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下关

下关,是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的,亦是与上关相对而言。“关”,是指颧骨弓,位于“关”之上者,名曰“上关”;位于“关”之下者,名曰“下关”。它是足阳明经的面部腧穴,又是足阳明、足少阳经的交会穴。

下关是患野取穴,是主治穴位所在处和邻近处病变的常用穴。

【治疗范围】

足阳明之脉,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此二脉交会于本穴。位于耳前颧骨弓的下关穴,其针感能扩散至耳区、颞颌关节、上下齿等处。依其穴位的所在、针感的走向和经脉的循行,它主治穴位所在处和邻近病变。

下关是手阳明、少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的经筋所过之处,又是足阳明经之筋所结之处,“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痿论》)。下关穴处的经筋拘急或弛缓所出现的下颌关节脱位、咬肌痉挛、牙关紧闭等,都可取刺本穴。

【功能】

局部取穴

用泻法,祛邪散滞,舒筋活络;配透天凉,消散郁热;配艾灸或烧山火,有温散风寒、舒筋活络之效;用补法,有壮筋补虚、强健关节之功。

【主治】

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齿痛、中耳炎。

【临床应用】

1.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

此病多由下颌关节韧带松弛,偶因呵欠、大笑、喷嚏、叫号,或咀嚼硬食,或风寒外袭等诱因而脱位。如不及时治疗以固其本,易于形成习惯性脱位。复位后针灸,以治其本,预防复发。取施本穴,虚补实泻,寒配艾灸,以收强壮局部经筋、温散局部风寒、健固下颌关节之效。作为患野腧穴的下关,常配取于以下处方中,标本兼治。

(1)属于风寒外袭,经脉失畅者,针泻下关、颊车加灸,疏散风寒,温经活络;或灸下关、颊车,温散寒邪。

(2)属于单纯性韧带松弛而脱位者,针补下关、颊车、耳门或听会,壮筋补虚,健固关节;或针补下关,配补手阳明经的合谷穴和足阳明经的足三里,既收益气之效,又收健筋补虚之功。

(3)经筋赖于经络灌渗精津气血,以维持正常的活动。若属气血亏虚,经筋亏损者,针补下关、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强壮经筋,坚固关节;属于精血不足,经筋失养者,针补下关、三阴交、太溪,补益精血,强壮经筋,坚固关节。

2.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多出现于痉病、破伤风、中风闭证、厥证、癔病等病中,亦有因其他原因而单独出现者。取泻本穴直达病所,开关通络,常与颊车或翳风等穴配治,配取于以下治则处方中。

出现在破伤风病中,配泻合谷、太冲、大椎,息风解痉,开关通络;出现在中风闭证中,配泻合谷、人中,点刺手十二井穴出血,宣窍启闭,开关通络;出现在暴怒伤肝的气厥病中,配泻内关(或间使)、人中,理气开窍,开关通络。

3.下颌关节炎

患野取穴直达病所,取泻本穴寒配艾灸,热配透天凉,具有祛邪散滞、活络止痛之效。张口痛窜于耳者,配泻耳门;痛窜于曲颊处者,配泻颊车。属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者,泻灸下关、颊车,温散寒湿,通络止痛。属于郁热蕴结,经脉不畅所致者,取泻下关、颊车、耳门或加泻合谷或曲池,清热散邪,通络止痛。

4.三叉神经痛

取泻本穴,主治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痛。前者,痛点多在眶下窝点、颧骨点,间或在上唇、上唇槽及腭。取泻本穴,针直刺寸余深(或配透天凉,使针感走向耳前、颧骨区),配泻局部腧穴的颧髎、迎香或四白等穴,通经活络,祛邪止痛。后者,痛点在颐部、下颌部、颊黏膜、下齿槽突、舌、外耳部,病邪多侵犯下齿槽神经,取泻本穴,针略向前下方斜刺,使针感走向曲颊部或下齿槽部,配泻局部的颊车、翳风或阿是穴,通经活络,祛邪止痛。

属于阳明热盛、热盛风动、痰火上扰、肝胃之火上攻、风热外袭、肝胆火旺循经上扰、阴虚肝旺等类型者,其患野取穴分别与清泄阳明郁热(针泻合谷、内庭)、清热息风(针泻合谷、太冲或风池)、清降痰火(针泻丰隆、内庭)、清泻肝胃之火(针泻行间、内庭)、祛风清热解毒(针泻曲池、外关或风池)、清降胆火(针泻丘墟配透天凉)、育阴清肝(针泻行间补复溜)等辨证取穴配治。

5.面神经麻痹

这里是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而言。本穴是主治耳前、颧骨及其下部经筋失灵不可少的腧穴,虚补实泻,风寒配艾灸,使针感走向面颊部,可收祛邪散滞、舒筋活络和壮筋补虚之效。采取患野取穴的局部疗法,常规治疗,多与太阳、颊车、地仓等配伍。若遗留皱眉活动失灵者,加阳白;上下唇活动失灵者,加人中、承浆;若出现耳后痛者,加泻翳风;伴见胆经火旺,循经上扰,足少阳经侧头痛,痛向颞侧者,加泻风池;人中沟歪斜并见流涎者,加人中。筋脉弛缓者施用补法;筋脉拘急或伴有轻度痉挛者,施用泻法;由拘急转向弛缓者,可用先泻后补之法;由弛缓趋于正常者,仍用补法。

(1)属于风热型者,针泻曲池(或合谷),配泻面部有关腧穴,同时或相间施治以收疏风清热、舒筋祛邪之效。

(2)属于风寒型者,针泻曲池、太阳、下关(加灸)、颊车(加灸),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3)属于气血两亏型者,针补合谷、三阴交或血海,配补面部有关腧穴,同时或相间施治,以收补益气血、健壮筋脉之效。如果本虚标实者,面部腧穴施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

(4)属于阳明热盛型者,针泻合谷、内庭或解溪,配泻面部有关腧穴,同时或相间施治,以收清宣阳明、舒筋散邪之效。

(5)属于肝风内动型者,针泻太冲、丘墟、风池,配泻面部有关腧穴,二者相间施治,以收平肝息风、舒筋活络之效。

(6)属于血虚受风型者,针补三阴交、血海或膈俞,配泻或配补面部有关腧穴,以收补益营血、壮筋补虚和舒筋活络之效。

(7)属于胆经火旺,循经上扰者,针泻风池、丘墟,配泻面部有关腧穴,以收清胆泻火、舒筋祛邪之效。

(8)属于中耳炎继发者,患野取穴,针泻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等穴,必须重视配泻翳风、耳门(或听会或听宫),或配泻丘墟、外关;因乳突炎而继发者,患野取穴,针泻下关、太阳、颊车、四白等穴,必须重视配泻风池、翳风或丘墟,否则收效缓慢或不良。

(9)属于中气不足型者,针补合谷、足三里,配补面部有关腧穴,同时或交替施治,以收补益中气、健壮筋脉之效。

另外,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但患野取穴,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先祛其邪,后扶其正;患病日久,面部经筋拘急,或患者自觉面部发紧者,患野取穴,仍须用泻法,以祛邪舒筋活络为主,然后扶正,否则易致邪闭而难愈。

针治本病,不可把“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玉龙歌》),理解为左侧斜取泻右侧的面部腧穴,右侧斜取泻左侧的面部腧穴。应该理解为向右侧取左侧的面部腧穴,向左侧取右侧的面部腧穴。再者,口眼斜并不是都用泻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施用泻法或补法,或先泻后补之法。

【病案举例】

例一:

王某,男,68岁,住新野县尚庄公社王大桥大队王大桥村。1975年12月10日初诊。

主诉:

左侧面部疼痛三个月,原因不明。

刻下症:

左侧面部疼痛,自鼻翼部呈阵发性灼热跳痛,并向左侧颞部、眼眶部放射,一日痛作十至数十次,一次数分钟即可自行缓解。面红,脉数。

诊断:

三叉神经痛。

治则:

宣散邪热,通络止痛。

取穴:

针泻左侧下关、太阳、颧髎。隔一至三日针治一次。

效果:

二诊后阵发性疼痛减轻;五诊后疼痛不明显;六诊治愈。

随访:

1976年10月随访治愈未发。

例二:

韩某,男,33岁,南阳地区汽车制造厂职工。1970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

两侧下颌关节痛十六年。

刻下症:

两侧下颌关节疼痛微肿,咀嚼张口、打呵欠时下颌关节发响,口不能张大,咀嚼困难,按压局部困痛,说话、嘻笑时口角向左侧轻度斜,与气候变化无关。河南医学院和我院口腔科诊断为“风湿性下颌关节炎”。

诊断:

下颌关节炎。

治则:

祛邪活络止痛。

取穴:

针泻下关、听宫,个别诊次听宫改为颊车。隔一至二日针治一次。

效果:

五诊后下颌关节疼痛减轻,活动时关节无响声,口能张大;七诊后咀嚼活动正常;九诊后张口能容二指;十三诊治愈。

随访:

治愈未复发。

例三:

韩某,女,34岁,南阳市力车厂职工。1965年6月26日初诊。

主诉:

九年来下颌关节经常脱位,近几年病情加重。

现病史:

近几年来,下颌关节每因呵欠即易于脱臼,冬季一日脱臼十数次,夏季一日三至六次,左重于右。咀嚼无力,患野无压痛。每次脱臼后,患者均可自己用手复位。

辨证:

此系寒邪所客,筋脉弛缓,关节不固之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

治则:

温阳散寒,壮筋补虚。

治疗:

初诊(26日),针左下关、颊车,用先泻后补之法,针后用温灸器灸局部;二诊(28日),一诊针后两天未脱臼,昨天晚上脱臼五次,治疗同上;三诊(7月1日),左侧下颌关节咀嚼有力,针补左下关、颊车,针后温灸器灸;四诊(6日),三诊后至今未脱位,咀嚼有力,打呵欠已不脱臼,治疗同上;五诊(26日),巩固疗效,治疗同上。

随访:

治愈未复发。

【腧穴功能鉴别】

下关与颊车功能比较

参见颊车一节【腧穴功能鉴别】。

【腧穴配伍】

下关是治疗穴位所在处和邻近处病变的常用穴,临床上多与患野的颊车、耳门、颧髎、太阳等穴配治。手足阳明之脉,循行于面部,故循经取穴又多与手足阳明经肘膝以下有关腧穴如曲池、合谷、内庭、解溪、陷谷等配伍,患野与循经取穴配治。

【讨论】

1.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

针直刺或略向鼻尖及上唇斜刺一寸五分,针感走向耳前、上齿槽及颞部,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及面肌痉挛、上齿痛等;略向前或后方斜刺,针感走向整个颞颌部及耳前部,用于治疗下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等;略向颊车方向斜刺一寸五分至二寸,针感走向颊部及下齿槽部,用于治疗咬肌痉挛、下齿痛等。

2.本穴禁灸

有书记载,本穴“禁灸”“不宜灸”“不可灸”。临床上除不可用化脓灸、瘢痕灸,恐影响面容之外,凡因虚寒、风寒所致的病证,都可以施用艾灸,或艾条、艾炷针上灸。本穴艾灸与否,取决于病情。如《针灸甲乙经》的“灸三壮,耳中有干挺抵,不可灸。”《外台秘要》的“耳中有干底,聤耳有脓,不可灸之”和《千金翼方》的“治久风卒风,缓急诸风,次灸下关”也正是如此。

3.取穴体位

《针灸甲乙经》说本穴:“合口有孔,张口即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说:“下关……其穴侧卧闭口取之”,《灵枢·本输》篇说:“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灵枢·本输》篇张志聪注:“欠,撮口出气也;呿,大张口貌,下关足阳明经穴,必合口乃得,故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就是说针刺下关穴,合口有空,开口则闭,应合口取之。

4.重视辨证

本穴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证。局部病证既有虚实寒热之殊,又与整体功能状态密切关联。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和病理类型辨证取穴,施用不同手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歌括】

下关耳前颧弓下,舒筋活络病邪拔,

消散郁热祛邪滞,壮筋补虚效如拿,

虚补实泻寸余刺,善疗颌颊及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