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资本论》(全新增补版)
- 吴兴人
- 3336字
- 2022-03-21 18:07:49
一、《资本论》为何又热起来了?
卡尔·马克思说得没错
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的危机,会把这个支付期限的序列压缩到一个非常短的期间内。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557页。
从马克思的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被西方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病理学家”的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又重新骤然热销的原因。人们希望从中汲取到一些解决危机的经验。
位于柏林的卡尔-迪茨出版社专门出版学术著作。最近一段时期,此前少人问津的《资本论》骤然热销。出版社经理约恩·许埃特伦普夫告诉路透社记者,2008年年初以来,他们出版的《资本论》已卖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一名出版商说:“马克思现在绝对火。”2008年底,一座宽14米、高7米,重达33吨的马克思塑像重新回到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园。当初,这座塑像因被德国右翼指责为“体现民主德国的国家宣传共产主义”而流离失所。马克思已经重新回到了欧洲大众的记忆中。另据土耳其《共和报》消息称,土耳其计划再版长期被禁的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报道称,这是土耳其不赞同马克思观点的出版社首次出版这本著作。三卷本的《资本论》将在2011年前出版。因为《资本论》的巨大销量,英国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因为他的《资本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版。法国经济周刊《挑战》记者在谷歌上搜索“Marx”,得到800万条结果,远远超过凯恩斯(210万条)和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70万条)。
(许政泓 作)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统一后,曾几何时,一部分前民主德国民众为易帜而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华尔街引发的这场金融海啸,正在席卷世界各地。目前这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仍在发展与深化,也使德国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许多前民主德国民众开始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的绝对魅力。新近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2%的前民主德国人对“自由市场经济”抱怀疑态度,43%的前民主德国人对资本主义敬而远之。路透社驻柏林记者埃里克·基施鲍姆的随机采访也证实了这种情绪。现年46岁的IT从业人员托马斯·皮费特来自东柏林。他告诉基施鲍姆,他上学时读过批判资本主义的课文,现在看来,“卡尔·马克思说得没错”。历史仿佛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它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这些年来,人们似乎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可是,我们如今又重新发现,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依然大有用武之地。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性著作,更是人们剖析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出现危机的一把科学钥匙。他首先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然后又分析资本,从现象到本质,从具象到抽象,从表面到内里。他用“抽象力”这把锐利的解剖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比如,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写道:“一国进口过剩,在另一国就表现为出口过剩,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一切国家都发生了进口过剩和出口过剩(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歉收等等,而是普遍的危机);也就是说,都发生了生产过剩,而由于信用和随信用发生的物价的普遍上涨,这种过剩更加严重了。”(《资本论》第三卷,第557页)“卡尔·马克思说得没错”,正是如此!马克思在他的故乡遇到越来越多的知音,他在九泉之下正在露出欣慰的笑容。
《资本论》曾风行了一个多世纪。但近十几年来,《资本论》在图书市场中似有淡出江湖之势。许多年轻人对《资本论》也很陌生。现在,生活中发生的这场教训震撼人心。人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马克思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人们骤然发现:尽管100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有许多新的特点,但是,其本质似乎仍然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资本论》所阐述的真理,至今没有过时,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托马斯·皮费特的意见,代表了当代许多有识之士的看法。其实,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而突现。早在2000年“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时,马克思名列榜首。2005年,英国评选“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也位居首位。2003年11月7日,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了“德国十大杰出人物”和“德国100名人”活动,这次评选活动,事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上百万德国市民参与了投票,1300多名德国人被提名。经过一个月的统计,德国历史上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揭晓,经济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古典音乐大师巴赫,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等人榜上有名!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发表评论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心理医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哈伊尔·利特瓦克说:“就算拿走汽车或者房子,但是我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会留下的,买块面包的钱也还是会有的。”他建议那些失业的人们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那里描述了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别问题。“我作为专家的价值并没有因为危机的到来而降低。我只是无法将自己按照以前的那个价格出售而已。如果我开始惊慌失措的话,那么我的真正价值就会降低。”
法国《挑战》杂志在2009年2月选择马克思的照片作为封面,标题为“马克思:他的分析仍未过时”。《挑战》周刊副总编达尼埃尔·富尔坦对文汇报驻法国记者郑若麟说:“马克思的重新出现,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返;再生的马克思,并不是曾经造成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那个政治家的马克思,而是经济学家、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写成的《资本论》,是一个世纪以来所有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中最详尽、深入的著作。正是这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马克思,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我认为,现在法国出现的马克思研究热,主要是把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的研究重新拿出来,与今天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进行比较和对照。这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点:至少到目前为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描述和分析都是正确的。
2009年3月初,路透社中文网发表一篇题为《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预测太准了》的文章,作者是Bernd Debusmann。他写道:“我们过去熟知的资本主义正濒临末日。过去那些预言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危害世界的言论得到了印证:比如卡尔·马克思对银行业的看法,现在就显得出奇地合乎时宜。”“开始于去年8月的信贷危机,本月已经几乎演变为一场灭顶之灾。虽然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投入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巨资挽救濒临崩溃的银行并阻止全球性萧条,但是危机并没有消退迹象。人们正在达成一个共识:资本主义要想自我拯救,需要一场21世纪的‘大修’,而不只是紧急地营救。”
另有消息说,随着《资本论》受到读者欢迎,马克思的出生地德国西南边陲小城特里尔市,现已成为欧洲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特里尔市旅游局市场主管艾伦特说,2009年到马克思家乡观光的游客急增至4万人,来自中国的游客就有1.2万人,因崇敬马克思而到此地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该市的新闻发言人兰佛表示,2009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特里尔将筹办纪念活动,相信会吸引更多游客。有“德国新电影之父”之称的著名导演克鲁格准备将《资本论》拍成电影。《资本论》的版税收入并没有让马克思和他的继承人轻松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列名,但特里尔市通过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拉动该市的经济,却是一个很好的生财之道,这也是马克思生前绝对未曾料到的。
末了,还想顺便说一点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一点题外话:2009年1月初,美国经济学会年会召开。但是,在这次年会上,经济学家们对这次金融危机事先无力预知,事后束手无策。当房价不断走高之际,多数经济学家安之若素。据曾任职于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学家巴特列整理出的资料,只有席勒、利墨等少数经济学家,曾对美国房市发出过警告,但结果根本没有人听。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位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席勒,在2008年10月的《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说,数年前在迈阿密,一位出租车司机就指着无所不在的建筑工地告诉他,到处都在盖房子,市场供应过剩,迟早会出现大灾难。看来,美国的15000名经济学家,应当好好倾听一下那位德国市民和迈阿密出租车司机的意见。因为真理有时会掌握在不起眼的小人物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