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狂吠的大黄狗
《说法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条大黄狗,主人家待它很好,总是给它肉骨头吃,所以,它养得膘肥体壮,大家公认它是条百里挑一的漂亮公狗,它也自命不凡,眨巴着宝石般闪亮发光的大眼睛,晃动着身上黄灿灿的狗毛,粗尾巴翘得高高的。它骄傲地走来晃去,好像国王巡视他的国土疆域一样。
一天午后,大黄狗啃完猪棒骨,香甜地睡了一觉,伸了伸懒腰,然后主人给它喝了口水,它精神抖擞地出门溜达了。它今天特别有精神,哪里有新奇的事物,它都要走过去嗅一嗅,抖威风地高声吠几声。不一会儿,它溜达到一口井旁边,觉得以前没见过,新奇得很,就“汪汪!”地吠了几声。大黄狗是第一次见到“井”这个新鲜事物,它好奇地围着这口井转了一圈又一圈,兴奋不已。它围着井台东嗅嗅,西抓抓,不停地寻找这件新鲜事物的可疑之处。可是,转了好几圈也没有发现什么,它就直起腰来,两只前蹄紧紧抓牢井边,伸头向井里张望。它吃惊地发现,井里竟然有条狗!那条狗也在朝自己张望着。大黄狗吃了一惊,本能地冲着井里那条狗狂吠起来。
大黄狗平日里养尊处优,谁都让着它,可是,这回,井里的那条狗真不识趣,竟然也冲自己狂叫,大黄狗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再说,关键是自己先发现这口井的,岂能容忍别的狗占据这口井?想到这里,大黄狗气愤填膺,它翘起尾巴,瞪圆了眼珠子,冲着井里的狗狂叫:“滚开!快滚!这是我先发现的!”
没想到井里的狗并没有被它的气势吓倒,也有样学样地冲着大黄狗狂叫:“滚开!快滚!这是我先发现的!”大黄狗吠得越凶,井里的狗也吠得越起劲儿。大黄狗没想到居然还有敢和它叫板的狗,它霸道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大黄狗气得狂吠不已,围着井转了一圈又一圈,怎么也压不下去自己的怒火。
大黄狗想:“绝对不能让这家伙占了上风!不然的话,我在狗界还有什么威信?我宁可跟它拼了!”说时迟,那时快,大黄狗窜上井沿,恶狠狠地向井里的狗扑去,只听“噗通!”一声,大黄狗掉进了井水里,冰冷的井水灌进了肚子里,它不停地打哆嗦,狂吠声戛然而止。
第三天,焦急的主人终于寻到这里,在井里打捞出了它已经僵硬的尸体。
井中的狗是虚幻的,并不是真实的狗,大黄狗认识不到那就是自己的影子,就疑心重重,猜忌不已,还硬要跟对方一争高下,真是愚蠢之极。生活中屡屡发生这样的事,有时候,人们拼命反对或追求的事物,也许都是虚幻不真实的,是自己假想出来的,并没有现实的依据。
比如,邻人盗斧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讲述一个人的斧子不见了,就怀疑被邻人偷了去,于是,他看人家说话、行动都像是偷斧子的,怀疑的心绪就像春天的杂草在心头疯狂地生长着。后来有一天,斧子找到了,他这时再看邻人的言行皆不像偷斧子的。
我们判断事物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感觉来臆断,而要有理有据,有事实的支撑,否则,就会闹出类似的笑话。
佛思禅悟:
我们普通人不是千眼佛,在认识事物时都会有自身的局限,受制于各种因素,但我们要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追求事物的真相,尽量使我们的判断接近真相,接近真理,这样我们在人生中就可以少走弯路,少做错事、蠢事,千万不能盲目冲动,完全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管住自己的舌头
从前,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南方山林中,有个和尚勤于修持,律己甚严,可是,他的师弟却很懒惰,总是睡到日上三竿还不愿意起床。有一天早晨,这个和尚叫师弟起床,怎么喊也喊不动,这个和尚灵机一动,就用些新鲜事逗引师弟,他对着师弟说:“别睡啦!你看啊!太阳多好!连乌龟都慢悠悠地爬到池塘外晒太阳呢!”
刚好有个人砍柴路过寺庙,他的母亲身体很弱,听人说,乌龟汤大补,就想挣钱买几只给他母亲补身体,所以上山打柴。现在一听和尚这样说,就忙走到池塘边观看,果然有几只乌龟爬出来了,这个人心中大喜,嘴里不住说道:“这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我真有福气啊!”他抓走了全部正趴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乌龟,并把它们做成了乌龟汤。这人倒是不忘感谢这个和尚,给和尚也端来了一碗,和尚这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话才使这些乌龟命丧黄泉,这个和尚心中懊丧极了,他恨自己的舌头惹出事端,造了孽。于是,他发誓以后再也不开口说话,免得再惹祸遭报应。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和尚早早地起床,洒扫庭院,收拾完毕后,就在寺庙门前的池塘边打坐。远远地来了一个人,步履蹒跚,走得很慢,并且拄着一根竹竿,好像是个盲人。这个和尚想,出家人以清净为本,不要多管闲事,就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个盲人一直向前走着,已经走到池塘边了,还没有察觉。再往前走,就会失足落水,这个打坐的和尚心里为他捏了把汗。
盲人继续走着,他幸运地走在了池塘边的小径上,并没有落水。可是,忽然对面来了辆拉货的马车,盲人虽然看不见,可是听得真真切切,于是,他赶紧躲避,不料他一躲避,就掉进了路边的池塘里。这个和尚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深深后悔自己过于拘泥于不说话的誓言,一味地保持沉默,又差点儿害了一条性命。最后,马夫与和尚两人合力才把盲人救了上来。
佛思禅悟:
人人会用舌头说话,可是说话要说得适当就很难,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就更难。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我们之所以要慎重使用这种工具,是因为语言可以造就人,也可以害人。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即使是撒谎,听其话语,相信的人也很多。而同样是语言,如果运用得当,则能起到“良言一句三春暖”的效果,成为治疗苦恼的医师和灵魂的安慰者。佛祖释迦摩尼是最会说话的人,他用自己的说教使无数的人们以恒久坚强的意志,笃志奉行佛教的戒规。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无论哪个领域都是谦虚好学的人得到了更多的知识,最终取得了成就;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处处不忘吹嘘夸耀自己,可是最终迎接他的是失败,得到的是人们的冷笑。
南隐禅师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著名禅师,广受人们的敬重,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慕名而来,向南隐禅师请教禅学问题。盘腿坐定后,这位大学教授侃侃而谈,他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一谈起来滔滔不绝,并且有理有据,把论点分析得很透彻。不一会儿,口干舌燥,饮了杯中的茶水,
南隐禅师看见客人的杯子空了,就又给客人续上一杯茶,他慢慢地把茶水倒入大学教授的杯中,杯子满了,可是,南隐禅师还是不住手,茶水随即溢了出来,他还在不停地往里倒。南隐禅师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茶水已经满溢出来了,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这位大学教授不禁纳罕起来,开始他不好意思提醒主人,觉得自己是客人,不能太多嘴,可是眼睁睁地看着茶水溢出杯外,实在忍不住了,就打破沉默,开口提醒道:“禅师,杯子已经满了,够了,再往里倒恐怕就溢出来啦!”可是,南隐禅师好像没听见似地,继续悠悠地往杯子里注入。这位大学教授终于问道:“禅师,杯子满了,水太多了,已经溢出来了,您为什么还一直不停地往里倒水?”
南隐禅师听到这个问题,才停住倒水。
大学教授忙问:“请您赐教!这倒水里边有何禅机?”
南隐禅师不紧不慢地回答:“我刚才听你一番言谈,觉得你就像这个杯子,已经注满了水,注满了你固有的想法和观点。如果你不想办法努力把自己的杯子倒空,怎么叫我对你解说禅的道理?”
这位大学教授恍然大悟,拜谢而去。
南隐禅师的确是一位很会教导人的一代宗师,他把杯子当做教学释禅的道具,用生动形象而又简明的方式讲明了深刻的哲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可是真正做到虚心却很难。有的人稍微获得一些知识和才能,就得意自满起来,变得目中无人,行事狂妄、嫉贤妒能,最终落个惨败的下场。历史上著名的孙膑和庞涓的真实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国战国时期,战争频仍。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他们是同学,孙膑年龄稍长,两人都跟着鬼谷子学习兵法。他们之间经常切磋学问,同学情谊甚笃,还曾结拜为兄弟。
有一年,魏惠王张榜求贤。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庞涓听说了这件事,耐不住偏僻深山里求学的寂寞,又以为自己已经学有大成,就决定辞别老师和师兄,出山寻求富贵。而孙膑想法不同,他觉得自己仍然才疏学浅,兵法还学得不够扎实,打算继续在老师鬼谷子这里安心求学。
庞涓求见魏惠王,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欣赏他的才能,就拜庞涓为大将。要说庞涓还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给他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倚重庞涓。庞涓从此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心里清楚,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还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就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儿知道庞涓心存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是个潜伏的大特务。魏惠王不分青红皂白,一怒之下就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设计把孙膑营救了出来,带回了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图谋富国强兵,所以渴求人才并不逊于重用庞涓的魏惠王。他与孙膑一番交谈后,对孙膑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相见。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使用以前他自己创造的“围魏救赵”之策略,解了韩国之围。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此时已经进魏国了。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很大,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哑口无言,沉默不语。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剩下够供五万人用的了。第三天,庞涓的军队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下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循着齐国军队行军的路线追上去。一直追到马陵,当时天快黑了,马陵道又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他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块白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于是,庞涓就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白树干上面写的竟然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醒悟过来,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可是为时已晚。四周埋伏的齐国军士见到火光,立即万箭齐发,无数箭只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减灶诱敌”之术。孙膑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了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这个自大自满的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庞涓也成为历史上一个不顾同学之谊,存心陷害学友的坏典型。而孙膑战功卓著,他写的军事理论著作《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可见,浅薄虚浮的人可能得志一时,但是毕竟才疏学浅,在严酷的现实中经不起真正的考验。
佛思禅悟: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许多人稍微掌握一点某个领域的皮毛知识,就以为自己已经是专家了,甚至不可一世地批评攻击别人。殊不知骄傲就是跌跤的前奏。只有虚心求学,智慧才会随着勤奋与日俱增;而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有益的忠言的人,则总是容易做蠢事。
一事当前先替别人着想
在一间寺庙里,一尊历经几百年光阴的弥勒佛,因年久失修,渐渐残破了,寺里募集善款,请来佛工,为这尊弥勒佛做修缮。
佛工在修缮前,需要检查一下破损程度,朽坏严重的地方要模仿原来的样子重新制作。当佛工一步步检查,并打开弥勒佛雕像腹部的时候,在场的僧侣们一下子惊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佛工从大肚弥勒佛的肚子里发现了十二个陶俑,男女老少都有。
寺庙的僧侣们无不动容,同声跪谢弥勒佛赐教。
我们都很熟悉弥勒佛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可是,弥勒佛的爽朗笑声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容人的雅量,还因为他遇事总是想着别人,心中装着大家。弥勒佛肚子里的十二个男女就象征着众生,需要超度的芸芸众生,这才是弥勒佛笑口常开的真正原因。
在生活中,自私自利,从不顾及他人利益的人总是觉得不快乐,因为心中的贪欲永不满足,而大公无私的人处处时时能够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他人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女儿曾经记得他父亲当笑话讲给她的一件事。
一段时间,中央机关住在王家湾,任弼时和周恩来的窑洞是里、外间。清晨任弼时起得早,常去营房和马号附近转转,为了让周恩来多睡一会儿而不受惊动,他不走过道,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窑洞的小窗,从窗口跳出去。
一天早上,他又从窗口跳出去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周恩来醒来,看看窑洞门没开,以为任弼时还在被窝里睡觉,便蹑手蹑脚地穿衣下炕。突然,嗓子发痒,要咳嗽了,怎么办?周恩来紧皱眉头,用手紧捂着嘴巴,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门去,直到距窑洞十几米处才低低咳出声来。不想,咳罢抬头,正见任弼时从远处往回走,两人相对一愣,会心地笑起来。可见,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和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都是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的人。
周总理在十年浩劫中曾经引用佛家哲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来表示自己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正是因为他在文革中心中装着老百姓,力挽狂澜,在政治风暴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凭借智慧惨淡经营,才没有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走向崩溃,为以后国家的经济建设走向正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佛思禅悟:
在人生中,并不是自己拥有越多越快乐,生活富裕而不快乐的人比比皆是。去爱人比被爱快乐,原谅人比被原谅快乐,不占有比占有快乐,不计较比计较快乐。快乐就是宽恕,就是向别人伸出友善的手,让对方分享你的快乐。我们常看到生活中的成功者和幸运儿,都是心中装着别人,快乐而满怀希望的人,他们处理事务的时侯,脸上总是挂着弥勒佛一样的微笑。
虚荣心就像蔷薇的刺
在古印度,有一个婆罗门,虚荣心很强,喜欢赶时髦,善于作秀以博取人们的赞誉。当时,社会上的人对苦行者很敬重,这个人便声称自己正在修习苦行。
苦行是为了实现某个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吃苦修行的修炼行为。有的苦行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赎罪。苦行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以自苦,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苦行者心中的圣地是神圣高尚的神界。
然而,这个婆罗门只是看到社会上苦行者得到敬重,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才追随这种行为的,他并不懂得苦行的真正意义。
这个婆罗门为了让人们看到他在苦行,就选择在有人过往的大路边修习苦行。当他看到有人走过来了,就马上躺在自己精心准备的蔷薇堆上,蔷薇的刺儿立即扎得他直咧嘴,但他任凭蔷薇刺扎,仍然躺在上边,以示自己苦行的决心。
但只要路人过去了,这个婆罗门马上就一骨碌爬起来,离开带刺的蔷薇,蹲在树荫下歇息。
当他歇息的时候,他还在注意路上是不是又来了行人,一发现好像又走过来人了,他就赶快又躺在蔷薇堆上,装模作样地修习起来,蔷薇刺扎在身上,钻心地疼,可是,他为了虚荣心,为了人们敬重羡慕的眼神,再苦再疼也乐此不疲。
可是,狐狸尾巴总有露出来的时候,这个婆罗门的伎俩不久便被人们看破了,人们对他的虚伪的做法都嗤之以鼻。
有一天,一个人闲暇无事,走过来,看婆罗门又要上演躺在蔷薇堆上苦行的把戏,就揶揄嘲弄这个婆罗门:“你这是何苦呢?看我来了,就躺在蔷薇里,蔷薇刺扎进肉中,疼不疼啊?你干脆把蔷薇刺一一掰掉,这样可以身心放松地躺在上边,舒舒服服地睡懒觉,在上边打滚儿都伤不着你。”
这个婆罗门听到这个人对自己的冷嘲热讽,气得脸色铁青,为了向他显示自己是真正的苦行者,便更加不顾疼痛,在蔷薇堆上翻腾起来,翻来覆去地扭动着身体,于是,蔷薇把他全身都扎得血迹斑斑,他真是疼得打滚儿,但是,为了虚荣心,博得受人尊敬的苦行者的名誉,他脸色苍白,紧咬着嘴唇,由于疼痛,他的嘴唇都被他咬破了。
不知不觉中,从道旁走来了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他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婆罗门的一举一动,心中若有所思。
这个婆罗门看到又有人来了,并且注视着自己,他“修行”得更起劲了,在蔷薇堆上滚得更欢了。
那位修行者想劝阻他,可是,他反而“修行”得更认真起来,大有舍身求道的勇气。
修行人走到这个婆罗门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在蔷薇堆上滚动这个行为,只是刺伤皮肤而已,可是,沽名钓誉的行为却能刺伤你的心灵,你应该立即醒悟,迅速除掉这个沽名钓誉的毒刺。”
名誉人人珍重,但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却是可耻的行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糊弄别人一时有可能,但不能糊弄别人一世。这沽名钓誉的人反过来却名誉受损,刺伤了自己。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丧葬的靡费程度惊人。一位老人去世了,整个村子都要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丧饭两餐,荤素全有,能摆上百桌。这种厚葬风俗主要是显示炫耀死者的儿孙对死者的孝心,以赢得村人的敬重。可是,仔细一打听,村人就会说:“都是讲排场的,儿女在老人生前行孝才是真孝,生前吃喝看病吃药全不管,专在丧事上下功夫,就是儿女自己为了捞取好名声。”
可见,沽名钓誉的人自己以为能够得逞,其实,他们的伎俩就像童话中“皇帝的新衣”一样,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官场中,作秀的贪官往往信誓旦旦地向百姓许诺,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另有打算。例如,曾经身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高位的成克杰,在广西当政时向老百姓们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地表示:“想到广西还有一千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觉都睡不好。”可是,在这番谆谆的话语背后呢?据调查统计,他伙同情妇李平共贪污了四千多万元。安徽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是又一个大贪官,他在公开场合也很会作秀,他嫉恶如仇地说:“反腐倡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贪污贿赂、弄权渎职、敲诈勒索、以权谋私等不法行为。”然而,就在说这个话的当天晚上,他却“义不容辞”地“笑纳”了别人为了升官而给他的“红包”一百多万元。这些人最终都被调查了个底透,身败名裂,并且成为了我们的整个社会反腐倡廉的活教材。所以说,虚伪的作秀最终刺伤的是他们自己的心灵,使他们自身倒在荆棘的刺中,刺得他们鲜血淋淋,甚至丧了命。
佛思禅悟: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才能明确地引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前进。尊严可以促使我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社会给予我们的荣誉。荣誉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或为了虚名,有的人弄虚作假,连尊严也不顾了。虚荣的人所热衷的就是沽名钓誉。而真正的荣誉靠我们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才干,迫使自己去创业,所得的成就别人谁也拿不走。相反,不肯实干,一味地想着走捷径,作秀捞名誉,这样的人最终无法掩盖自己丑恶的面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一个寺庙里,信徒们奉献给寺庙的供品很多,为了不糟蹋浪费这些东西,在这些供品腐坏前,一般来说,寺庙的僧侣就会适当地处理掉,比如,施舍给信徒和邻近的穷人,或者作为饭食让僧侣们吃掉。
有一天,这个寺庙的老方丈照常从佛龛上撤下了一些水果,照例要分给需要的人,其中也包括寺庙的僧人。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天,有的僧人一个瓜果也没有分到手。
一个僧人仗着胆子问道:“我为什么就没分到瓜果呢?大家都有份啊!”
老方丈早就料到会有人问,就不紧不慢地说道:“你正月初五下大雪的时候,起床晚了,没有跟大家一起扫雪。”
另有一个年纪稍长的僧人问道:“我有什么错?我怎么也没分到瓜果?”
老方丈说:“你参禅悟道是很精进勤奋,可是,你对新来的小沙弥没有尽心尽责地照应,还有,对一个信徒提出的问题没有认真解答,敷衍了事,这样就辜负了他们对你的敬仰和尊敬,有失出家人的修养。”
众僧们听了老方丈的话,都羞愧难当,虽说是说其中的两个僧人,但实际上是老方丈借分瓜果的机缘开示他们,为了汲取教训,他们就把当供品的瓜果叫做“因果”,就是想提醒自己,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
佛思禅悟:
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就抱怨他人和外部的因素,而没有深究内在的必然的因素。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因果关系,才会真正觉悟,洞察人生的所以然。大千世界,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充满因果的,每一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不是孤立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并不是专属佛教,不只是佛教本身的看法,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旦产生了因,就不会消亡,无论时光过多久,机缘一到,果就必然兑现。
务正业才能够获得人们的敬重
从前,在日本有一个热衷于赶经忏的和尚。
经忏是指请僧人或道士念经拜忏、祈福超生的仪式。经忏是为活着的施主消灾祈福,为死去的灵魂超度。这是很好的,但是,有的僧人只是由于贪欲在作怪,把其当作赚钱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的人对此有不好的印象。
作经忏是收费的,不再是随缘布施了,因此成了一种盈利手段。更有甚者,有的在家居士也到处赶经忏营利,把经文忏词当作戏文来唱念,玷污了佛法的普度众生的初衷。对佛教事业的发展极其有害。
这个日本僧人就是这种不认真修行,专门赶经忏做法事牟利的人。他为了赚钱,经常忙到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回到寺庙里。
有一天晚上,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寺庙的路上,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汪汪汪地狂叫着,他感到十分狼狈,就加快了赶路的步伐。
他一边走,一边听到屋子里传来女人的声音:
“快出去看看,是不是有贼?”
继而听到屋子里男人的声音:“不就是那个老是赶经忏的秃鬼嘛!”
这个和尚听那个男人这样说他,心中火气升腾,心想:“怎么给我起这么难听的名字呢?我为亡者念经祈福,他们却把我叫做秃鬼!真是岂有此理!”这时候,正巧下起了雨,他便跑到桥下避雨,雨下个不停,他便打坐养神,盘腿而坐。
这时来了两个真的鬼,一个鬼说:“咦?这里怎会有一座金塔?”另一个鬼说:“听说金塔内有佛舍利,我们快顶礼膜拜,以求超生善道!”于是,两个鬼便忙不迭地顶礼膜拜。
这个出家人坐了一会儿,觉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条腿来,改成单盘。一个鬼见了就说:“怎么金塔忽然变成银塔了呢?”另一个鬼说:“不管是金塔还是银塔,皆有佛舍利在内,顶礼膜拜的功德肯定是一样的。”于是,二鬼继续膜拜。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和尚,感到腿痛难忍,於是把另一条腿也放下来,随便散盘而坐。
这时两个鬼见状,齐声大叫:“怎么银塔变成土堆了呢?竟敢戏弄我们,真是可恶!”
和尚听到二鬼生气了,立刻又把双腿收起来,双盘而坐。两个鬼又惊叫起来:“咦?土堆又变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验我们的诚心,赶紧继续叩头啊!”这二鬼虔诚地膜拜不已,和尚觉得这二鬼愚蠢得可笑,可是,仔细一想,又若有所悟。
这时雨停了,这位和尚自忖:我结双盘,就是金塔;结单盘,就是银塔;可是,随便散盘坐的话,就变成了土堆,这禅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赶经忏了,只管专心参禅,悟道修行,不久便智慧大开,大彻大悟,他自号“鬼逼”,因为他认为是被人骂作“秃鬼”,又遇二鬼逼而成就的修行。后人称他为鬼逼禅师。
“知耻近乎勇”,鬼逼禅师曾经误入歧途,当了“经忏专业户”,整日忙忙碌碌,赶经忏牟利,却不务正业,不专心参禅悟道,弘扬佛法。是骂他“秃鬼”和“土堆”的人使他猛然惊醒,原来世上人这样敬重佛法,这样崇拜佛陀,而自己却弃正业而搞副业,只惦记着创收而忘了参禅悟道、教化众生的正事啊!
佛思禅悟:
在生活中,我们都见到这样的现象:学校里教书育人的教授讲师,有的不务正业,教学上不下功夫,备课不认真,却到处授课兼职;国家事业单位的演职员,不在专业上提高自己,却到处走穴;医院里的医生,不把治病救人当成天职,却私下收红包,对病人区别对待等等,这样的人都是不走正道、不务正业的人,他们玷污了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为人们所不齿。自己的人生之路是自己的脚踏出来的,一个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我们一定要不断警醒,以免导致自己的事业功败垂成。
抑制怒气的价值
从前,在日本,有个容易发怒的有钱人,虽然有很多钱,可是,因为他脾气太大,谁见了他都怕,没有人愿意跟他亲近,因而他并不觉得幸福。
有一天,他请一个人喝酒,那人借故推辞了,这个富人气得眼睛都瞪圆了,那人见状,加快脚步溜走了。这个有钱人挠着头,想:“怎么才能把怒气压下去,变成慈眉善目、人人喜欢的好脾气的人呢?”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大家敬仰的一休和尚,或许一休和尚有办法,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就花些银两从他那里买智慧。
主意已定,这个有钱人就跑去找一休和尚了。他问一休和尚:“我来请教您抑制怒气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一直不得法,怒气一触即发,如果您能授我良方,我愿意用金钱报答您。”
一休眼珠一转,笑眯眯地说:“制怒的确有个法子,就是‘小怒数到百,大怒数到千’。你就按照我说的办吧。”
这个富人诧异地问道:“就是数数,没有别的了?”
一休说:“就这十个字秘诀。”
这个富人犹豫了一下,问道:“那您要多少钱报酬?”
一休说:“一字十两银子。”
这个富人一听,怒火一下子升腾起来,他高叫道:“你这佛门净地,原来却是骗子窝!”
他骂骂咧咧地走出了寺院,一文钱也没给。他是生意人,怎么会吃这种亏?
当他气咻咻地回到家中,已经是漆黑的晚上,他从窗外往里看,屋里灯还亮着,透过纸窗,影影绰绰有两个成年人在床榻上。孩子们早已经在别的房间熟睡了,除了妻子,还有谁呢?
他疑心大起,是不是自己的妻子趁自己不在的时候,跟别人在干苟且的勾当?他本来就一肚子怒火,这时更控制不住了,未走进卧室,先去厨房拿了把菜刀。当他走进卧室,的的确确是有两个人在并头睡着,一个是妻子,另一个靠里边,辨认不清。这个有钱人头都快气炸了,竟然趁我不在勾引野男人!当他正要举刀就砍时,忽然想起一休和尚今天的话,决定试一试。他耐着性子开始数数。当他数到十五的时候,那个睡在里头的“奸夫”忽然醒了,转过头,看见儿子手里拿着菜刀兀自站着,一动不动,吓得惊叫起来:“儿啊!你这是做什么啊?”
原来,这个富人今天出远门,迟迟不归,儿媳妇就叫婆婆来聊聊家常,聊着聊着,看天色已晚,儿子还没有回来,就在这里睡下了。
这个有钱人认出是自己的母亲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刚才依照一休和尚的话在数数,要是怒气全发,一刀砍过去,母亲就一命归西了。看来,一休和尚的秘诀是无价之宝啊!
第二天,怀着深深的歉意和由衷的感谢,这个有钱人又去拜访一休和尚了。
佛思禅悟:
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怒气的人,常在怒火全发之后留下深深的遗憾与悔恨。易怒是一种卑贱的品质,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人在发怒时会失去理智、失去友情、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过后一想,实在没有必要,可是,当时却难以控制。怒火烧心,后果严重,所以,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严于律己的佛陀侍者
阿难陀是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于佛成道日诞生,是白饭王次子,提婆达多的亲弟弟。佛成道以后,曾有舍利弗、目犍连侍奉过佛陀。由于佛陀渐渐年纪大了,身体不免老弱,就需要一个常随侍者。于是,他把弟子们叫到一起,要大家推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
舍利弗、目犍连认为做佛陀的侍者需要接待很多人,处理很多事,要求侍者精力旺盛、善于待人接物,协助佛陀回答信众的问题,阿难陀年轻,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担任此职最合适,就一致推举阿难陀。
阿难陀知道这个职位位低权重,是很重要的职位,他对佛陀充满敬重,为能侍奉佛陀而自豪,但是,他担心别人会猜疑他为了名誉地位和私利才担任这个职务,就提出约法三章: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我不要穿。二、如有信众请佛陀应供,我不侍奉前去。三、不该见佛陀的时候,我不去见。
舍利弗、目犍连把阿难陀提出的约法三章转告佛陀。佛陀非常高兴,无限感慨地说:“阿难是一个难得的品性高洁的人,他提出这些条件是为了避嫌,怕引起议论,他担心别人说他是为了吃穿享受,才侍奉我的。”
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的侍者,从此侍奉佛陀二十七年,一直跟在佛陀的身后,到各地弘扬佛法。阿难在僧团中深受人们的尊敬,他待人谦逊诚恳,在与人相处时,从不扬己之长,显人之短。他总是尽力为别人着想,尽可能地为人提供方便。
有时和外道谈论佛法,阿难也只是显正而不破邪。如在翟师罗园,他感化了旃陀外道,使之奉行佛法。他并不以滔滔的雄辩来征服对方,而是像和煦的春风一样,使冰块慢慢地溶解。
在二十七年侍者生涯中,当比丘、比丘尼和在家信众来参拜佛陀时,阿难总是安排适当时间,尽力满足各人的愿望。对远道而来的比丘,阿难更是照顾备至,问寒问暖,使其安乐无忧。
阿难这种一心一意为佛陀做侍者,为信众服务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严于律己、只贡献不求回报的品格,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佛思禅悟:
要传扬佛法、导人向善就要传法者自身以身作则,坚守一份道义与良知,而不做伪君子,玷污纯洁的佛法,阿难在协助佛陀传法的道路上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是一心一意立志为传法奉献和服务的。正因为有一颗纯粹的心,他才能尊重每一位信众,满面春风地接待他们,爱护他们,用真诚的心,去为信众提供方便。倾听和理解客户的每一个需求,为佛陀、为信众提供热情、高效、诚信的服务。当今社会的人民公仆不正应该以阿难的服务奉献精神作为楷模吗?一个人拥有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一身正气为民执政,一尘不染、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事。
德高为师,身正则教谕行
玄琬是隋唐时期的著名僧人,玄琬守戒坚定,威服四众,受到了朝野上下的广泛尊敬,威望非常高。
当玄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对大道有所领悟,有些佛教的戒律他能够自然遵守。家里人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有一次,家人送玄琬到一个亲戚家暂住几天,亲戚为招待这个小客人,就要把家里养的一头猪杀了。玄琬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亲戚在做什么,就在旁观看戏耍。他看见大人们把猪追到一个角落里,捉住后用绳子捆住,拿着明晃晃的利刃捅向猪,猪发出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他吓得气都不敢出,远远地避开了。当亲戚把炖好的猪肉端上桌时,玄琬只觉得腥气扑鼻,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作呕。小玄琬端坐着,一脸严肃地对亲戚说:“猪也是一条命啊,人知道疼痛,贪生怕死,猪也一样,我实在吃不下去,我怕这猪怨恨我,我将来就难免下地狱。”
亲戚无奈,只好把猪肉端下去,换上素食,玄琬面对西方,合掌忏悔后,才肯吃饭。
玄琬十五岁出了家。玄琬投师后,专学律藏。先跟从昙延律师学十诵律。在学此律时,玄琬边学边以此律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每当他觉察到自己的言行有违律教时,就马上忏悔,恳请师父惩处。
一天,玄琬手捧经卷认真研读。突然,他感到脸上一阵奇痒,就下意识地用手摸了一下,可是,就这一下,一只蚊子身首分离了,手上留下一点蚊子血。玄琬后悔不迭,当即放下经书,把这件事跟师父说了,并要求师父给予惩戒。昙延律师对弟子的诚心悔过感到很欣慰,心知他是无心的,就对他安慰了几句,没有做任何惩戒。玄琬内心为了此事惴惴不安,夜不成眠,就跪在佛像前默念佛祖,请求宽恕。正在他专心念佛时,玄琬忽然感到大殿忽然明亮起来,佛像也变成了真佛。真佛安详地对玄琬说:“你对世上的生灵这样爱惜,的确是我的真徒。我是弥勒佛,你的悔过我已经接受了,请起吧。”
随着话音落地,真佛隐去,佛像恢复了原样。玄琬只觉得心中畅快,周身安泰无比。从此玄琬律师持律守戒更加严格。
在他所处的时代,有些僧人持律不严,行为举止,往往不合戒律。但是,玄琬严于律己,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玄琬律师自修苦节,赢得了极高的德望。他的教谕成为出家和在家弟子的行为规范。王公大臣到下属小吏,从玄琬受戒的达三千多人,受玄琬影响而受戒者有二十多万人。不仅如此,他的思想甚至对朝廷制订各项政令都产生了作用。他劝皇太子要大行慈善、减少杀生、顺时气、奉戒,皇太子都答应完全照办。
皇太子回信答应照办,并且表示自己的决心:“我要将您的教诲牢记在心,作为我行事的准则。借重难得之业因,求得皇天的保佑。”由于玄琬律师的大力倡导,唐太宗下诏,从三月到五月,禁止杀生。后来,玄琬又上书请求将禁杀期延长,唐太宗又将禁杀期限延长至年尾。
正是因为玄琬律师戒行坚定,一生只求有利于众生,无欲自刚,才树立了威望、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才做出了这样大的成就。
佛思禅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敬,才有感召力。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管理者其身正,不令而行;而有的管理者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的人,心灵纯洁高尚,为人处世不做任何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严于律己,正因如此,这样的人教谕人的时候才有人听从。
弘一大师的清苦饮食
弘一大师是我国近代天才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当他看到弘一大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时,就忍不住问道:“只有这咸菜下饭,太没滋味了吧?”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好像在品尝着咸菜的个中美味。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关心地问:“不是有茶叶吗?只喝白开水多平淡啊!”
弘一大师微笑着解释说:“白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弘一大师与友人一起进餐时的细节:“因为弘一大师是过午不食的,十一点钟就开始聚餐。我看他那曾经挥洒书画弹奏音乐的手郑重地夹起一荚豇豆来,欢喜满足地送入口里去咀嚼的那种神情,真惭愧自己平时的乱吞胡咽。”即使在赴宴时,弘一大师也只吃两样:白菜和萝卜。别的菜不伸筷子。几样素菜,干净爽目。
弘一大师出家前工作过的学校的两个贫苦工友曾经得到过弘一大师的帮助,后来,弘一大师辞职出家,他们很想念弘一大师,就一起去寺庙看望弘一大师。他们看到弘一大师在院子里提水浇花,见到两个工友就尊称他们为“居士”,自称“小僧”,要两个工友坐,并亲自送茶水,留他们吃素饭,菜里没油,那么苦,两个工友都为弘一大师的苦行僧生活难过得哭了,而弘一大师吃得有滋有味,在工友们眼里弘一大师待人宽厚、律己甚严,就是一位活菩萨。
佛思禅悟:
弘一大师能够以清淡的生活为乐,是因为他有博大的爱心。正如他在护生诗中所述,各种动物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知道冷暖炎凉,所以,人们应怀着慈悲的心,不要杀戮他们。正如他诗中所说,“不食其肉,乃为爱物。”弘一大师的“爱物”,表现在他的惜福和知足,白开水能够解渴,菜蔬粗粮能够满足体力所需,他就满心欢喜地享用,再无奢侈之想。在他极其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德大爱。
弘一大师讲“律己”
弘一大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于1918年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人们都以得到他的开示为荣幸。
有一天,几个信徒请求弘一大师讲开示,弘一大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讲的开示题目是“律己”。弘一大师说:“学戒律须要律己,不要律人。有些人学了戒律,却总是拿来律人,这就不好了。”他接着停顿了一下,面带微笑,好像沉浸在往事中,缓缓地说:“记得我年少时住在天津的时候,我的老表哥常教训我学道理。有一天我好像说了别的小孩子的什么不是,他就用手指指着我的小鼻头说‘你先说说你自个儿’。这句话是北方的土话,意思就是先管管自己,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错儿。现在想来,这就是‘律己’啊!”
弘一大师接着说:“知道现在我还记得,所以应当感激我的老表哥。大凡喜欢律人而想不到律己的,总是看着别人不对,看不见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北方还有句土话说‘老鸦飞到猪身上,老鸦只是看见猪一身黑,看不见自己也黑,其实,它们俩一样黑。”
有信徒提问,问他如果别人指责自己,诽谤自己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弘一大师沉思片刻,说:“何以止谤?曰:‘无辩’,如果遭到了别人的诽谤,千万不要辩解,因为越辩解,诽谤越深。譬如一张白纸,在上边误染上了一滴墨水,这时你不要再动它了,它也就不再向四周溅污。如果你想要这张纸立即变干净,一个劲儿地擦拭来擦拭去,那么这一滴墨水就会展拓成难看的一片,这张纸也全毁了。”
弘一大师在开示的最后叮嘱信徒们不要律人,严格律己,为了强调这一点,他一连说了十几个“慎重,慎重,慎重又慎重。”
弘一大师就是这样一位“方以律己,圆以待人”的道德楷模,他爱护学生和信徒,关心他人,对人总是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但弘一大师律己甚严,对自己严格要求。他讲课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使大家容易理解,并且内容翔实生动,这是因为他讲课前备课极认真的缘故,他曾说:“我研究了二十多年的戒律,这次开讲头一课,整整预备了七个小时。”
佛思禅悟:
律己的人必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别人有自己的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别人的言词。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宽容。宽容需要一个人内心有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知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心中缺少爱的阳光和宁静。
尽职尽责看管好自己
无德禅师门下有一个学僧叫静道,虽然精进苦学,可是,在禅悟上进展缓慢,总是不得要领。
静道是个要强的人,他不愿意落在别人后边,他想,要修禅就要修出个名堂。有一次,他看无德禅师刚忙完手头的事,闲了下来,就赶紧走上前来请教开示。静道问:“弟子在禅林苦修多年,仍然不得开悟,实在是空受奉养,有愧施主。我怎么每日用功精进,还是无所得呢?请禅师慈悲开示,我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课程是必修的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除了看管好两只鹫、两头鹿、两只鹰、约束好一条虫外,别无他法。同时,你还要看护好一个虚弱的病人,不断地与一只熊斗。”
静道听了,不解地问:“禅师,弟子来此学禅,跟什么鹫、鹿有什么相干呢?怎么看管它们呢?修禅学道与这些动物、病人有什么瓜葛?”
无德禅师微笑着说:“你还没有抓住参禅的主旨,我说的两只鹫,并不是外物,就是指你的一双眼睛,你要时刻警醒,做到非礼勿视;两头鹿说的是你的双腿,把管制双腿,不要走错道路,做到非礼勿行;两只鹰说的是你的双手,双手敏捷灵巧,世上的事都是双手做出来的,因而你要善于管理你的双手,让它们勤于做善事,勿作恶事,这就是非礼勿动。我所说的一条虫是——你自己说说看!”
静道似有所悟,他试探着说:“也许就是口中的舌头吧!”
无德禅师赞许地点点头:“你已经有长进了。这口中的一条虫,如果作恶,危害可致人死命,不可不防,你要谨记,非礼勿言。”
静道问:“那么,熊是什么呢?”
无德禅师回答:“这熊就是你的心脏,你要克制欲望,不可贪图名利,要做到非礼勿想。”
静道问:“虚弱的病人指的是自身吗?”
无德禅师回答道:“对,就是指人的肉身。肉身很容易陷于罪恶之中难以自拔,所以说是虚弱不堪,这也是人要精进修禅的原因。”
佛思禅悟:
佛经里所说的六根就是指眼、鼻、舌、耳、身、意,只有做到六根清净才能修禅悟道。如果这六根被世俗所玷污、被私心杂欲所牵缠,就会造孽为害。人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当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贪色、贪声、贪香、贪味、贪乐境等,烦恼也由此而来,永无出离苦海的日子了。有鉴于此,我们应从身心的两方面着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所以,必须谨慎管理自身,在一定意义上,修身就是治天下,独善其身之后才能兼济天下。
抱怨他人不如改变自己
在生活中争吵的双方都认为自己这一方有理,各不相让,并且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方,对方应改变错误看法或行为。
从前,有一个寺庙的小沙弥,在出外化缘的时候,与一个农妇吵了起来。这个小沙弥先是被这农妇家的狗紧追不放,小沙弥毕竟年纪轻,对狗呵斥恐吓,说话措辞就招惹了这个农妇,农妇又碰巧是撒泼耍赖、强词夺理的人,所以,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后,竟然互相撕扯扭打起来,农妇把小沙弥的脸都抓破了。后来人们把两个人劝开,寺庙的僧人把小沙弥领回了寺庙。
老法师问明了情况后,并没有责备小沙弥,而是问这农妇伤着没有,农妇家境如何,并且为她在寺庙的库房里寻找可用的东西,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匹前些日子做佛事剩下的绸布,赶快叫小沙弥跟他一起给农妇送去,以表歉意。
农妇先动手打人,抓破小沙弥的脸,本来是没理的一方,可是,老法师却带了礼物来致歉,这样一来,农妇也通情达理起来,她急急忙忙、满脸羞愧地向老法师说,这个事情都怪自己,小沙弥年纪小,自己不应该动手打人。
小沙弥看到这个妇女不久前还凶神恶煞一般,现在在老法师面前变得慈眉善目,对老法师的处事佩服极了。从农妇家出来,天色已经很晚,两个人摸黑赶路,老法师在前边走,一个不小心,只听“啊!”一声,老法师发出了疼痛的声音,原来他的腿和脚被一块路上的顽石绊住了,老法师一下子摔倒在地,小沙弥赶快扶起他,给他按摩揉搓,坐下休息了片刻,疼痛稍微减轻了一些,打算继续上路,小沙弥此时对着这块顽石“呸!”的一口,骂了一句。老法师借此机会开导小沙弥:“这块石头本来在原地好好的,是我自己不小心碰上它的,我倒是应该向它道歉!”
小沙弥一路走着,寻思着老法师的话,到了寺庙门口,鼓起勇气对老法师说:“法师今日对我的开示我终生不忘。今后我要勇猛精进,在个人修养上努力,不去跟别人计较,这样才能感化他人。”
佛思禅悟:
磕绊是自己找的,生活中的坎坷泥泞都是自己踩上去的。同理,生活中的挫折多是由自身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正如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一样,别人的秉性也是客观存在,很难改变,所以,为了和谐相处,不如先改变自己。忿恨和争斗无济于事,宽恕别人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宽容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智大勇。
惜福才能得到福报
我国近代律宗高僧、天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弘一大师曾经多次讲过“惜福”这个主题。“惜”就是爱惜,“福”就是我们常人说的福气。即使我们有很大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掉,糟蹋福气。人的福气实际上都很薄,如果自己再不爱惜珍重,将这福气享受净尽,那就要受莫大的苦,那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了。
弘一大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挂在大厅抱柱上,其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才,缘惜福。”以后,他的哥哥经常教他念这个句子,久而久之就念熟了,年幼的弘一大师一到穿衣或是吃饭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都不敢把它糟蹋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导他,对于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当心,不可损坏或污染。母亲担心儿子不爱惜衣食,就会损失福报,就会短命。
弘一大师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那时候,弘一大师才刚刚学写字,写字的纸,都是拿整张的纸瞎写,写坏了再拿一张,一点也不知道爱惜。他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形,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啊!你要知道,你父亲在世时,不要说这整张纸不肯糟蹋,就是连一寸大小的纸条,他也不敢随便丢掉啊!”
弘一大师从此养成了惜福的生活理念。出家后更是节俭。据长期供养弘一大师的刘质平先生回忆,弘一大师所用蚊帐,他仔细数了数,破洞共有二百多处,有的是用布补的,有的是用纸糊的。刘质平坚决要给大师换个新的,可是,弘一大师就是不肯。后来,实在没法用了,才另外又买了新的。
近代高僧净土宗大师印光也是勤俭节约的模范。有一天,有人给印光法师送来一些白木耳等补品,印光法师自己不舍得吃,都送到观宗寺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这么好的补品,你怎么不愿意吃呢?”印光法师回答道:“我的福气很薄,不堪消受这么好的东西。”
印光法师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很有名的居士,这位居士去看望印光法师的时候,印光法师和他一起吃饭,这位居士吃饱了,放下了饭碗,碗里剩下一两粒米饭。印光法师想来耿直,教育人的时候不顾人情面子,当他看到碗里还有米粒,就训斥这位居士:“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这些饭粒!你要赶紧把剩下的饭粒吃光!”
一个人纵然有十分的福气,也不要享受十分,享受二三分就行了。所余的福分,何妨留到后来享受呢?或者大发善心,以自己的福气,都布施给众生一起享受,那就更好了。
佛思禅悟:
朱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一碗粥、一顿饭,我们都要想到它来之不易,要珍惜;对所穿衣服,要爱惜,因为生产出来经过好多道工序,很不容易。这正是教育我们要有知恩、感恩、报恩的态度,节制我们的欲望和要求,约束自己的感官。只有从小处做起,从小善开始,我们的心灵才能逐渐得以净化,才能使我们远离罪恶。如果小善不积,相反,常犯下小恶,日积月累,罪业就会大到可以灭身的地步。我们的吉凶祸福,皆由心作,就看我们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心。人要知福、培福、惜福、再造福,才最有福。
佛和魔同在人的心中
唐代有个很出名的佛教画家,他以给寺庙画壁画为生,因为总是觉得自己画的佛和地狱里的魔鬼还不太好,到底什么才算好呢,生活中谁也没有真的见过佛祖和地狱里的魔鬼,这个画家在创作时抓耳挠腮,想不出好办法,于是,他急于在现实中找一个模特,他想,这样他比照着模特就能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了。
有一天,他正在给一个寺庙画壁画,忽然看见一个和尚出来打水,这个和尚的雍容端庄的容貌长相引起了画家很大的兴趣,这个画家仔细盯着这个和尚看了半天,又叫他过来问了几句闲话,画家心中一阵狂喜。等和尚挑水回来,画家已经打定主意用这个和尚当佛像的模特。这个画家因为画壁画多年,多有积蓄,所以,很慷慨地许诺重金请求这个和尚当佛像的模特。
画家用这个和尚当模特画了一幅又一幅佛像,他的佛像作品不久就名扬四方,观赏他的作品的人纷纷评论说:“这个佛像画得真是栩栩如生!佛祖雍容大度、安详自在的气质仪态都表现出来了。”从此,请他画佛像的人挤破了门槛,画家甚至还被人称赞为“画圣”,这个画家也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这个画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给了这个和尚一大笔钱。
画家画宗教画免不了画地狱的场景和魔鬼的形象,这个画家画的魔鬼还不够可怕,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因为魔鬼太慈眉善目,就达不到威慑众人、教育信徒改过自新的目的。画家就想到应该也像画佛像那样找个合适的模特。
到哪里去找魔鬼呢?现实世界上抓不住一个妖魔鬼怪,只能找找面相凶恶的人,夸张地画画他们的凶恶的表情而已。这个画家看了不少面相凶恶的面孔,可是,都不令他满意,最后,他想到,监狱里的罪犯应该有合适的,因为那些人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人人见了就躲。于是,他买通了狱卒,到监狱里寻找。终于看上了一个,找魔鬼模特可真是难啊,他看上这个魔鬼模特后,就给了狱卒很多好处费,狱卒才同意打开牢门,让那个罪犯跟这个画家见面商谈。
当罪犯带着脚镣走出牢门,到了接待间,一看到这个画家,就失声痛哭起来,他说:“你怎么找魔鬼模特还是找我啊!以前你找佛像模特就是我!”
画家也觉得这事真不可思议,就问他:“你怎么落到这个地步啊?那时候你面貌不俗,雍容大度,所以你的面相适合画佛像。”
这个罪犯懊恼地说:“就是你把我从佛转变成了魔鬼!”
画家说:“这话言重了,我不过是画画的,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法力呢?”这个罪犯哭泣着说:“自从你给了我一大笔钱后,我就还俗回家了。父母都不在了,没有人约束我,我就每天寻欢作乐,酗酒斗殴。到后来,钱都花光了,可是,享乐的习惯已经养成,因而就做了盗贼。有一天在抢劫的时候致人死命,所以成了现在的杀人犯。”
画家听了他的叙述,嘘唏感叹不已,金钱的诱惑力真是太大了,这个人由善向恶的转变有画家的罪业在内。于是,这个画家从此搁笔不画了。
佛思禅悟:
人的内心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所以,很难说谁是善人,谁是纯粹的恶人,同理,也不存在无可挑剔的美人和彻头彻尾的丑人。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相由心生,善人有善相,恶人有恶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为人善恶,可以由其面相看出来。傻人有傻相,憨人有憨相,苦人有苦相,恶人自然会有一副凶相。同一个人,如果他的心灵很美,那么他在面相中就显露出善的一面,而如果他的内心充满贪婪和残忍,他在面相上就会显露出丑恶凶残。任何人都是真假、善恶、美丑集于一身的人,只是暂时哪几种品质占主导的问题。我们参禅学佛,就是要防止和制御内心的恶,彰显内心的善。
美声不是贝之力
《长阿含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听过贝发出声音。当时有一个人很擅长吹贝,他来到一个村庄,拿着贝壳吹了一阵,就把贝壳放在地上,这时村中男女老少都被这贝声惊动了,都跑来问:“这是什么声音啊?这么清脆婉转、哀婉动人!”这个人指着这个贝壳说:“就是这个东西发出的声响。”村子里的人们就用手碰这个贝壳,并说:“你发出声!你发出声!”贝壳悄然没有声响。这个人又拿起贝壳,吹了一阵放在地上,这时候,村子里的人们说:“刚才的美好的声音不是贝壳自己发的,用手、口和气吹,才能发出声音。”
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寿命、有知识、有呼吸,才能四肢屈伸、眼睛视觉、用言语表情达意。如果没有寿命、知识和呼吸,就没有四肢屈伸、眼睛视觉和言语的表情达意。
佛思禅悟:
贝本身是发不出美妙声音的,要想使它奏出美妙的乐声,必须以手持贝,用口吹贝,有气流通过贝身才会发出声响来。学佛修身也是一样,我们都有血肉之躯,这个血肉之躯本身无所谓善恶,一个人之所以为善或者作恶是缘于外在的、后天的东西,如果我们勤于修持,就会奏出善的乐章,而如果任其自由放任地为所欲为,懒惰懈怠,就会从这血肉之躯中发出恶念,做出恶事。
猕猴被害不后悔
从前,有一只猕猴,是菩萨的化身。他的力量和能力出类拔萃,智慧过人。它常常怀着慈悲心普度众生,解人危难。有一天,这只猕猴正在深山里攀爬树枝,采摘果实,忽然看见山谷中有个人被困在那里不能动弹。那个人无法逃生,已经哭嚎了好几天,整日喊叫老天爷睁眼,救他一条小命。猕猴听到了他的哭嚎,感到那个人非常可怜无助,流着同情的眼泪说:“我一心求佛就是为了普度众生,今天要是我不搭救他,他算是死定了,我应当想办法下到悬崖下山谷中把他救出来。”猕猴就披荆斩棘、一路坎坷地下到了谷底,终于找到了被困在那里的人。猕猴就背起落难的人,一路抓着杂草好不容易才攀爬了出来,猕猴把这人稳稳地放在了平地上,并且给那人指示道路,说:“我只叮嘱您一件事——您以后无论到了哪里,请一定不要再有恶念,做恶事。”这个被救出的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一直在哭嚎挣扎,所以,现在被救出后,心情大为放松,倦意袭来,就打起盹来。那个人自言自语地说:“在谷底我真是饿扁了肚子,现在出了谷底,还是没得吃,有什么不同呢?不还是得饿死吗?”他的头脑中闪过一丝恶念,心想:眼前这个猕猴不就是一顿美味吗?把它杀了,来救我自己的命吧。说干就干,这个人恶狠狠地拿起一块大石头向猕猴的头上砸去,这个猕猴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脑浆四溅,血流满地。猕猴的身体痉挛地跳了一下,就无力地倒在了一棵树旁。
猕猴心中此时并无愤恨之情,它不怨恨这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为了这个人怀有这样的恶念而伤心,在疼痛难忍、生命顷刻间就要消失的时候,猕猴自言自语地说:“我今生是没有能力来度这个人了,我希望这个人在来世受到诸佛的教化,能够走上向善的道路,我希望世上再也没有这样的恶人了。”
佛思禅悟:
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因为不向善的方向修行,就会以怨报德,不思报恩,却恩将仇报。人的本性有善恶两面,有的人本来很善良,可是如果不向善的道路修行,任由恶的荆棘疯长,就会堕落成坏人。相反,有的人纵使以前罪恶深重,只要一心向善学佛,佛也会接引走向善。心中有佛,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善的一面。
渔夫设计害自己
从前,有一个小渔村,小渔村里有个渔夫,有一天带着儿子去小渔村附近的一个水塘去钓鱼。他投下鱼钩,静静地蹲在水边等着鱼上钩,儿子则在水塘边玩耍。他试探性地拉起鱼钩时,却发现鱼钩已经被水底的什么东西紧紧咬住,怎么拉也拉不起来了。这个渔夫心中暗喜:今天我真走运,一出门就钓到了大鱼!这条鱼得有多重啊!我拉都拉不动。这时候,他心中又想到了另外一层:要是渔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水塘有大鱼,那都会跑来在这里钓鱼,还可能抢我这条大鱼啊!至少也会要求分割这条大鱼,这怎么能行?
这个渔夫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他叫来正在不远处玩耍的儿子,如此这般地给儿子讲了一通,说:“赶快回去,告诉你妈我们钓到了一条大鱼,还没弄到手,让她设法跟邻居吵闹一场,这样村人都去看热闹,就没人来这里钓鱼了。”他儿子对父亲的心思心领神会,知道父亲的用意是争取在村人到来前把大鱼弄到手,悄悄拿回去,不让村人知道这里有大鱼,在还没有把大鱼弄到手之前,他妈妈一定要设法在村里大吵大闹一场,吸引村人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暇来这个水塘钓鱼。
这个渔夫把儿子打发走之后,就用力地拉鱼竿鱼钩,可是,任凭他使出吃奶的力气,还是拉不动鱼钩。他担心再使劲可能会弄断鱼竿,就决定下水塘用手抓鱼。他把衣服脱了,放在水塘边,自己跳进了水里。这时候,附近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趁他不备,拿走了他放在岸边的衣服。这个渔夫下水摸鱼,在深水中,撞到了一根树桩上,把眼睛都撞瞎了。
当这个渔夫忍着剧痛,跌跌撞撞地爬出水塘,摸索着衣服时,他的妻子正在想着怎么跟邻居吵一架,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的妻子的做法是在一只耳朵上挂一片棕榈叶,手中牵着家中一只汪汪叫的狗,又在眼睛上涂了一圈黑烟灰,打扮得很怪里怪气,手中牵着的狗更是汪汪叫着见人就咬。
一个女邻居看她这个怪样子,还要来她家串门,就说:“你怎么耳朵上挂一片棕榈叶?是行什么巫术?牵着这么凶的狗到处串门,谁待见你啊?”“你怎么这么说话?这是人话吗?你怎么无缘无故地出口伤人?你无端寻衅闹事,咱们到村长那里去评评理,我要他罚你八个金币!”
两个人吵吵闹闹,进了村长家,村长问清了吵架的来龙去脉,就判这个滋事的女人有罪。这时候,全村人都被惊动了,都出了家门来看热闹。渔夫的妻子因为无端滋事,被人们捆起来,用鞭子抽打,并被要求拿出罚金赎罪。
这时候,旁边的树神看到了这个情景,这个树神正是菩萨的化身,他看到渔夫和他妻子因为贪恋水中的大鱼所遭受的苦楚,不禁叹道:“人啊!你们在水中和陆地上都犯了罪,所以才会两头都受了惩罚。”
树神留下了这样一首偈语:“眼瞎衣服丢,老婆耍无赖。水中和陆地,两头都落败。
佛思禅悟:
我们也许会嘲笑这个贪婪的渔夫为了一条大鱼机关算尽却没有捞到好处。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一些贪官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费尽心机,可是到头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惩罚的下场,算来算去,还是不做坏事,只做本分事好。任何时候都要取舍有道,贪欲如果没有止境,终将自取灭亡。
怎样去除心灵上的杂草
一位著名的禅师自感身体日渐衰老,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弟子们召集到自己的身边,弟子们围拢过来,等待着老禅师的开示。禅师沉吟良久,突然开口问道:“你们说说看,荒地的杂草怎么除去呢?”弟子们没想到禅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纷纷争着回答这个容易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那还不简单,用铲子铲掉就行了。”禅师听完,微笑着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等到冬天,草都干黄了,再一把火把草都烧掉。”禅师仍然只是微笑作答。
又一个弟子回答道:“把石灰撒在草上,草就不长了。”
这时,另一个弟子抢着说:“不行,他们几位说的都不行,那些方法都不能除根,要斩草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禅师听完,做了个总结,他说:“你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这样吧,寺庙后头就有一块荒地,长年荒着,长满了杂草。我把这块地分成几份,分给大家,我自己也分得一份,从分到地的时候开始,咱们就分头按照自己的方式除去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在那块荒地上相聚,再讨论这个问题。”
冬去春来,转眼过了一年,弟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整理的荒地仍然是杂草疯长,不管是拔根,还是用铲子铲都没效果,石灰也没什么大作用,只有老禅师打理的那块地种了麦子,麦穗已经金黄了。麦子长得齐刷刷的,哪里有杂草生长的空间和养分?
弟子们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不让荒地长杂草,一定不能让荒地荒着,要在上面种上好庄稼。
弟子们围拢在一起,欣喜地看着满眼的庄稼,等待着老禅师开示他们,可是,老禅师就在那时带着满足的微笑坐化了。
佛思禅悟:
一块地有一块地的地力,如果不种上好庄稼,地力就会往杂草上使,杂草就会疯长;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精力,如果没有好的方向努力,那么,这人就会“无事生非”,干起坏事。人的坏习惯也像地里的杂草,去除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去取代它。人的心灵也是如此,要想让心灵纯净,只有去除杂念,修养美德,不断完善自身。
弘一大师的礼仪风范
弘一大师就是李叔同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律宗大师。有一天,弘一大师与朋友和弟子们相聚,弘一大师告诉朋友和弟子们他与印光法师约好见面,谁愿意去可同去。印光法师是近代净土宗的大师,大家当然都想拜会。于是,弘一大师决定带着七八个友人一同去。
几个人为了省钱,就不坐人力车,决定步行。弘一大师拔腿便走,他是赤着脚穿着一双布缕缠成的鞋,步履轻捷,大家不由得羡慕起他那双线条优美的脚,独特的健康的脚,七八个同去的友人中大多比弘一大师年轻,可是,却落在了他的后边。
到了印光法师所住持的寺庙,寺役去通报时,弘一大师从包袱里取出一件大袖的僧衣来,他平时穿的是平常的长衫袖。大袖的僧衣是他为了见印光法师特意预备的正式衣服。弘一大师恭恭敬敬地穿上身,眉宇间异样地静穆。
身材高大的印光法师已经上了年纪,背有些驼,刚洗过脸,行动缓慢,有些笨拙。寺役通报后,弘一大师头一个跨进去,一进门就对印光法师屈膝拜伏,动作严谨而周详。随后,弘一大师和印光法师并肩而坐,亲切叙谈。弘一大师合掌恳请道:“同来的几位居士都喜欢佛法,还有曾经看过禅宗的语录的,今日来见法师,请有所开示,慈悲,慈悲。”
弘一大师所用的敬语“慈悲,慈悲”具有深长的意味。“慈悲”在这里的意思是请印光法师不吝赐教,给居士们讲解一下佛法,帮助解惑。
当印光法师回答完居士们提出的问题后,弘一大师又恳请印光法师,希望对于儒说佛法会通之点给各位开示。
印光法师说,儒和佛法二者本一致,无非教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不过儒家说这是人的天职,人若不守天职就没有办法。而佛家用因果来说,那就深奥得多,行善便有福,行恶便吃苦。
印光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界的领军人物,地位很高,人们对他非常敬仰。许多信徒恳求他的指示,仿佛他就是往生净土的导引者。
弘一大师第三次用“慈悲,慈悲”恳求印光法师时,是说印光法师这里有言经义的书,请求印光法师让同来的居士们“请”几部回去,这里“请”是“拿走阅读”的敬语表达,实际上就是居士们打算买走这些书。佛教经典是至高无上的,所以,直接说“花钱买”很粗鲁。
当印光法师给他们每人分了书之后,弘一大师又屈膝拜伏,辞别。印光法师点着头算作还礼。等几位友人都走出印光法师的房间时,弘一大师伸出两手,郑重而轻捷地把两扇门都拉上了。
当走出寺门,弘一大师随即脱下那件大袖的僧衣,就人家停放在寺门内的包车上,方正平帖地把它摺好包起来。
弘一大师就是这样,在一举一动中持戒,严格要求自己,言谈话语中对人有敬重,持礼一丝不苟,使同时代的人和后来人都望尘莫及。
佛思禅悟:
弘一大师出家前是当时的社会名人,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但是,他没有架子,在年长的印光法师面前,表现得谦恭有礼,他的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周到地体现了礼仪,他在服装穿着上换上郑重场合穿的衣服,在语言表达上也非常得体地使用敬语,临走时不忘替印光法师关上门,这些细节都体现出了弘一大师的修养,值得我们学习。
自然就是真正的禅境
一个炎热的夏季,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暴雨过后,阳光格外强烈,佛陀感到很饥渴,于是就叫侍者去前面不远处看看,有没有水喝。
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走了没多远,他就发现了一条小河。等到走近一看,河水污浊不堪,水面到处漂浮着一些杂物。于是他就转身回去了,告诉佛陀说:“河上漂着许多杂物,那水太脏了不能喝,我还是再找找看吧。”
佛陀说:“这条小河离我们最近,我现在口渴难耐,你不要再去找了,再去一趟刚才的那个小河看看吧。”
侍者心里非常不高兴,他想:我刚才已经都看过了,水那么脏,即使拿回来也不能喝,不是让我白跑一趟吗?
佛陀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对他说道:“你去了就知道,这次肯定不会白跑的。”
侍者只好又去了那条小河旁,这次再来,竟然大不一样,河水变得无比清澈、干净,侍者高兴地装了满满一大容器回去了。
侍者捧着装满水的容器,来到佛陀面前说:“刚才还是污浊不堪的河面,这次竟然变得那么清澈,太神奇了!”
佛陀说:“世上的事物就是这样,任其自然,真正禅境。”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顺其自然,总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有一次去拜会石霜禅师,便问道说:“心灵的知觉已现,却往往会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该如何用功呢?”
石霜禅师回答说:“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掉。”
道闲觉得这个回答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又拿这个问题去请教严头禅师。
严头禅师说:“那狂妄之心该止时便会止,顺其自然好了,管它干吗!”
佛思禅悟:
佛说,诸行无常,一切顺乎自然。很多事情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现代人心绪起伏不定,纷乱复杂,愚者总想改变一切,智者却能够顺其自然。
心乱只因心在尘世
南岳和尚出参六祖的时候,六祖问道:“你从哪里来?”
南岳和尚回答说:“我从嵩山来。”
六祖又问:“来的是什么东西?”
南岳和尚没有明白六祖的问题,就没有回答出来。
后来,南岳经过长时间的真心参禅后,终于悟出六祖慧能所指的“东西”。他回答慧能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意思是:你要说它像什么,那你就会马上偏离它。
六祖听后又问道:“是否还需要自我修正呢?”
南岳答道:“我不敢说不可以修正,但我可以说决不会污染它。”
慧能听后心里暗自喜悦,于是就对南岳说:“这个不会污染的,正是我们要留心护持的。”
佛法本来平常,南岳回答的“决不会污染它”即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尘世间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生命中的烟云。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是因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境。心灵纯净,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佛思禅悟:
尘世间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生命中的烟云。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是因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境。心灵纯净,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保持一个从容淡定的心态,有利于人们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自己。
随意生活,自在洒脱
曾经有一个叫桃水的和尚,在禅林寺任住持的时候,认为禅并非只有在寺里才能修得。他对于修行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为了打破寺里的形式主义,他决定跟乞丐一起生活,行踪不定,世人都不知道他何去何从。
一天,在一个破旧的小草房里,一个人拿着一张如来佛像匆匆赶来。他对桃水和尚说:“你作为和尚却不参佛,这是说不过去的,我从庙里求来一张佛像,你快好好参拜一下吧!”
桃水接过佛像道了声谢,便把佛像挂在草屋的墙上,并用毛笔在佛像下面写了几行字:“如来佛啊,你这匆匆过客,你就在我这里暂时留宿一会儿吧!请别介意我的草房破旧和窄小,更不要因为我进天国之事烦扰了你。”
别人都是请神拜佛,对神无比的恭敬,不敢怠慢一点,而桃水和尚却随心自在的祭拜佛像,而毫不害怕别人的非议,这才是真正的随意自在的生活状态。
有人问,什么样才算是自由自在的人生呢?
一个和尚问衡州华光院范禅师:“牛头法融未见四祖时如何?”
禅师回答说:“自由自在。”
和尚又问:“见到四祖之后呢?”
禅师仍旧回答说:“自由自在。”
这两个“自由自在”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前一个“自由自在”是指内心原始的本真状态;后一个“自由自在”是指牛头法融见四祖道信后,经过四祖的点拨后,抛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束缚,内心真正被关照,从而大彻大悟,获得了心性的大自在和大解脱。
佛思禅悟:
不自在是因为不懂得生活的真谛,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束缚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人生应该像天上的云朵去留无意,水中的鱼儿自在洒脱。随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遇事时有随性随遇随缘的心态,就不至于心灰意冷,自信与从容才能促使我们重新出发。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从谂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师,他认为“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意思是说,只有通过自身的修炼领悟的真理,才是真正的佛。
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很是推崇从谂禅师的教诲,但却一直没有得道。
于是他亲自去拜见禅师,他问道:“大师,我死后是进入极乐世界,还是入地狱?”
禅师答道:“入地狱。”
将军又问:“那么您呢?”
禅师答道:“老僧最先入地狱。”
将军听后感到不解,于是又问:“我驰骋疆场,杀人无数,本该入地狱,而您修行一生,怎么也入地狱呢?难道大师的修行都白费了吗?”
禅师教化道:“我如果不下地狱,又有谁来教化你呢?”
禅师说“老僧最先下地狱”,又说“我如果不下地狱,又有谁来教化你”。“教化你”什么呢?自然是“以我的视死如归告诉你众生平等”。
在佛家看来,地狱是极其黑暗和恐怖的,在地狱里的人饱受严寒酷暑、大小刑法。日复一日,没有人关心,生死轮回,没有穷尽。但无数佛家子弟却甘愿付出他们最大的爱心,到地狱里去,为的是要拯救那里面的众生。这种救世的精神,可谓是太伟大、太难得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一种最伟大的德行,体现了佛家对芸芸众生的责任感,淋漓表达了佛家济世救人的精神。
据佛经记载,最早誓愿“入地狱”的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曾是一位婆罗门女。她在如来塔前发过大誓愿说:“愿我尽未来无量劫,要度尽那些有罪苦的众生,使他们都能获得解脱。”
地藏菩萨也曾是一位长者的儿子,在如来前发誓说:“我将在未来一切的时间中,为那些罪苦的六道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而我自身要在他们成佛后方成佛道。”
地藏菩萨还做过国王,并以国王身份发下誓愿:“我若不先去救度那些罪苦众生,使他们得到安乐,终不愿先他们成佛。”
以地藏菩萨为代表的佛家能以广博之心,毅然地舍身为众,历经地狱之劫难,拯度那些受难众生。全然代表了无穷无尽的佛心,也代表了佛法无尽的光明。
佛思禅悟: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大悟之人才有的胆魄和勇气,这是将个人得失、荣辱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佛家对芸芸众生的责任感,淋漓表达了佛家济世救人的大无畏精神。
忍得花开见明月
寒山禅师曾问拾得禅师:“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怎么办?”
拾得禅师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能解决吗?”
拾得云:“我曾看过一首弥勒菩萨偈,这首弥勒菩萨偈说的是争不能止争,仇不能息仇,以怨报怨只能使事情激化,导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使人不能与之争,使人无法与之怨,就能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紧张,进而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高僧白隐禅师就曾以德化怨,以忍耐来保全他人。白隐禅师曾在一个小村庄修行的时候,经常为那里的村民传法讲经,村民们对白隐禅师很是爱戴,称他为圣者。白隐禅师的住处旁边是一家三口,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这对老夫妇开了一家杂货店。突然有一天,老夫妇发现自己的女儿怀孕了,便逼问女儿是谁的孩子。女儿在无奈之下竟然说出了白隐两个字,老夫妇感到非常愤怒,于是气势汹汹的去找白隐禅师问清楚,但白隐禅师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以后就送给了白隐。因为此事白隐禅师名誉扫地,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好婴儿。
一年之后,邻居的女儿终于吐露出实情,原来孩子的亲生父亲是邻村的一名青年。于是她的父母立即带着他们的女儿到白隐禅师那里。他们向白隐禅师赔礼道歉,并想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禅师仍然只说了一句:“是这样吗?”便把孩子交给了他们。
“是这样吗?”一句简单的话,却体现出了白隐禅师的心胸之宽广。为了让邻居女儿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他忍受了别人加诸己身的侮辱,为了养育无辜的孩子,他忍受误解和诽谤,这种不在乎世俗毁誉,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正是佛家“大度包容”的最好诠释。
佛说:“若不能忍受侮辱、恶骂、毁谤、讥评,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有力大人。”在侮辱、恶骂、毁谤、讥评面前,忍耐并不是消极,也不是退让;而是前进,是负责,是大仁大勇的动力。
毋庸置疑,白隐禅师就是这样的人。他那种忍耐的智慧,他那种面对误解、面对侮辱的坦然,他那种以德报怨的风范,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误会。面对误会,很少有人能够默默忍受,而是拼命为自己辩解,这样做不但不能消除误会,反而会越描越黑。
佛思禅悟:
一个能够忍受误解,不为自己辩解的人,必定是一个胸襟宽广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对他人加诸己身的烦恼、侮辱产生怨恨、报复,实在令人尊敬,也让人爱戴。
原谅那些无心之过
从前,有一个穷苦的老人和他的儿子,父子俩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经过佛陀的指点,父子俩都出家了,父亲做了比丘,儿子做了一个小沙弥,两人成为了师徒。
有一天师徒二人出去化缘,不知不觉走了好远,竟然天黑了还没有化到缘,由于师父年迈体衰,走了一天也走不动了,徒弟就搀扶着师父往回走。
天越来越黑了,当他们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天已经黑得什么都看不见了,树林里很安静,能够听见两个人的走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野兽各种凄厉又恐怖的吼叫声。
小沙弥心想这个树林肯定经常有野兽出没,所以紧紧地拉着师父的手臂,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尽头走去。
师父由于筋疲力尽,上了年纪,再加上看不清楚道路,在小沙弥情急之下一推,竟然跌倒在地,不巧磕到一块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傅跌倒在地,赶紧把师父扶了起来,可是却见师父没什么反应,再仔细一看师父已经死了,小沙弥心里一惊,继而大声痛哭。
等到天亮以后,小沙弥才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他们纷纷责怪都是小沙弥害死了自己的父亲,说小沙弥是个不孝顺的儿子。
小沙弥的心里感到非常的痛苦和自责,于是就去找佛陀诉说心事。
佛陀语重心长地对小沙弥说:你不要自责了,你父亲的死是不能怨你的,因为你也是为了你父亲,出于好心的。
小沙弥听了以后仍然是双眉紧锁,闷闷不乐。
佛陀看到小沙弥如此,微笑着对小沙弥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对父子,家里很贫穷,他们住在一个茅草房里。突然有一天父亲病重,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问药为父亲治病。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让父亲上床躺下睡个好觉。可是他们住的屋子又潮湿又阴暗,所以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不能让父亲很好的休息。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就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儿子感到非常生气,情急之下竟然捡起一根大棍子挥舞着,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没想到恰巧有一只蚊子落在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慌忙打过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将父亲打死了,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责怪儿子,因为他确实是无心的,他是为了父亲着想。
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
佛陀就问道:“你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
“我讲的故事虽然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却是同样的道理。佛法是慈悲的,你就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里终于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勤奋地修行了。
佛思禅悟:
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出于好心好意而把事情做错了,那么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做错事的人也不要过于自责和愧疚。当然,在做事情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避免好心办坏事的后果。
心有多大,世界就多大
有一对老夫妇,非常贫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还体弱多病,只能依靠乞讨过日子。他们只好在废弃的牛棚里面过夜。他们唯一的财产是身上那件又脏又破的衣服。
一天,老夫妻听说佛陀带着很多弟子到当地来接受供奉。两人都觉得如此难逢的因缘,绝对不能错失,总要凑一点儿东西去供奉。老先生病态的脸庞露出难得的笑意。
老婆婆忧虑地说道:“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供奉呢?”
老先生忽然想起来什么似地说道:“我们身上还有一件衣服呀,就把这件衣服拿去供奉佛陀吧。”
老婆婆听了以后,觉得不妥,她说:“我们的衣服又脏又破,怎么能给佛陀供奉这么破旧的东西呢,再说如果我们把衣服拿去供奉,以后怎么出去乞讨呀?”
老先生说道:“今生我们如此贫穷,是因为过去不知道结缘布施。纵然因为施舍了这件唯一的破衣服而忍饥挨饿,也要种下一些因缘的种子,以便来生脱离苦海。”
于是,老先生便拿着自己破旧的衣服,羞涩地来到精舍。恰巧遇见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在用斋,老先生在门口踯躅着不敢进入。
佛陀慈祥地招呼他进来:“老人家,你不必害怕,到我座前来。”
老先生跪在佛陀的座前,恭敬地用双手把衣服呈献给佛陀,并说道:“慈悲的佛陀,请您接受弟子卑贱的供奉。”
“老人家,我满心欢喜接受你诚恳的供奉。你今日的布施将会和恒河沙数的七宝供养功德一样深厚。”
老先生听了佛陀的话,开心的回去了。满座的弟子闻到衣服所散发的难闻气味,都无法继续吃下去。
佛陀叫目犍连将老先生的衣服拿到江边去清洗。目犍连刚把衣服丢入江水之中,突然波涛汹涌,溅起千丈高的浪花,衣服如一叶扁舟在浪中载浮载沉。目犍连大吃一惊,于是立即运来须弥山,希望能够镇住惊涛骇浪。但是当目犍连尊者把须弥山投在江中,不仅没有平息翻滚的波澜,而且须弥山就像一颗小石头一样在水里翻腾。
目犍连赶忙跑回去向佛陀请教解决的方案。佛陀挑起一粒米饭交给了目犍连,轻描淡写地说:“你把这粒米饭丢在水中,看看结果能怎样?”
目犍连感到非常疑惑,但又不便询问,只好依照佛陀的指示将米粒丢在涌动如沸汤的江水中。霎时,江涛突然静如止水,仿佛一面明镜。
佛思禅悟:
佛法认为,世界上大的也不一定是最大,小的也不一定是最小。重要的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换来虔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