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如何理解辩证法在其本质上是批判的 革命的?
- 问道马克思: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 董振华
- 5839字
- 2022-01-25 11:37:24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本身就蕴含着革命性的理论品格,也为使用这一方法的共产党人提出了革命性的现实要求。
有这样一种观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忘记了事物互相间的联系;只看到它们的存在,而忘记了它们的生成和消逝;只看到它们的静止,而忘记了它们的运动。总的来说,这种观点是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而唯物辩证法在批判这种形而上学观点的基础上,则主张必须要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对于辩证法的实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的跋文作出了非常经典而深刻的论述:“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本质。
一、辩证法是批判的逻辑,揭示了所有客观事物存在的条件性
传统的形而上学观念,基于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彼此二分和绝对对立,认为在变动不居的现象中是无法获得事物本质的认识的,只能得到因人而异的不同意见,主张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寻找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破除了形而上学终极性存在的永恒真理观,科学揭示了客观存在的相对性、条件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所以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辩证法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驻,所有的经验世界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都有其产生的前提,同样也都有其存在的界限,都是作为一定的过程而存在,也就是说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世界不过是过程的集合体而已。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无论是理论认识、自然事物,还是社会历史都是如此,从来不存在绝对性的永恒存在和终极真理。从理论认识方面来说,并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例如,作为欧氏几何基础的一系列公理,都是具有一定条件性的相对真理。以平行线公理为例,“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永不相交”这个结论是有前提的,即在同一平面的前提下是具有合理性的,也是有界限的,即在同一平面的界限内是有效的,其真理性的条件是同一平面范围,超越了这个条件就失去了真理性。
在自然领域同样如此。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在时间中不断展开着的存在,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所有现存的客观事物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从时间性上来讲,其不具备存在的前提条件,所有的既成事物都是最终要毁灭的,其必然会超出自己存在的界限。因此,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只是具备历史的合理性,是有条件的历史性存在。
人类历史也是如此。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是在既有的前提下生成,也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超越自己存在的界限,最终丧失存在的条件而走向灭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根据辩证法的批判性本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谋划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作说明时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辩证法是革命的逻辑,阐明了事物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性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方式,辩证法指明了现存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断革命、超越自身的革命逻辑。辩证法的这种革命性,实质上是一种范式转换,新的范式能够容纳和保存旧的范式运动中的所有积极成果,其中蕴含着不断发展的进步的历史过程。
对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恰恰相反,辩证法批判本质,深刻揭示了所有客观事物存在的历史性和条件性,也就内在蕴含着其存在的有限性和条件性,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否定,一旦超越了自身存在条件的界限,就必然彻底自我否定和自我革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理论领域是如此。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以范式理论说明了科学革命的逻辑,认为范式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着科学发展的范围与方向的基本思维方式,在范式之内科学家们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解决难题或消除疑点,但是,随着观察与实验的深入,科学研究必须不断地揭示意料之外的新现象,逐渐发现原有范式解决不了的难题,旧的科学方式,这个时候就必然通过范式转换实现科学的革命。例如,欧氏几何从古希腊时代一直被认为是真理体系,但是遇到了不断涌现的曲面问题,平行线公理和其他公理失去了真理性,后来有了黎曼几何、罗氏几何等非欧几何的科学革命,对欧氏几何进行了范式转换。这种范式转换并不是抛弃了欧氏几何所有的成果,而是把欧氏几何作为自己的一个特例,即在同一平面的条件下而得以保留。也就是说,非欧几何在同一平面的条件下就表达为欧氏几何。非欧几何能够解释和说明欧式几何的所有问题,欧氏几何只能解释和说明非欧几何同一平面部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欧几何对欧氏几何实现了革命。
社会历史领域也是如此。按照资本的逻辑,工资作为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部分,以换取劳动力可以创造剩余劳动的使用价值。如果遇到了经济危机,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那么按照资本的逻辑,工人没有成为雇佣工人,不提供创造剩余劳动的使用价值,是不是就不该获得生活资料呢?但是,如果工人不能够获得生活资料,那么后果是什么呢?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资本通过不断生产榨取剩余价值的增殖的需要就不能够得到满足和维持。资本主义为了肯定资本逻辑的存在,就不得不引进自己的对立面,例如救济制度或者其他的福利安排,这些显然具有了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为了肯定自身,而不断容纳了自己的否定因素。这样的结果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真正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辩证法,我们就能够从历史科学的高度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通过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辩证法是实践的逻辑,指明了人类解放历史运动的现实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断既是对一切旧形而上学的批判,也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本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是基于实践范畴,马克思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从而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生活实践就是以整体性、全面性和否定性的方式存在着,那么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或以生存论本体论为根基的辩证法所内含的理论本性也就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否定性的内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辩证法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这种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就是生活实践的现实原则,而辩证法只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到了它的深层结构和本质。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揭示了辩证法理解生活实践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辩证法,通过辩证法揭示了生活实践的原则,无疑是一种变革性的理解方式。从其本性来说,辩证法是生活实践自身显现出来的一种实践态度、实践样式和实践方式。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首先是生活实践自身,其次才是从生活实践自身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否定性原则,这才是对以实践为根基的辩证法的恰当理解。
历史是在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的辩证法中,不断自我展开和自我生成的过程。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不过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的斗争中,不断通过创造性的历史实践而自我诞生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创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在创生着人和人的关系,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不断实现着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历史运动,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实践本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共产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在实践中不断革命的辩证法逻辑,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和历史道路,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性和概念辩证法的封闭性,破除了“历史终结论”。按照辩证法的逻辑,“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因此,“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可见,人类解放是一个按照辩证法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革命的历史过程,不能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认为是遥不可及的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正是在不断的革命性实践中,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正是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要立足于我国实际,诉诸革命性的实践,不断开辟新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二次会议上所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过程。”
【知识链接】形而上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形而上”在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本源、本体,与器物、现象的关系。
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形而上学”一词翻译自英文“metaphysics”。“metaphysics”的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晚清学者严复拒绝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译,根据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把“metaphysical”一词译为“玄学”,但由于日本翻译的一些词语虽然不甚贴切,却往往更为简单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扎根在了汉语之中。
【延伸阅读】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文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深度思考】
1.如何理解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
2.谈一谈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