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引”,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善于求人办事,并不是对方不愿意帮忙,而是他不善于引导。甚至说了半天,对方竟然不知道他要说什么,自己该怎么做。显然,这样的求人办事是失败的,而我们现在要学的,就是如何拒绝这种失败局面的出现。

旁敲侧击打动人心

求人之时,有些场合不好说,有些话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其中的意思又不得不向对方传达,该怎么办?旁敲侧击!用一种隐晦的、曲折的话语将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只要对方明吧了你的意思,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往往你所求的人无论是地位还是资格,都在你之上。那么你在求对方帮忙的时候,就不能口不择言,乱说一通了。因为很可能会得罪对方,落下话柄。这个时候,如果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是最好的,只要你敲对了地方,对方也就明白了,你最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以说求人办事,和说话一样,不仅要懂得如何去表明自己的想法,还要懂得在背后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自己的言行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对方在无意识当中帮了自己的忙,成为自己的贵人。

厚黑案例

孙叔敖在做楚国令尹前,是一个穷人,一直在他的家乡湖北梦泽地区读书、务农。由于他的学问大,人品好,在当地是一位很有影响的隐士。当时在楚国执政的楚庄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为了富国强兵,争霸诸侯,到处收揽治国治军的人才,梦泽的地方官就把孙叔敖推荐给他。楚庄王和孙叔敖一见如故,非常投机,当下就任命他为楚国的令尹。

他上任以后,就帮助楚庄王改革制度,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又组织民众拓垦荒地,开挖河渠,努力发展生产。楚国是一个河湖港湾遍布的地区,年年水患成灾,为了免除水灾、旱灾,孙叔敖召集了楚国所有经验比较丰富的水工,一起勘测地形,兴办了楚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河工程。当时,楚国动员了几十万民工日夜苦干,孙叔敖还亲自到工地去督促检查。没多久,芍陂河修成了。这条河不但大大减缓了每年雨季的水势,而且还可以灌溉100多万亩农田,仅这一项,每年就能为楚国增加几千万斤粮食。孙叔敖帮助楚庄王扎扎实实地搞了几年建设,楚国很快就富强起来了。《史记》上这样描写了当时楚国繁荣安定的景象:“上下相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民乐其生。”

自从有了孙叔敖这样一个好令尹,楚庄王真是如鱼得水,痛快得不得了。可是,没有多久,孙叔敖就在繁忙的政务中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了。楚庄王召集了楚国最有名的医生为他治疗,也没有见效。

孙叔敖临去世时,把他的儿子孙安叫到床前,嘱咐说:“我知道你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我死以后,你千万不要再做官了,还是回老家去务农吧!如果大王一定要封给你一块土地的话,千万不要争好地方,就把那块没人要的寝丘要下就可以了。我已写好了给大王的奏章,我死了以后,你把它递上去。”孙叔敖去世后,孙安就按父亲的嘱咐,把那卷奏章送给了楚庄王。楚庄王打开一看,上面除了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和爱护百姓、奖励耕战的建议外,对孙叔敖自己和他的儿子还讲了下面一段感人肺腑的话:“靠了大王的信任,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居然做了楚国的令尹。尽管我十分努力地办事,也报答不了大王的恩宠,现在,我要离开大王和楚国而去了。我只有一个儿子,可是他没有治理国家、帮助大王的才能。我恳请大王不要留他在身边做官,让他回到家乡去生活,这就是对他很好的照顾了。”

楚庄王一边看奏章,一边流眼泪,看完奏章,早已泣不成声,只是冲着天上喊:“老天爷呀,老天爷呀!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他要孙安留在他身边当大夫。可是,孙安坚持遵照父亲的遗嘱,要回家乡去,楚庄王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也许是楚庄王觉得孙叔敖当了多年的令尹,家里的生活不会成问题,也许是他过分悲痛,把孙安今后如何生活的事忘记了。反正是,他答应了孙安回乡的要求后,再也没有提起过如何安排令尹一家人今后生活的事。

春秋时代,各国的国君和大贵族身边,一般都养着几个为他们唱歌、跳舞、说笑话、逗乐子的艺人。这种人虽然地位很低,但往往机智聪明,富有正义感。优孟,就是楚庄王身边的一位聪明的艺人。有一次,优孟到梦泽地区去办事,在路上遇见了孙安。他们过去是很熟的人。优孟看到孙安衣服破破烂烂,肩上挑着柴担,腰里别着斧头,一副穷愁困顿的样子,十分吃惊,跑到跟前一问,才知道孙安回乡后,生活艰难,只好靠打柴养家。优孟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受。他想孙叔敖为楚国办了那么多好事,死后却一贫如洗,而那些整天不干正经事的大官们却富如王侯;他想起令尹死时,楚庄王是那样悲痛欲绝,死后也整天叨念他的好处,可是令尹家属怎么生活却从来也不过问。优孟越想越不服气,一路上琢磨着想个什么办法提醒楚庄王,帮一帮孙安。他回到家里,做了一身孙叔敖在世时常常穿戴的衣帽,每天一没人,就装扮起来,回忆孙叔敖的举止言行,进行模仿练习。没多久,他已经学得很像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庄王在宫里宴请文武大臣时,又想起了孙叔敖,心里悲悲切切地高兴不起来。大臣们就让优孟出来说个笑话,出个洋相,为楚王开心。优孟一看机会来了,就笑着对大伙说:“我今天要表演个新鲜的给大王瞧瞧。”说完,就带着助手一起去化妆了。宫中的戏台就在举行宴会的大厅对面。一会儿楚庄王出现在戏台上,只见他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说:“孙叔敖呀孙叔敖,你至死不忘国家,多好的令尹呀!我的命真苦,老天爷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帮手啊!老天呀老天!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这人演得很像,大臣们都看呆了,楚庄王也流下了酸楚的眼泪。在泪眼模糊中看见孙叔敖从后台走出来了,他赶快使劲擦了擦眼睛,仔细盯住台上。“就是他,一点也不差。”楚庄王什么也不顾了,三步并两步地跑到台上,死死拉住假孙叔敖的袖子不放。优孟却无动于衷地说:“大王,我是假的,我是优孟。”楚庄王这才明白过来,可是他仍然十分激动地说:“不管是真是假,我都要请你做大夫。”优孟又一本正经地说:“我可当不了令尹那样的清官,我要干,就当个贪官。”楚王愣了一下,忙问为什么?只见优孟不慌不忙地唱道:

当个贪官真叫好

刮民脂,食民膏

身前身后都荣耀

当个清官可不妙

讲廉洁,受辛苦

活着下场未必好

死了子孙没依靠

请看令尹孙叔敖

身前名声何其高

死后家境何萧条

劝君莫去做清官

还是当个贪官好

楚庄王和宴会上的大臣听了优孟的唱词后,都惭愧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楚王感慨万端,连连致歉,并马上传令,寻找孙叔敖的儿子。将寝丘之地封赏给他,以后十代都不收回。优孟如此求人办事,真是别出心裁!

活学活用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求人办事时如何旁敲侧击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呢?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旁敲侧击才真正有效呢?需要做一些什么工作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1.找准切入点,才能让对方快速明白。

旁敲侧击和直言直语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前者往往借助一个形式或者现成的语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个形式或者现成的语境就是一个切入点。毫无疑问,这个切入点选择得好还是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旁敲侧击”的效果。

正如案例中的优孟一样,选择了楚庄王大宴群臣的时候为切入点,将皇宫的富丽堂皇、物资丰富和孙叔敖儿子艰难的生活、困苦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也就让楚庄王明白了优孟的“良苦用心”,进而答应了优孟的要求——把寝丘之地封赏给孙叔敖的儿子,而且以后十代都不收回。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人们都承认优孟如此地求人办事,实在是别出心裁。

2.话锋不能太利,否则容易伤人。

既然是旁敲侧击,那么就不能直言直语,否则也就失去了旁敲侧击的意义了。那么旁敲侧击和直言直语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直言直语话锋很利,非常容易伤害到对方。而旁敲侧击则是一种比较温和、委婉的说法,既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却也不会伤害到对方的情绪。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圆融做人的一个突出表现,实际上不尽然,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同样可以使用这一点。

就像案例中的优孟一样,以“清官”和“贪官”的区别为话题,暗暗地“讽刺”了楚庄王没有“厚待”孙叔敖的后人,言外之意:如果楚庄王再这样下去,必让天下的士人寒心,谁也不会再像孙叔敖一样尽心尽力地为楚国尽力了。毫无疑问,楚庄王并不是一个傻子,很快便领悟了优孟的意思,并且顺水推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履行承诺,把寝丘之地封赏给了孙叔敖的儿子。

3.点到为止,不可过多纠缠。

旁敲侧击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除此无它。因此,在使用这个招术的时候,千万要记住一点:一旦对方明白了我们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应该就此打住,不要再继续深究下去,否则就是“话里有话”了,反而会引起别人的胡乱猜测,影响自己的办事效率。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本两个人之间聊得挺好的,甚至对方已经答应帮忙了,可是求人办事的人还在滔滔不绝地说,致使对方觉得这家伙话里有话,变开始反悔,不再愿意帮忙。这正是人们经常说的那样:话说得多不如说得精。有些时候,少说话反而能多办事。

4.分场合使用,不可一概而论。

所谓分场合使用是指旁敲侧击并不是万能的、通用的,在一些可以直言直语的场合,就尽量不要使用这个招术。比如说只有你和对方两个人在的时候,并且彼此之间的关系够好的话,不妨直言直语,因为你的“直爽”不但不会惹恼对方,而且还会给对方留下一个“诤友”的印象。相反,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旁敲侧击,势必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虚伪,有“不够朋友”的感觉。

达人箴言

在求人办事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不便于明说的问题,如果直接说明,一方面对方会怀疑你有私心,另一方面,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时怎么办?如果能巧妙利用旁敲侧击的策略就可能使局面有所突破。

借“请教”之名利用对方

好为人师是很多人身上都有的一个弱点。一旦有人求教,他们便会摆出一副“儒雅”、“热心”的面孔来“诲人不倦”,帮助求教者解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求人办事时总是以“求教”的,名义来进行的,效果自然是非常明显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对方的职位、地位都比自己高,很多事情不能明着来说,也没有旁敲侧击的机会,那么该如何达到我们求人办事的目的呢?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必须要去做,却又找不到好的方式进行,事情很可能就此僵住。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真的在这里卡主了呢?厚黑达人告诉我们:不会。他们告诉我们如果不能直言直语,就旁敲侧击;如果不如旁敲侧击,不妨试试“请教”的方法。所谓“请教”的方法是指借着请教的名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以此来改变对方的初衷,达到利用对方的目的。

很显然,这种请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请教”,而是一种表演的技巧,接着这种形式逼迫对方说出有利于自己的话,帮助我们完成一些事情,而我们却没有欠对方任何情意。因为,这些都是对方自己说的,我们没有任何“强求”的意思。

厚黑案例

海瑞做官,光明磊落,铁面无私,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朝中大官,他都同样对待,从来不讲情面。

海瑞在淳安县做知县时,正值大奸臣严嵩在朝廷中红得发紫。严嵩的干儿子鄢懋卿依仗严嵩的权势为所欲为,是严嵩最忠实的走狗和最凶恶的爪牙。一次,鄢懋卿到东南沿海搞所谓的“考察”,这家伙每到一地,排场阔绰得难以形容,敲诈勒索明目张胆,单在扬州一地就搜刮到几百万两银子。到了杭州,所有的官员都诚惶诚恐地围着他忙得团团转,唯恐得罪了他。他们还物色了很多美貌的年轻女子供他淫乐。他坐的是八人大轿,仅轿夫却用了100多人。

鄢懋卿虽然这样骄奢淫逸,但还经常做做勤俭朴素的表面文章,为自己装装门面,鄢懋卿这次所谓的“考察”也是这样。他在将进入包括淳安县在内的严州府地界时,表面上明文告示各县,宣称自己生活简朴,不喜欢别人逢迎,各地迎接款待,都应该俭朴节约,不要过分奢华,浪费钱财。

明明是个婊子,还拼命给自己立贞节牌坊,如此无耻,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虚名之忍;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明明是欺压百姓,还要装成清官,不治这种人不足以解民恨。

海瑞早就知道鄢懋卿卑鄙无耻,贪得无厌,自然不相信他这些专门用来欺世盗名的花言巧语。不过,不妨利用这一点来治一治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可是,他知道,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硬碰硬自然不行,得另想办法,要让鄢懋卿有所收敛而又没地方发泄。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海瑞召来一个小官吏,吩咐他到各地探听,看看鄢懋卿到各地到底搜刮了多少钱财,而各地为了迎接他又花费了多少财物。海瑞要人将各项费用详细列出,然后给鄢懋卿递交了一个报告,上面写道:“鄢懋卿大人:据我所知,大人这次视察,各地花费很大。大人每到一地,各地无不借机花天酒地,奢侈无度,逢迎大人,这显然不符合大人向来简朴节俭,不喜逢迎的作风。现在大人马上就要驾临我县,我们为此深感为难,如照大人通知上说的节俭办事,深怕获简慢之罪,大肆招待,又怕违背了大人体贴平民百姓的本意。请问大人,我们怎样办才好?”

鄢懋卿见了海瑞的报告,知道海瑞这是有意在与自己过不去,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但又知道海瑞是个铁面无私的知县,弄得不好自己难以下台,所以只好在海瑞的报告上愤愤写下几个字:“当然照正式通知办事。”

后来,鄢懋卿干脆绕道而去,没有进入严州府地界——他怕去碰海瑞的软钉子。因为海瑞的软钉子并不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碴。不可一世的鄢懋卿碰得疼痛难忍,却又无处发泄,只好乖乖按照海瑞的想法走——离严州府远一点。

活学活用

为什么鄢懋卿说海瑞的“请教”是一个碰不得的软钉子呢?原因很简单,在鄢懋卿来到之前,海瑞就“请教”了他该如何安排,而鄢懋卿出于门面需要,要求以正式通知办事,即一切以节俭为原则来办事。如果鄢懋卿按照自己的习惯进入严州府,那么就会打破自己的门面,遭到世人的唾弃。所以,鄢懋卿最终决定绕道而行,不进入严州府的地界。这样,也就落入了海瑞设计好的全套之中,海瑞的目的也就不求而求了。试想,如果海瑞没有使用这个招术,而是单纯地“哀求”鄢懋卿不要进入严州府的地界,那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只有四个字:不堪设想。

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从海瑞身上,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通过“请教”来求人办事的经验:

1.“请教”一定要体面。

既然是向对方“请教”,那么就一定要体体面面地进行。这种体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是在向对方请教,等待对方的答案,而不要偷偷摸摸地进行。这样一旦对方反悔,便会翻脸不认人,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初衷。第二,言辞、做法上一定要体面。既然你是向对方“请教”,那么就得有“请教”的样子,不能高高在上,像发布命令一样,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否则,对方肯定不会给予你想要的答案的。

在这一点上,海瑞做得非常到位。在得知鄢懋卿要来“视察”之后,便要人将各项费用详细列出,然后给鄢懋卿递交了一个报告,上面写道:“鄢懋卿大人:据我所知,大人这次视察,各地花费很大。大人每到一地,各地无不借机花天酒地,奢侈无度,逢迎大人,这显然不符合大人向来简朴节俭,不喜逢迎的作风。现在大人马上就要驾临我县,我们为此深感为难,如照大人通知上说的节俭办事,深怕获简慢之罪,大肆招待,又怕违背了大人体贴平民百姓的本意。请问大人,我们怎样办才好?”虽然句句是针,却又表现得极其低调谦卑,没有任何得罪对方的意思,但是却让对方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软硬兼施,恰到好处。

2.堵死对方所有的退路。

所谓堵死对方所有的退路是指不给对方任何“夺路而逃”的机会,一旦对方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也将白费,不仅如此,而且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新的伤害。那么如何做到堵死对方所有的路呢?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光明正大地向对方“请教,”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向对方征询答案,那么碍于这么多人的压力,对方一定不敢胡来,只能老老实实按照你所想的那样去做。

就像海瑞把鄢懋卿所到之处的所有开销都列了出来,并且光明正大地征询对方:自己该怎么办?那么鄢懋卿肯定会说,一切从简。这正好给他堵死了所有的退路,只能乖乖地绕道而行,不进入严州府地界,触碰海瑞的软钉子。

3.最好能让对方不战而降。

所谓让对方不战而降是指不经过任何周折,对方就听从我们的“建议”,乖乖地帮助我们办好事情。从表面上看,这是很难达到的,其实不然。抓住对方的心理,合理运用周围环境的力量就能快速达到这一目的。

海瑞就是利用“铺张浪费的现实”和“节俭简朴的要求”进行鲜明对比,意在说明对方的虚伪,使得对方“自惭形秽”而不得不“绕道而行”。自然,海瑞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达人箴言

请教,虽然只是一个表演的形式而已,但是如果设置得当,同样能获得很明显的效果,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老鼠,都是好猫。求人办事也是如此,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于结果。

露一手吓吓对方,不求而求

其实我们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特征:遇到比自己强势的人让我们帮忙做事,我们不但不会拒绝,还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这并不是我们都有“谄媚”的坏习惯,而是一种单纯的敬畏心理。这也就告诉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不妨让自己表现得强势一点,逼迫对方去帮忙做事。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狗眼看人低”的毛病,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甚至还会“欺负”别人。面对这样的人,如果单纯地去“哀求”,不但不会有多少的效果,反而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地“欺负”你。因为,在对方心目中,你就是一个好欺负的人。

反过来说,要想改变这一情况,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不妨在关键时刻露一手来“吓唬吓唬”对方,即便是单纯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让对方知道你的厉害即可。这样,往往能达到“不求而求”的目的。就像下面这个案例中的卖肉摊主一样,简单的一个动作,吓退了市场上的无奈,让他乖乖交钱走人。

厚黑案例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倒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它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方某地一个集贸市场上,有一个泼皮无赖,仗着自己练过几天功夫,会耍几手三脚猫的拳脚,在小镇的农贸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拎了这个摊位的鸡,又拿了那个案子上的肉,却总是不给钱。谁要向他讨,他就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可谁真向他要时,他便会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此地待下去。大家对这样一个无赖小人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有一天,这个无赖却碰到了茬儿上。一大早无赖就来到市场上,只见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用右手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讲,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霍霍地磨了起来。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等着。

此时,摊边上的人开始聚拢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无赖如何横行霸道。岂知,这位摊主磨了好几分钟还没有罢手。此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快点儿。只见这位摊主不慌不忙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锃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去。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他又催摊主赶快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

摊主拿着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就砍下去,只听“刷”地一声,一大块齐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来。更令人叫绝的是,也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齐齐地砍断了。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愣。然而,事情还没有完,摊主把肉砍好之后,并不是像往常那样,把刀搁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之外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随着“啪”地一声响,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它几把并排,排列得非常整齐。哦!原来这是他的刀板。同样令人奇怪的是,这回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了称,乖乖地如数把钱交了。

试想,如果这个摊主也和其他摊主一样,每天都在祈求无赖交钱,无赖会答应吗?相信他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会吃一顿好打。

活学活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上面这个无赖这么贱,你不唬他,他就认为你是一个好欺负的,一旦他被你唬住了,也就老实了,乖乖地按照你的规则来。即便你不求他帮忙,他们也会主动把事情做好,恭恭敬敬地放到你的面前,等待你的验收。

那么在日常的求人办事中,该如何“吓唬”对方呢?以下几个要点必不可少:

1.选对人。

所谓选对人是指在使用这个招术的时候,一定要选对人。因为只有一少部分人像案例中的无赖一样欺软怕硬,而不是所有人。因此,你必须首先对对方进行鉴别,看看他们是不是适合使用这个办法。如果不适合,就不要勉强使用,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2.“唬”住即可,不可纠缠。

吓唬对方的目的是告诫对方不要乱来,而不是要和对方一较高下。因此,在使用这个办法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度,千万要记得适可而止,不可过度纠缠,毕竟你是在求对方帮忙,而不是要把对方打倒。要知道,一旦对方和你较起劲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3.如果是作秀,一定不能泄密。

很显然,为了唬住对方,很多时候,不得不做一下秀。即本身没有这样的能力,而非要表现出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假装的时候,就得注意一点:千万不能露馅,否则丢脸不说,对方还会加倍地“欺负”你,不但不帮你做事,甚至还会让你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记住,这是一个相信实力的社会,滥竽充数也不能露馅,否则,你只有失败一条路可走。

4.偶尔使用,而不能次次都用。

唬住对方起到的是震慑的效果,那么这种效果一次就够,没有必要次次都这样去做。正如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一样,必杀技并不是每次都来,而是关键时刻来一下,唬住了对方之后,就不再使用。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第一,震慑对方,让对方知道你身怀绝技,不敢轻易碰你,甚至他不知道你身上是否还有其他的本事,从而对你产生敬畏之情。第二,减少失误的几率,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旦你在第二次作秀的时候,失了手,那么不但不能吓住对方,还会丢了自己的面子,给自己的求人办事带来不利的影响。

达人箴言

不管你身上有多少能力,不管你是否善于作秀,在关键的时刻,还是要把能力发挥出来,在对方面前晃一晃,达到震慑的作用,为自己的求人办事打通关节,清扫道路。

投石问路,让他自己“上道”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帮助别人,是因为老是有一种被胁迫的感觉,被别人指使着去做一些事情。毫无疑问,任何人都不希望这种事情的发生。因此,适当地使用一些引导之术,让对方自愿去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效果可能会更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求人做事和套牛拉车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是把人比喻成了牛,所要办的事情就是拉车。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牛非常乐意地入套,然后卖力地拉车呢?方法自然有很多,但是都建立在一个原则之上:这头牛自愿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在棒子的淫威或者是青草的诱惑下。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或者准确点说,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如何才能避免“大棒”和“青草”的模式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让对方自己“上道”,只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做好一个工作:投石问路,给对方一个机会。一旦对方喜欢上了你提供的机会,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厚黑案例

美国人雷特是格里莱创办的《纽约论坛报》的总编辑,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发现自己身边缺少了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如果有这样一个人,自己的事业能发展得更快一些,所以他决定寻觅这样一个助理。寻觅不久之后,雷特将目光定位在了年轻的约翰·海身上,他希望约翰·海能帮助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成功的出版家。而当时约翰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准备回到他的家乡伊利诺伊州从事律师职业,似乎对雷特的事业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雷特看准了约翰是把好手,如果能够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将会让自己如虎添翼。可他怎样使这位有为的青年抛弃自己的计划来报社里就职呢?雷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不久之后,他就想出一个好方法:投石问路,让他自己“上道”。

首先,为了取得约翰的信任,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去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到报社去玩玩,让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干什么的。从许多电讯中间,雷特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恰巧负责这个消息的国外新闻编辑不在,于是雷特就对约翰说:“请坐下来,麻烦你帮我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条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连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提笔就做。结果果然不出雷特所料,约翰的社论写得很棒,雷特同事看了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雷特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而这个时候约翰也因为一个星期、一个月的干着这个事情,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就这样,约翰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活学活用

看完了这个案例之后,你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美国人雷特实在是太聪明了,求人办事,一切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地把约翰留了下来,成为自己手下一个精明干练的助理。那么要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以下几点不妨一看:

1.不要流露出任何强迫的意思。

既然是要让对方自己“上道”,那么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有丝毫地强迫对方,甚至不能让对方有丝毫被强迫的意思。否则,对方肯定不会自愿上道,自然也就不会尽心尽力地帮你办事。所以,如果我们第一次求对方帮忙办事,如果对方说不愿意,就不要勉强,我们可以寻找另外的途径来促使对方答应。

就像案例中的雷特一样,在约翰表现出“没有多大兴趣”委婉拒绝他的邀请之后,并没有再次要求,而是选择了另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然效果相当明显。

2.以暂时的帮忙、参加为借口引对方“上道”。

帮助别人,最怕的不是帮忙本身,而是没完没了地麻烦。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干脆不答应帮忙,无论这个忙有多小。当然,这是人们防范心理的一种表现,而如果我们要打破对方的防范心理,就必须在刚开始的时候让对方知道,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小忙”而已,不会没完没了地麻烦对方的。这样,对方的防范心理就会下降,那么我们的成功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在这一点上,雷特也做得十分巧妙,他在带着约翰参观办公室的时候,“随手”拿出一个消息的社论让对方帮忙写一下,而约翰也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殊不知,这是他上道的第一步。只要他跨出了这一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3.不断给予对方鼓励和肯定。

在对方帮助我们的过程当中,肯定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阻碍,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对方,不让对方产生“打退堂鼓”的心理。说到底,就是通过不断的肯定和鼓励让对方继续蒙在鼓里,不要让他清醒过来,否则前面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比如说约翰如果有一天再想起来要回家当律师,并且快速付诸于行动的话,雷特的“阴谋”就等于破灭了。

4.时机成熟了再挑明。

既然是让对方自己上道,那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和对方挑明:谢谢你的帮忙,接下来的工作不多了,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还是把事情做完吧……当然,一般情况下,不用你说,对方也会把事情做好的,因为此时的他已经陷入到这件事情之中,即便是快速抽身,也是不可能的了。

达人箴言

要想让牛拉车,并不一定要赶着牛去,还可以牵着牛去。求人办事时,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不妨学学案例中的雷特一样,投石问路,先把对方骗上道再说。一旦他真的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巧妙类比,逼迫对方认同你

如果对方不能认同你的想法,那么他也就不会认同你的行为,自然也就不会帮助你去完成事情。这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地求人办事,首先要让对方认同你的想法。当然,要想获得这种效果,方法很多,类比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而已。

所谓类比是指把两件事情当中的共同点来进行比对,从而得出一个相类似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是对自己有利的,并且能够让对方明白、说服对方的。毕竟在很多求人办事的时候,别人并不真正明白我们的真心想法,也不知道到底我们需要他做什么,那么这个时候,来一个精确的、独到的类比,不仅能让对方明白我们的想法,而且还能在无形当中逼迫对方认同我们的想法,从而赞同我们的行动,提高求人办事的成功率。

厚黑案例

曹睿是魏文帝曹丕的大儿子,也是曹操的长孙。他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曹操很喜欢他,常把他带在身边。他的母亲甄氏,也是个聪慧的美人儿,很有风度,也善于体贴人,做事沉稳,更是疼爱曹睿,母子情深。起初甄氏在曹府曾经很得丈夫的宠爱。

可是,后来曹丕不知是受了谁的挑拨,还是喜新厌旧,渐渐地不爱甄氏了。其实不宠爱也罢,他竟于公元221年下令要甄氏自杀,然后把儿子曹睿交给他宠爱的郭皇后抚养。当时,曹睿已十四五岁,生身母亲这样地惨死,他心里自然是疙疙瘩瘩地,很不痛快。但是他后来到底想通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他把仇恨埋在心底,并装作很高兴的样子,认郭皇后作母亲,早晚通过年长的妃嫔给郭皇后请安,问候饮食起居。这郭皇后没有亲生儿子,也还算疼爱他。

魏文帝曹丕因曹睿对他有怨气,曾打算立另一个宠姬生的儿子为太子,但又觉得不合道理,所以迟迟没有立曹睿做太子。这曹睿心里明白,自己是长子,按常理是应该立自己做太子的,如果父亲不疼他,不立他做太子,失去继承权不说,以后也就只能任人宰割,说不定还性命难保呢!

有一天,曹睿跟父亲一起去打猎,看到一对子母鹿。曹丕一箭射去,把母鹿射死了,接着要曹睿射那小鹿。曹睿不肯,说:“父皇您已经射杀了小鹿的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它的孩子。”接着,他向着父亲,眼泪双流。

曹丕随即收起弓箭,罢猎回宫。他仔细琢磨着儿子的话。他知道儿子语带双关,不杀小鹿,也是在替自己请求呢!是啊!已经杀了这孩子的母亲,难道再忍心让别人来杀这孩子吗?想到此,他打定主意,立曹睿为太子。

不久,曹睿继承皇位。他一上台,就为母亲恢复荣誉,追认为文昭皇后。

试想,假如曹睿对他的父亲说:“你已经杀了我的母亲,难道你还要杀我吗?”曹睿的处境可想而知。

其实,用类比的方法是有效说服别人的技巧之一,该技巧的精妙之处在于,让听者自觉去领悟,从而接受你的劝说。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天才大师,他善于在谈笑之问劝说国君。有一次,楚庄王有匹心爱的马,楚庄王看重此远远超过人。比如他给马披上锦绣的衣服,养在华丽的屋里,站的地方设有床垫,并用枣脯来喂它。马因吃得太好太多,患胖病死了。庄王竟然下令全体大臣给马戴孝,不仅准备给马做棺材,还要用大夫的礼仪安葬。

群臣一致反对,认为这样不对,文武百官纷纷上书劝庄王别这样做。对此,楚庄王十分反感,他立即下令说:“有谁再敢拿葬马这件事进谏,格杀勿论!”

由于庄王的淫威,群臣都不敢说话了,只有优孟一听到庄王的命令,立即来到殿门,刚步入门阶就仰天大哭。庄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觉得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大哭。

优孟说:“这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疼爱的,楚国是堂堂大国,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礼太薄了,一定要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听到优孟不像群臣那样拼死劝谏,而是支持他的主张,不觉喜上心头,很高兴地问:“照你看来,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依我看来”,优孟清了清嗓子,慢慢说:“以雕玉做棺材,用耐朽的樟木做外椁,以上等木材围护棺椁,派士兵挖掘墓穴,使老少都参加挑土修墓,齐王、赵王陪祭在前面,韩王、魏王护卫在后面,用牛、羊、猪来隆重祭祀,给马建庙,封它万户城邑,将税收作为每年祭马的费用。”说到这里,优孟才将话锋一转,指出了庄王隆重葬马之害:“这样,诸侯听到大王对死马的葬礼如此隆重,都知道大王认为人卑贱而马尊贵了。”

这么一点,确是点到庄王葬马的要害,一个统治者竟“贱人而贵马”,必然为世人所厌弃,问题如此严重,不能不使庄王大为震惊,说:“寡人要葬马的错误竟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说:“请让我为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用土灶作外椁,用大锅作棺材,用姜枣作调味,用木兰除腥味,用禾秆作祭品,用火光作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于是,庄王悌从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的人去处理,不让此事传扬出去。

活学活用

巧妙的类比,并不仅仅是一种口才秀,而且还是一种求人办事的绝妙技巧。使用这个办法能把我们心中无法表达的、不好表述的乃至于不适合表述的想法传达给对方,从而在对方的心里产生影响,让我们的求人办事更加有利。

那么在使用类比的说服技巧时,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1.类比一定要贴切。

所谓类比一定要贴切是指,两个类比事物之间相同的部分最好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给对方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类比,把我们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我们也就不需要再另外去解释、传达了。

就如以上案例中所描述的:曹睿跟父亲一起去打猎,看到一对子母鹿。曹丕一箭射去,把母鹿射死了,接着要曹睿射那小鹿。曹睿不肯,说:“父皇您已经射杀了小鹿的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它的孩子。”接着,他向着父亲,眼泪双流。言外之意,曹睿就是那只可怜的小鹿,如果曹丕再不住手的话,他的小命就没有了,作为父亲来说,这又何忍呢?简短的几句话,一个眼神,就把平时难以说出口的话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并且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2.类比一定要巧妙。

这种巧妙比较侧重于把“讽刺”的含义夹杂在其中,通过“暗讽明喻”的方式向对方传达建议,同样能达到求人办事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使用在对某件事情有分歧,对方明显有错却知错不改的场合里。

比如说案例中的优孟和楚庄王关于“葬马”之间的分歧一样,楚庄王的作为明显是错的,但是却知错不改,甚至还要以自己的身份来压制对方,不让对方发言。这个时候,优孟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在原先的葬马的级别上再次做了提高,成功地向楚庄王传达了“马比人贵不妥”的信息,并且把对楚庄王的讽刺暗含其中,这个类比可谓巧妙至极。

达人箴言

求人办事时,如果不知道该如何传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有些意思不好传达,那么不妨使用类比的方法来进行,通过类比的含义,把对方引到我们想要让他明白的地方上去。

利用好“利益”这根牵鼻绳

趋利是人的一种本性,特别是在这个拜金年代,只有有利可图,即便是再难的事情,也会有人抢着去做。因此,求人办事之时,不妨少费点口舌,多准备点利益,这样反而更加简单、直接、有效。

如果还是把求人办事比喻成牵牛拉车的话,那么所谓的利益就是牛鼻绳,只要牢牢抓住它,就能控制住整头牛,你让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完全听从我们的调配。

那么从这个比喻当中,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一点:求人办事,要抓住人们“趋利”的心理,给对方一定的好处,让对方主动帮我们做事,而不再是我们去求他们。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完全控制在了我们手里,而不是对方手里。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利益准备得足够充分,就是我们挑选办事的人,而不是我们在求人帮忙办事。

厚黑案例

1995年12月,在美国麻州东部劳伦斯镇,有一座具有90年历史的纺织厂发生了火灾,一夜之间这家工厂被付之一炬。全厂3000名员工立刻就处在失业状态,当时正值圣诞节前夕,这家通常面临着一场员工集体辞职的风暴袭击,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员工辞职了,这家工厂也就不复存在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留住员工,保住工厂呢?领导层作出的决定是:给员工免费的利益,拢住人心,重新开始。

于是,第二天,纺织公司董事长亚伦·傅斯亭却宣布下个月全公司员工继续发月薪,并宣布要重建厂房。3000名员工正发愁该如何过节时,听到这消息后都欢呼雀跃。而更让员工大喜过望的是,圣诞节刚过,这位董事长再次宣布续薪一个月。这回惊喜得员工们都“傻”了。

当1月过去,2月来临,董事长又出乎人们意料地第三次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一个月,这次员工们不是“傻”了,而是禁不住潸然泪下。

当时,许多企业家闻此消息对亚伦·傅斯亭这种做法不以为然,批评他太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然而,亚伦·傅斯亭却说:我视员工为“资产”,而不是一项“开支”。其实,单单从这句话当中就可以看出,亚伦·傅斯亭很懂得人心,更懂得利用利益来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试想,如果他在工厂失火之后,求着工人们复工、帮忙建厂房,工人们会答应骂?即便发放给所有的工资,工人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会去感激,更不会去更加卖力地干活。

很快,在亚伦·傅斯亭的指挥下,员工们在临时搭建的厂房中,发动起重新购置的机器,员工们昼夜不停地卖力气干活,恨不得一天工作25小时。半年之后,公司便重新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厂房,并且效益大增,甚至超过了火灾之前。

活学活用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的利益付出,但是最后办事的结果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有的人把“利益”仅仅局限在金钱上的付出了。要知道,利用好“利益”的牛鼻绳并不等于单纯地给予对方金钱或者其他形式的报酬。还有其他方面的付出,比如说便利、尊重、感恩等等。

那么在使用这个求人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不要因为“利益”而伤害对方。

虽然每个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但是如果你和对方是“赤裸裸的利益交往”,很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自己的事情造成一定的、不利的影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让某个人帮忙,然后甩给对方一沓钱,说:“去,把……事给我办了,快点。”毫无疑问,对方不但不会帮忙,还会给你设置一些障碍,因为你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即便是要给对方利益,也不能以“嗟来之食”的形式给予对方。

2.即便给予了利益,也要懂得低调。

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很多情况下“有钱就是大爷”,但是你也应该明白一点:办事的主动权是在对方手上,办不办还是对方说了算。因此在给予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得低调一点,即便是装,也要装出一副“孙子”的模样。

3.做好“表演”。

这个所谓的表演是指要作好“给予”的秀,即既要让对方拿到利益,又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心里有愧”。一旦对方这么想了,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寻找理由来报答你,那么你再以某事请求对方帮忙的话,对方还会拒绝吗?

就像案例中的亚伦·傅斯亭一样,同样是给员工发工资,却让员工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那么在他提出要重建工厂的时候,谁还会不同意、不使劲卖命呢?

达人箴言

利益是一根牛鼻绳,不能不牵,但也不能乱牵。要想利用它来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首先你就得懂得对方的心理,把利益送到对方心里去,让对方自动自发地为你服务,这才是上上策。

找准他的兴趣,有针对性诉说

人们都对某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并且为了这个方面还会付出自己的努力。这些兴趣点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外,还给求人办事者留下了一些可趁之机,准确点说,是突破点。

求人办事如果能从对方的兴趣入手,成功率自然是非常高的。因为按照一般的思维,我们会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兴趣付出在其他方面不愿付出的努力。比如一个人喜欢古代的画作,那么他会不惜代价地去购买古代画作,或者不得不答应别人的要求来获得某些画作的拥有权。试想,如果你手中有苏东坡的真迹,而对方则是一个“东坡迷”,你用这幅真迹来“迷惑”对方,让对方帮你办事,对方又怎么会不肯呢?

所以说,求人办事,应该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兴趣,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诉说,提高办事效率。

厚黑案例

贝尔是电话机的发明人,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推广这项发明,所以他一直在寻求提供资金的合作者。一次,他来到一个大资本家叫许拜特的人家中,想要从他那里拉到一些资金。但是他知道许拜特是脾气古怪的人,向来对电气事业不感兴趣。所以想要从他那里拿到推广电话机的资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贝尔没有放弃,而是想着该怎样让他发生兴趣并为之解囊呢?

来到许拜特的家中,贝尔没有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说明推广电话机预算能获得多少利润,也没有对他解释电话机的科学道理。而是坐了下来,弹起了客厅里的钢琴。弹着弹着,他忽然停了下来对许拜特说:“你可知道,如果我把这只板踏下去,向这钢琴唱一个声音,这钢琴便也会复唱出这声音来。譬如,我唱一个Do,这钢琴便会应一声Do,这事你看有趣吗?”

听到这些,许拜特放下手中的书本,好奇地问:“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贝尔才详细地向他解释了和音和复音电话机的原理。通过这次谈话,许拜特愿意负担一部分贝尔的实验经费,贝尔如愿以偿。

活学活用

找到对方兴趣,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实现自己求人办事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只是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了解对方的喜好。

既然要利用对方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进行说服的话,那么你首先就应该了解对方的喜好,知道对方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闻不问。这种侦查式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求他办事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2.把握诉说技巧。

了解了对方的兴趣爱好并不等于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说服对方为自己所用了。接下来还有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掌握好说话的技巧,把对方的兴趣真正调动起来。就像案例中的贝尔一样,先是弹起了客厅里的钢琴。弹着弹着,他忽然停了下来对许拜特说:“你可知道,如果我把这只板踏下去,向这钢琴唱一个声音,这钢琴便也会复唱出这声音来。譬如,我唱一个Do,这钢琴便会应一声Do,这事你看有趣吗?”

这样一来,对方的兴趣也就被完全地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就是我们引着他往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引了。

3.抓住对方的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如果你实在无法知道对方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的话,那么不妨就从好奇心入手,勾引起他了解你、了解整件事情经过的欲望。一旦你达到目的了,求人办事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达人箴言

抓住对方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诉说,不仅能提高别人了解你的欲望,还能提高求人办事的效果。因为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兴趣的“奴隶”,只要你控制住了对方的兴趣,就等于控制住了他整个人。

抓着把柄再求人

求人办事,主动权并不一定要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抓住对方的一些把柄,把主动权给抢过来,放在自己手里,并且以此来指使对方办事。这就解决了“对方为什么帮你办事、有什么好处”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不帮助你,自身就会受到损害。

求人办事,我们总希望别人能一口答应。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别人为什么要答应你呢?答应你对他有什么好处,不答应你对他又有什么坏处呢?如果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那么对方为什么要“白辛苦”为你跑腿呢?

这是一个势利的社会,缺少了利益,谁都指使不了谁。即便你有天大的事情、再怎么求对方,他对你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任凭你着急得肝肠寸断,他却在那里闲庭信步,一副悠哉乐哉的样子。遇到这种人,我们就必须换一种求人办法了,逼迫他来帮我们办事,而且不帮还不行。这个办法就是“抓把柄”。只要抓住了对方的一些“把柄”,就等于牛鼻子牵到了你手上,任凭你怎么处置都可以了。

厚黑案例

在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名叫尚方禁的人,仗着自己家族里有人在当朝为官,便在当地无恶不作,胡作非为。在年轻时曾强奸邻居人家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而且有朝廷大官的关照,而没有被革职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负责治安的守尉。

这个尚方禁并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在他当上守尉之后,便把长陵城中负责治安的力量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即便是府衙里的人,需要使用这支军事力量,也得通过他的同意。毫无疑问,绝对的权力引发绝对的腐败和混乱,长陵城的治安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整治这个地方的治安环境,朝廷派了足智多谋的朱博担任这个地区的巡抚。就在朱博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人向他告发了关于尚方禁的一些事情。朱傅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就想马上把尚方禁找来,狠狠整治一番。可是朱博后来想想,这样子只会把事情搞砸,反而不利于自己的工作。于是他决定换一个方法——“求”尚方禁帮忙。对这样一个“有背景、有实力”的人来说,该怎么求呢?朱博自然有办法。

第二天,朱博把尚方禁找来,一脸笑意地邀请他在大堂中间坐下,并不作声,这是围着他转着走。

尚方禁不知朱博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中便开始七上八下下来,硬着头皮坐在那里。朱博仔细看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证实了人们的举报。于是就叫左右退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并且知道朱博是皇上当前的一个红人,招惹不起。于是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没想到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能好好干吗?”

这时的尚方禁那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朱博就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的言论,并且及时向朱博报告。听到这里,尚方禁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他赶紧表态说一定好好干。从此之后,尚方禁便成了朱博的亲信和耳目。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干起事来就特别地卖命。不久,就破获了许多盗窃、杀人、强奸等犯罪活动,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朱博遂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

为了得到更多关于这个地方“恶势力”的消息,朱博决定“求”当年的那个功曹帮忙。于是又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受了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单独进行了严厉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那位功曹把自己受贿一个钱以上的事通通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那位功曹早已吓得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为奸为贼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写的交代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本官裁决。从今以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立时吓得两腿发软跪在地下,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三两下,就将其撕成纸屑,扔到纸篓里去了。自此以后,那位功曹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起事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活学活用

俗话说,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抓刀要抓刀柄,求人要拿把柄。一个聪明的求人者不仅仅知道这件事情该去求谁帮忙,而且也知道该如何轻易快速地求动对方。而“抓把柄”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之一,因为这种手段可以常用,并且屡试不爽。

那么这些聪明之人是怎么利用这个技巧的呢?利用这些办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听听他们的说法。

1.抓把柄要巧。

把柄并不是想抓就抓的,这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如果你发现对方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或者说可以作为一个把柄来抓的话,不妨先旁敲侧击一下,把主要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和对方摊牌。在事实面前,对方也无法狡辩和耍赖,只能乖乖地听你话,帮你办事。

就如案例中的朱博一样,在找朱博之前,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很清楚,并且从尚方禁脸上的疤痕中得到证实。于是,找到尚方禁的时候,就把事情挑明,不给对方任何逃避、躲闪的机会。

2.掌握好说话的语气。

记住,抓住对方的把柄只是一个手段而已,我们并不是要以此把柄来要挟对方去做什么事情,而是让对方自己心里害怕,主动去帮助我们办事。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对方心里更加害怕呢?缓慢的语气、犀利的眼神等都是非常好的表现。因为这样的表现在对方看来,你已经胸有成竹、成功在握了。如果他和你对抗,不会有胜出的希望,与其两败俱伤,不如他成全你,帮你做好事情。当然,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答案,至于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并不关心。

比如说朱博在“求”尚方禁办事的时候,并不是“吓唬”对方,而是假装关心地询问脸上伤疤的来龙去脉,这样一来,尚方禁心里就打鼓了,因为他知道朱博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再隐瞒已经没有用了。这样,朱博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目的。

3.不让对方有“威胁”感。

如果你在求人时让对方感受到了“威胁”,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你所要求办的事情会有着落,但是事情办完之后,对方可能会狗急跳墙,“反咬”你,和你产生情绪上的对立。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对你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知道我们手里有“把柄”,而不是拿这些“把柄”去要挟他们。

案例中的朱博在这一点上也做得非常好,他在拿到功曹的把柄之后,并没有把它流下来,而是当着他的面撕碎纸屑,扔进垃圾筐。这在无意中就告诉了对方,我不会以这个来要挟你,但是你必须帮我办事,否则有你好看的。这种做法确实聪明,即威胁了人,又拉拢了人。

达人箴言

利用把柄来求人办事,讲究的是一个分寸。既不能急功冒进,也不能让对方逃脱你的控制,软绳子捆饿虎,软硬兼施,其中奥秘,还是要求人者自己慢慢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