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 李世珍 李传岐
- 5260字
- 2022-04-24 10:33:37
第二节 中府
中府,因是中气府聚之处而得名;又名膺中俞、膺俞、膺中、肺募、龙颔穴。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手足太阴经的交会穴,位于胸前壁之外上方,穴下与肺脏接近,为肺之经气聚积之处,故称肺之募穴。肺脏病证,多在此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检查该穴,有助于诊断。
依其穴位的所在、肺之募穴及肺之生理、病理,本穴是主治胸部,尤其是肺部疾患的常用穴。
【治疗范围】
1.肺脏病证
寒邪犯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邪热伤肺,以致肺失宣降,气机失常所表现的病证,属本穴的治疗范围。久病气虚,劳伤过度或久咳损伤肺气,致使肺气不足之肺虚证,取补肺之募穴、手足太阴经会穴中府,亦有一定的疗效。
2.局部病证
采取患野取穴的局部疗法,治疗由心血瘀阻或外伤引起的胸痛,以及与肺有关的胸痛、胸膺痛、肩背痛等。由肺引起的胸痛,治肺则胸痛可解,治疗胸痛亦有益于肺,能发挥双重作用。
【功能】
1.辨证取穴
用泻法,宣肺利气;用补法,补益肺气。
2.局部取穴
用泻法,通畅胸络;用泻法配艾灸,有温肺散邪、温通经络之功。
【主治】
咳嗽、肺痨、喘证、哮证、肺炎、胸痛、胸膺痛、肩背痛、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痹。
【临床应用】
1.咳嗽
取位于胸膺部外上方的中府穴,用以清肺宣肺、疏理肺气,并治疗咳引胸痛和穴位所在处有压痛者。
(1)风寒外束,肺失宣降:
证见喉痒咳嗽,痰涎清薄,鼻塞流涕,语声重浊,或兼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取泻中府、风门、大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2)风热犯肺,肺失宣畅:
证见咳嗽不爽,咳痰黏稠,身热,咽痛口渴,或见恶风头痛,汗出,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取泻中府、风池、合谷或曲池;或取泻中府、风门、尺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燥热伤肺,肺失清润:
证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咳甚胸痛,鼻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薄黄少津,脉象数大。偏于阴虚者,取泻中府、内庭,补复溜,清热生津,润燥救肺;偏于肺热者,上方减复溜加泻尺泽,清肺镇咳。
(4)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证见气逆作咳,咳引胁痛,痰质稠浓,面红喉干,心烦口渴,舌边质红,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取泻中府、行间、尺泽,平肝泻火,清肺降逆。
2.喘证
取本穴宣肺以治实喘,补肺以治虚喘。
(1)风寒束肺,卫表被遏,肺气壅实,不得宣降而气逆的实喘。正如《灵枢·五邪》篇所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傍”。针泻大椎、肺俞、中府,宣肺解表,理气平喘;或泻灸肺俞、中府,泻列缺,疏卫解表,温肺平喘。
(2)痰浊壅肺,肺失宣降的实喘。针泻中府、丰隆、尺泽,降痰祛浊,宣利肺气;或针泻中府、天突、丰隆,降逆化痰,利气平喘。
(3)肺气虚弱,气无所主的虚喘。取补中府、太渊(或肺俞)、合谷,补益肺气,固表止喘。
下元虚亏,肾不纳气的虚喘,治宜纳气归肾,不可配补本穴。虚喘而见足冷头汗,如油如珠,喘急鼻煽,张口抬肩,胸前高起,面赤躁扰,脉象浮大无根者,是为下虚上盛,阴阳离决,孤阳浮越,冲气上逆之危脱证候。急补气海、关元、神门,回阳救逆,益气复脉。
3.哮证
(1)寒痰渍肺,气道受阻:
证见喘息频作,喉中哮鸣,咳痰清稀,呈泡沫状,胸膈满闷,闷塞如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面青肢冷,舌质淡白,舌苔白滑,脉象浮紧。泻灸中府、膻中(或肺俞),泻丰隆或天突,温肺散寒,豁痰利气。
(2)痰热犯肺,气道不利:
证见呼吸急促,气粗撷胸,咳呛阵作,喉中哮鸣,咳痰黄稠,胸膈烦闷,溲黄便秘,口渴喜饮,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取泻中府、尺泽、丰隆或天突,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4.胸痛、胸膺痛、肩背痛
(1)“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明肺病能影响肺部周围的肩背部而发生疼痛。肺脏病变反映于胸廓体表,表现为胸、胸膺、肩背部疼痛,或咳引胸痛,胸痛连背,背痛连胸,咳引肩背作痛等症状。患野取泻本穴,可收通经活络、利气止痛之效。配泻肺俞,前后相应,对于胸、背疼痛收效更良。取泻中府、肺俞,俞募相配,辨证取穴,整体治疗,不仅肺疾患治愈,胸廓症状也相应得以缓解。
(2)因瘀血留着者,针泻中府、三阴交、阿是穴,行血祛瘀,通络止痛;因气滞血瘀者,取泻中府、间使、三阴交,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因肝气郁滞者,针泻中府、期门、阿是穴,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5.心绞痛、心肌梗死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以反应点配穴,取泻近于心脏左侧的中府穴,用于治疗所出现的胸闷憋痛、胸闷不舒、心前区痛,或有压痛等症状,可收通络利气之效。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配取在有关治则处方中。
(1)胸阳不振,心脉闭阻所致者,证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夜寐不安,畏寒肢冷,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自汗出,舌淡胖嫩,舌苔白腻或白润,脉象沉缓或结代等。泻灸中府、膻中,泻神门或内关,温心阳,通脉络。
(2)气滞血瘀,气机不畅,心脉受阻所致者,证见阵发性心痛,胸部刺痛,痛引肩背,胸闷气短,舌质暗,舌边尖有瘀点,脉象沉涩或结等。取泻中府、内关、心俞,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6.胸痹
取泻或泻灸中府,用以开胸利气、温通胸络、祛痰散结,多用于患野或邻近取穴。
(1)寒邪侵袭,阴寒内盛,痹阻胸络,气机不畅所致者,泻灸中府、膻中、阿是穴,温阳散寒,通络开痹。
(2)痰湿内蕴,上犯胸间,气机失畅,胸络痹阻所致者,泻灸中府、丰隆、膻中或阿是穴,温化痰湿,利气通络。
胸阳不振,痰涎壅塞,气机不利,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之胸痹。可泻灸中府、肺俞、膻中,针泻丰隆或列缺,通阳散结,祛痰逐饮。
(3)寒湿留着,阴乘阳位,胸络阻滞,气机不畅所致者,泻灸中府、膻中、阿是穴,温化寒湿,开胸利气。
(4)《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说:“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复见“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之症。是因病势扩展到胃脘及两胁之间,胁下之气逆而上冲,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之。宜泻公孙,泻灸中府、膻中,通阳开结,泄满降逆。
【病案举例】
例一:
王某,女,37岁,住南阳县吴集公社。1970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
胸膺痛已十五天,因劳伤而得。
刻下症:
左侧胸膺、肩、肩胛疼痛,举臂、深呼吸、持物均痛剧,活动受限,患野不红肿,左侧中府、曲垣穴压痛明显,咳嗽。因内服七厘散及散气药过多,又出现气短不接续,倦怠乏力。舌质红,脉象沉弱。
辨证:
劳伤筋脉,经络阻滞,气机不利之胸膺、肩胛疼痛之证。
治则:
通畅经络气血。
取穴:
压痛点取穴,一诊针泻左中府、曲垣;二诊上方加泻左穴。
效果:
二诊治愈。
随访:
1971年6月22日针治左足跟痛,告知胸膺、肩胛痛经上两次针刺已愈。
例二:
陈某,男,38岁,住南阳县桥头公社桥头大队。1965年8月5日初诊。
主诉:
患哮喘已三十年。
现病史:
幼时因患天花感受风寒而得。此后每年夏季复发,发作时嗓子发紧,呼吸困难,喉间痰鸣,喘促汗出,张口抬肩撷肚,咳嗽咳吐黄色黏痰,不能平卧入睡,动则气喘,语音断续。伴有溲黄、便秘等症状。面色淡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滑数。欲解大便是哮证将止之先兆。近两个月哮证严重,用麻黄素、氨茶碱因抗药而无效。近几天用中药亦无效,特来针治。
辨证:
夏季易发,咳吐黄痰,呼吸困难,喉间痰鸣,是因暑热之邪,触动肺中伏痰,痰气搏结,热痰交阻所致之热哮。痰浊阻肺,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失职而便秘;肺气宣降,大肠传导通畅,故欲解大便为哮证将止之先兆。
治则:
清肺化痰平喘。
取穴:
一、二、三、四、五、八至十三、十六诊,以针泻中府、肺俞、列缺、丰隆为主,少数诊次列缺、丰隆、风门交替加减施治;六、七诊针泻中府、云门、鱼际、丰隆;十四、十五、十七诊针补合谷、复溜,泻内关。
效果:
一诊留针十五分钟,哮喘明显减轻,欲解大便,一诊后痰由黄变清,哮喘减轻;四诊后哮喘、咳嗽明显减轻;七诊后哮证停发;十诊后精神正常,哮证未复发;十一至十七诊巩固疗效;十七诊后返家劳动收秋。
【腧穴功能鉴别】
1.中府与肺俞功能比较
二穴一是肺之募穴,一是肺之背俞穴,都治肺疾患,但各有其特点。中府穴治疗肺失宣降、胸络瘀滞,多用于患野取穴局部疗法,以治其标。多用泻法,少用补法。肺俞穴治疗肺气不足、肺失宣降,多用于辨证取穴整体疗法,以治其本。补泻均可,标本皆治。
2.五脏俞募穴功能比较
俞募穴,都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相对的差异是:五脏病,取背部的心、肝、脾、肺、肾俞穴,对改善该脏功能,消除该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证候,在整体疗法中,较五脏之募穴效良,应用也广。
【腧穴配伍】
1.中府与肺俞配伍
中府与肺俞配伍称“俞募配穴法”。中府和肺之背俞穴肺俞,都与肺脏有密切关系。二穴配补,具有补益肺气、增强肺脏功能的作用;二穴配泻,具有宣肺利气、平喘止咳的功效。它们不仅治疗肺脏病,还治疗在病理上与肺功能失常有关的疾病。《灵枢·五邪》篇所说的:“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傍”,正是俞募同用的配穴法。
2.针补中府
配补太渊、合谷,补肺益气固表;配补太渊(或肺俞)、阴陵泉(或脾俞)、足三里,补益肺脾;配补阴陵泉、足三里或太白,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3.针泻中府
配泻丰隆、天突,开痰利气,宣肺止咳、平喘;配泻膻中、内关,开胸利气,宣肺平喘。
4.泻灸中府
配泻灸膻中,泻天突,温肺散寒,降痰利气。
【讨论】
1.经旨浅识
滑伯仁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指出脏腑与背俞、腹募穴并相通应。当病邪侵袭脏腑,俞募穴则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可在其相应部位施行针灸治疗。肺脏病变,在其肺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可在此募穴针灸施治。如《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这是邪在肺,用手疾按肺之俞募等穴,在出现舒快感觉的俞募等穴取刺之例。
2.临床见闻
1963年春,著者针治一位心绞痛患者,其发作时胸闷憋痛,胸膺处痛,压按此穴则痛缓。用26号一寸五分长毫针,刺入本穴七分深,不慎棉衣袖压触针柄柄头,针体全部进入体内,速将针提至七分,留针数分钟拔针,观察两天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3.针刺注意事项
《素问·刺禁论》篇指出:“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系指刺膺中穴,因刺伤肺脏使人发生喘息,气逆,呼吸困难,身体随呼吸而前后俯仰等症状,与外伤性气胸相符合。现代针具虽较以前针细数倍,亦应引起注意,防止深刺伤及肺脏发生气胸,甚至窒息。进针宜用指切押手法,针尖沿爪甲缓缓刺入,一则取穴准确,二则能掌握一定深度。
对皮肤坚实的患者,用24号毫针进针时,不易进针,施加针压,突透皮肤,因内无阻力,易于深刺刺伤脏器,临床应特别注意。
年老体弱的患者,肌肉瘦薄,皮肤松弛,进针时,防止由于施加指压,组织陷凹,刺道加深,超过欲刺的深度,伤及肺脏。“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就有此意所在。
肌肉瘦薄,皮肤松弛患者,用长针直刺,进针虽浅,但在留针时由于患者体位移动,呼吸幅度加大,咳嗽,针体往往会自行进入。所以,要用短针或斜刺,达到“候气为先,得气为度”即可。
1956年8月《中医杂志》曾登载一篇《金针疗法刺穿心脏死亡一例》的文章。死者9岁,因患肺结核与心脏病针灸治疗,某针灸医师由胸腹部隔衣扎针后,露出于衣外的针柄即一上一下的摆动,随即小孩大声喊痛,哭说受不住。将针退出后,患者呼吸困难,嘴唇发绀,两手握拳挛曲,人工呼吸急救无效死亡。剖尸检验,死亡原因:金针自胸腹部稍向左上方刺入右心壁后,由于心脏不断地自动收缩与舒张,致使心脏壁上的创口不断增大,而发生机械性的心脏破裂损伤,血液大量迅速地流入心包膜内,使心包之压力骤然增高,阻止心脏正常舒张,导致患者迅即死亡。这是隔衣扎针刺伤心脏的实例,值得注意。
4.手太阴经的起始穴
《十四经发挥》《灵枢注证发微》《针灸大成》等书,均以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而《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方》《标幽赋》《蠡海集》《锦囊秘录》等书,则均以云门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如《经穴纂要》说:“诸书以为本经之穴始于中府,而《标幽赋》曰:‘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又《蠡海集》曰:‘人身经络始于云门,终于入期门。’《锦囊秘录》曰:‘人之气血周行无间,始于手太阴出云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入于期门穴。’今考其经行之循序,则以云门为始者近是。”近代针灸医书,有以中府穴,亦有以云门穴为手太阴经的起始穴。考其经脉的循序,应以中府为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因手太阴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这段循行经线,先经过中府穴,后经过云门穴而“下循臑内”的。
5.历代医家经验
中府是治疗肺疾患的腧穴,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如《百症赋》云:“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千金翼方》云:“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针灸甲乙经》云:“肺系急,咳胸中痛,恶寒胸满……胸中热喘逆气,气相追逐……中府主之”;等等。
【歌括】
肺募中府膺胸前,通畅胸络温肺痊,
清肺宣肺益肺气,补泻均刺五分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