庭,清热通便。
(6)肠腑燥热之热秘,针泻天枢、支沟、上巨虚(配透天凉),清肠腑通大便。
(7)食滞闭阻之食秘,针泻天枢、中脘、足三里,消食导滞,攻下通便。
(8)肺气不降之便秘,泻天枢、尺泽,降气通便,如效力不足者加泻上巨虚。
凡使用《伤寒论》大承气汤泄腑热攻燥结,急下存阴者,均可取泻天枢、中脘、足三里治之。
取本穴,虚秘误泻,实秘误补,最易造成虚虚实实之弊,临床应特别注意。
4.霍乱
(1)寒湿秽浊,阻滞中焦:艾灸天枢、中脘、神阙,振奋中阳,温化寒湿;或泻灸天枢、中脘,艾灸关元、神阙,温阳散寒,祛湿化浊。兼表证者,加泻大椎以解表。
(2)湿热秽浊,郁遏中焦:针泻天枢、中脘、阴陵泉,点刺曲泽或委中放血,清化湿热,逐秽化浊。
(3)宿食停滞,肠胃不和:针泻天枢、中脘,点刺四缝穴,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4)暑湿秽浊,壅遏中焦。针泻天枢、中脘、公孙,曲泽或委中放血,畅中宣壅,开闭逐邪。
(5)中阳不振,脾胃虚寒:泻灸天枢、中脘,足三里和阴陵泉先少泻后多补,或泻灸天枢、中脘,针补脾俞、胃俞,温中散寒,补益脾胃。
《灵枢·五乱》篇所说的:“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清浊混淆,吐泻交作的霍乱,取泻足太阴经的阴陵泉或太白,和足阳明经的天枢穴。若无效者,可取泻足阳明经合土穴足三里,斡旋中焦,通肠和胃。
5.急性肠梗阻
由于肠腑气机不通,通降失常,大肠不运则便闭,不通则腹痛,气滞则腹胀,气逆则呕吐,出现闭、痛、胀、呕四大特征。大肠募穴为其常用穴,施用泻法,疏通肠腑,可配取于以下不同病理类型的治则处方中。
(1)瘀阻气滞型:
多见于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因手术后瘀血阻滞,肠道不通所致。配泻三阴交、气海或阿是穴,理气祛瘀,宽肠通降。
(2)食积阻滞型:
因久饥过饱,或饱食后劳动过猛,或年老贪食不易消化食物所致。多见于早期肠扭转或单纯性肠梗阻。配泻足三里、中脘,消食导滞,攻下通便,类似大承气汤之效。
(3)腑气闭结型:
因癔病或外伤、炎症、腹部手术后肠麻痹引起,多见于动力性肠梗阻。配泻公孙、下脘,开结通腑;偏于虚,配泻上巨虚,补合谷,益气通导;偏于寒,泻灸天枢、阿是穴,泻足三里或上巨虚;属于热,配泻公孙、内庭或解溪。癔病引起者配泻内关,并配合暗示疗法。
(4)虫积阻滞型:
因蛔虫团、粪便团或成团的食物残渣阻塞肠道所致,多见于不完全性肠梗阻。配泻关元、太冲,点刺四缝穴,消导积滞,驱蛔通肠。或配泻下脘、公孙,导滞通便。
本病针灸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至少可缓解症状。同其他疗法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6.寒疝型腹痛、腹满
尤在泾指出:“疝者痛也,不特睾丸肿痛为疝,即腹中攻击作痛,按引上下者,亦得名称疝。所以昔贤有腹中之疝与睾丸之疝之说。”此处之寒疝型腹痛和腹满,是指《金匮要略》中寒疝和腹满而言。取施位于脐旁二寸的天枢穴,用于患野和邻近取穴。
(1)《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属于脾胃阳虚的寒疝证治。可泻灸天枢、中脘,灸神阙,散寒止呕,温经止痛;或泻灸天枢、下脘或中脘,泻公孙,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2)《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属于发作性寒疝的证治。针灸宜泻灸天枢,灸神阙,祛寒止痛。
(3)《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属于感受风冷引起的腹痛和误下后的变证。宜灸天枢、下脘(或水分)、神阙,温阳逐邪;或泻灸天枢、下脘(或水分),灸神阙,温阳散寒,逐邪通便。若误用苦寒攻下,风冷不去,阳气更伤,脾胃阳气更虚,而致寒气上逆而呕逆,或寒凝不散,聚于心下,心下痞者,宜取他穴施治。
(4)《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属于血虚而寒的寒疝腹痛,多见于妇人产后血虚受寒引起。可灸天枢、神阙、气海或阿是穴,温阳散寒补虚。
(5)《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属于中气虚弱,寒邪犯脾,里虚泄泻。中气虚弱之人,中寒之后,寒邪内犯太阴,里虚而泄泻。“此人肚中寒”,下利更伤阳气,阴阳不和,不能逐邪外出,所以“欲嚏不能”。宜泻灸天枢,灸神阙,温阳益脾,散寒止泻。
(6)《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属于虚寒腹满的治则。虚证腹满是寒气为病,气聚则满,气散则减,聚散无定,故腹满时减。当用温药治疗虚寒腹满。针灸治疗,宜灸天枢、神阙、中脘或下脘,温腑扶阳。
(7)《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的“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属于腹满里实急用攻下的证治。宜取泻天枢、足三里、中脘,攻下里实。
7.痰饮
取刺大肠募穴,用于治疗饮留胃肠。
(1)因脾肾阳虚,运化失职,饮留胃肠所致者,泻灸天枢、下脘(或中脘),补关元,灸神阙,温肾益脾,化饮行水。
(2)《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属中阳不足,水饮内停,饮留胃肠之痰饮证。宜泻灸天枢、中脘,艾灸神阙、水分,温阳益脾,化饮逐水。
8.荨麻疹
取本穴,主治肠胃实热,兼有腹痛,或便秘、泄泻者。证见疹块发红,皮肤灼热、瘙痒不绝,受风尤甚,伴有胃中嘈杂、肚腹疼痛,或烦热口干、大便秘结等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滑或弦滑而数等。针泻天枢、中脘、合谷、三阴交,共奏祛风散邪、通腑泄热之效。属于阳明热盛,风邪束表者,针泻天枢、足三里、合谷或曲池,解表通里,表里双解。
9.腹肌挛痛
参见梁门一节“腹肌挛痛”。
【病案举例】
例一:
董某,男,37岁,南阳县王村公社,董营大队董营村社员。1969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
患痢疾已两年。
现病史:
两年来痢疾反复发作,发作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一日大便约五次,饮食减少,身体瘦弱,小便黄赤,口渴,舌绛苔薄白,脉象沉数。近几天夜间牙痛。
辨证:
属厥阴热痢,白头翁汤证。
治则:
清热利湿,行血散滞。
取穴:
针泻天枢、三阴交,均配透天凉。隔日针刺一次,共针治三次痊愈。
随访:
嗣后患者母亲针治郁证,告知其儿痢疾在此三次针愈。
按:
《伤寒论》370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而本例亦见“热利下重”和口渴、腹痛、舌绛等,应属厥阴热利证,亦当用白头翁汤治之。故针泻天枢配透天凉,以清大肠湿热,取泻血证要穴、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配透天凉,凉血行血散滞,二穴配伍,类似白头翁汤之效。
例二:
姚某,女,10个月,南阳地区人民医院职工家属。1971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代述):
泄泻已六天。
现病史:
数月来,每因饮食所伤而泄泻。此次泄泻又因饮食所伤而复发。大便一日十数次,腹痛即泻,喷射而下,泻后痛减,便黄臭秽,粪便稀薄,夹杂奶瓣和黏液,腹胀肠鸣,噫奶不食,肛门红赤微肿,溲黄短少。舌尖红赤溃烂,指纹粗紫,体温38℃,呈脱水状,精神不振。
此次泄泻,曾服儿茶散和中药消积利湿剂数付,并输10%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钠等液体,均无效果。
辨证:
饮食所伤,食阻肠胃,传化失常之小儿泄泻。食滞肠胃,传化失常,则腹胀肠鸣,腹痛即泻,噫奶不食。宿食停滞,蕴结肠腑,则便黄稀薄,烙肛气秽,肛门赤痛。清浊不分,大便稀薄;内热炽盛,则溲黄短少。热邪内盛则发热。舌尖溃烂,舌质赤红,指纹粗紫,均属内热之象。
诊断:
小儿泄泻(食滞型)。
治则:
泻热消食导滞。
取穴:
针泻天枢、足三里。
效果:
一诊后泄泻和腹胀减轻,体温降至37℃。二诊治愈。
随访:
针后两个月来泄泻未复发。
例三:
李某,男,26岁,许昌汽车修配厂职工。1965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
患痢疾年余。
现病史:
1964年始患痢疾,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此后每日大便三至四次,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以白色黏冻为多见,左侧下腹部经常疼痛,时轻时重。每在生气后耳鸣,右侧胁肋痛。肛门发痒,遗精每周一至两次。身体瘦弱,面色青黄,舌边嫩红,脉象沉数略弦。
曾在某医学院、某地区人民医院治疗,有所减轻,但停药则复原。曾诊断为:慢性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
辨证:
湿热郁滞肠道,气血被阻,传导障碍,故出现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湿热蕴蒸,腑气阻滞,气血凝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脓血;病毒损及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故左侧下腹部经常疼痛,时轻时重;脉象沉数,属内热之象。
诊断:
痢疾(湿热型)。
治则:
清热化湿,宽肠导滞。
取穴:
一、四、五诊,针泻天枢、大巨(左)、足三里,均配透天凉;二、三诊,上方加泻太冲,配透天凉,凉感达于胁部。其天枢、大巨穴凉感达于局部,足三里凉感沿本经上行,达于天枢穴处。
效果:
一诊后,七天未腹痛,里急后重和下痢均未出现,大便一日两次;三诊后,因吃冰糕后腹痛,便次增多,便带黏液,里急后重;四诊后,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黏液白冻均愈;五诊痊愈。
随访:
1965年6月15日患者委托本单位同志前来转告痢疾针愈。
【腧穴功能鉴别】
1.天枢与大肠俞功能比较
二者都是治疗肠腑病的要穴,其功能比较,详见大肠俞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2.天枢与上巨虚、大肠俞功能比较
肠腑虚寒或寒邪凝滞肠腑的病证,泻灸天枢穴,温肠散寒导滞,直达病所,较泻灸上巨虚、大肠俞效速效良。
【腧穴配伍】
1.天枢与大肠俞配伍
详见大肠俞一节【腧穴配伍】。
2.天枢与上巨虚配伍
称谓“合募配穴法”。详见上巨虚一节【腧穴配伍】。
3.针泻天枢
配泻足三里、阴陵泉,类似枳实导滞丸(李东垣方)之效;配泻三阴交均配透天凉,类似白头翁汤(张仲景方)之效;配泻合谷、上巨虚,清热通便,止泻、止痢;配泻中脘、公孙,开结导滞,宽肠和胃;配泻下脘、中极、上巨虚,或配泻阴陵泉、上巨虚,清化湿热,通肠止痢、止泻;配泻气海、间使,理气散滞通便。
4.泻灸天枢
配泻灸中脘,泻公孙,温通肠腑,暖胃降逆;配灸神阙,泻阴陵泉,或灸天枢、神阙、水分,温化寒湿,止泻止痢。
5.补天枢
配补气海、合谷,益气通便、益气固肠;配补合谷、上巨虚或大肠俞,益气涩肠;配补合谷、足三里,补中益气,涩肠固脱,类似补中益气汤加减之效;配补阴陵泉、太溪,补益脾肾,涩肠止泻。
6.补灸天枢
配灸神阙,补足三里,类似真人养脏汤(罗谦甫方)之效;配补灸关元,灸神阙,温补下元,涩肠止泻、止痢;配灸神阙,补上巨虚或大肠俞,补虚温中,涩肠固脱。
7.针泻天枢、中脘、足三里
类似大承气汤(《伤寒论》方)之效。凡适用大承气汤及其加减治疗的病证,均可取此三穴或加减腧穴施治。如阳明热盛引起的狂证,而兼见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取此三穴荡涤秽浊,清泄肠胃实火;阳明腑实证所引起的痉病,减中脘加泻内庭,攻下泄热;厥证中的食厥,加刺四缝穴,通腑攻下,消导食滞;便秘中的冷秘,减中脘加灸神阙、天枢,温通开秘。
【讨论】
1.本穴针感
(1)略向上方肋部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不容穴处;略向下方水道穴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水道、归来穴处;针直刺,则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略向内侧或外侧斜刺,其针感走向同侧数寸远处。其针刺的方向与针感的走向,根据不同部位和病证而定。如针治寒湿、气滞性腰痛,针直刺(前者配烧山火),使针感直达腰部,其效方良。
(2)针刺感觉的迟敏、针下肌肉的松紧、艾灸热感的迟速,有助于鉴别肠腑疾病的虚实寒热。
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下肌肉涩滞多属实,疏松多属虚;艾灸温热感迟缓多寒,灵敏多属热。
2.经旨浅识
(1)《灵枢·玉版》篇指出:“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其取穴治疗,参见关元一节“经旨浅识”。
(2)《标幽赋》载:“虚损天枢可取”。天枢是治疗肠病的要穴,因肠病引起的虚损,均可配取本穴,调理肠腑功能。肠腑功能正常,虚损证候相应治愈。
(3)《灵枢·厥病》篇中说:“肠中有虫瘕及蛟蛕……心肠痛,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可见古人就有用针刺治疗虫病的方法。现在对于蛔虫性肠梗阻、肠道蛔虫症,针泻天枢、关元、太冲,或天枢、四缝穴、下脘或上巨虚、百虫窝等穴驱蛔止痛。
3.临床见闻
(1)著者十八岁那年,与同岁表弟闲玩试针,用24号三寸毫针刺入左侧天枢穴二寸多深,捻泻几次,留针十五分钟。自进针至出针,表弟四肢舞动不让捻针和留针。拔针后,左侧天枢穴处隐疼两天,余无异常。
(2)腹痛、腹胀等肠腑实证,取本穴(或下脘)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疏松者,收效则佳。
(3)脏腑与背俞、腹募穴气相通应。当病邪侵袭脏腑,俞募穴则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可在相应部位施行针灸治疗。如肠腑病变,多在天枢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可在天枢穴针灸施治。天枢穴(或下脘)处的压痛和寒热反应,有助于鉴别肠腑疾病的虚实寒热,如拒按多属实;喜按多属虚;畏寒喜暖,得暖则舒多属寒;恶热喜凉,得凉则舒多属热。此异常反应,随病情的减轻、治愈而减缓、消失。
4.孕妇禁针、禁灸
参见下脘一节【讨论】。
5.五脏六腑俞募穴的临床应用
五脏病取背部俞穴施治,对改善该脏功能,消除该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证候群,在整体疗法中收效较好,多用于慢性病,如阴性病证的脏证、虚证、寒证。六腑病取腹部的募穴施治,对改善该腑功能和通畅该腑壅滞、浊气,收效较良,多用于急性病,如阳性病的腑证、实证、热证。
6.本穴多用泻法之由
大肠为传化之府,泻而不藏,以通降为顺,滞塞上逆为病。肠宜通降祛浊。肠病多实证或虚中夹实证;他病及肠,肠病亦多实;肠腑虚中夹实证,泻之“邪祛正自安”,施补易致涩滞,影响气机的通畅;患野取穴的病证亦多实,因此,取本穴多用泻法。肠腑虚证,多与脾阳不振或脾胃阳虚、运化失职有关,在温补脾阳、健脾益气的同时方可配补或补灸本穴,涩固肠道,温健肠腑。
【歌括】
天枢脐旁二寸平,大肠募穴医肠明,
通肠祛浊散壅滞,温通肠腑逐寒凝,
涩固肠道宜补灸,二寸针刺泻法灵,
芩连枳朴泻大海,芡诃豆蔻赤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