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3 预算定额

2.3.1 预算定额的概念

预算定额是以工程基本构造要素,即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为研究对象。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产品价格的基础。

预算定额是由国家主管机关或被授权单位组织编制并颁发的一种法令性指标,也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在执行中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它的各项指标反映了在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的分项工程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限度。这种限度最终决定着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成本和造价。

2.3.2 预算定额的作用

预算定额是确定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价格的基础,因此,它体现着国家、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建设单位按预算定额为拟建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供应,施工企业则在预算定额的范围内,通过建筑施工活动,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工程任务。预算定额在我国建筑安装工程中具有以下的重要作用。

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及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文件之一,是控制和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编制施工图预算,除设计文件决定的建设工程功能、规模、尺寸和文字说明是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和结构构件数量的依据外,预算定额是确定一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的依据,也是计算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单价的基础。所以,预算定额对建筑安装工程直接工程费影响很大。依据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确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预算定额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的依据

设计方案的确定在设计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设计方案的选择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设计规范,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根据预算定额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是选择经济合理设计方案的重要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主要是通过定额对不同方案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时)消耗量,材料重量、材料资源等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判明不同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对于新结构、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也需要借助于预算定额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考虑普遍采用的可能性和效益。

3.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定施工中所需人力、物力的供求量,并作出最佳安排。施工单位在缺乏本企业的施工定额的情况下,根据预算定额,也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施工中各项资源的需要量,为有计划地组织材料采购和预制件加工、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调配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

4.预算定额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按照进度支付工程款,需要根据预算定额将已完分项工程的造价算出来;单位工程验收后,再按竣工工程量、预算定额和施工合同规定进行结算,以保证建设单位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收入。

5.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实行经济核算的根本目的,是用经济的方法促使企业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条件下,用较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好的经济效果。在目前,预算定额仍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效益,企业必须以预算定额作为评价施工企业工作的重要标准。施工企业可根据预算定额,对施工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找出低工效、高消耗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为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对比数据,促进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6.预算定额是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基础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与国际工程承包管理的惯例接轨,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行,预算定额的指令性作用将日益削弱,而对施工企业按照工程个别成本报价的指导性作用仍然存在,因此,预算定额作为编制标底的依据和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性的作用仍将存在,这是由它本身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

7.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基础

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经综合扩大编制的,需要利用预算定额作为编制依据,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约编制工作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使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在水平上与预算定额一致,以避免造成同一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造价管理中的不一致。

2.3.3 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区别与联系

1.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联系

预算定额以施工定额为基础进行编制,都规定了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消耗的数量标准。

2.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预算定额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研究对象,施工定额以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前者在后者基础上编制,在研究对象上进行了科学的综合扩大。

(2)编制水平不同。预算定额采用社会平均水平编制,施工定额采用平均先进水平编制。人工消耗量方面,预算定额一般比施工定额低10%~15%。

(3)编制程序不同。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4)所起作用不同。施工定额为非计价定额,是施工企业内部作为管理使用的一种工具。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定额,是确定建筑安装工程价格的依据。

2.3.4 预算定额的编制

1.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

为保证预算定额的质量,充分发挥预算定额的作用,使之在实际使用中简便、合理、有效,在编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确定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它必须遵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定额水平。即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平均的技术装备来确定完成每一项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需的劳动消耗,作为确定预算定额水平的重要原则。预算定额的水平以施工定额水平为基础,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预算定额绝对不是简单地套用施工定额的水平。预算定额是社会平均水平,施工定额是企业平均先进水平,两者相比预算定额水平要相对低一些。

(2)简明适用原则。编制预算定额贯彻简明适用原则是对预算定额的可操作性和便于使用而言的。为此,编制预算定额对于那些主要的、常用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划分宜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可以放粗一些。

要注意补充那些因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先进经验而出现的新的定额项目。项目不全、缺漏项多就使建筑安装工程价格缺少充足的、可靠的依据。即补充的定额一般因受资料所限,且费时费力,可靠性较差,容易引起争执。同时要注意合理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尽可能避免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以及尽量少留活口,减少换算工作量。

(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统一性,就是从培养全国统一市场规范计价行为出发,计价定额的制定规划和组织实施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并负责全国统一定额的制定或修订,颁发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等。这样就有利于通过定额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建筑安装工程的宏观调控。通过编制全国统一定额,使建筑安装工程具有一个统一的计价依据,也使考核设计和施工的经济效果具有一个统一的尺度。

所谓差别性,就是在统一性基础上,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根据本部门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部门和地区性定额、补充性制度和管理办法,以适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部门间发展不平衡和差异大的实际情况。

2.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

(1)现行劳动定额和施工定额。

(2)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3)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水利工程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图。

(4)已推广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施工经验的资料。

(5)有关的科学实验、技术鉴定、可靠的统计资料和经验数据。

(6)现行的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及有关文件规定等。

3.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

预算定额的编制,大致可以分为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编制定额、报批和修改稿整理五个阶段。各阶段工作相互有交叉,有些工作还有多次反复。

(1)准备工作阶段:

1)拟定编制方案。

2)抽调人员,根据专业需要划分编制小组和综合组。

(2)收集资料阶段:

1)普遍收集资料。在已确定的范围内,采用表格化收集定额编制基础资料,以统计资料为主,注明所需资料内容、填表要求和时间范围,便于资料整理,并具有广泛性。

2)专题座谈会。邀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开座谈会,就以往定额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在编制定额时改进。

3)收集现行规定、规范和政策法规资料。

4)收集定额管理部门积累的资料。主要包括:日常定额解释资料,补充定额资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新技术用于工程实践的资料。

5)专项查定及实验。主要指混凝土配合比和砌筑砂浆实验等资料;除收集实验试配资料外,还应收集一定数量的现场实际配合比资料。

(3)定额编制阶段:

1)确定编制细则。主要包括:统一编制表格及编制方法;统一计算口径、计量单位和小数点位数的要求;有关统一性规定,名称统一,用字统一,专业用语统一,符号代码统一;简化字要规范,文字要简练明确。

2)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

3)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耗用量的计算、复核和测算。

(4)定额报批阶段:

1)审核定稿。

2)预算定额水平测算。新定额编制成稿,必须与原定额进行对比测算,分析水平升降原因。一般新编定额的水平应该不低于历史上已经达到过的水平,并略有提高。定额水平的测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a.按工程类别比重测算。在定额执行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各类工程,分别以新旧定额对比测算,并按测算的年限以工程所占比例加权以考察宏观影响。

b.单项工程比较测算法。以典型工程分别用新旧定额对比测算,以考查定额水平升降及其原因,计算公式为

img

计算值为正号表示新定额造价比原定额造价的水平降低,也即新定额消耗量比原定额消耗量的水平降低,因此新定额比原定额水平提高了;负号表示与之相反。

(5)修改定稿、整理资料阶段:

1)印发征求意见。定额编制初稿完成后,需要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组织讨论,在统一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分类,制定修改方案。

2)修改整理报批。按修改方案的决定,将初稿按照定额的顺序进行修改,并经审核无误后形成报批稿,经批准后交付印刷。

3)撰写编制说明。为顺利地贯彻执行定额,需要撰写新定额编制说明。其内容包括:项目、子目数量,人工、材料、机械的内容范围,资料的依据和综合取定情况,定额中允许换算和不允许换算规定的计算资料,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计算和资料,施工方法、工艺的选择及材料运距的考虑,各种材料损耗率的取定资料,调整系数的使用,其他应该说明的事项与计算数据、资料。

4)立档、成卷。定额编制资料是贯彻执行定额中需查对资料的唯一依据,也为修编定额提供历史资料数据,应作为技术档案永久保存。

4.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

(1)确定定额项目名称及工作内容。预算定额项目的划分以施工定额为基础,进一步综合确定预算定额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和施工方法,同时还要使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两者之间协调一致,并可以比较,以减轻预算定额的编制工作量。在划分定额项目的同时,应将各个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范围予以确定。主要按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项目划分是否合理。应做到项目齐全、粗细适度、步距大小适当、简明适用。

2)工作内容是否全面。根据施工定额确定的施工方法和综合后的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内容。

(2)确定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会直接影响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的消耗指标,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必须以本地区的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施工验收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已经成熟和推广的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操作方法等为依据,合理确定施工方法,使其正确反映当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3)确定定额项目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计量单位往往不同。施工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般按工序或工作过程确定;而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主要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形体和结构构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具有综合的性质,所选择的计量单位要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并确切反映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要能确切反映各个分项工程产品的形态特征与实物数量,并便于使用和计算。

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按公制或自然计量单位确定。

(4)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目的,是为了分别计算典型水利工程设计图纸所包括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以便在编制预算定额时,有可能利用施工定额或人工、机械和材料消耗指标确定预算定额所含工序的消耗量。

(5)编制预算定额项目表。预算定额的组成内容主要包括:总说明、章说明、目录、定额项目表和附录等。

定额项目表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适用范围、工作内容、定额单位、定额编号、计量单位、工料机消耗量及说明等。定额项目表是指将计算确定出的各项目的消耗量指标填入已设计好的预算定额项目空白表中。

(6)编写定额说明。包括总说明、章说明和分节说明。

1)总说明。在总说明中,主要阐述预算定额的用途、编制原则、依据、适用范围、定额中已考虑的因素和未考虑的因素、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有关问题的说明。

2)章说明。章说明是定额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本章定额所包括的主要项目,编制中有关问题的说明,定额应用时的具体规定和处理方法等。

上述文字说明是预算定额正确使用的重要依据和原则,应用前必须仔细阅读,不然就会造成错套、漏套及重套定额。