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舞蹈通史丛书(套装7册)
- 刘青弋主编
- 8913字
- 2022-03-22 15:19:08
第五节 古代传说中的原始氏族、部落和舞蹈
在有文字记载以前,人类的社会生活历史状况,主要靠先民们的口耳相传,代代传承。这就是上古传说的由来。关于漫长的原始社会,我国各族人民的口头传说和古籍记载中都保存着丰富的资料。尽管这些传说由于年代的久远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再加上原始人激越奔放的幻想渲染,变成了光怪陆离的神话。以后在阶级社会中被记录下来的神话传说,又经过后人根据各种学说理论的一番“整理”改造,更是众说纷纭,治丝益棼,错综复杂,诸多分歧乃至矛盾。但是幻想离不开现实世界,尤其是古老的、世代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也是一定的现实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曲折反映。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社会发展史的普遍规律,也可能透过时光所覆盖上的重重烟幕,依稀看到原始先民跋涉在历史各阶段上的生活和斗争情景。
在神话传说中探索某些事物的起源,往往会追溯出好几位“创始者”,关于舞蹈起源的传说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古老的《山海经》里就记载着很多位,比如:“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摇山,始作乐风”,“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又如:“(炎帝重孙)延始为乐风”。还有说黄帝创始乐舞的等等。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我国境内从来就居住着文化系统不同,所奉始祖各异的各族先民,在相互交往、影响和融合的过程中,各自的远古传说先后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正像古人曾经将发明农耕的功绩归之于“神农氏”,把治水的功劳集中到夏禹身上一样,他们也把集体创造的舞蹈艺术附会于个别被神化了的人物身上。因此,这些人物实际上是代表着一定的历史阶段或是某个氏族和部落,我们同样也可以如此来理解这些关于歌舞创始者的传说。
盘古、伏羲和女娲的舞蹈
古代传说,开天辟地的是盘古氏,创造人类的则是伏羲和女娲。盘古、伏羲和女娲原是南方各族传说中的始祖神,后来在各氏族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才被共同接受和承认。因此,关于他们的传说不仅被记录在古代史籍中,至今还流传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
图18 南阳汉画像石刻盘古、伏羲和女娲
传说中的盘古氏是天地日月的创造神。和华夏族传说中的黄帝情况相仿,南方各族也常将各种文物器具的创造附会于盘古氏身上。据说:在盘古出生以前,宇宙间混沌一片,像一个鸡蛋,盘古就孕育在这个鸡蛋中间。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孕育变化,盘古脱壳而出,天地开辟了,阳清的物质上升为天,阴浊的物质下沉为地,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一丈,就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才有三皇的出世。[17]鲁迅先生认为这则神话“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18]这当然是古代笔录者经过一番整理的结果,然而从中也还可以知道初民们对宇宙由来所做出的一种虚幻的答复。神话所反映的内容,总是远比神话本身要古老得多,这则神话中的“一万八千岁”,对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
盘古,古书中也写作“槃瓠”。他的事迹,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中都有很多异说。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槃瓠也就是葫芦。[19]我国很多民族在早期都曾有过葫芦崇拜的历史,相信葫芦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母体。在海南岛黎族的传说中,黎、汉等族都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两兄妹的后裔;滇西白族则说各族人民是盘古、盘生两兄弟的子孙;闽、粤一带的畲族兄弟多奉槃瓠作祖先;哀牢山彝族则把葫芦视为祖灵供奉;台湾高山族支系之一的派宛人,也供奉“陶壶”(陶制葫芦),认为人类是从陶壶里出来的男女二人的后代。类似的传说和信仰在我国各族人民中的普遍流传,决非偶然,而是我国各族兄弟间具有共同的远古历史、文化渊源的生动例证。这种信仰,有的民族在进化的过程中已经渐渐淡忘;有的虽已遗忘,但在古老的习俗中还保留着朦胧的记忆;也有的民族却还始终流传着与此有关的传说。
滇西南哀牢山区的彝族家中,过去大都有供奉祖灵葫芦的习俗,一个葫芦代表一代祖先。到第三代时,就要请巫师来举行“送祖灵”大典,把三代以上的祖灵葫芦送走火化。这时,巫人嘴里念着咒语,手里敲着羊皮鼓,旁边还有葫芦笙伴奏,“当演奏起葫芦笙乐曲时,巫(女巫或男巫)把羊皮鼓柄和击鼓棒插在后背腰带上,翩翩起舞,双手表演采摘葫芦等野果状;两腿蹦跳表演追逐野兽状;又拣起木棍表演哼呀哼地锄地状等等舞蹈姿态,通宵达旦,弥漫着原始时代采摘、狩猎、牧畜、农耕的气氛。”[20]在这个祭祖舞蹈中,透过迷信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鸿濛初开时先民们的生活历程:从采集野生的果实根块为食开始,经过捕捉动物、进行狩猎,到发明原始的畜牧和农耕。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一部原始经济发展史,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一段送祖舞蹈中了。它仿佛是远古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本生活教科书,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向后人进行在劳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传统教育。
图19 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伏羲和女娲
瑶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的《长鼓舞》,传说也起源于盘古,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舞蹈。广西瑶族的《盘王舞》(又名《盘古舞》),更是直接表现瑶族先民在始祖盘古王带领下,于草木丛生、猛兽逼人的深山老林间开创基业,建设家园的情景。相传这个舞蹈也是为了纪念盘古的功绩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舞蹈开始,是描写一群英雄的瑶家儿女在向高山攀登,他们折下树枝,生起篝火,度过漫漫的长夜和寒冬。春天到来了,但是他们连最简单的生产工具也没有,只能用木棒来掘土点种。到收获的时候,他们就用手来采摘谷物。一年的辛劳终于换来了温饱,便兴奋地跳起舞来庆祝丰收。从此,瑶族人民每当秋收之后,就要跳这个舞来欢庆丰收和纪念始祖盘古,一直流传到现在。从舞蹈所表现的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看,它产生于早期原始农业生活中是可以肯定的。
伏羲和女娲,传说是两兄妹,也是夫妻,是人类的始祖。汉代画像石上经常可见的两个人身蛇尾、两尾相交的形象,就是他们的写真。关于他们的传说,往往和盘古的传说纠缠在一起而不容易分清,如前述传说中从葫芦里出来的男女二人,有的传说认为是伏羲和女娲。据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的考证,伏羲、女娲也都是葫芦,也就是槃瓠——葫芦的人格化。这可能是由同源的传说在不同地区和氏族中流传演变而形成分歧的结果。
古籍记录的伏羲乐舞传说名《扶来》,也叫《立本》或《立基》(或说整个乐舞名《荒乐》,歌词部分名《扶来》)。《扶来》也就是“凤来”,据说伏羲氏发明了结网,教会人们捕鱼,人们很高兴,这时就有凤凰飞来翔舞庆贺,于是便把他的乐舞取名《凤来》。跳舞时歌唱的内容,讲的就是伏羲氏发明结网渔猎的功绩。《扶来》歌词早已失传,唐代诗人元结,曾写过《补乐歌》十首,其中伏羲氏之乐名《网罟》,歌词是:
这虽是后人的拟作,但它生动地表现了网罟的发明,给从事渔猎的先民所带来的利益和欢乐:有了网罟,水就不显得深了,山也不那么阴森可怖了;改善了劳动条件,又增多了劳动所得。这是一曲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颂歌,基本上是符合古代传说内容的。
女娲的传说更多,特别是关于她用泥土造人和“职昏(婚)姻,通行媒”的传说,更是和人类的生存、血族延续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她开始先用泥土造人,后来觉得老是这样造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制定婚嫁,教男女自行婚配,生儿育女,延续后代。在原始社会的生存条件下,氏族的血缘延续是一件大事,人们为了纪念女娲的这一功绩,便尊之为“神禖”(或作“皋禖”、“高禖”),奉为母性始祖和管理婚姻的神,一直到后世,还以很隆重的祭典来祭祀她。据后世的记载,祭她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仲春二月。祭祀期间,也是青年男女聚会的盛大节日。青年们集合在供奉女娲的“禖宫”前,歌舞游乐,通宵达旦。这时候男女青年就自行挑选对象,选上了,就可以自行结合,谁也不能妄加干涉。[21]《诗经·大雅》有一首《生民》,是说周人先妣姜嫄踩了“大人”足迹而生始祖后稷的神话的。据考证,神话的生活内容应是姜嫄去参加禖宫的祭典,和象征天帝的“神尸”(巫)合舞(所谓“履迹”),舞罢止息,因而有孕生后稷。[22]类似的风俗,在西南和南方的兄弟民族中还有遗迹可寻。如黎族的“三月三”,白族的“绕山林”,佤族的“打歌”,苗族的“跳花”,彝族的“跳月”等等。尽管时代不同了,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各民族生活中,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但这些活动作为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歌舞盛会,则是共同的特征。更有趣的是,传说女娲还发明了“笙簧”,也就是葫芦笙。[23]葫芦笙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具,在很多民族中都有古老的芦笙舞蹈。苗族的芦笙舞更是盛行至今,贵州苗族过去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芦笙会,青年男女聚在一起欢乐歌舞,庆祝丰收,也在舞会上挑选自己的意中人,而争奇斗巧的芦笙舞技,正是青年小伙子表现自己才能的重要方面。
图20 云南开化铜鼓纹饰芦笙舞队
葫芦笙、芦笙舞以及有关的习俗,虽不一定产生于人类出现之初的女娲之世,但从历史上考察,它们的确都起源甚古,而且都和人类的繁衍有关。芦笙,我国云南已有春秋时期青铜芦笙斗实物出土;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芦笙舞乐俑是西汉时物,唐人樊绰撰《蛮书》也记当时岭南“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青年男女寄情言于芦笙和木叶的嘹亮乐曲中,和现在的习俗完全一致。看来,芦笙和芦笙舞自古以来就和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葫芦多籽,是子孙繁荣昌盛的象征,进而成为古人生殖崇拜的对象。关于这一点,古人也早已有所察觉,后唐马缟撰《中华古今注》上,提出过一个问题:上古的时候,音乐还很不完备,女娲为什么独独发明了芦笙,用意何在?据他自己的答复是:制作这种乐器,是为了要使人类滋生繁殖。[24]古籍记载中女娲的乐舞传说叫《充乐》,详细内容已不得而知,据说这个乐舞创作成功以后,“天下幽微,无不得其理”[25],这大概和她制定婚姻,使男女性生活得到正常解决是有关系的。总之,从原始社会的葫芦崇拜,到后世的祠皋禖,直至今天还在流行的芦笙舞及其有关风俗,都是以女娲“造人”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内容贯串始终的,它反映了初民们生活在“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自然环境中,对种族繁衍的高度重视。
神农氏乐舞《扶犁》
原始农业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经济上的重大进步,构成母系氏族公社繁荣的物质基础。有了农业,人们的食物才有了比较稳定的来源,才有条件进行家畜饲养和手工业,才能从“逐水草而居”的流徙状态过渡到定居生活,加快了氏族社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发明者是妇女,但在传说中却把这一切都归功于“神农氏”。神农之名,可能是指最早发明原始农业的某个氏族或部落,或者是代表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的那一时代。
图21 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氏
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姓姜,据说生于今陕西岐山东面的姜水。这里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区,神农氏很可能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一个首领。
从史籍记载看,炎帝族大概是最早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一个氏族部落。神农氏最大的功绩就是发明了农具耒耜(原始的犁),教民农耕,人类生活从而得到了改进,因此他的乐舞就叫《扶犁》,或作《扶持》,又名《下谋》,[26]舞蹈时歌唱的内容也为表现耕作收获后的丰年之乐,伴奏的乐器是“土鼓”,也可能还有他(或说他的部下“士达”)发明的“五弦瑟”。从名字和歌唱的内容看,这个作品应该是一个表现农业劳动的乐舞。
《扶犁》的创作者传说是神农氏之臣“刑天”。这位刑天,在传说中留下的事迹不多,可是仅有的两则,都和舞蹈有关。另一则传说他和天帝争神(可能是炎、黄二族战争的反映),失败被杀,但是他并不屈服,没有头颅,就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愤怒地手持干戚作舞。[27]因而他的形象成为生死不屈的斗争精神的象征,鼓舞着后人的斗志。晋代诗人陶渊明曾经写诗歌颂他:“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舞干戚,正是他千古不泯的猛志的形象化。
原始农业发明以后,人类生活水平相应提高,智力也更加发达。这一时期关于农业生产的乐舞传说也就更多了。据说,流传后世规模盛大的祭典——蜡,也起源于神农氏时代。还有葛天氏的歌舞也是表现农业生活内容的,表演时有三个人手拿着牛尾巴,脚下踏着舞步,边舞边歌。一说这个歌舞名叫“广乐”,表演时由八个小伙子捉着一头牛,手执牛尾,叩击牛角,踏足歌唱。歌词共分八段:第一段《载民》,是祝愿人丁兴旺的意思;第二段《玄鸟》,玄鸟可能是氏族图腾崇拜的对象;第三段《遂草木》,祝愿草木茂盛,以利放牧;第四段《奋五谷》,希望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向上天致敬;第六段《建帝功》,歌颂天帝功德;第七段《依地德》,感谢土地的恩惠;第八段《总鸟兽之极》,总的祈求是禽畜大量繁殖。[28]从这歌舞的表演形式和歌词题目所显示的内容看来,这时的农业还处于开创初期,人们同时还要进行狩猎、牧畜来获取生活资料,反映的可能是早期农业发展阶段的生活状况。
图22 古刻本《山海经》之刑天像
少皞、颛顼、帝喾的乐舞
当古羌人在西部辛勤劳动、创造开发的时候,活跃在我国东部的夷人氏族部落也在蓬勃发展。少皞、颛顼、帝喾都是较早融入华夏族的古夷人部落中的著名氏族,传说他们都是伏羲氏的后裔。
据说少皞族群“以鸟命官”,就是以各种鸟的名字来做官员(氏族领袖)的职称,其中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等二十四种,当是以鸟类为图腾的二十四个氏族。少皞的乐舞名《九渊》,又写作《大渊》。创作这个乐舞的目的是为了“谐人神,龢(和)上下”,是敬神祇用的祭祀舞。据说少皞还曾用建鼓、磬等乐器“以通山川之风”。[29]作此乐舞的目的是为了“谐人神、龢上下”,“通山川之风”,乐舞的巫术作用已被突出地强调着。
颛顼高阳氏,在传说中是一位很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乐舞叫《六茎》(或作《五茎》),[30]也是“调阴阳,享上帝”用的。此外,据说他还因听见天上的风声,觉得很好听,就命令一个叫“飞龙”的部下作了一个乐舞,名字也叫《承云》。《承云》在传说中原是黄帝的乐舞,但颛顼既是较早融入华夏族的一员,他也创作(或是继承发展)一个《承云》之乐来祭祀自己的祖先,作为氏族部落间文化、信仰的互相吸收和交融来看,当然也是完全可能的。颛顼作了这个乐舞,还命令一种叫“鱓”的动物(或作“鼍”,据说就是“猪婆龙”,或名“穿山甲”,即扬子鳄)做演员,鱓就仰天躺在地上,用自己的尾巴敲打着肚皮,发出了“英英”的声音。鼍的皮,后世的确是用来蒙鼓的,称作“鼍鼓”。[31]把敲击鼍皮鼓幻想成鼍用尾巴敲打自己的肚子,神话也就由此而起。当然也可以作这样的推想,表演这个乐舞的人,都是蒙着兽皮作为装饰的,所以有“飞龙”,也有“鼍”。传说中的鼍鼓,20世纪80年代已有实物出土: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曾出土两件土(陶)鼓,鼓旁有两堆鳄鱼骨板,应为蒙鼓之鳄鱼皮腐朽后的残留物。时间约在五千年前。此外,在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墓地发现了用天然树干挖空制成的木鼓框,鼓腔内也有散落的鳄皮骨板,也是鼍鼓遗留。同墓出土的还有石磬一件。时间也在约四千至四千五百年前。
帝喾高辛氏,有学者据殷墟卜辞考证,认为是商人的一位高祖,祭祀很隆重,可能实有其人。据说他曾命令一个叫“咸黑”的部下制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乐舞,又命令“有倕”造了鼙鼓、钟、磬、苓、管、埙、篪、鼗、椎钟等等乐器,于是就叫人拍手擂鼓,撞钟击磬的演奏起来,这时凤凰锦鸡也都欢舞起来了。帝喾看后,高兴得很,就命令用这个乐舞来歌颂上帝的功德。[32]后世相传凤凰是一种瑞鸟,它的出现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凤凰鼓翼而舞,显然也是一种图腾舞蹈。
黄帝乐《云门大卷》
传说神农时代结束以后,黄河流域有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部族相继兴起。从传说的内容看,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即是原始氏族公社由繁荣而走向解体的前夕。
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可能是把北方许多氏族部落的始祖神都综合到他的身上了。相传黄帝曾率领熊、罴、貔、貅、、虎六种猛兽同炎帝族作战,[33]所谓的“猛兽”,可能就是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中六个以动物为图腾的氏族。而黄帝也就是以熊氏族为主干组成的一个北方戎狄部落首领。这个部落南下进展到黄河流域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后又继续向南到达江、汉流域。在这个过程中,黄帝部落融合了羌人、夷人的许多氏族,形成为我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也就被尊为华夏族的始祖神。在关于黄帝的传说中,集中了很多原始氏族的信仰和习俗,后人还把服饰、舟车、文字、历法、乐舞等等事物的发明创造归功于他,实际这些都是中华各族先民的共同创造。
周初制“六代乐”,为首的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史载这个乐舞内容是歌颂黄帝功绩的,据说是因为他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像祥云一般,所以名字就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
这个乐舞传说还有另外两个名字:《承云》和《咸池》。
《承云》之名,可能是由于这个乐舞原是氏族祭祀祥云的仪式舞蹈。传说黄帝即位时,天上祥云示瑞,便以云为号。《承云》的“承”字可以解作奉献的意思,也可以解作承受(祥云之福佑)的意思。综合起来看,《云门大卷》原型应当是黄帝部落的一种图腾舞蹈。
另一个名字叫《咸池》,有古注说“咸池”也就是“咸施”,是说黄帝的功德普施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世间万物没有不受到他的德泽的。[34]这个解释并没有脱出前一种说法的范围,似乎不足以说明《咸池》一名的意义。按“咸池”也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认为这颗星是主管五谷的;[35]如果咸池五星明明亮亮的,庄稼就会有好收成;如果晦暗不明,就会颗粒不收,并且还会有兵灾。这位与国计民生密切有关的星宿,人们恭而敬之地作乐来奉祭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个推论还可以由这一点来印证:相传这个乐舞必在仲春二月,即在播种的季节举行,这当然是祈求丰收的意思。
如果《云门大卷》、《承云》、《咸池》确如传说所说是一个乐舞(或有继承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想:这个乐舞原是黄帝族的一个图腾舞蹈,内容是奉祀云图腾神,敬颂云神福佑之功的;[36]以后用来歌颂黄帝之功绩。黄帝成了氏族的始祖,也成了神,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合而为一,颂祥云之功也就是颂始祖之功。同时也用以祭祀与农业生产丰歉密切有关的咸池星,这当然是农业生产发展以后的事。同一乐舞作不同的用途因而有了异名,这在今天也还是常见的事情。
《云门》表演的具体情况可惜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供探索,只是在《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寓言式的文字:黄帝在洞庭之野举行了盛大的《咸池》演出。有一位叫北门成的人看了,先是觉得害怕,继而感到懈怠,最后就觉得心神不定,恍恍惚惚,浑身感到那么不自在。演出完了以后,他就跑去问黄帝这是怎么回事?黄帝就向他作了详细的说明,大意是说:“你的感觉很对,我这个乐舞开始就‘惊之以雷霆’,表现的是天地万物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显示宇宙是无穷的,而生命却是短暂的。所以你会怵目惊心,感到害怕。接着表现的是世间万物都按照它的规律运行,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所以你又感到安然而懈怠了。最后表现的是或死或生、无声无形的境界,你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可它又充满天地,无处不在,所以你就会感到迷惑了。你开始害怕,害怕就知道是灾祸;继而懈怠,懈怠了就想逃避;最后是迷惑,迷惑就可以促使你返本归真,接受‘大道’了。”[37]显而易见,庄子是在这里借题发挥,宣扬他所主张的道家教义,原始的《云门》不可能有如此深奥的哲理。但是他所以借这个题,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根据,那就是《咸池》本身很可能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而使一般人感到恐怖,并觉得是难以理解的。原始乐舞和宗教意识结合以后,往往会蒙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从而使人感到乐舞本身也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这是宗教舞蹈共有的特征。
除《云门》之外,传说中黄帝的音乐活动还有不少,如说他制乐律,铸编钟;[38]说他曾亲上昆仑学习乐舞,“以舞众神”[39]还说他合鬼神于泰山,作“清角”;作铙歌鼓吹以伐蚩尤,成为后世军乐的滥觞,[40]这些传说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乐器、乐舞也更加丰富多样,并运用到了部落战争之中。
图23 山东汉画像石刻黄帝战蚩尤
蚩尤,传说是九黎族的首领,有弟兄七十二人(或说八十一人),一个个都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头上还长着两只牛角,并能够吞沙咽石的硬汉子。可能是由七十二(或八十一)个氏族组成的比较强悍的大部落。他们原来也属于我国东部的东夷集团,在氏族部落的迁徙发展过程中,先是和炎帝族发生了矛盾,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的炎帝族北撤到涿鹿(一说为今河北省涿鹿县,或说为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又发动了一场大战,击败了蚩尤部落,擒杀蚩尤。迫使蚩尤部向南撤退。从此,九黎族的一部分就向南发展,和南方的土著集团共处。从传说看来,这是部落间相当激烈和残酷的一场战争,斗争结果,蚩尤失败被杀,整个部族流离失所,被迫南迁。但在后人心目中,蚩尤仍不失为一位受人爱戴的英雄,被世人尊为战神。史书记载:“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创制金属武器),还说他创设军法,秦朝奉为东方八神之一,汉初即“立蚩尤之祠于长安”,纳入国家祀典。直到后世,还流传着不少纪念他的传说和歌舞。据说古代冀州一带(今河北、山西等地)有供奉蚩尤神的。在祭祀他的时候,要表演一种“蚩尤戏”,人们三三两两的头戴牛角来相抵作戏,以模仿蚩尤作战的情形。戴牛角作舞,显然是原始舞蹈的遗迹。据说,先秦时太原农村中也祭蚩尤神,祭时不用牛作牺牲;再联系传说中蚩尤兄弟“人身牛蹄”“牛耳”“牛角”来考虑,蚩尤族群当是以牛为主要的图腾。[41]这种以角相抵的“蚩尤戏”,据说就是后代“角抵戏”的渊源,秦时已很盛行,到汉代就发展成盛大的“百戏”。
图24 “其民两两三三,头带角而相抵。”
祭蚩尤神的风习在中原地区已不可见,但在南方一些兄弟民族中还有遗迹可寻。如广西马山县瑶族支系布努瑶,祖辈相传本族的始祖就是“蚩尤公”。为了纪念他带领部落从平地迁往高山开荒种地的历史功勋,至今传承一种传统舞蹈《蚩尤舞》,该舞多在民族节日达努节和春节、中元节等节日中活动。表演时,由一位年岁较大的男子扮演蚩尤领头,后面跟着男女青年。随着领头的一声高喊:“开荒啰”,男女青年就依次表演开荒、播种、开渠、收割、打场等农田劳动动作。舞蹈形象地反映了先民们艰苦创业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