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舞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 董锡玖
- 12222字
- 2024-11-02 05:20:26
第二节 宫廷“队舞”和表现人物故事的大曲歌舞
对前代舞蹈的继承
唐代舞蹈曾以它宏大的规模,兼容并蓄的精神,丰富多样的创作,在古代史上放出了绚丽的光彩。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有的舞蹈散失了、失传了,有的保留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像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曲》的曲子,宋代教坊还能演奏,但是舞却没有保存下来。宫廷的《拂霓裳队舞》就是沿着这个路子重新创制的,此外还有《拂霓裳》转踏这种形式。在民间流传着《望瀛洲》、《献仙音》两个曲子,据说是它的遗声[9]。而诗人姜白石曾在湖南长沙祝融祠里得到了商调《霓裳曲》的谱子十八阕,唱辞已经没有了,他填了中序一阕,流传下来[10]。《武林旧事》也记载小刘贵妃吹白玉笙,奏《霓裳中序》的事,可见曲子宋代还在流传。像《凉州》在宋代德寿宫中,菊夫人就舞得很好,为仙韶院之冠(图10),人家称她为菊部头(宫中艺人之首)[11]。《凉州》、《六么》(图11)等曲子,在民间也很流行。宋代教坊乐中有龟兹部,关于龟兹舞的记载就很少见,当时有人想恢复这个节目的时候,要寻找教坊里保存的乐谱和唐代的图画,所谓:“衣冠尽得图画看,乐器多因西域取。”[12]《柘枝》舞本是来自中亚的民族舞,后来发展为双柘枝(图12),在晚唐五代变成了女童的《荷花舞》,到宋代成为数十人的《柘枝队舞》,加上致语和诗词,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逐渐成为富有中原民族色彩的一种舞蹈形式。该舞也曾传至高丽名《莲花台》(图13)。
图10 意想画菊夫人舞《凉州》陆德绘
图11 王屋山舞《六么》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图12 双人莲花舞 摩尼教插图局部采自穆舜英主编《中国新疆古代美术》
图13 《莲花台》舞 韩国国立国乐院演出剧照
“队舞”这种形式在宋代之前不能说没有,但用“队舞”这个名词,可能是开始于唐代。像王建宫词就有:“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队舞”的形式在唐代还不普遍,宋代就已很普遍了。它是在隋唐燕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宋代很多队舞都和唐代的舞蹈有关,如《柘枝》、《剑器》、《浑脱》、《菩萨蛮》、《解红》……到宋代成为《柘枝队舞》、《剑器队舞》、《玉兔浑脱队舞》、《菩萨蛮队舞》、《小儿解红队舞》,它们继承传统并有了新的发展,是把大曲和诗歌、朗诵、舞蹈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程式。唐代虽有《霓裳羽衣舞》等歌舞大曲,它和宋代的“队舞”不完全相同,但相差不太大,它并没有脱离开原来的传统。歌舞大曲多半是唐代传下来的,结构没有很大的改变,舞蹈的设计安排更加复杂多样,因为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歌词和致语等都有一定的格式,这就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式。“队舞”的形成也标志着宋代宫廷舞蹈在艺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队舞”及其演出形式
宫廷队舞有《小儿队》,七十二人表演。《女弟子队》(女演员),一百五十三人表演(附表一、二)。
小儿队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图14)等十队。
图14 《射雕回鹘队》宋李公麟绘回鹘人武将甲马 采自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图15 《采莲舞》舞女持莲蕾、莲花舞 南宋四川泸县石桥镇出土
女弟子队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图15)、《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队》、《采云仙队》、《打毬乐队》等十队。
宫廷士大夫间除演出的上述节目外,还有不少如《太清舞》、《渔父舞》、《剑舞》等。在内容方面,表现神仙的占一定的比例。道教在宋代相当流行,这可能是主要原因。像《采莲舞》、《太清舞》、《群仙舞》,都是说天下太平,神仙降临人间,看到人间的安乐正足以说明皇帝的功德。像《渔父舞》,说渔父捕到了鱼,不肯杀生,又把它放回大海,这是宣传佛教不杀生的。还有一类节目,表演一段故事,有简单的情节,这些多取材于历史或唐人小说。如《剑舞》中表演鸿门宴刘邦和项羽的故事,第二段表演公孙大娘舞剑器,张旭、杜甫观舞故事。《勾降黄龙》(勾即表演)表演唐代锦城(今四川成都)官妓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故事。《勾南吕薄媚》表演郑六遇艳狐故事。这些故事歌舞比唐代的《兰陵王》、《踏谣娘》、《拨头》等歌舞戏在情节上更加复杂,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更广阔了。
有些节目唐代就有,如《柘枝》、《解红》、《剑器》、《胡腾》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工整理,重新安排成为新型的队舞。如《剑器队舞》、《醉胡腾队舞》、《玉兔浑脱队舞》、《菩萨蛮队舞》等。创制的有《感化乐》、《菩萨献香花》、《采云仙》、《佳人剪牡丹》等队舞;还有表现少数民族的舞蹈如《异域朝天队》、《射雕回鹘队》等。
宋代“队舞”逐渐流行,体制方面日趋完整,朗诵的致语、舞蹈和歌唱交叉运用,歌、舞和朗诵密切配合,还有庞大的乐队伴奏(图16)。舞蹈的设计加意雕琢,力求有诗情画意,有优美的意境,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可贵的成就,对后世戏曲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宋代歌舞艺人的贡献。但为适应宫廷和士大夫的爱好和兴趣,不自觉地偏重了技术和形式,“队舞”和民间“舞队”的节目比较,雍容华贵、绮丽纤巧有余,而生动活泼、朴素健康不足。
图16 《朝元仙杖图》(局部)北宋武宗元绘
宋代队舞此后不仅为元宫廷所继承,也长期流传、保存在民间。
图17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
最近在山西发现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13](图17),说明宋代宫廷士大夫间饮宴乐舞形式,不但传到元代的宫廷[14],同时流传和保存在民间,延续了上千年,《礼节传簿》记录了唐教坊俗乐二十八调,和两宋四十大曲、曲破、宋词曲等,簿中的“正队戏”、“哑队戏”,实际包括了戏曲和歌舞,这是研究宫廷士大夫队舞的新发现,说明宋代宫廷歌舞并未消失,而是在民间迎神赛社中保存着。《礼节传簿》中演奏的唐宋大曲(即舞曲)有:〔三台〕、〔倾杯乐〕、〔万年欢〕、〔梁州〕、〔瀛府(州)〕、〔齐天乐〕、〔万年欢〕、〔大圣乐〕、〔降黄龙〕、〔延寿乐〕、〔中和乐〕、〔伊州〕、〔胡渭州〕、〔庆云乐〕、〔绿腰〕、〔千春乐〕等[15]。进盏中演奏的宋代词调也不少。至于演出时的礼仪异常隆重,按照《宋史·乐志》《辽史·乐志》以及亲眼目睹参加宫廷盛典的史浩所著《峰真隐漫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歌舞演出有系列的程序。开始教坊致语《竹竿子念致语,辽称“赞”,《礼节传簿》称“前行说”,说词即致语,前行为竹竿子),“口号”、“勾队”正式演出的歌舞节目,“放队”出场。两宋在皇帝大宴上献九盏酒的过程中,进献乐舞、杂技百戏和杂剧;而辽则为酒七行,就是上七盏酒,在士大夫间是否有如此繁杂的礼仪,文献上很少记载,但民间迎神赛社竟也用进七盏酒敬神,则是参照宫廷的轨仪[16]。
《礼节传簿》开列的队戏名目共一百二十四种,“队舞戏”角色排场提调单二十五种,这些舞有的是宋代就有的,如《钟馗显圣》《五鬼戏胖(判)》等,同时看出队舞经过元、明数百年的演变,增加了许多新节目,如《杨妃单舞盘中曲》、《唐僧西天取经》舞,《十棒鼓》《王昭君和北番》《关大王破蚩尤》等[17],说明队舞在宋以后的发展。
演出概况和规模
宫廷盛大“队舞”多在皇帝生日或其他大庆的日子,在宴会上和百戏,杂剧同台演出。演员则出自教坊,致语等多由文臣撰写,如苏东坡、周美成等尤为著名。周美成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月进一曲”[18]。苏东坡曾为兴龙节集英殿撰写过教坊致语。队舞演出之前先由竹竿子念致语、口号,再开始乐舞杂剧的演出。它演出的程序是这样:教坊致语、口号、勾合曲、勾小儿队、队名、问小儿队、小儿致语、勾杂剧、放小儿队、勾女童队、女童致语、勾杂剧、放女童队。
在一般贵族士大夫家中也有小型的“队舞”,像宰相寇准的家中就有二十四人的《柘枝队》。“队舞”纯属宫廷士大夫的艺术,民间勾栏瓦子很少有“队舞”演出。
现在举“天宁节”(十月十日)演出情况为例,《东京梦华录》卷九的记载,就能看出当时的演出规模和制度。演出地点在山楼下彩棚中,由教坊乐部担任。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舞台原来是从三面看、有的从四面看的,没有幕,所以乐队的排列、演员的表演、舞台的调度,都和今天有所不同。
乐队的排列:
前列拍板,十串一行。
次一色画面琵琶(五十面)。
次列箜篌两座(高三尺,形如半边木梳黑漆镂花金装画)。
次高架大鼓二面(彩画花地金龙,击鼓的人两手高举互击,宛如流星)。
后有羯鼓两座(放在小桌上,两手执杖击鼓)。
次列铁石方响。
箫,笙,埙,篪,觱篥,龙笛。
两旁对列杖鼓二百面。
艺人排列,节目安排是这样:杂剧艺人从殿的石级到乐棚,分两边站立。舞者入场,站立的人叉手,举左右肩,踏足应拍,一齐群舞,叫做“挼曲子”。
队舞表演夹杂在乐队的演奏和百戏杂剧的表演中间,如天宁节宴会,第一盏酒,歌板色唱中腔,三台舞旋。第二盏酒如第一盏。第三盏酒百戏入场。第四盏勾合大曲舞。这样交叉演出接连下去,一直演到第九盏酒才结束。宴会完毕,演员们退场。这时街上早等着好多人,演员一出来,就涌上去看,把街巷挤得水泄不通。
队舞的成员
队舞演出时,演员人数很多,都有明确的分工,大都是先由竹竿子引着几个领舞的演员上场,列队站好。竹竿子念致语,说明节目内容,和几句吉利话,在皇帝面前演出,就要说些歌颂皇帝功德的话,然后指挥人数众多的歌舞队出场,这叫“勾队”。奏乐、起舞,中间有竹竿子和花心的问答,再起舞,奏乐,演出完毕,竹竿子指挥舞队出场,叫“遣队”或“放队”。
现在把队舞成员的分工简述如下:
“杖子头”队舞中负责念口号的,有时也兼歌舞,他们站在舞队的前面。由演员中技术最高的人担任。他们的服装和其他人不同,头上裹曲脚向后指天的幞头、簪花,穿红黄宽袖衫,手里拿着银裹头的杖子,所以称“杖子头”[19]。
“竹竿子”(图18)——参军色[20](图19):“队舞”中指挥者叫参军色,因为手中拿着竹竿所以又叫竹竿子。他担任的职务,很像舞队的指挥,导演,也好像舞台监督,什么时候出场,哪些人上场或下场,都要听他的指挥。同时他又担任报幕和演员们问答,念致语等。
图18 竹竿子引领舞队 山西高平西里门村金二仙庙正殿露台侧石刻大曲舞蹈图
图19 引戏色 河南温县宋墓砖雕
图20 后行(即乐队)击鼓瓷俑 南宋江西鄱阳洪子成墓(殷亚昭提供)
“后行”(图20):在舞队后面担任伴奏的乐队。
“歌舞队”:这是队舞的主体。
“花心”:引舞的,大都有五个人,队形常成正方形,中间的演员是主要演员,经常担任独舞,或和竹竿子问答,有的还朗诵诗,因为站在中间,所以称“花心”。
队舞介绍
宋代队舞节目繁多,而演出的形式已有一定程式,所以只举一两个节目,就可以了解宋代队舞的概貌了。
采莲舞[21]
内容:仙女们乘着彩船在水上漫游,采摘莲花,欣赏着人间的美好景色。
第一场
五人列成一字队,竹竿子念致语:
乐队吹[双头莲令],舞队上场,分作五方,竹竿子又念数语(词略),乐队吹[采莲令],舞者转成一排,齐唱[采莲令]:
乐队吹[采莲令],舞者分为五方。
第二场
竹竿子又念致语,花心出队念致语,并有和竹竿子的问答:
竹竿子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花心:“旧乐何在?”
竹竿子再问念:“一部俨然。”
花心答念:“再韵前来。”
乐队吹[采莲曲破](这一段是最精彩的地方),五人舞到入破,先有两个人舞着出来在舞茵上停住,另外两个人也照样做,然后花心独舞,舞蹈结束(彻)。
第三场
竹竿子又念致语。然后花心念诗,乐队吹《渔家傲》,花心舞着上场折花,唱《渔家傲》,又吹《渔家傲》,五人舞着互换地位。这样反复五遍,花心共表演折花五次。
第四场
竹竿子致语,众唱《画堂春》,乐队吹《画堂春》,众舞,又唱《河传》,乐队吹《河传》,众舞。竹竿子又念,遣队(表示舞即将结束把舞队遣出,也是一种固定程式,这里要念一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乐队又吹《双头莲令》,五人舞转作一行,对厅杖鼓出场。
这个舞可以作为队舞的代表作。陈旸《乐书》说唐代和凝的《采莲曲》:“波上人如清玉儿,掌中花似赵飞燕”,正是这个舞要表达的意境。它描写一群美丽的仙女,荡着轻舟,采折盛开着的莲花,她们边唱边舞,最后由于听到天界召她们回去的号令,一个个笑握着莲花,驾着彩鸾回去。这个舞主要演员:前排五人,花心是独舞演员,同时有唱有念。其他四个人可能是领舞的,因为舞队上场大体分成四方,就由这四个人率领。
所用的乐曲有《双头采莲令》、《采莲令》、《采莲曲破》、《渔家傲》、《画堂春》、《河传》等。除《双头采莲令》和《采莲曲破》是独奏音乐外,其他几种乐曲都有唱词。唱的歌词是七言诗,这些诗和致语,都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表演,硬加上歌功颂德的内容,和舞蹈本身毫无关系。
这个舞蹈节目的安排是很巧妙的,有群舞,有花心的独唱独舞。一开始是徒手的袖舞,因为要表现乘着采船,这样脚步上一定要有功夫,走得要像在水上漂荡一样。队形的排列,有一字的、有方的;姿态有坐有立,多有变化,而且后面折花起舞等精彩场面一再反复。
舞台装置也颇费匠心,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天宁节教坊演出情况说舞“采莲”时,要在殿前排列莲花,因为舞者出场折花时就把预先摆好的莲花折下来。
队舞是宋代宫廷或官府宴会中常有的一种节目,和杂剧前后排列依次演出。像天宁节演出的节目,《采莲队舞》之后,紧接着女童进致语,杂剧入场继续表演。这个舞和现在的《荷花舞》(戴爱莲编舞)的意境多有相似之处,可说是一脉相承。《荷花舞》的舞台装置更加进步,有的在玻璃砖上起舞,更像在明镜般的湖水上一样,据说五代时舞台装置已很讲究,王衍作蓬莱山,画绿罗为水纹地衣,中间作了假荷花,有一百多个舞伎乘着彩船在地衣上转动。船原是用轱辘转动,地衣下面用长管来吹风,地衣起伏好像波涛汹涌。演员也有采莲花的动作。宋代采莲说不定是参考了五代的采莲编制而成的[22]。皇甫松的《采莲子》词,在每一句下面注有“举棹”,这说明舞者在唱完一句词就作划船举棹的动作,都是这一类的形式。[23]
柘枝队舞
《柘枝》是唐代最流行的中亚舞蹈。这个舞得到普遍的热爱,流传很广,在流传当中逐渐变化,由原来的独舞发展而为双人舞,唐代叫《双柘枝》。到了宋代又有新的变化。据陈旸《乐书》所记:“《柘枝》用二童舞,衣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始为二莲花,童藏其中,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之雅妙者也,与今制不同,亦因时损益然邪。”可见到了宋代就成为头戴胡帽(这一点仍有中亚遗风),身穿五色绣罗宽袍,系着银带的更富有中原风格的《柘枝队舞》。
宋代宰相寇准非常喜欢这种舞,他家里的家伎都会舞柘枝(用二十四人),每舞必从早到晚,跳一整天,因此人家称他为“柘枝癫”[24]。
《柘枝队舞》宋人史浩在他的《峰真隐漫录》中有详细的记载,他是南宋的宰相,在宫廷中看过很多队舞,他的记载是比较详细的,也是可靠的。
小儿队舞
第一场
《柘枝舞》
五人出场一排站立,竹竿子念致语,乐队吹[引子]末段,舞伎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起舞,竹竿子又念:
花心出念致语,和竹竿子问答(词略)。
第二场
乐队吹[三台]一遍,五人舞拜,起舞,乐队再吹[射雕遍]连[歌头],众唱[歌头]。乐队吹[朵肩遍],[扑蝴蝶遍],[画眉遍],众唱[柘枝令],乐队吹[柘枝令],众起舞,竹竿子念,遣队:(词略)乐队吹[柘枝令],出场。
柘枝队舞在唐代柘枝舞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成为队舞这种舞蹈艺术新形式,竹竿子的致语,花心的致语,花心的独舞,舞队的群舞,都是根据大曲歌舞这种程式安排的。在服饰方面也很讲究,把原来的中亚民族服装戴着金铃的绣帽改为凤冠,广袖细腰身的长裙改成五色绣罗宽袍;在舞曲方面不只用[柘枝令],还用了[画眉遍][扑蝴蝶遍],中亚音乐掺杂着中原音乐。《柘枝舞》的演变,可以看出宋代如何吸收运用少数民族乐舞,使之成为一种民族的新形式。
《佳人剪牡丹》
宋代人都极爱簪花,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妇女头上戴真牡丹、芍药或罗帛生色花,在宋代特别流行。”“男子也戴它,不仅逢良时佳节表示吉祥戴花,遇国有大事,照制度百千从臣和帝王还一同戴花招摇过市”(图21)。
图21 北宋戴重楼子花冠妇女(见《中国历代名画集》)
北宋首都汴梁(河南开封),宫廷贵族、市民最爱牡丹花,春天牡丹花盛开,常要搞一些牡丹会之类的活动。《齐东野语》(周密著)记载了张功甫家里的牡丹会,由女伎十人舞,头饰、衣领都放上牡丹花,从帘子里舞着出来,衣服和牡丹花的颜色要变十次,使人看得眼花缭乱。宫廷队舞《佳人剪牡丹》,据《宋史·乐志》说:“衣红生色砌衣,戴金冠,剪牡丹花。”传说舞来自唐代,唐玄宗在“沉香亭”畔种植牡丹花,花盛开时,命李龟年持金花笺赐李白进[清平乐]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梨园弟子配上管弦,李龟年演唱,杨贵妃有时也领唱,特别到曲子将终时,加上一些花腔,此后就创制了《佳人剪牡丹》。宋代队舞传到高丽,为高丽宫廷所珍视,历代传承,至今尚能演出。据朝鲜《进馔仪轨》记载:“设牡丹花樽于盘,女伎十二人环立于樽边,各取樽花一枝,进退旋转而舞。”如果是男演员表演改为八人舞。唱词:
唱词中也提到舞来源于杨贵妃的故事。
宋代簪花已成一时风气,姜白石有诗:
宋杂剧中很多角色都戴花冠或簪花,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契丹族和女真族,辽、金墓的石刻、壁画中人物也有很多戴花冠的(图22)。
图22 内蒙古康伦旗戴花冠乐舞人
转踏——和队舞相近的一种形式
“转踏”又称“传踏”或“缠达”,这是北宋时一种歌舞形式,最初来源于民间的说唱,以及民间舞《踏歌》,由这两种民间形式结合而成,后来士大夫仿作,文词由质朴趋向典雅。《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唱赚存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所以叫“缠达”,或“转踏”,就是两个曲调重复演唱,元代叫“顶针续麻”,俗称“字头咬字尾”(现在曲艺中仍保留)。用以配合舞蹈,正如刘禹锡《踏歌行》中所说的:“新词宛转递相传。”宋代转踏(图23),它的体制是开始用骈语作勾队词,然后朗诵口号,再有八句诗和词,叙述故事,词首二字和诗末二字相重叠,有辗转传递的意思。词常用[调笑令]所以又叫“调笑转踏”。[致语]+[诗]+[词]+[诗]+[词]……[放队]。
图23 转踏意想画 陆德绘
调笑转踏多取材古代传说,美人故事,或唐人小说传奇,或叙说名胜古迹。现在只举《晁补之调笑》为例就可以知道这种形式的概貌。
调笑
西子
队舞和大曲的关系
大曲是和舞蹈结合而演出的,队舞所用的曲子就是“大曲”或“曲破”[26],队舞的编排是按照大曲的结构进行,队舞和大曲有联系,也有区别,所以大曲和队舞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歌舞大曲(图24)的特征有三:(一)多遍,(二)具备序、破等组织,(三)配舞[27]。
图24 大曲歌舞 北宋山西平定乐舞壁画
唐代大曲多到数十遍,宋代裁截应用,叫做“摘遍”。“遍”是:1.乐曲单位名称。大曲是由好多个“遍”组成;2.同时一节也叫一遍,有排遍,遍,衮遍等名称;3.有的独立的小曲也叫“遍”[28]。有的从“入破”以下截用,叫“曲破”。
大曲一般的组织结构可分三大段:散序,中序,入破。
1.散序:只有音乐弹奏,没有拍,不起舞,叫散序,即散板,散板之后才上板。
2.中序:开始有拍子,又称拍序,起舞。
3.破:是破碎的意思,指急促的节拍而言。或称入破,这是舞蹈的精华部分。
一般节奏由缓慢到急促,乐曲反复若干遍。
4.彻(或煞衮、急):舞蹈的结尾部分。这种序、破、急的形式影响了日本的《雅乐》。
王国维《唐宋大曲考》也说,大曲虽多至数十遍,亦只分三段:散序为一段,中序(或称排遍、颠、正颠)为一段;入破以下到煞衮为一段。阴法鲁先生曾列唐宋大曲结构系统表(附表三已收入最近出版的阴法鲁《学术论文集》)可以弄清楚大曲的组织结构。现在列一简表如下,便大致了解乐曲如何配合舞蹈演出。
故事歌舞和戏文杂剧的关系
宋代表演人物故事的歌舞较前代更为盛行,这是一种很大的进展。隋唐已有《拨头》、《兰陵王》、《踏谣娘》等情节复杂,人物性格也较鲜明的故事歌舞,但这些舞蹈所占的比例是不大的,那时更多的是表现某种生活,或抒发某种感情的舞蹈,如《柘枝》《剑器》《春莺啭》《霓裳羽衣》《龙池乐》《破阵乐》等都是。而宋代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的歌舞,有了更大的发展,它是以队舞形式演出的,这种形式为我国的戏曲——歌、舞、剧结合的,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杨荫浏先生在《中国音乐史》一书中说:“我国的歌舞剧,在宋代已经形成独立的体系也并非过言。”确实歌、舞、剧三者结合在一起,宋代艺人起了很大作用,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宋代故事歌舞著名的有《南吕薄媚舞》(表演郑六遇艳狐的故事[29]),《降黄龙舞》(表演柘枝妓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故事),《崔韬逢雌虎》[30]等。
像《南吕薄媚舞》,取材于唐人小说[31],写的是穷书生郑六,遇到一个白衣女子任氏,她原来是狐狸变的,两人在一起生活得很好,却被郑六的一个阔亲戚韦崟看上了,趁郑六不在的时候来强迫任氏,遭到任氏严词拒绝。这一方面歌颂了任氏坚贞的品质,一方面也揭露了以韦崟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任氏在拒绝韦崟时曾说:“郑六六尺之躯而不能庇一妇人。”不正是反抗封建势力的呼声吗?可惜这个队舞只留下残缺的一段致语和一段遣队的词。这个节目当时曾经广为流传,金人王寂在去辽东的时候,看到卧榻的围屏上画着大曲故事,其中就有《郑六遇狐》这一幅,他为此曾题了诗句[32]。
图25 晋祠圣母殿 泥塑歌舞伎人
而元代的杂剧中经常提到这个故事,如董西厢的开场白有:“也不是崔韬逢雌虎,也不是郑子遇妖狐。”关汉卿《金线池》中杜蕊娘唱词中有:“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大曲内尽是寒儒。”可见流传之广。像《降黄龙舞》演的是前蜀柘枝妓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悲剧。他们二人定情之后,终因地位悬殊被逼永别。别后,灼灼用软绡聚泪寄给裴质[33]。灼灼的恋爱悲剧,正说明封建时代年轻女子婚姻不能得到自由,这是很典型的。宋人就以队舞和传踏的形式,演出了这个故事。故事所以广为流传正是宋代歌舞伎人的写照。晋祠圣母殿泥塑的歌舞伎人强颜欢笑、内心悲苦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图25)。灼灼的故事据洪适《盘州乐章》的记载,只有前面的致语和后面的放队词,中间的歌词也已失传。
《降黄龙舞》
答:
(歌词缺)
放队:
宋代大曲也有独舞,陈旸《乐书》记载:“优伶常舞大曲,唯一工独进,以手袖为容,踏足为节。”河南禹县白沙宋张大翁墓乐舞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演出和伴奏的形式(图26)。
图26 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前室东壁大曲舞蹈壁画
宋代大曲歌舞大部分还不是扮演剧中人物而是在舞蹈中加上唱词,叙述故事,由歌舞人载歌载舞(多半是边歌边舞的形式,也有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以上所举的几个舞都是这样。其他即或扮演人物如《剑舞》前一段扮项羽、刘邦、项伯和项庄,后一段扮公孙大娘、杜甫、张旭,也只是上场摆摆样子,由旁边的人叙述故事,它还没有从叙事体向代言体过渡。但这和戏剧有了接近,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宋大曲的结构以及表演人物故事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宋代队舞的程式,和后世院本戏文、杂剧、传奇有密切的关系。宋代杂剧兴起,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也出现不少著名艺人。《梦粱录》说:“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宋代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本,“用大曲者几半”[34]。而且当时大曲队舞和杂剧同时演出,艺人互相观摩,受到影响也是很自然的。现在分别叙述几点,可以更加清楚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如大曲有《绿腰》《六么》。
南宋杂剧有《崔护六么》《莺莺六么》《羹汤六么》《厨子六么》。
金元院本有《闹夹棒六么》《羹汤六么》《四厨子》。
又如大曲有《熙州》。
南宋杂剧有《骆驼熙州》《迓鼓儿熙州》《二郎熙州》。
金元院本有《熙州骆驼》、《迓鼓二郎》。
宋代队舞在歌唱和舞蹈之前,先由竹竿子引着入场。竹竿子先要念上一段,这一段词前段多半是吉利话,如果是在宫廷演出对着皇帝说些歌功颂德的话,后段再说明舞蹈的内容。这种形式和宋代评话中的“入话”相类似;再推上去,和唐代的俗讲形式也有些关系[35]。这一形式对戏剧的开场,说明故事梗概,很有便利条件,所以后世传奇开场都运用这种形式。徐渭《南词叙录》说:“宋人凡勾栏未出,一老者先出,夸说大意以求赏,谓之‘开呵’。今戏文首一出,谓之‘开场’,亦遗意也。”可见明传奇副末登场,用一两支曲子,叙明全剧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梗概,好像和正戏无关,但却很有必要,可以起到说明书的作用。家门里的曲子,大多是[临江仙][西江月]等牌子,能念能唱。清李渔《闲情偶寄》里也说:“未说‘家门’先有一上场小曲,如[西江月][蝶恋花]之类,总无成格,听人拈取,此曲向来不切本题,只是对酒忘忧,逢场作戏诸套语,予谓词曲中开场一折,即古文之冒头,时文之破题。”曲艺中现在仍保留着这种形式,而且是很普遍的一种形式。
队舞在竹竿子念过之后,舞队入场,随着乐队吹奏着各种曲牌,舞队起舞,节奏变化很多,而戏剧在开场之后,渐入正戏,所用的曲牌也都是大曲的牌子,所以无论大曲的结构以及乐曲和杂剧,戏文,传奇都有很深的渊源。
大曲中的很多调子被南曲吸收。《宋史·乐志》:“宋初置教坊,所奏凡十八调四十六曲(六当为大),名目如。
正宫调:梁州,瀛府,齐天乐。
中吕宫:万年欢,剑器。
新水调:采莲。
仙吕调:绿腰、彩云归。”
这些调子在南曲的曲牌中都可以找得到,一直到明代在戏曲音乐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
附表一 小儿队舞(七十二人)
附表二 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
附表三 唐宋大曲结构系统表(阴法鲁先生整理)
附表一、二,均根据《宋史》卷142《乐志》整理。
附表三,阴法鲁先生整理(《阴法鲁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宋代宫廷表演队舞的组织机构
宋初循着唐代的遗制设置教坊,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皇帝做寿的日子,用乐工改为临时点集不置教坊。这一方面看得出南宋末经济情况拮据,拿不出教坊这笔费用,同时那时民间艺术非常兴盛,大有压倒教坊的优势。因此可以说在绍兴末年教坊实际已经取消[36]。吴自牧《梦粱录》妓乐条:“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属修内司教乐所集定姓名,从奉御前供应。”
以后必要的场合就拨临安府的衙前乐人在教乐所集合点名,到宫廷表演,身份很像后来的“内廷供奉”。这和《宋史》所记:“但市人使之,不置教坊,止令修内司,先两旬教习”是一致的。
北宋教坊有使一人,副使二人,都知四人,下设四部乐,四方的名艺人都集中在教坊里面,根据《宋史·乐志》教坊条记载:
第一部法曲部十一人,乐器八种。
第二部龟兹部二十四人,乐器八种。
第三部鼓笛部六人,乐器三种。
第四部云韶部五十四人,乐器十种。
但后来约在大中祥符五年以后(公元1012年)崇宁二年以前(公元1103年),又把四部合而为一[37]。
所谓“执色”就是专门表演或演奏的乐人的总称。同时色有“色长”,部有“部头”,组织和职责都分得很清楚,《宋会要》“执色”人数记得详细,共计210人。除杂剧人员二十人外,其余是十三种乐器的演奏员。
图27 河南温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末泥色、装孤色
以后到了嘉祐年间可能由于财政上的问题,“执色”等人数大大削减了,每种乐器的演奏员只有二人(教坊取消之后仍有少数艺人留在宫廷,如“德寿官”就有一部分)。《东京梦华录》卷十:教坊使孟景初,“以下皆执色,杂剧十四人(图27),板二十人,歌二人,琵琶二十一人,箜篌二人,笙十一人,筝十八人,筚篥十二人,笛十二人,方响十一人,羯鼓三人,杖鼓二十九人,大鼓七人,五弦四人,别有排乐三十九人,掌撰文字一人。”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艺人。
钧容直
除了教坊的艺人,还有“钧容直”,是从军队中选拔擅长音乐的兵士组成,在皇帝出外游玩的时候,边行进,边演奏军乐。因为靠近皇帝,取钧天的意思,所以叫“钧容直”。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有的[38],后来也属教坊。
左右军[39]
有时称厢军,这不是军队而是艺人,把艺人编入军中可以拿钱粮,平日在民间,主要在军中,有事就召唤。南宋因内廷费用不足,不以左右军的方式编制,而把艺人名额放在衙前乐营,主要在民间活动,有事去召唤。演一回给一回钱,名叫“和雇”。
这些艺人经常来往于宫廷和民间,大抵平日不论风雨寒暑天天在勾栏瓦子中演出,遇到朝廷有喜庆宴会,就到宫廷去演出。《东京梦华录》卷五:“教坊钧容直,每遇旬休按乐,亦许人观看,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此外《梦粱录》也有记载南宋的情况于祠山神的生日,在祠山神庙中“有衙前乐,教乐所人员部领诸色乐部,诣殿作乐呈献。”老百姓也都来赶庙会,观看露台的演出。宋以前民间艺人很少出现在记载当中,到了宋代,民间艺人不但在舞台上占着一席重要的地位,就在一些笔记杂录中也占着重要的篇幅,他们的活动和艺术生活是值得大书特书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