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研究(1942-1945)
- 李相银
- 4961字
- 2021-11-06 15:18:12
第三节
研究内容
本著以《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为研究起点,对上海沦陷时期文学做了深度拓展研究。通过对上海沦陷时期相关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特殊现象的考察,试图重构这一时期复杂文学景观,解读异族奴役下现代文化人的精神症候以及他们“蚌病成珠”的意义。
第一章: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生存场域。上海沦陷后,汪伪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文化统制政策,进步文人渐渐失去自由言说的空间。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是日本对沦陷区文化人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载体。覆巢之下的文化人经受严峻考验,但汪伪政府的拉拢并未完全奏效,其有意成立全国性文学组织却相继流产的窘境反映出汪伪对华北统治的无力和文化界对汪伪政权的虚与委蛇。
第二章:汪伪政权的文学企图。“和平运动”是汪伪政权开展的洗脑运动,“和平文学”则是汪伪意识形态伸向文学领域的一次展示,“和平文学”创作实绩的缺乏说明了汪伪“和平运动”的反动本质。作为头戴汉奸帽子的叛国者,汪伪政要企图借文字为自己正名,在遣愁寄情的同时,他们也成了文学的“票友”,他们大谈特谈“故人故事”,企图借过去的光荣掩饰“难言的现在”。汪伪政要的写作热因而成为上海沦陷时期的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
第三章:鲁迅在上海沦陷时期文学中的投影。《中华日报》文艺副刊《中华副刊》在沦陷期间曾三次组织“鲁迅纪念特辑”,企图改写“民族魂”鲁迅的精神象征,将鲁迅打造为“中日亲善”的代表,但鲁迅自身长期累积的文化资本成功抵制了这一改写。与《中华副刊》立场不同的《文艺春秋丛刊》也曾就鲁迅的相关话题开辟专栏讨论,其他刊物如《风雨谈》《天地》《万象》《杂志》等的文字亦非无足轻重。种种原因使得上海沦陷时期的鲁迅言说形成多声部状态。
第四章:周作人与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周作人在1942—1945年间与上海文坛互动频繁,在《中华日报》《古今》《杂志》等重要报纸期刊上发表文字多种,其冲淡平和、谈古说今之文助推了此间散文热。落水之后的周作人对汪精卫的礼赞奉承与对自我历史评价的忧虑之情始终并行不悖。从政治交游到忧虑自评,周作人完整展示了一个迷途者的惘然。周作人的文字代表了沦陷区“落水”文人与官员局促难安的精神状态。在背离民族道义之时,尴尬、暧昧、回避、辩解、神圣化等等成为其寻找合法性、自我解脱时的精神表现。
第五章:上海沦陷时期的诗人路易士。《中华副刊》是路易士在上海沦陷时期活动的大本营,而他矢口否认任“伪官”之事也在《中华副刊》上有比较真切可信的自述。上海沦陷后路易士成为诗坛第一人,对都市“在而不属于”的生存感和对小城的依恋构成其精神之两面,反映出路易士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的文化乡愁。他在《中华副刊》上发表大量散文、诗论与文化批评等,清晰地表达出了他的诗歌理念与道德认知。他在善加利用汪伪当局文艺政策之时,并不掩饰他的文化投机心理。
第六章:张爱玲的战时记忆与战争书写。通过《倾城之恋》,张爱玲让爱情与婚姻变了质,城市的倾覆还原了世俗男女的情感游戏。《封锁》里的一对男女在战争胁迫下做了一场“不近情理的梦”,吕宗桢与吴翠远在电车上的短暂相遇几乎耗尽了人生最真挚、最强烈的感情。《烬余录》是张爱玲对香港之战的纪实性文本,无意于表现悲壮大历史的张爱玲写出了战争中的女性小叙事。《同学少年都不贱》虽是张爱玲在1970年代的作品,却一以贯之地践行了她的战争书写风格:发掘那些与战争不相干而与眼前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件。
第七章:钱锺书与《槐聚诗存》。《槐聚诗存》是打开钱锺书灵魂的一把钥匙,“蝼蚁槐聚”是他对自身生存处境的自况,“寡妇再醮”则是他对附逆文人的观感与评判。在上海沦陷时期创作的旧体诗里,钱锺书不仅仅是一个忧世伤生的诗人,还是一个深切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诗作记述的也不仅仅是他蛰居时期的写作态度,还有他隐约可见的人文情怀与独立品格。毫无疑问,在上海沦陷后的低气压时代,在说与不说的两难境遇中,以诗言志成为钱锺书针对现实发言的一种方式。
第八章:郑振铎与《蛰居散记》。郑振铎在蛰居时期主要工作是“狂胪文献耗中年”,在化名隐居之时奋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抢救收购。在其序跋、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心情记录,隐晦与影射是他常用的手法。战后的《蛰居散记》对沦陷期间的所遇所闻一一书写,一吐不能直抒胸臆之痛苦。其中充满了劫后余生者的追思与控诉之情。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蛰居散记》不仅展示了文学家的写作才华,也体现了史学家的历史意识。
再残酷的战争也不会摧毁一切,上海沦陷时期文化人的种种细节生动展示了他们在特殊时期的精神图存方式和复杂文学诉求。很难想象,如果不是有赖于上海这一中国最现代的都市土壤,又怎会生长出这些奇花异草?
(1) 杨寿清:《两年来的上海出版界》,《文艺春秋丛刊之一 两年》,上海:永祥印书馆,1944年10月10日。
(2) 纪果庵:《海上纪行》,《古今》第30期,1943年9月1日。
(3) [美]耿德华著:《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 《战时文化宣传政策基本纲要》(中华民国卅二年六月十日公布),《中华日报》1943年6月12日第1张,第1页。
(5) 杨光政:《论中国文化诸问题》,《申报月刊》复刊第1卷第3号,第69页,1943年3月16日。
(6) 参见《大陆新报》1943年3月3日社论。
(7) 吉田东祐:《日本之对华文化政策与中国知识阶级》(丁立才译),《申报月刊》复刊第1卷第3号,第74页,1943年3月16日。
(8) 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汪伪政权全史 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7、512页。
(9)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10)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
(11)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12) 陈东白:《文化人应有新的努力》,《申报月刊》复刊第1卷第3号,第107页,1943年3月16日。
(13) 张爱玲:《有几句话同读者说》,《传奇(增订本)》,上海:山河图书公司1946年11月初版。
(14) 相关综述可参见:灵真:《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华文文学》1996年第1期;刘维荣:《海外张爱玲研究述评》,《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5) 杨寿清(即杨光政):《两年来的上海出版界》,《文艺春秋丛刊之一 两年》,上海:永祥印书馆,1944年10月10日。
(16) 杨光政:《一九四四年的中国文艺界》,连载于《文友》第4卷第4期第40号(1945年1月1日)与第4卷第5期第41号(1945年1月15日)。
(17) 光震:《记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申报月刊》复刊第2卷第11号,1944年11月16日。
(18) 《第二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纪实》,《申报月刊》复刊第1卷第9号,1943年9月16日。
(19) 赫文:《一年来的上海文艺界》,《中艺》创刊号,1943年1月21日。
(20) 寿清:《新文化运动与出版界》,《申报月刊》复刊第3卷第2期,1945年2月16日。
(21) 寿清:《大破坏后出版界的新转向》,《申报月刊》复刊第3卷第3期,1945年3月16日。
(22) 杨寿清(即杨光政):《两年来的上海出版界》,《文艺春秋丛刊之一 两年》,上海:永祥印书馆1944年10月版,第100页。
(23) 杨寿清(即杨光政):《两年来的上海出版界》,《文艺春秋丛刊之一 两年》,上海:永祥印书馆1944年10月版,第95页。
(24) 杨光政:《一九四四年的中国文艺界》,《文友》第4卷第4期第40号,第9页,1945年1月1日。
(25) 杨光政:《一九四四年的中国文艺界》,《文友》第4卷第4期第40号,第10页,1945年1月1日。
(26) 光震:《记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申报月刊》复刊第2卷第11号,第32页,1944年11月16日。
(27) 光震:《记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申报月刊》复刊第2卷第11号,第33页,1944年11月16日。
(28) 《第二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纪实》,《申报月刊》复刊第1卷第9号,1943年9月16日。
(29) 详细分析参见《鲁迅在上海沦陷时期文学中的投影》一章。
(30) 周越然:《民卅一的书荒》,《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28期,1943年1月10日。
(31) 杨光政:《一年来的中国出版界》,《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28期。
(32) 杨之华:《一年来的文艺杂志》,《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28—130期,1943年1月10日—12日。
(33) 予且:《最近一年的短篇小说》,《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28—135期,1943年1月10日—19日。
(34) 鲁贞:《一年来诗坛管窥》,《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28—132期,1943年1月10日—14日。鲁宾与田尾都是路易士弟弟路迈的笔名。
(35) 杨素宜:《一年来的散文》,《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131—132期,1943年1月13日—14日。
(36) 胡兰成:《谈谈苏青》,《小天地》创刊号,1944年8月。
(37) 胡兰成:《路易士》,《中华日报》之《中华副刊》第324期,1943年10月23日。
(38) 胡兰成:《周作人与路易士》,《中华日报·中华副刊》第328期,1943年10月28日。
(39) 知堂(周作人):《关于老作家》,《中华日报》1944年4月10日。
(40) 胡兰成:《谈谈周作人》,《人间》第1卷第4期,1943年10月。
(41) 胡兰成:《周作人与鲁迅》,《杂志》第13卷第1期,1944年4月。
(42) 江梅(胡兰成):《周沈交恶》,《苦竹》第1期,1944年10月。
(43) 张爱玲:《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第5期,1944年8月。
(44) 张爱玲:《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45) 张爱玲:《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46) 谭正璧:《叙言》,《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版,第4页。
(47) 谭正璧:《叙言》,《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版,第35页。
(48) 谭雯(谭正璧):《柳雨生论》,《风雨谈》第14期,1944年8月9日。
(49) 谭雯(谭正璧):《柳雨生论》,《风雨谈》第14期,1944年8月9日。
(50) 谭雯(谭正璧):《柳雨生论》,《风雨谈》第14期,1944年8月9日。
(51) 陈尘:《纪果庵论》,《风雨谈》第14期,1944年8月9日。
(52) 上官蓉(林榕):《〈贝壳〉和〈予且的短篇小说集〉》,《风雨谈》第10期,1944年3月。
(53) 柳雨生:《关于予且批评》,《求是月刊》第1卷第3号,1944年5月15日。
(54) 汪宏声:《记张爱玲》,《语林》第1卷第1期,1944年12月25日。
(55) 相关文字见《语林》第1卷第2期,1945年1月25日。
(56) 编者:《关于〈记张爱玲〉》,《语林》第1卷第2期,1945年1月25日。
(57)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第3年第11期,1944年5月1日。
(58) 胡兰成:《评张爱玲》,《杂志》第13卷第3期,1944年6月。
(59) 阿云:《张爱玲及其他》《现代周报》1945年第3卷第7期。
(60) 柯灵:《狱中诗记》,《周报》1945年第7期,1945年10月20日。
(61) 范泉:《八年来的上海文艺工作者》,《文艺春秋丛刊之五 黎明》,1945年9月1日。
(62) 赵景深:《抗战八年间的上海文坛》,《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版,第134—137页。
(63) 张泉:《译者序》,《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美]耿德华著,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64) [美]耿德华著:《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张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65) [美]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和合作》(张霖译 刘辉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08—214页。
(66) 陈映真:《出版的话》,《旧殖民地文学的研究》(尾崎秀树著,陆平舟、间ふさ子译),台北:人间出版社2004年版,第iv页。
(67) 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68) 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地下文学》,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版。
(69) 唐弢:《四十年代中期的上海文学》,《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
(70) 赵园:《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3期。
(71) 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1985年第4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
(72) 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1985年第4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1期。
(73)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该著初版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4)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4页。
(75) 邵迎建:《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9、320页。
(76) 杨佳娴:《悬崖上的花园:太平洋战争时期上海文学场域(1942—1945)》,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版,第430—431页。
(77) [韩]申东顺:《在“说”与“不说”之间——上海沦陷区杂志〈万象〉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85—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