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类型之报复和博弈

“报复”关键词:

发泄怨气、故意为之、以使父母生气懊恼为目的

案例导读

晚上吃过晚饭,小萌想看会儿电视,妈妈却要她先把剩下的作业写完再看,可是等写完,最精彩的那一部分就演过去了,于是小萌恳求妈妈让他先看会儿,并保证看完之后马上把作业写完。但妈妈仍旧没有同意,小萌一气之下拿着书包摔门进了卧室。

大概十几分钟后,妈妈估摸着作业写得差不多了,可小萌还没出来,就敲门进去看她在干什么。

妈妈一进去,就被小萌的行为举止惊呆了。只见她穿着鞋站在床上,拿着画笔正在书上乱涂,别说写作业了,书本、作业本上全都被画得一团乱。妈妈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小萌给揍一顿,但还是忍住怒气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呢?不是说写完作业就看电视吗?看你整得乱七八糟的,课本还怎么用。”但是任凭妈妈怎么生气,小萌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妈妈让爸爸赶紧去管管小萌,催促她写完作业,洗澡睡觉。爸爸并没有按妈妈说的办,而是轻声问小萌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受什么委屈了。小萌本来以为爸爸会进来骂自己一顿,已经做好了“宁死不屈”的准备,可爸爸这么温柔,让她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了,边哽咽边哭诉:“妈妈什么都管着我,什么都得听她的,我讨厌她,我不要这样的妈妈,呜呜……”

妈妈在外面听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不是为了你好吗?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懂做父母的苦心。

案例中,小萌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报复”行为,因为反抗妈妈的安排,故意不写作业,乱涂乱画。除了行为上的反抗,还会通过语言表达,比如小萌最后说的那番话,就是语言上的报复,故意说些刺耳的话,让妈妈听了伤心难过。

基于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磨蹭、“报复”行为已经发生后,父母不能“以暴制暴”,应该像案例中的父亲一样关心孩子的情绪,询问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催促和质疑,这样只会让孩子情绪更失控。

案例中的小萌在恳求妈妈的时候是相当真诚的,希望得到妈妈的信任,还因此做了承诺,但妈妈还是选择了无视,这让小萌很受打击,由此催生出对妈妈安排的不满,最终爆发。实际上,如果妈妈答应了小萌的请求,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所以,父母要适时放手,给孩子自主的空间,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当然要给他们设定好规则,如果没有信守承诺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让他意识到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这样做一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二是让孩子不拖拉、不耍赖,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完成。

如果这种“报复”行为频繁发生,父母就要先反思自己,看是否把孩子逼得太紧,干预得太多,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很多时候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常常会提出很多要求,制定很多无形的规则来约束孩子,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生活学习,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觉得被控制,没有自由,自然就会想着反抗。所以父母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凡事多以商量为主,不要强制命令。

“博弈”关键词:

试探、底线、无节制、得寸进尺、争取权益

案例导读

案例1

在某栋居民楼里,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宝贝,你就吃一口吧,吃完了这口就让爷爷带你去骑大马,让爸爸陪你玩游戏!”“你就吃一口好吗?”……

声音的主人就是淘淘的妈妈和奶奶。

淘淘真是人如其名,淘气得不得了,尤其是吃饭,追着喂饭的场景在淘淘身上几乎天天发生。每到吃饭时间,在家里乱跑不算什么,淘淘还会跟着电梯上下跑,奶奶或者妈妈就得在后面跟着喂,经常搅得其他邻居也不得安宁。

“淘淘几岁啦?”一个邻居问道。

“五岁了。”妈妈无奈地说道。

“五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吗?我看就是你们惯的,就不喂他,看他吃不吃。”邻居建议道。

“我也知道打扰到大家了,但是你们看淘淘那么瘦,我们不喂他就不吃,这怎么受得了啊。”妈妈很是不好意思,但还是委婉地拒绝了邻居的建议。

案例2

早上起床的时候,阳阳懒散地躺在床上,其实她早就醒了但就是不愿意起来。妈妈把早餐都准备好了,就让爸爸喊阳阳起床,阳阳就冲着爸爸撒娇:“我还不想起嘛,不要起来。”爸爸说:“妈妈把早饭都做好了,不然一会儿上学就迟到了。”阳阳还是摇摇头不想起来,爸爸无奈地说:“这样吧,如果阳阳现在就起来,爸爸就把上次你看中的那个礼物买给你,怎么样?”阳阳心里一阵窃喜,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好吧,爸爸你可要说话算话。”说着阳阳就爬起来开始穿衣服。

孩子跟家长博弈其实就是跟父母讨价还价,争取最大的权益。案例2中的阳阳就是如此,早上起床时跟爸爸“谈条件”,当爸爸提出的条件符合她心中所想时,她就会立刻行动起来,不再磨蹭。

这样的情况,也许不少家长还会认为很不错,至少有方法让孩子动起来,有吸引力的物品让孩子产生动力,因为大多数时候,孩子可能更接近于案例1中的情况:说什么都不管用,让父母毫无办法。

实际上,案例1中孩子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案例2的孩子发展到后期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阳阳第一次利用“赖床”博弈的方式获得礼物或者争取到权利时,下一次起床或者之后在其他事情上还会使用同样的方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妥协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迟到、不吃饭等,那么他们就会把这些当成父母的软肋,且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有的父母呢,也就真的吃这一套,或者认为满足孩子的要求没什么大不了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想法:我只要不吃饭/赖床,爸爸妈妈就会给我想要的一切,慢慢的,磨蹭就会成为习惯,最终可能就会像案例1中的淘淘那样,好像什么对他都没有吸引力,直到说出最能打动他的事物。

如果真正地到了淘淘那种程度,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孩子开始产生博弈行为时,父母就要有应对的策略。

以案例2的阳阳为例,当她不想起床时,尽可能用其他方法吸引她起床,比如跟爸爸比赛,用她的好朋友、她喜欢的电视人物说事(××现在早就起来了呢,阳阳不是最喜欢她了吗),搬出她喜欢的老师(阳阳再不起来,××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等,当然也可以用买礼物、买她喜欢的东西作为引诱,但在这之后,还要有附加条件,比如之后起床都不能再磨磨蹭蹭,否则礼物收回或变成其他惩罚;也可以是鼓励型的:如果阳阳今后表现得好,爸爸会经常买你喜欢吃的东西,以此来打消孩子“得寸进尺”,利用“拖拉磨蹭”跟父母讨价还价的想法。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变成案例1中的淘淘那样,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案例1中不仅淘淘本身有问题,父母的问题更大,首先在孩子博弈行为产生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溺爱造成的,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心和照顾,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迫,尤其是在“吃饭”这种本能使然的事情上。换句话说,“吃饭”是人类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饿的时候自然会吃,吃多吃少他也有自己的感觉,如果父母总觉得孩子吃不饱,强迫他吃饭,他就会对吃饭产生抵触心理,开始故意不吃饭,这时候父母会用各种方式吸引孩子吃饭,孩子就会成为博弈的主动方,变成淘淘那样的状态。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立刻停止对孩子的纵容,也就是说,不能再追着喂饭,而是只提一种吸引性条件,只说一次,如果他还是不吃,父母也不要因为心软再次妥协,更不能饭后让孩子吃零食。

到这种程度,想要孩子改变,只能是强制性的,不过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让他认为父母不顺应他是故意跟他对着干的一种方式,这样只会让他再次燃起战斗的激情,而是让孩子产生“我好像过分了,爸爸妈妈真的伤心了”的感觉,如此才能使他自觉收敛,不再得寸进尺,任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