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挑战

本书将继续以前两本书所采用的方式,以我的两个孩子栓柱和非非在各自高中的学习经历为线索和背景,介绍加拿大高中教育的种种细节。栓柱和非非先后一年之隔,告别了就读三年的梅树初中,并都离开了沉浸式法语教学项目,分别升入我们社区两所不同高中的英语教学项目。

进入高中时,他们都将满15岁,正是精神敏感时期。如同水土变化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不适,环境的改变也会给小小的心灵带来阵阵波澜,这就足以构成对他们生活的挑战了。根据许多家长和老师的经验,不少初入高中的孩子心心理上都非常紧张,而栓柱就是如此。

栓柱没有和梅树初中的同学们一起进入所衔接的高中,而是选择来到离家最近的LP高中就读。他希望自己每天走路上下学而不再要家长接送。我们也很满意他的选择,因为LP高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只有600名学生,绝大多数是邻里的孩子,另外还有近1/5的国际学生。学生数量少,意味着他们受到的关注多。栓柱性格内向,不善交友,也正需要受到学校多一点的关注。

适应高中生活的准备工作从八年级末就开始了。6月中旬,各个高中都为9月份即将入学的新生安排一次“过渡日”。那一天,八年级的学生来到他们将要就读的高中参观访问,熟悉环境。然而那个过渡日对栓柱并没有起到过渡的作用,反而为他的心理增添了相当大的负担。当他进入陌生的校园后,看到一张张不熟悉的面孔,他感到的是孤独。回到家,他的情绪甚为低落。当我了解了他的心理状态后,迅速向LP高中求救。我给在参观学校和选课时打过两次交道的学生顾问泰特老师写了一封电邮,向她讲述了栓柱的情况,并请求她的帮助。她马上把我的信转给了学生资源部的负责人海丝乐女士。海丝乐女士立即与我联系,约请我和栓柱某日下午到学校与她见面。

我们如约来到学校,她见到栓柱,就热情地和他聊了起来。我在一旁感受到栓柱从这位老师那里一下子就找到了亲近感,讲话和表情都显得自如了许多。聊了十来分钟之后,她打气般地告诉栓柱:“开学后,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就来这间办公室找我们!”栓柱用力地点点头,似乎是找到了靠山。然后,她又叫来一位学生,请他带着栓柱到学校各处走走,再次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我为此感到欣慰。不过,尽管如此,但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从小学就在一起一路走入高中的,已经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固的小团体。孤零零的栓柱还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度过了他的焦虑期,在LP学校渐渐扎下根来。当他高中毕业离开这里时,他把LP高中视为自己中小学阶段最喜爱的学校。

非非的过渡则不费吹灰之力。他选择了和一群朋友们就读MD高中的“挑战项目”。加之梅树初中的同班同学大多都去了MD高中,还有他在七年级时所上的七八年级混合班中也有高年级朋友在这里就读。和熟悉的伙伴们一起进入新环境,对非非来说,高中只是增加了对老师和校园的新鲜感。上高中后,他每天和几位邻居同学一起单程步行40分钟上学、下学,几个小朋友更是成了挚友。

高中的开学日,同小学和初中大相径庭。门口看不到家长护送,学生们或单独一人,或成群结伙来到学校。加拿大劳动节后的第一天,是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LP高中在十年级以上的学生到校后一个小时,敞开大门专门迎接新生。MD高中因为学生人数较多,迎接新生的工作要复杂一些。在开学前一周,他们就安排新生来校再次参观,由高年级学生带领,熟悉每一间教室。开学第一天,学校邀请新生第一批到校。他们先去聆听校长讲话,然后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去领取一些资料和文件。

四年的高中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