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OIE将其列入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本病于1949年首次由 Levine和 Fabricant在美国纽约长岛鸭群流行中确诊,之后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荷兰、捷克、匈牙利、埃及、以色列、印度、日本等欧、亚、非洲许多国家相继有本病的报道。我国在1958年曾报道有本病流行,1980年分离到病毒并开始进行诊断和免疫预防研究。

(一)病毒特征

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直径20~40nm,无血凝活性。

引起鸭肝炎的病毒有3种,分别称为1型、2型及3型,其中1型及3型均为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2型为星状病毒,称为鸭星状病毒。以1型鸭肝炎病毒最常见,呈世界性分布。美国还分离到1株1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经鸡胚交叉中和试验表明与1型病毒有部分交叉反应,引起的肝炎称为1a型鸭肝炎。2型鸭肝炎病毒仅见于英国,主要引起10日龄至6周龄鸭发病,其病理变化与1型肝炎类似。3型仅发生于美国,且致病力不如1型,经中和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证实3型肝炎病毒与1型病毒之间无共同抗原成分。因此一般所说的鸭肝炎病毒均指1型。我国流行的多为1型。

印度、埃及及我国还发现与1型肝炎病毒不同或有明显血清学差异的毒株,这些毒株与其他型肝炎病毒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

1型肝炎病毒可以在鸭胚、鸡胚、鸭胚肝细胞和鸭胚肾细胞中繁殖,经尿囊腔途径接种可致死鸭胚和鸡胚,随着传代代次的增加,胚体致死时间缩短。通过在鸡胚中连续传代后,病毒对雏鸭的致病力逐渐减弱,传至一定的代次后可失去对鸭的致病力,但仍然保留良好的免疫原性,通过这一途径可选育出弱毒疫苗株。2型和3型肝炎病毒不能在鸡胚中增殖,可采用鸭胚或鸭胚肝细胞进行分离培养。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可耐受乙醚和氯仿,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自然界能存活较长时间。在-20℃冻结状态下可保存4年,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能生存75d,在潮湿的粪便中能存活1个多月,在37℃可活3周,但62℃ 30min可致死,病毒对常用的消毒剂亦有明显的抵抗力,1%甲醛几小时才能灭活。

(二)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1~4d;人工感染易感雏鸭,其潜伏期可短至24h左右。鸭肝炎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一般死亡多发生在3~4d内。雏鸭感染发病时表现精神委顿、缩颈、行动呆滞、伏卧、翅下垂、眼半闭,食欲不振或不采食。感染0.5~1d,鸭群中即有部分病鸭出现全身抽搐、身体侧卧、两腿痉性后踢,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背呈“背牌”姿势(图1-37)。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一般病鸭出现抽风后十几分钟迅速死亡,有的可持续5h左右才死亡。个别雏鸭不出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1-37 病鸭头向后背呈背牌姿势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脏肿大、质地发脆、色暗淡或发黄。肝脏表面呈斑驳状,有大量出血点和出血斑(图1-38),部分鸭肝脏有锯状出血带。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轻度充血、肿大,有时脾脏肿大有斑驳状出血。但也有一些病死鸭无肉眼可见的变化。

1-38 肝脏表面呈斑驳状,有大量出血点和出血斑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肝细胞弥散性变性和坏死,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四)流行病学特征

易感动物:自然情况下,本病主要感染鸭、鸡、火鸡和鹅,野生水禽可能成为带毒者。主要引起5周龄以内的小鸭发病和死亡,1周内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可达95%;1~3周龄的雏鸭病死率为50%或更低。随着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4周龄以上小鸭感染发病较少。成年鸭即使在病毒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也无临诊表现,并且对种鸭产蛋率无影响。3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稍低,临诊上病死率往往不超过30%,人工感染的病死率更低。据报道,棕色大鼠(Rattus norvegicus)可作为1型鸭肝炎病毒的贮存宿主,这对于该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有重要意义。

传染源:病鸭和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鸭康复后8周仍可能从便中排毒。

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与病鸭直接接触感染,病鸭粪便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能通过人员的参观、饲养人员的串舍以及污染的用具、垫料和车辆等传播。1型鸭肝炎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易感鸭群中可迅速传播。通过皮下和肌内注射等途径人工感染易感雏鸭,其潜伏期可短至24h左右,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于感染后24~96h。

流行形式及因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在孵化季节。饲养密度过大、鸭舍过于潮湿、卫生条件差、饲料内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五)预防及治疗

坚持严格防疫、检疫和消毒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防止本病传入鸭群是该病防控的首要措施。疫区及受该病威胁地区的鸭群进行定期的疫苗免疫预防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1~3日龄时可用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能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如果种鸭在开产前间隔15d左右接种2次鸭肝炎疫苗,之后隔3~4个月加强免疫1次,其后代可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但是对于病毒污染比较严重的鸭场,部分雏鸭在10日龄以后仍有可能被感染,应考虑避开母源抗体的高峰期接种疫苗或注射高免卵黄或血清。

(六)实验室检测

参照标准:NY/T 554-2002。

1.雏鸭接种/保护试验

(1)材料准备

1)研钵或平皿,玻璃匀浆器,10ml带胶塞玻璃瓶。

2)1ml和5ml注射器及针头。

3)0.22μm微孔滤膜及滤头。

4)离心管、手术剪刀及手术镊子。

5)0.85%生理盐水:在使用前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使其最终浓度为2000IU/ml和2000μg/ml。

6)DHV高免血清。

7)雏鸭:1~5日龄75只易感健康雏鸭。

(2)操作方法

1)病料处理 在无菌室内超净工作台上无菌采取数例病鸭的肝脏组织10g,于研钵或平皿中剪碎,用玻璃匀浆器制备组织匀浆,按1∶10(W/V)加入生理盐水。将匀浆液转至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层脂肪,抽取中间清亮的液体,再经过0.22μm灭菌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过的液体,作为病料样品直接接种;或装入10ml玻璃瓶中,盖上胶塞,置专用的密闭铁盒里,于-20℃保存待检,保存期不超过1年。

2)试验 选取75只健康雏鸭,分为A、B、C三组,每组25只,做如下处理。

A组(攻毒保护组):每只鸭颈背部皮下注射1ml DHV高免血清。24h后,每只鸭皮下注射0.2ml的待检样品。

B组(攻毒组):每只鸭颈背部皮下注射0.2ml待检样品。

C组(对照组):每只鸭颈背部皮下注射0.2ml生理盐水。

将上述三组鸭置于相同的管理条件下,隔离饲养,连续观察。

(3)结果判定 当C组没有任何一只雏鸭死亡时,试验才能成立,可进行如下判定,否则应重检。

阳性(+):B组特征性死亡的鸭的比例达30%以上(含30%),而A组死亡鸭只比例低于10%(含10%)。

阴性(-):B组的鸭只均不死亡。

可疑(±):B组特征性死亡的鸭的比例低于30%,而A组鸭只不死亡。此可疑结果应重检,仍为可疑则判为阳性。

2.鸭(鸡)胚接种/中和试验

(1)材料准备

1)1ml注射器及针头4套。

2)生理盐水在使用前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2000IU/ml和2000μg/ml。

3)DHV高免血清。

4)鸭(鸡)胚:75枚12~14日龄的易感健康鸭胚:也可选用9~10日龄的无特定病原(SPF)鸡胚。

(2)操作方法

1)取0.5ml病料样品,加入4.5ml生理盐水,制备成100倍稀释的待检病毒液。

2)选取75只鸭胚或鸡胚,分为A、B和C共三组,每组25只胚,处理如下。

A组(中和试验组):取2ml高免血清和2ml的待检病毒液,混合均匀。置于37℃温箱中作用30min后,每胚经尿囊腔接0.2ml。

B组(接种试验组):取2ml生理盐水,加入2ml待检病毒液,混匀,每只胚经尿囊腔接种0.2ml。

C组(对照组):每只胚经尿囊腔接种0.2ml生理盐水。

将上述三组接种的鸭(鸡)胚用石蜡或无菌胶布封口后,置于37℃孵化箱内继续孵化,每天照蛋2次,剔除接种后24h内A、B、C三组因细菌污染而死亡的胚,分组记录其死亡情况及胚胎剖检病变。观察至第7天(如用鸡胚,则为10d)。

(3)结果判定

当C组中没有任何胚胎死亡,才可进行如下判定,否则应重检。

阳性(+):B组特征性死亡的鸭(鸡)胚比例达20%以上(20%),而A组的胚不死亡。

可疑(±):B组特征性死亡的鸭(鸡)胚比例低于20%,面A组的胚不死亡。此可疑结果应重检,仍为可疑时则判为阳性。

阴性(-):B组和A组的胚均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