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脾胃虚实传变论

《脾胃虚实传变论》是《脾胃论》的第一篇,首先是引经据典,引用的是《黄帝内经》内容。说明李东垣的论点不是凭空想象来的,都是有理有据的。

【原文】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讲解】

在本段文字之前还有一句话:“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这里的地气就是阴气的意思,阴气的特性是聚敛收藏而不发散,由于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居于人体之内又聚敛收藏六腑吸收进来的水谷精微物质,所以说是“地气之所生”。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这里的天气是阳气的意思,阳气的特征是发散向外而不内聚收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直接与外界相通,吃进去的水谷等食物被消化吸收后疏散到其他内脏组织,具有阳气发散的特性,所以说是“天气之所生”,“其气象天”。所谓“泻而不藏”指进去的东西形成水谷精气迅速吸收布散而不收藏。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是讲营养五脏的稠厚物质也是在这里被接受。“传”是传导,从这儿经过的意思。“化”,是要变成精微物质,要变成像西医学讲的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类物质被吸收。从上往下是“传”,从食物变成精微物质就是“化”。“此不能久留”,只是暂时的,不可以长时间停留。如果停留时间长,就表现为腹胀、尿不出来。“输泻者也”,“输”是运输,把东西从一处运到另一处。“泻”是发散水谷精微到内脏组织。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主动存贮水谷精微之气而不使其丢失。“故满而不能实”,是讲五脏可以主动存储足够的水谷精微之气(满)但不能被动充填过多的水谷精微之气(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是讲六腑传导运输转化其内容物但不能储存久留其内容物,因此其功能特点是:可以被动充填内容物但不可以过多充填内容物,需要保持“虚位以待”的状态。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刚吃饭,胃被充填起来了,但肠道还是空的。“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是讲吃进去到胃的食物被向下推挤出去,肠就被充实了,胃就空了。“故曰实而不满”,是讲胃可以被动地填充食物但不能过度地饮食,始终要保持其“虚位以待”的状态。

由上可知,六腑对其充填物是被动性充满和主动性排空(实而不满),对于精气则是发散而不存贮(泻而不藏),五脏对其充填物是主动性贮藏而不被动性充满(满而不实),对于精气则是收藏而不丢失(藏而不泻)。由于五脏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六腑处于先被动后主动状态,所以人体内五脏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其重要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原文】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

【讲解】

“谷气通于脾”,水谷之气跟脾相通。“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是脏腑与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川”在人体就是六经,在自然界就是河流。“肠胃为海”,肠胃就像自然界的大海,容纳承受人体所需要的一切。“九窍为水注之气”,眼、耳、鼻、口、前后二阴都要受到水谷精微的滋养。“九窍者,五脏主之”,就是说九窍的滋润需要五脏六腑经络通畅的保证。“五脏皆得胃气”,是讲五脏也都必须得到胃气的帮助,“乃能通利”,才能维持脏腑的正常功能。全身脏腑离开了胃,就不通利了,气滞血瘀、水停等各种问题都出来了,这时候就容易生病。

【原文】

《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讲解】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是强调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利,是由于胃肠出了问题。所以要想治好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还得从胃肠着手。“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胃不好,耳目口鼻等九窍就生病了。胃不好的人,都比较瘦弱,不只耳目口鼻生病,是全身上下都容易生病。

【原文】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讲解】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就是食物,“淫”在古代是“多”的意思,多了以后就会影响到身体相关地方。这句话是讲食物进入胃经过消化吸收,把精微物质布散到肝,再进一步养筋。肝在体为筋,肝精不足,筋就会有病。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黄帝内经》所讲浊气和现在所讲不一样,“浊”与“精”相对应。“精”是细小,“浊”是相对粗大。在人体内,脂类的东西属于“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这些是“精”。“浊气归心”,心主神志,其实是脑主神志。在脑里面,从化学组成来讲,主要成分就是脂类物质如胆固醇、磷脂等。“淫精于脉”,充盛的精微物质流动于血脉之中。古人对有形的心脏与主神志的心(脑)是混为一谈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二者之间联系太紧密了。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这里的“脉气”指脉管内流动的血液,“经”指的是大的血管。这句话是讲全身血液逐步汇聚在大的血管之中流归到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是讲汇聚到肺全身血脉的血液中的精微物质还要靠肺输布到全身的皮肤毛发。“毛脉合精,行气于腑”“毛脉”是指皮毛之处的微细血脉(微循环)。“腑”是血脉,《黄帝内经》讲脉为血府。这里是讲微循环内的血液再次汇合,运行于血脉之中。“腑精神明,留于四脏”,“腑”还是血脉,“腑精”就是血脉中的精微物质,“神”是指人们察觉不到的变化,“明”就是人们可以察觉到的变化。这句话是讲血液内的精微物质经过各种变化,输送到心肝脾肾。

“气归于权衡”,秤砣是“权”,秤杆是“衡”,合起来就是“权衡”,“气归于权衡”是讲人体内一切物质都要被调节到平衡协调状态,这个权衡就是主一身之气的“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气口”就是气的内在变化能够体现出来的地方,这里是指肺经的寸口脉,从寸口脉可以测知肺气权衡调节功能的盛衰,因此可以判断生死。

吃的所有固体的东西是“食”。喝的是“饮”,饮是米汤、或成品饮料如酒,这些是津液精微物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是讲这些津液精微物质喝到胃里不用消化,直接就进入到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讲脾脏把这些津液精微物质直接输布到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道”其实还是血脉,这里是讲水液通过血脉,直接下输到膀胱变成尿液。“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讲津液和精微物质通过五脏经脉同时往全身各处布散。“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是讲水谷精微的布散与一年四季冷暖燥湿变化、脏腑阴阳变化保持协调一致。夏天天热,喝水以后要往体表走而多汗。阴气盛的地方水气多,阳气盛的地方就表现为干燥。“揆度以为常也”,“揆度”指合于法度,这句话是讲机体是具有根据具体情况自动调节津液精微物质合理分布能力的。

【原文】

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讲解】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体内的阴是由饮食来的,根在饮食。与阴相关的五脏,伤在五味。生也在五味,伤也在五味,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

“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是对上一句的解释。“至于五味”指不同味道的饮食,“口嗜而欲食之”,即喜欢吃,“必自裁制”,指必须要控制,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勿使过焉”,不要过度,“过则伤其正也”,过量就伤正气了。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五味”是酸苦甘辛咸是指所有的味道。“谨和五味”就是要很谨慎地把五味调和,合理膳食。“骨正筋柔”,骨头正,筋柔软,是正常的状态。比如说,按照五行相克规律,你多吃甜味(土),就伤骨(水),多吃辛味(金),就易伤筋(木)。“气血以流”,气血因此通畅。

“腠理以密”,腠理因此而固密。人体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结合起来的,细胞与细胞的间隙才是古人讲的腠理。“凑”是互相挨在一起。不同的细胞凑在一起组成相对独立器官,不同的器官必须要有纹理隔离开。细胞间不能太松散,要保持致密。“如是则骨气以精”是讲只有这样,骨骼才能健壮。“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是讲只有你做事谨慎,符合道理,有适当的方法,才能活到天命,就是最长的寿命。这段还是在强调五味的重要性,也在强调脾胃的重要性。

【原文】

《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

【讲解】

“人以水谷为本”,水谷就是饮食,“水”是饮,“谷”是食。“故人绝水谷则死”,如果人水谷不沾就要死了,“绝”是隔开的意思。“脉无胃气亦死”,摸脉里面没有胃气也死。中医讲四诊望闻问切,最后归结为有没有胃气。“有胃气”就是水谷之气表现为脉动很和谐。胃气是胃的气、神、根,所有的望诊最后都要归到这儿。“有胃气”说明饮食正常,“有神”说明是和谐的,“有根”则脏腑功能健康。吃完饭脉是有力的,没有吃饭脉就没有力气。“所谓无胃气者,非肝不弦,肾不石也”,是讲肝脉弦甚、肾脉沉甚都是无胃气的脉象,这些脉象都是真脏脉,没有胃气的脉象。

【原文】

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讲解】

“参”是研究、思考,“考”就是比较、找联系。“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元气充足不充足,全部依赖于胃气有没有损伤。李东垣把脾胃之气等同于元气,在后面的文章里还会讲到多次。“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如果你吃多了,脾胃就伤了,元气不充足,就会生很多病。

【原文】

《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

【讲解】

“《内经》之旨”,《黄帝内经》讲的非常重要的东西。“皎如日星”,像太阳、星星一样清楚。“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害怕后人不能非常明白,又在《灵枢经》里面讲。

【原文】

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讲解】

“水谷入口”,饮食进去后。“其味有五”,实际上指所有的味道。“各注其海”,各种味道都聚集在它应该聚集的地方。“津液各走其道”,津液有两种,清稀的为“津”,稠厚的为“液”。“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足阳明胃经上有一个称为气街的穴位,实际就是气冲穴,在股动脉搏动的附近,下面到足三里,认为从气冲穴到足三里穴这是胃气输出的部位。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胃里面东西多了,就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如果说脾胃虚弱,感觉到饥饿,但是又不能吃东西,吃进去感觉胀,不受水谷。“人之所受气者,谷也”,人的力气、元气是从水谷(主要是谷)里面来的。“谷之所注者,胃也”,饮食所进入的地方是胃。“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由于水谷充填在胃并从这里开始化生水谷精微,所以称为“水谷气血之海”。“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海上面形成的云气是布在天底下的。“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胃里面所形成的水谷精微则是通过经隧输出。经隧实际上就是经脉,经络和血脉。“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经隧是联系五脏六腑比较大的血管。

【原文】

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讲解】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我们吃进去的东西由三部分组成。糟粕是有形的东西,津液是液体的东西,宗气是能量的东西,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是宗气。“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宗气聚积在胸中,但不是我们吸进来的空气。中医教材讲,吃进来的水谷精微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混合成为宗气。不是的,宗气是你吃进去的东西形成的,不是呼吸进去的。宗气往上走,“出于喉咙”,为呼吸提供能量。“贯心肺”,充满整个心肺。“而行呼吸焉”,宗气的功能之一是维持呼吸,使气体从呼吸道里面出入,为呼吸提供所需的能量。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荣气是滋养形体的部分。“泌其津液”,是将具有濡润和滋养作用的津和液合在一起,注之于脉变成血,这样才能营养四肢和五脏六腑。古代计时一个是水漏,一个是沙漏,不同的刻度表示不同的时间。“以应刻数焉”,是讲荣气生成津液、变成血,然后到五脏六腑,都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的。

后面的“卫”是什么?“出其悍气之慓疾”,剽悍是指有力量的,这与前面的宗气有类似之处。但是这种宗气一分为二,分为荣气与卫气。荣气是滋养身体的,卫气是“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卫气变化非常迅速,在四末分肉(肉和肉之间)、皮和肤之间,不停地工作。医学中只有神经符合这个特点,所以说卫气似是神经的功能。

【原文】

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讲解】

这和前面的意思基本一致。

【原文】

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惓惓矣。

【讲解】

“圣人谆复其辞”,“谆”是诚恳的意思,一句谎话都没有。“复”,重复。“而不惮其烦者”,“惮”指怕。圣人不厌其烦地讲了很多次,就怕你不理解。“仁天下后世之心亦惓惓矣”,“仁”指对天下所有的人真诚地关心。“惓”指诚,非常真诚。

【原文】

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讲解】

“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节”是度。“饮食失节”,要么少,要么多,要么吃了不该吃的,失去了节制,或者吃得太凉、太热。总之,吃的不合适。饮食失节,或者不洁,以及寒温不适,这是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喜怒忧恐”其实不止这四个,实际上指的是人的所有情志。情志的每一个方面过度,都会损耗人体的元气。元气是什么?有人说元气就是真气。李少波老师说,元气就是人体的能量,所有的活动都会消耗人体的能量。在人体内部以能量形式存在的这部分物质就叫元气,元气消耗就像煤燃烧会变成火一样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元气是燃烧的油的话,燃烧以后变成火,两者一定是要么这个多,要么那个多,所以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人体内火气胜,伤的是土。五行来讲,火过胜就会影响到土,这就叫“乘其土位”。

这段是讲,饮食不节、寒温不适、七情过度都可以造成脾胃损伤!

【原文】

《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讲解】

李东垣一直讲阴火,什么是阴火?中医教材里面最少有六种以上解释,然而《脾胃论》里也没有专门讲。这里讲,感受阴邪所患疾病的病因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饮食和居住失宜,一种是阴阳情绪失调,由这些病因导致的火就是阴火。阴火是内生的火,不是外感的。可能李东垣写书的时候觉得这些我们都应该明白,所以没有专门交代。这句话前面本来是“病生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就是讲六淫致病。对比分析就会明白,李东垣的“阴火”就是特指由饮食居处和阴阳情志失调导致的火。

【原文】

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讲解】

“阴虚则内热”,这里的阴是指“内”,“阴虚则内热”是说内虚产生内热。“阴虚”也就是体内虚弱,气血阴阳俱不足,产生的热就是内热。如果按照“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理解,就读不懂《脾胃论》了。过度劳倦可以导致消瘦乏力,饮食减少,进一步导致“上焦不行”的心肺不足变化,下脘不通指胃有问题不能蠕动,通降失职,吃的东西就会淤积在里面生热,热气再往上冲,这就是“热气熏胸中”,形成胸中内热。临床所见多发生于胃炎、食管炎病人。

【原文】

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著之于经,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讲解】

在读《黄帝内经》的时候,看到“五”,不能认为就是五个,它是涵盖所有的。各种脏器功能紊乱,内在的和谐就没有了。起始病就是“遍身壮热”,内伤也可以导致39~40℃的高热、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看起来像是外感发热的症状,但李东垣认为这是内伤。因为“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就像开车油门加不上油,所以四肢就没劲儿。

“圣人著之于经”,圣人写在经书上。“谓人以胃土为本,成文演义,互相发明,不一而止”,反复告诉大家人以胃土为本,强调脾胃的重要性。“粗工不解读,妄意使用”,不仔细研究经典的人,完全按照自己错误的观念来理解古人的东西。“本以活人,反以害人”,本来想救人,结果反而害了人。

【原文】

今举经中言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者条陈之。

【讲解】

现在拿出《黄帝内经》里有关脾胃失调导致疾病,以及补益元气养生的相关论述,一条一条陈列出来给大家。

【原文】

《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讲解】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干净的天气没有雾霾,空气很好,人就志意治。“治”,和顺、调和。“意治”,人的精神正常。在《黄帝内经》里“志”与“意”不同。“志”“意”“思”“谋”“虑”都是有特指的,与现代心理学里面讲的都是有对应关系的。“意”讲的是知觉、认知。比如被东西扎一下感觉疼,摸一下这个东西有多长,摸上去是凉的,综合起来就能判断是被针扎了,这就是“意”。“志”,记忆。

“顺之则阳气固”,养生时顺应四时自然,则人体的阳气就坚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贼邪”就是强烈的六淫之邪外邪来了也伤害不了你,因为阳气是固密的。“此因时之序”,这是顺应了时节变化的缘故。

【原文】

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

【讲解】

“抟”,抱团,精神不能分散,要聚集在一起。“服”,顺服,要顺应天气。水土不服,就是指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通神明”,和各种变化有机地自然地保持和谐。“神”,看不见的变化;“明”,看得见的变化,“变化莫测谓之神”。太阳早上出来,夜里落下,在夜里就叫“神”,早上一出来就是“明”。所以一天里面只有在早上才用“黎明”,中午晚上都没有叫“明”的。所以,“明”是看得见的变化,“神”就是看不见的变化。很多人把“神”解释成神灵,这是错误的。古人说得很清楚,看得见、看不见的一切变化,圣人都能够与之相通,能够聚精会神,能够顺应天气的变化,就能通神明。

“失之内闭九窍”,没有做到就会“内闭九窍”,九窍是指眼、耳、鼻、口、舌、二阴,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孔窍。“外壅肌肉”,肌肉的气血不流畅。“卫气散解”,卫气就耗散了。“此谓自伤”,这叫作伤害自己。“气之削也”,气变少了。一个粗的东西要变成细的,就要用刀削它。“肖”,本义是由大变小。比如“肖”加个“刂”,就是“削”,加一个雨字头是“霄“,消失的“消”本意指水越变越少了。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处于过劳的状态,张扬出来,就容易耗散。同时,人体的精气也耗散。“辟积于夏”,就是阳气精气不能在先天得到培养聚集。“煎”,热。“厥”,气机紊乱。内热导致人气机紊乱,出现“煎厥”这一类疾病。

“目盲耳闭,溃溃乎若坏都”,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这是什么病呢?夏天的低血压,严重就“溃溃乎若坏都”。国家最聚集的地方是首都或大都市,在人体就是头,如果出现问题,头脑不清醒了。“故苍天之气贵清净”,空气以清净为好。“阳气恶烦劳”,阳气害怕烦劳,一烦劳就生病。

“阳气不足”是脾胃失调导致的第一类疾病。

【原文】

《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讲解】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李东垣的解释是“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是讲吃进去的水谷变成精微之气,可以奉养人身,可以使人长寿。“阴精”,谷气里面的水谷精微。“春夏令行”,生长茂盛。水谷精微充足,人体的脏腑组织才能生生不息,才能长大、强壮。“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脾胃不和,吃进去的都没有消化,都排出去了。

“收藏过度”是脾胃失调导致的第二类疾病。

【原文】

《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

【讲解】

“仓廪”,仓库。“荣之居也”,营养物质所在的地方。“器”,放东西的地方。“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在脾胃里面转化完成。“其华在唇四白”,外在的表现在口唇周围。“其充在肌”,脾主肌肉。“其味甘,其色黄”,味道是甜的,颜色是黄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所有的这些至阴之类,都是和脾胃相关的。后面的这句话“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一直错传错解至今。《黄帝内经》这段内容上下都通,但是这句话像扎进来的一根刺。张景岳讲五脏六腑是十一,加胆是十二。有一天我一下就明白了,前面都讲通于土气,这个地方应该是“凡土脏,皆取决于胆”。古人都是竖着写的,那么土拆分开来就是十一,这样才讲得通。“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生长化收藏,在四季从春天开始,在人体从胆开始。春天生机勃勃,胆气相当于春天的生气。“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只要胆气、木气旺盛,其他的都跟着运转了。“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如果胆气不升发,人体吃进去的营养不能吸收,吃进去的东西都拉出来,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状。

“生发不及”是脾胃失调导致的第三类疾病。

【原文】

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讲解】

“食”,读sì,义同“饲”。天给人五气,地给人五味。“五气”,所有的气味,不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所有吃的东西。“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所有的气味先进鼻,藏在心肺,使人的气色表现得明润,使人的声音响亮。“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从口进入,五味到体内也变成了体内五脏之气的营养。“和”,本字“龢”,是一种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笙的前身。要想达到“和”,必须保持“通”,万一有了矛盾,要沟通后才能化解。另外还要“调”,古人用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要调整乐器。“气和而生”,使各种气达到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五气进入体内以后,保持最佳配比,才能气和而生。“津液相成,”津和液也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神乃自生”,只有气和,津液相成,各种变化才会产生,这种变化就是生命。

“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吃进去的东西,把它布散出去是“宣”。“宣五谷味”,把五谷所化的气,布散到皮肤和毛发。“溉”,浇灌,滋润万物。“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是讲气机紊乱人就会生病。

“水谷精微不足”是脾胃失调导致的第四类疾病。

【原文】

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

圣人旨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讲解】

“岂特四者”,哪只有四种啊。“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是讲经典里面有天地的邪气害人五脏六腑的说法。“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是讲人体瘦弱就易感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虚邪”是指反季节病邪(指冬天出现短暂气温升高、夏天出现短暂气温低等),“贼邪”是指严重的当季病邪(例如冬天严寒、夏天炎热等)。这是讲虚邪是感受贼邪的基础。脾胃虚弱则不耐寒热失调,所以更易生病,因此李东垣认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

“不耐寒热等”也是脾胃失调导致的又一类疾病。

“圣人旨意,重见叠出”,前面这些圣人的旨意,不是一处见到,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叠出”就是层出不穷,到处可见。“详尽如此,且垂戒云”,讲得非常详细,还提出很多戒律。“法于阴阳”,以阴阳为法,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和于术数”,通过术数达到和。“食饮有节”,不要暴饮暴食。“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不妄作劳”,不过度劳作。“故能形与神俱”,一般解释成形体和精神保持统一。如果《黄帝内经》的“神”指变化莫测,那么形体与内在的变化保持和谐统一才是“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尽”指到头,“终”就是终止,“天年”就是最大寿命。如汽车出厂的使用寿命是十年,汽车的“天年”就是十年。如果使了五年就报废了,就是夭折。“天年”就是我们能活的最长的期限。“度百岁乃去”,天年就是100岁左右。“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饮食起居怎么能不谨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