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结语

劳动创造舞蹈。首先是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了原始人类创造舞蹈艺术的才能。原始人的劳动生活为舞蹈提供了最初的内容。人们在劳动中有所感受,当把这种感受用身体的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时,便产生了舞蹈。所以古代的学者说:乐舞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要求表达;而思想感情的起因,则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刺激。这一认识是和历史现象相一致的。

原始先民处于那样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一求生存,二求发展。要生存,就要通过劳动谋取生活资料;要发展,就要繁殖,求得种族的延续。这是原始社会现实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所谓“食色性也”,正是这两方面,是舞蹈发生的主要推动力。而劳动则在舞蹈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纵观传说中的原始舞蹈,几乎无一不和劳动生产有关。直接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之外,歌颂的,主要是歌颂某一英雄祖先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贡献;祭祀(包括图腾崇拜)、企求的,也主要是劳动成果的丰硕。

原始舞蹈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传授劳动经验,祈求丰收,训练劳动技能,劳动间歇的娱乐与休息,这一系列的社会作用也都和劳动生产的实际要求有关。

从形式看,原始舞蹈的动作、服饰和道具,也都和劳动生活有关。劳动和劳动的对象提供了舞蹈最原始的动作,劳动工具和猎获物提供了最初的服饰和道具。但即使是最原始的舞蹈,也不是现实生活纯客观的机械的再现和模仿。舞蹈艺术是精神活动的产物,它不可能不具有人的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古人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只有当强烈的情感激荡在人们胸中,而语言、咏叹、歌唱都不足以表达的时候,才会手舞足蹈起来。舞蹈是表现人的强烈情感的艺术形式,没有感情内容,舞蹈也就失去了灵魂。

原始人在舞蹈中模拟各种动物和劳动动作时,同样是有丰富多样的感情色彩的。它们或是胜利的欢歌,或是生命和力量的颂歌;有时则是创造和智慧的赞歌;有时也模拟某个伙伴在和猛兽搏斗时的英勇表现,以致流血牺牲,这又是悲壮的悼歌……在这些歌舞中,无不饱含着先民们在鸿濛初开的天地里挣扎前进时所洒下的血和泪、欢乐和辛酸。

劳动生产无疑对原始舞蹈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但也不能说原始舞蹈只是反映了劳动生活一种内容,只能对劳动生产起作用。生活有不同的方面,人们也就有多种多样的感情活动;舞蹈一经产生,就成为表现多种生活内容的艺术形式。在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活领域日益扩充,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丰富,社会作用也逐步扩大了。

我国的舞蹈艺术形成以后,在漫长的氏族社会里度过了它的童年期。到氏族公社的后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舞蹈艺术从即兴的抒发到有了保留和继承;舞蹈形式从简单到比较多样;音乐方面从节奏音响到旋律变化;服饰方面从自然形态到象征性的装饰和美化:整体审美意识有了明显的加强,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注 释

[1].《吕氏春秋·恃君览》,《诸子集成》卷二十,中华书局1954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154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80页。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09页。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同上引书第512页。

[6].摩尔根:《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7页注①。

[7].吴晓铃:《介绍古代印度舞蹈名著<姿态镜铨>》。《舞蹈丛刊》1957年第三辑。

[8].《乐记·乐象篇》,吉联抗译注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29页。

[9].《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欲谋伐吴)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褱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7页。

[10].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同上引书第三卷第508页。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3].宋兆麟:《室内地画与丧迁风俗——大地湾地画考释》,载《中原文物》特刊《论仰韶文化》。

[14].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2页。

[15].《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标点本卷八十六。

[16].刘尧汉:《“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78页。

[17].《艺文类聚》引《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卷一天部上。

[1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23页。

[19].《伏羲考》,《闻一多全集》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页。

[20].刘尧汉:《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载《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第218页。

[21].《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禖。”《周礼·禖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其时也,奔者不禁。”祀高禖用舞,见《诗经·鲁颂·figure_0073_0071宫》:“万舞翼翼”。“figure_0073_0072宫”即高禖神庙。中华书局1980年版《十三经注疏》本上册。

[22].闻一多:《姜嫄履大人迹考》,《闻一多全集》第一册第73页。

[23].《事物纪原·乐舞声歌部》:“《礼记·明堂位》曰:女娲之笙簧。簧,笙中之簧也。《世本》曰:女娲作笙簧。”1937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第一册第77页。

[24].《中华古今注》卷下:“问女娲笙簧”条:“问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妹,蛇身人首,断鳖足而立四极,欲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45页。

[25].《路史·后纪》:“(女娲)作《充乐》。用五弦之瑟于泽丘,动阴声,极其数而为五十弦,以交天侑神。听之悲不能克,乃破为二十五弦,以抑其情,具二均声。乐成而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中华书局影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乐律总部枭考一》。

[26].《通典》:“神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路史·后纪》:“(神农)捋土鼓以致敬于鬼神,耕桑得利而究年受福,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同上㉕注引书。

[27].《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4页。

[28].《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鸟兽之极。”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路史》卷七:“(葛天氏)其及乐也,八士捉扴,投足掺尾叩角乱之,而歌八终,块拊瓦缶,武噪从之,是谓《广乐》。”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

[29].《路史·后纪》:“(少皞)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作《大渊》之乐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渊》。”同上注㉕引书。

[30].《汉书·礼乐志》:“颛顼作《六茎》。”中华书局1962年版标点本卷二十二。

[31].《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鼍)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尾鼓其腹,其音英英。”李斯《谏逐客书》:“树灵鼍之鼓”注:“鼍,其皮可冒鼓。”《诸子集成》本卷五。

[32].《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钟。帝喾乃令人抃,或鼓鼙击钟磬,吹苓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同上㉛注引书。

[33].《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figure_1111_0001、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标点本卷一。

[34].《白虎通德论·礼乐》:“黄帝乐曰《咸池》。《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诸子百家丛书”本第18页。

[35].《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司马贞《索隐》:“案《元命苞》云:咸池主五谷,其星五者,各有所职。咸池,言谷生于水,含秀含实,主秋垂,故一名五帝车舍,以车载谷而贩也。”中华书局1959年版标点本卷二十七。

[36].《左传·昭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中华书局1980年版《十三经注疏》本卷48。《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官名皆以云名,为云师。”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中华书局标点本卷一。

[37].《庄子·天运》:“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据王夫之著:《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24页。

[38].《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援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同上㉛注引书。

[39].《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孙氏瑞应图》:“黄帝习(乐)昆仑,以舞众神,玄鹤二八翔其右。”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四册第4062页。

[40].《韩非子·十过》:“师旷曰:昔者黄帝……大合鬼神,作为《清角》。”《诸子集成》本卷3。《晋书·乐志》:“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命始吹角,为龙鸣以御之。”中华书局标点本卷二十三。

[41].《苏氏演义》卷下:“黄帝之初,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啖砂石,制五兵之器,而变化云雾。……任昉《述异记》曰:冀州有蚩尤神,谓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涿鹿间往往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骨也。齐梁尚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牛耳,须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冀州旧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带角而相抵,即角抵之戏,盖其遗制也。其后人通以角胜之戏为角抵焉。或独以两人竞力为角抵,非也。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向不用牛头。”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26页。

[42].马克思:《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第296页。

[4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同上注③引书第2页。

[44].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古者文舞执羽,武舞执干戚。仪者文舞所执,以羽为之。其羽可用为仪,言鸿羽可用作舞具也。”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86页。

[45].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同上注⑭引书第104页。

[46].《白族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大理调查队编写之初稿本第一章。

[47].《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昔阴康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路史》卷九:“阴康氏之始,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阀。人既郁于内,腠理滞著而多膇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为《大舞》。”同上注㉛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