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

站在2021年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如何,增长动力何在?我们认为从文化、人口、科技、经济等维度来看,未来中国经济仍有巨大增长动力,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

一、文化基因:儒家伦理价值观赋予经济发展底层动力

文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土壤,而文化的先进或落后在于一国的经济基础。中华文化的内核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数千年不变,所以任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方式不断变化,中华文化却能数千年绵延不断。

从历史演变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儒家文化是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需要的,而不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儒家文化靠人们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伦理价值观,时至今日,其体现在对底层社会思潮的塑造上,强调任重道远的责任心,强调人对社会的积极责任,强调家族对智慧和财富的持续追求。

放眼历史长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并不长,人们依然有强烈的改变生活、改变命运、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吃苦耐劳的精神仍在传承。从这些角度而言,在儒家文化基因的指引下,未来中国经济仍有巨大增长动力。

二、规模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令经济发展动能仍存

要论规模,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充分利用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都较低的比较优势,从比较初级、简单的出口加工行业做起,吸引了很多低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地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当下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物流能力、完备的产业链,而且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有着强烈的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愿望,这就带来了超强的发展动力。

在外贸领域,由于中国所承接的需求是面向全球的,所以下游的承包方也是面向全球市场生产的。在内贸领域,网络平台、电商的出现,再加上中国的超大规模人口,使得任何看似需求极低、很少有人会买的产品,在中国都能找到市场。

三、经济增长:唯有彻底完成工业化,经济增速才会放缓

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连续数年下滑,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首次出现这么长时间的下滑。那么,我们能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吗?其实不然。

首先,相比发达国家2%左右的普遍增速,中国6%的经济增速并不低。我们进一步分析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机制、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的确存在问题,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从外部对比来看,同一时期与中国发展程度相当的经济体GDP增速也同样在下滑。Wind统计数据显示,巴西从2010年的7.5%下滑到2019年的1.4%,印度从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9年的4.0%,同时,韩国、新加坡等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在大幅下滑(见图1–9)。由此可以判断,自201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由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是大的国际环境不景气导致的,因为发达国家还没有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彻底恢复,其需求仍没有完全复苏,抑制了世界贸易。

其次,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还在进行中,经济增长仍有巨大空间。中国有着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体量,至少还需要15~20年,才能完成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只有彻底完成工业化,已经起飞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才会平缓下来。

最后,从内需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大量机会。比如基建,中国的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反而有很多高质量的投资机会。同时,随着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稀缺,以及资源禀赋结构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中国开始更新发展方向,向产业链上游攀升。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仍有新的动力。

四、全球枢纽:中国占据世界经济枢纽地位

过去,世界经济秩序是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是一个“由中心到外围”的结构。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连接西方国家与其他非西方国家的枢纽。

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结构中,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第一个循环,即中国向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资金以及各种高端服务业;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第二个循环,即中国向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见图1–10)。

图1-9 中国与其他典型国家的经济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明源地产研究院。

图1-10 世界经贸格局示意图

那么,中国是如何确立世界经济枢纽地位的?正如前面所谈及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新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外包,西方国家逐渐开始去工业化,主打高端服务业,而高端服务业不需要原材料,只有制造业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才需要原材料。但一些外围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就是原材料,因此,西方国家就不再直接和这些原材料国家发生经贸联系了。由于中国等东亚国家承接了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这些发展中国家就只能和东亚集聚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进行贸易,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经贸格局中的枢纽。

也许你会问:近些年来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其他国家转移,中国的枢纽地位会不会因此而动摇?我们想说的是,中国目前出现的制造业转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移,而是整个供应链网络在东亚内部的重构,相当于这个供应链网络的半径扩大了。这个供应链网络的范围已经超出中国,以环中国海地区的整个东亚为单位,但仍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从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零部件、半成品,在中国完成总体组装,再向全世界出口,整个东亚被整合为一个巨大的制造业集聚区。虽然有些企业在搬家、转移,但它们只是在改变自己在供应链当中的位置以及地理布局,整个供应链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并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中国以压倒性的产业规模以及完整的产业结构,使得这个供应链网络的中心始终在中国。

更进一步来探讨,未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制造业网络,会不会被其他地区取代?参考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的观点资料来源:得到课程——《施展·中国史纲50讲》。,由于供应链的规模效应,在可预见的未来,除非出现某种今天完全无法想象的新技术,否则没有什么新的制造业集聚区能够崛起与东亚进行全面竞争。中低端制造业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集聚区的转移,在这个意义上是终局性的。所以,供应链生态始终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枢纽地位很难被取代,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很大的势能。

五、科技发展:技术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经济增长率

从长远来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经济基础的完善,最重要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18世纪西方经济剧变的关键就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还是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各项决定因素又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制度等。其中,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自然资源基本给定,劳动力增长有限,变动可能性最大的是资本。所以从投入要素来看,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国的资本积累速度取决于该国技术变迁的速度,只有维持比较快的技术变迁速度,才能在积累资本的同时打破资本回报不断下降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产业结构来看,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新的高附加值产业部门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而企业在高额利润回报的驱动下,会自发投资这些部门。从制度来看,技术变迁会从不同方面改变经济基础,从而对制度的完善提出要求,因此制度完善仍要以技术变迁为前提。

既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中国要实现技术创新,应该通过自主研发还是技术引进?根据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具备后发优势。林毅夫.林毅夫:发展中国家要用好后发优势[J].商周刊,2017,000(015):32–36.也就是说,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效率,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目前,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实现技术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最好的途径。延续引进技术这条道路,把这些潜在的技术可能性转化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率。

引进技术,并不意味着中国现阶段就不需要研发。在一些产业和技术上,我国已经处于世界最前沿,这些产业和技术的提升必须依靠自主研发。此外,从国外引进技术和产业时,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流程改进,这种流程改进本身也需要研发。如此一来,中国就能在越来越接近世界的产业和技术前沿的同时,逐渐实现产业和技术层面的自主创新。

值得强调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只会越演越烈,中国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将前所未有。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科技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也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